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民俗與宗教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95880 , 欄位Id的內容是29588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碧霞宮武穆文史館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日本治台之初,陳祖疇等17人於明治29年(1896)3月8日在坎興街創立「坎興鸞堂」以敬祀岳武穆王,作為忠孝節義之範本。同時「勸善局」莊贊勳等10人,有意與「坎興鸞堂」共建廟堂,故由楊士芳進士號召建廟事宜,明治30年(1897)始購地興工建廟,至明治32年(1899)正殿落成,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而定名為碧霞宮,同時將「勸善局」併附於宮內。 嗣後,有多次增建翻修,1984年,募款添購廟宇後面的空地,計畫擴建。1991年10月,重建籌備委員會成立,廟方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1992年完成設計請照,1997年,縣府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同時依新修訂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碧霞宮為縣定古蹟。由於文物碩多,廟方購置西鄰房舍,建置為「武穆文史館」,1999年落成,展出岳武穆王墨寶、生平文物史料與扶鸞相關文物,讓更多人在觀看文物間,了解碧霞宮的歷史與其在地方上的重要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5880&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9BDBE994-8883-4B0C-9B53-5D1564F76E0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5-16T15:59: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95880

Id

295880

Title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

Description

日本治台之初,陳祖疇等17人於明治29年(1896)3月8日在坎興街創立「坎興鸞堂」以敬祀岳武穆王,作為忠孝節義之範本。同時「勸善局」莊贊勳等10人,有意與「坎興鸞堂」共建廟堂,故由楊士芳進士號召建廟事宜,明治30年(1897)始購地興工建廟,至明治32年(1899)正殿落成,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而定名為碧霞宮,同時將「勸善局」併附於宮內。 嗣後,有多次增建翻修,1984年,募款添購廟宇後面的空地,計畫擴建。1991年10月,重建籌備委員會成立,廟方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1992年完成設計請照,1997年,縣府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同時依新修訂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碧霞宮為縣定古蹟。由於文物碩多,廟方購置西鄰房舍,建置為「武穆文史館」,1999年落成,展出岳武穆王墨寶、生平文物史料與扶鸞相關文物,讓更多人在觀看文物間,了解碧霞宮的歷史與其在地方上的重要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5-16T15:59:34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碧霞宮武穆文史館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66
Id: 487166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4首
Description: 脾胃虛寒氣滯胸,飱饔少進痞還逢。良方急服休遲緩,恐變瘻痺寒噎封。 白逐一錢、只實一錢、陳皮一錢、香附一個、白豆叩一錢、青皮一錢、檳榔一錢、茯苓一錢、桔紅一錢、黃芪一錢、砂仁八分、甘草四分。爐丹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68
Id: 487468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九十一首
Description: 解鬱除邪先梯。部位以免姿嗟。其症雖急此方。服之降氣清邪。 馬胡二錢、四陳二錢、檀香二錢、砂仁二錢、茯香二錢、白叩二錢、蒼朮一錢、厚朴一錢、沈香八分、甘草八分。頭煎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61
Id: 486761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五十三方
Description: 遠年舊橙皮。止痛最為妙。 五錢秤準烹。來悲而去笑。 久遠橙皮,即常用的陳皮,屬於理氣藥物,但為何此藥籤只出一味陳皮,就可以達成「來悲而去笑」這樣功效呢?推測此男性其實身體沒有大病痛或問題,但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830
Id: 304830
Title: 瓦硐村南天廟「聖神高厚」匾額
Description: 本圖來自《硓古石》季刊第五十一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一文,作者為王滋敏、吳培基,圖為瓦硐村南天廟「聖神高厚」匾額。上款:「嘉慶戊寅年桂月吉旦」。下款:「吳思啟敬立」。 嘉慶戊寅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504
Id: 606504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一三二方
Description: 金鈴子二錢、元胡二錢、柴胡錢半、白芍錢半、只實錢半、厚朴錢半、甘草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32首藥籤,名為「加味金鈴子湯」。此方組成與宋朝的《太平聖惠方》中的「金鈴子散」相近,加味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361
Id: 283361
Title: 銅鐘
Description: 銅鐘,又稱銅琴,作者為林烈旗與林浩賢,創作於2014年,高11 cm,連耳高23.5 cm,直徑8 cm;青銅質製作,是林午鐵工廠的第二代薪傳作品,頗具紀念價值。 第一代林午鐵工廠於1949年由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90
Id: 486590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九十三方
Description: 李仁滑石共茵陳。川朴元胡數味真。 各用二錢加燈草。徐徐服下妙如神。 李仁(郁李仁),潤腸通便藥物。滑石,常用的清熱藥物,兼有利尿的功效。茵陳,清熱利溼藥物,可治黃疸。川朴,調理氣機常用藥物,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646
