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頭城搶孤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頭城搶孤民俗與宗教

頭城搶孤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03109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10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頭城搶孤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農曆七月全臺最知名的民俗活動「搶孤」,南有屏東縣「恆春豎孤棚」、北有宜蘭縣「頭城搶孤」。   搶孤與蘭陽平原的開發有關,早年漢人渡海來臺開墾,難免遭遇天災、疾病、爭戰,客死他鄉者不在少數,因此地方居民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辦超渡法會,並在七月尾舉行搶孤儀式,表達對先民的追念。   早期孤箋(棧)製作,在農曆七月前三、四個月便開始尋找適合竹子,上旬時透過儀式後砍伐竹子運回村中,中旬開始編製孤箋,將竹子剖成四等分,象徵一年四季;另加上八根輔助的竹子,意喻十二個月份,在七月尾這天開始在綁上供品,再運至搶孤會場。   現在的搶孤則多了觀光與體育的民俗表演活動。「孤棚」是正式比賽用的棚架,可分為三部分,總高度約43公尺。參賽隊伍以團隊合作的方式,攀上孤棚頂端的「倒塌棚」,以「倒掛金鉤」方式翻上棚台,爬上孤箋後砍斷頂部繩索,取下順風旗和金牌者為贏家。   搶孤的過程可說是艱難、刺激又有風險,清末及民初就曾因其危險性及戰爭因素而下令禁止。1991年頭城搶孤恢復舉辦,2020年受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而停辦;不過祭典科儀則是照常舉行,另藉祭典活動舉辦供品創作大賽。至於(節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109&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68B77535-51A7-4399-A8C6-69B832269E6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2T11:47:2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09

Id

603109

Title

頭城搶孤

Description

  農曆七月全臺最知名的民俗活動「搶孤」,南有屏東縣「恆春豎孤棚」、北有宜蘭縣「頭城搶孤」。   搶孤與蘭陽平原的開發有關,早年漢人渡海來臺開墾,難免遭遇天災、疾病、爭戰,客死他鄉者不在少數,因此地方居民在每年農曆七月舉辦超渡法會,並在七月尾舉行搶孤儀式,表達對先民的追念。   早期孤箋(棧)製作,在農曆七月前三、四個月便開始尋找適合竹子,上旬時透過儀式後砍伐竹子運回村中,中旬開始編製孤箋,將竹子剖成四等分,象徵一年四季;另加上八根輔助的竹子,意喻十二個月份,在七月尾這天開始在綁上供品,再運至搶孤會場。   現在的搶孤則多了觀光與體育的民俗表演活動。「孤棚」是正式比賽用的棚架,可分為三部分,總高度約43公尺。參賽隊伍以團隊合作的方式,攀上孤棚頂端的「倒塌棚」,以「倒掛金鉤」方式翻上棚台,爬上孤箋後砍斷頂部繩索,取下順風旗和金牌者為贏家。   搶孤的過程可說是艱難、刺激又有風險,清末及民初就曾因其危險性及戰爭因素而下令禁止。1991年頭城搶孤恢復舉辦,2020年受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而停辦;不過祭典科儀則是照常舉行,另藉祭典活動舉辦供品創作大賽。至於(節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2T11:47:29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頭城搶孤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27
Id: 487027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1首
Description: 頭眩發熱惡風寒,項背艱辛臥不安。口渴舌焦因感冒,心經悶亂四肢難。 羗活一錢、天花二錢、連翹二錢、只壳錢半、薄荷一錢、白芍錢二、厚朴錢二、荊芥錢二、桔梗錢半、羗棗各三。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煎五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58
Id: 562758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五十九號
Description: 白眉一錢、生地一錢、乙厘一錢、防風一錢、姜活一錢、射榴皮一錢、古己根一錢。水碗二煎六分。 生地用以涼血滋陰。乙厘(刺蒺藜)有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之效。姜活(羌活)、防風祛風勝濕。射榴皮(石榴

MOC_Id: Culture_Event635695
Id: 635695
Title: 知本天主堂落成典禮著傳統服飾的卑南族婦女
Description: 照片呈現知本天主堂落成典禮時著傳統服飾參與表演節目的卑南族婦女,她們以歌舞形式慶賀知本天主堂落成,照片中還有當時觀禮的教友。知本堂區原先在1955年所建臨時教堂已不敷使用,故錫質平神父(Rev.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88
Id: 487988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八十八首
Description: (七子歸腎丸)茯盆子、故子、兔絲子、車前子、甘杞子、谷精子、草決子各一錢。一兩分三次並可長服淡鹽湯送下。 故子是補骨脂,與菟絲子共用能補腎壯陽,配上茯盆子(即覆盆子)收斂澀精,有補而不洩的效果,

