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歸綏街文萌樓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歸綏街文萌樓

歸綏街文萌樓」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歸綏街文萌樓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20000001/b5c677104c85aa177251f0c5b9ba17767c0e657c.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光復後,1941年即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歸綏街139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514775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58419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6-12-20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1220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6-12-20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61220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661

name

歸綏街文萌樓

representImage

intro

光復後,1941年即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歸綏街139號

longitude

121.5147755

latitude

25.0584192

registerDateValue

2006-12-20

headCityName

臺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6-12-20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61220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661

「歸綏街文萌樓」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30000001/a184db
intro: 追溯吳全地區的開墾歷史,始於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起始,後於清道光5年(1825),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
type: 1.1

name: 原臺灣總督府氣象臺阿里山觀象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411000001/fd9998
intro: 甲午戰爭結束,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日人統治初期,日本為順應國際的潮流遂有於臺灣設立測候機構之議。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通信部長土居赴東京,為在臺灣設立的測候所籌畫事宜,經與
type: 1.1

name: 阿里山鐵路北門驛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30000003/52506e
intro: 1.阿里山鐵路北門驛,興建於西元1910年(明治43年)10月1日,現今地理位置為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82號,海拔高度31公尺,為阿里山森林鐵路之第二站(嘉義站開出),位於嘉義站東北方1.6公里里程處,
type: 1.1

name: 施公祠及萬軍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2/bc6fc0
intro: 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type: 1.1

name: 鹿港鳳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3/71b275
intro: 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總理興建廟宇事宜,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此次建廟募得1529元,道光2年9月動工,歷經2年餘,於道光4年(西元1
type: 1.1

name: 大溪齋明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1/b8fa8b
intro: 齋明寺又叫齋名堂,最早是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而所謂齋派,又稱在家佛教,為明中葉興起的佛教支派,信眾主要在家持齋奉佛,不需出家。白蓮教亂後,齋教開始大量進入臺灣,以慎德齋為最早。齋明寺隔著大漢溪與大溪
type: 1.1

name: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10000001/283734
intro: 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博物館,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兒玉源太郎為日治初期的臺灣總督,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兩人為殖民地政策統治臺灣建立了重要的基礎,日人視其為重要功勞者,現館內
type: 1.1

name: 大甲梁宅瑞蓮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901000001/c4027a
intro: 梁宅之先祖梁比美(1849-1911)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詩山鎮鳳坡村人,同治年間 渡海來台創業發展,挑擔兜售雜貨布匹,並得大甲街殷戶黃嚴賞識,與其女黃幼成親,開設「梁泉益」布店,購置田地店舖,財富日
type: 1.1

name: 擇賢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6/7eaf18
intro: 擇賢堂係報恩堂的分堂,於清光緒5年(西元1879年)由信眾共同出資3百圓創立。關於擇賢堂是報恩堂分堂的說法,大部分的論述皆記載是因為報恩堂信眾太多,於是由眾齋友的幫助而創立「擇賢堂」,擇賢堂的創始人主
type: 1.1

name: 縱貫鐵路舊山線—泰安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113000001/c00ed5
intro: 泰安車站於日治明治43年(1910)創設,原稱「大安溪信號場」,僅辦理列車避讓及交會,大正元年(1912)11月1日升級為「大安溪停車場」,大正9年改稱為「大安驛」,至民國43年(1954)改稱為「泰
type: 1.1

name: 臺北酒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7000001/32d8a5
intro: 酒廠位於當時樺山町八十番地,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民國十一年日本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徵收,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定名
type: 1.1

name: 頂泰山巖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7/bd91fd
intro: 泰山地區約為雍正五年(1727年)始有漢人進行開墾,此後乾隆十三年(1748年)更有貢生胡焯猷與林作哲、胡習隆等人組成「胡林隆墾號」開墾泰山核心地帶,並包含水田及大圳,此地逐漸富庶繁榮,亦吸引許多漢人
type: 1.1

name: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15000002/56a280
intro: 北門福德祠建於清同治2年(1863),南門福德祠約同時興建,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分別立於頭圍老街(和平街)之南北兩端,並朝向街內,當時頭圍街以得烏石港水運之便商業鼎盛,南北兩端福德祠的興建明顯標示出當
type: 1.1

name: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10/ef807d
intro: 市定古蹟「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位於北投區溫泉路一0三號,這棟磚木造建築約建於一九二0年代,當時恰值北投溫泉高峰潮。整座建築有如一座橋樑,橫跨在溪谷之上,充分配合地形,並且將建築物融入自然風景之中,為深
type: 1.1

name: 鳳儀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13000002/77640c
intro: 書院是近代國民教育普及之前的主要教育機構之一,對於開啟民智有著相當的重要性。台灣被納入清政府版圖之後,在歷任治台官員的主導與獎勵之下,逐漸將書院在台推展開來,這對於台灣文風有著重要的貢獻。 清代鳳山
type: 1.1