MOC_Id: Culture_Object151469
Id: 151469
Title: 西莒青帆村孩囝陣頭
Description: 早期青帆村傳統元宵擺暝,均向田沃村借至今約有百年光景之公眾神偶擺暝,包括:保長公一尊,哀臉孩囝三尊,喜臉孩囝二尊、七爺、八爺各一尊,計七尊。 依據《孩囝(童子)的故事─西莒孩囝調查與元宵擺暝民俗活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4188
Id: 154188
Title: 福首
Description: 福首,亦稱「當頭」,為管理廟社辦理整年度節慶活動的團隊組織,有四人一組,也有六人一組及八人一組,依各村境廟社戶數多寡以及所需而定。當頭之產生乃由村境廟社各家戶輪替擔當,哪戶為當頭,即為今年度的「做

MOC_Id: Culture_Event151182
Id: 151182
Title: 南竿科蹄澳白馬文武大王廟擺暝祭典
Description: 廟址位於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52號。主祀神明白馬文大王、白馬武大王,龍邊左神龕奉祀天上聖母與順天聖母,虎邊右神龕奉祀福德正神。屬於規模較小的廟宇,所屬社友信徒也都與同村大廟媽祖境天后宮的部分社友重疊

MOC_Id: Culture_Event648389
Id: 648389
Title: 鳳儀書院藝術塑像裝置創作理念
Description: 照片為2020年(民國109年)鳳儀書院的藝術塑像裝置創作,這些作品目前可以在書院內的講堂、中埕、前埕三個地方看到,作者為張錦郎老師。 鳳儀書院的藝術塑像裝置製作,作品採詼諧、誇張比例表現,依場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16
Id: 284616
Title: 開山廟
Description: 開山廟為五結鄉季新村的加禮宛地區信仰中心,主祀開臺聖王鄭成功。主神的起源相傳為過去庄裡有人作一尊土偶,並對其膜拜。有一次因久未降雨,庄民因而向土偶祈求賜雨,過了幾天,下起雨來,解除了旱災危機,庄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5
Id: 56668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六號
Description: 荊芥一錢、防風一錢、獨活七分、柴胡七分、前胡六分、川芎六分、桔梗五分、枳壳二分、姜活八分、茯苓八分、甘草四分、生姜三片。水一碗煎五分。 荊芥,防風,獨活,姜活(羌活),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兼有身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244127
Id: 244127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籤詩─金板境威武陳將軍第一籤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的金板境天后宮為當地鐵板社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並於200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廟內籤詩是由當地仕紳陳郡利所贈印,值得注意的是,廟中主祀神雖為媽祖,然籤詩上卻以「金板境威武陳將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39
Id: 561639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四六號
Description: 羗活、當歸、天花、赤芍、黃芩、白芷、連召、山甲、銀花各一錢。水碗二煎六分。 當歸補血活血。天花(粉)清熱生津止渴。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銀花、連召(連翹)、黃芩用來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羗活(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677
Id: 603677
Title: 高低擔的演變
Description: 頭城中元祭典,七月十五日在媽祖廟前搶飯棧,這一場的祭典由神明會「新益社」主辦,稱之為高低擔,七月底搶孤棧,1949年搶孤活動停辦,搶飯棚亦停止,但高低擔祭典仍在媽祖宮前繼續舉辦(中元節晚上)。19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15
Id: 486815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九十八方
Description: 筋骨不舒。在是風邪。 正氣不足。何用吁嗟。 炒山甲三片、酒芍一錢、續斷錢半、活筋籐二錢、虎頸骨二錢、龍骨二錢、獨活一錢。煎服。 山甲是鯪鯉(穿山甲)的皮,炒山甲能夠消除癰膿腫塊、緩解筋肉強直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573
Id: 562573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六號
Description: 陰虛發熱實難寒,醫脾濕胃之冷症。滿背痛連腰小便,短微寒汗下維持。 白朮錢半、茯苓錢半、白芍錢半、甘草七分、姜棗各三。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連服二帖。 當腸胃消化功能不佳時,除了可能表現腹部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5940
Id: 155940
Title: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山隴村鼓板打法結構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316
Id: 598316
Title: 內媽祖廟小兒科第五三號
Description: 半夏、竹茹、石羔四分、甘草分四、赤苓二錢、陳皮五分、生姜二片。水六分煎三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小兒科的第53首藥籤。半夏,燥濕化痰藥物,可以止嘔。竹茹,清熱藥物,兼可化痰,袪除煩悶,又可止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20
Id: 562720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二十一號
Description: 双螵一錢、昌尉子二錢、大黃二錢、白菊七分、毛黃四分、蒼朮七分、赤芍七分、姜活八分、當歸二錢、甘草七分。水碗四煎七分。 双螵(桑螵蛸)是昆蟲「螳螂」的卵鞘,可以補腎固陽,用於腎氣不固造成的尿頻;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75
Id: 606375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三四號
Description: 川連二錢、全蝎七個、猪肝一葉。朕水服之。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34首藥籤。川連(黃連)性苦寒,可用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全蠍有毒,可以用來攻毒散結,通絡止痛。豬為水畜,性味鹹寒,猪肝(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865
Id: 563865
Title: 高雄道德院大人科第七〇號
Description: 洋參五分、沉香三分、白朮三分、珠碧散三分。水八分煎四分。 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兼有陰虛的病人,因其性偏涼,有清熱瀉火的功效,此外還可以生津止渴。沉香,可以溫暖脾胃,也可以行氣調理氣機,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76
Id: 292476
Title: pusau ta Kavuvuan(送祖靈)─勇士家族祈福
Description: 五年祭(Maljeveq)是排灣族重要祭典之一,傳說的maljeveq(迎祖靈)祭典淵源,祖神Ljemedj為一位神人,可以在神居住的靈界(makalizeng)與人世間遊走,每次祭祀的前10天都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74
Id: 487874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外科第卅四首
Description: 真珠煆一錢、白丁香、青魚胆各一錢、白鵬胆、玉香各五分、片腦二分。共研末極細精入罐內不時聽點。 真珠煆應為煅珍珠。白丁香為麻雀的糞便,外用可治療目翳與癰毒。青魚胆則能明目、解毒之效。片腦為龍腦,就