name: 士林慈諴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0/686b8a
intro: 士林慈諴宮位於士林區大南路八十四號,奉祀天上聖母,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原址在今士林美國學校附近。清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由善信潘永清、潘盛清等,遷建於八芝蘭新街,為該街守護神。民
type: 1.1

name: 鳳山縣舊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3/cbf7e7
intro: 鳳山縣舊城(今左營舊城)範圍包括東門、南門、北門、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的鎮福社、拱辰井等。其中,城門、城牆和護城濠是道光5年(1825)7月15日動工改建的成果遺留,不過,整座舊城卻也奠基於康熙61年
type: 1.1

name: 聖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1/86030d
intro: 聖王廟,一稱威惠王廟或開漳聖王廟,主祀原名陳元光的威惠王,或稱開漳聖王、聖王公、威烈侯,因此亦有人稱他為陳聖王或陳將軍。 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又號光華。先世為河東人(今山西省南部),從祖父一代起
type: 1.1

name: 宜蘭孔子廟
intro: 1.清治時期同治4年(1865年),宜蘭舉人黃纘緒、拔貢李逢時、黃學海與士紳林國翰等人發起興建孔廟。 2.同治7年(1868年),邑人楊士芳進士及第,與舉人李望洋、鄉紳黄鏘等又發起,地方人士響應,仰山
type: 1.2
address: 新興路170號

name: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918000001/545bdd
intro: 臺灣約於清領以後,漢人開墾足跡漸向北部發展,而淡水成為移民入臺的主要登陸地,至清末更成為主要出口地區。淡水公司田地名由來有二,一是因西元1642年荷蘭人殖民台灣,以淡水為主要據點,並開始了荷蘭東印度公
type: 1.1

name: 和美李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16000005/f0ce7c
intro:   和美李安人墓,興建於清乾隆24年(1759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和美鎮大雅段一帶。   和美李安人墓的墓主為清代臺灣中部地區開拓先驅楊志申之母李肅惠,在18世紀初,其子楊志申便自臺南北上彰化,在彰
type: 1.1

name: 彰中校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003000005/bee3ef
intro:   本案之「彰中校長宿舍」建於日治昭和11年(1936年),最初為彰化尋常高等小學校之校舍,後經歷彰化中學遷校,承繼使用小學校校舍及眷舍。「彰中校長宿舍」現今坐落於彰化縣彰化市華陽街16巷2號。  
type: 1.1

name: 西市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02/2fb7a6
intro: 日人治臺之初,有感於臺灣傳統市場衛生條件不佳,乃著手興建新的消費零售市場,西市場即是當時臺南最重要的現代化商業設施之一。第一代西市場建於日明治38年(西元1905年),位於當時之西門町四丁目(今西門路
type: 1.1

name: 衡陽路13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501000001/8dca41
intro: /
type: 1.1

name: 原台南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6/fb97b5
intro: 臺灣現代警察制度肇始於日治初期,日明治28年﹝西元1895年﹞10月日治臺第一年,南進軍攻臺南城時即有隨軍之警察,之後隨著多次官制改革,警察制度趨於成熟。至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11月中央之臺
type: 1.1

name: 大東路54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121000004/917a4c
intro: 本案「台北市士林區大東路 54 號」座落於「台北市士林區光華段三小段 610 地號」上,重測前為「台北市士林區士林段 278 地號」,日治時期屬於士林街的中心市街,當時土地登記簿記載為「臺北州七星郡士
type: 1.1

name: 餘三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8/3a46db
intro:   永靖餘三館陳家祖籍為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塘埔鄉大榕社的客籍人士,第十世祖陳智可自大陸渡海來台,定居於永靖一帶,至第十二世祖陳德耀擔任墾首而遂漸致富。   陳家第十五世祖陳義方於清同治元年(1862)
type: 1.1

name: 大山背樂善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5/b09740
intro: 樂善堂創建於1889年(光緒15),由大山背居民藍正然,見此地風景秀麗,獨資建一簡陋之小廟,稱為石峽廟。1895年(光緒21年)日軍進佔臺灣,鍾石妹等起兵抗日,本廟遭日軍焚毀。之後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修
type: 1.1

name: 睿友學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13000001/797291
intro: 陳睿友出生於清同治6年(1876),民國14年(1925)逝世,幼時隨舅父赴南洋,舅父李牌係金沙西村人,在星洲開設「東盛商號」,睿友在店內學習,後轉習商業,漸著商譽,嗣後開設「金和美」商號,經營木材產
type: 1.1

name: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103000002/943208
intro: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為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目前橋樑之橋墩與鋼樑完工於西元1931年3月16日。 西元1927年展開南北兩段縱貫鐵路雙軌化工程,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即為此時期臺南高雄間鐵路雙線化工程。全臺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6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3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