MOC_Id: Culture_Place154667
Id: 154667
Title: 南竿福澳境地母廟
Description: 福澳境地母廟位於南竿鄉福沃村(舊稱福澳境),此廟即位於福澳境華光大帝廟左後方。 主要祭祀活動為農曆正月十七日的擺暝祭典。因地母廟因廟體規模只有五坪左右,無法擺放擺暝祭典供桌,所以福沃村村民在籌辦擺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995
Id: 231995
Title: 大王獅(母)─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重要文物─大王獅(母),一公一母為一對。依據廟方副主委口述,早期的大王獅沒有步伐,是由前人自創後傳給後人。後馬祖引進廣東獅,由基隆師傅前來授課。 外型兇猛,橫眉豎目,

MOC_Id: Culture_Place561252
Id: 561252
Title: 大甲鎮瀾宮
Description: 照片中看到的是「大甲鎮瀾宮」(大甲天上聖母)的外觀,以及附近中藥房內所保存的鎮瀾宮媽祖「藥籤簿」。據廟方記載,先民為奉祀從大陸湄洲奉請來臺的天上聖母,最早於1732年(清雍正10年),在今鎮瀾宮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27
Id: 267427
Title: 長春祠
Description: 長春祠。拍攝的時間記於照片背面為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農曆七月四日),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照片背面亦寫有詹素珠拍攝紀念),這是她與從台南東山來花蓮旅遊的母親、丈夫、孩子一起到太魯閣風景區出遊,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16
Id: 562716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十七號
Description: 只草四分、胆草四分、白菊四分、連橋四分、牛旁四分、甘草四分、活石七分、當歸七分、木賊五分、地生錢半、川連二分、全虫二分。水碗二煎六分。 只草(紫草)、胆草(膽草)、連橋(連翹)、川連(黃連)、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120
Id: 563120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六七號
Description: 不見水豬肺一個、白古月七粒、風葱一欉、帶根帶尾。入肺內朕一枝香久服。 豬肺,有補虛、止咳、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咳嗽、久咳咳血等症。白古月(白胡椒),溫暖脾胃的藥物。風葱(風蔥),一種蔥的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12
Id: 555912
Title: 玉里社
Description: 此圖為日治時期的玉里社,可以清楚看見當時的參拜道與鳥居。玉里社,又可稱為玉里神社,創建於1928年(昭和3年)。玉里社建於清朝吳光亮所開闢之八通關古道的東端出口附近,神社建立後,日本人將原先已在玉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647
Id: 303647
Title: 岐頭康氏6世康勇男家族 (冬至祭祖)
Description: 此相片為蔡光庭老師拍攝、提供,在2011年12月22日拍攝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岐頭社)康氏6世康勇男家族冬至祭祖情形,以飯菜和菜繭、湯圓、酒水、水果祭祀祖先。另據蔡光庭老師調查,康姓開基始祖為康四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