Id: 303646
Title: 大赤崁社(山寮派)魏世8世魏瑞欣夫婦冬至祭祖
Description: 圖片為蔡光庭老師提供,本相片拍攝主角為白沙鄉大赤崁社(山寮派)魏世8世的魏瑞欣夫婦於冬至祭祖情形,以飯菜和菜繭、酒水、水果以祭祀祖先。大赤崁社現更名為赤崁村,位在澎湖縣白沙鄉。白沙鄉赤崁村魏姓分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25
Id: 487725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六十六首
Description: 茯苓一錢、川貝八分、薏仁一錢、淡竹七分、山查一錢、防退六個。水一碗煎五分。 茯苓,健脾祛溼。川貝,化痰止咳。薏仁,促進脾胃功能,排除體內不正常蓄積的水濕,另外還可以清熱排膿。薏仁營養價值很高,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73
Id: 561673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八〇號
Description: 金蟬十個、炙仙四錢、防丰三錢、乙厘一錢、麻黃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炙仙(炙威靈仙)、防丰(防風)通經絡、祛風濕,打通局部障礙來使體內循環順暢,金蟬(蟬蛻)疏散風熱、明目,乙厘(刺蒺藜)有清熱平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12
Id: 486512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二十二方
Description: 脾虛胃弱。當宜調補。 生冷寒涼。不宜多食。 白朮錢半、淮山錢半、雲苓錢半、鈎陳錢半、炙南豆二錢、陳皮四分、連肉二錢。加大紅棗三枚為引。 脾虛胃弱容易食慾不振,身體無法產生需要的能量時,會產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12
Id: 487312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二十六首
Description: 蓮子一錢、淮山一錢、川苓一錢、金英一錢。水一碗煎四分,小兒各半。 蓮子,補心脾腎的藥,可以補心來安神,補脾來改善拉肚子,補腎防止腎精耗散。淮山(即山藥),是一種常用於補脾肺腎的中藥,特長是補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48
Id: 306948
Title: 北辰宮李府大千歲金身
Description: 澎湖縣長安里北辰宮李府大千歲安放於北辰宮二樓大殿,與主神朱府王爺的三尊金身同置於神龕之中,不同於紅面的朱府王爺,李府大千歲是金面的,十分容易辨別。李府大千歲是民國五十四年(1965)北辰宮請來的客神王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38
Id: 487838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科第五十八首
Description: 滑石一錢、生地二錢、豬苓八分、枝子六分、茵陳九分、木通、連喬各五分、甘草六分、黃芩三分。水八分煎四分。 滑石,茵陳,清熱利尿的藥物,茵陳兼可以處理黃疸。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576
Id: 564576
Title: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21號
Description: 雙螵二錢、昌尉二錢、當歸一錢、大黃二錢、麻黃四分、蒼朮八分、赤芍八分、白菊八分、甘草八分、羌活八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雙螵(桑螵蛸)是昆蟲「螳螂」的卵鞘,可以補腎固陽,用於腎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00
Id: 486600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三方
Description: 血不養肝。肝鬱燥火。 平肝活血。此患乃伸。 正阿膠二錢、川練笫二錢、枝子仁錢半、草梢錢半、地骨平二錢、京芍二錢、枳壳一錢。加燈心一丸為引。 阿膠是驢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能補血滋陰潤燥,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078
Id: 563078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二五號
Description: 烏豆四分、黑姜、茵陳、淮山各一錢。水一碗煎五分。 烏豆(黑豆),氣陰雙補藥物,可以保護眼睛,使頭髮烏黑,還能袪除風熱。黑姜(炮薑),溫性比較強的藥物,可以溫暖脾胃來止血,也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845
Id: 561845
Title: 廖府先生廟第一四號
Description: 生地二錢、洋參二錢、舊地二錢、炙芪錢半、別甲錢半、當歸錢半、白芪二錢、地骨錢半。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生地,常用的清熱藥物,尚可以涼血,養陰生津。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有清熱瀉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335
Id: 599335
Title: 車輄寮天主堂第一次堅振留影
Description: 照片為鹿谷天主堂第一次堅振的影像,拍攝於1958年11月26日。照片中包括神職人員,大約有115人,當中5人為瑪利諾會神父,其他110人為受洗成為天主教徒的新教友。第一排坐者正中央身著白色衣服之神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358
Id: 599358
Title: 改建完成的鹿谷鄉第二公墓新和巷
Description: 照片為道路改建完工後的新和巷之實景,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於1960年代所拍攝,地點為鹿谷鄉鹿谷村新和巷附近的制高點。圖中可見新和巷擴建後為大約兩米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7359
Id: 567359
Title: 內門集聲社
Description:   內門新興庄集聲社設址於內門南海紫竹寺,早年館先生為陳榮茂先生,除了是高雄最內山的南管館閣,同時也是南海紫竹寺觀音佛祖遶境諸多文武陣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團體之一,其除與大社青雲宮廣益南樂社師出同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03
Id: 565203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三十一號
Description: 黃岑一錢、藍色菊一錢、白菊一錢、柴胡一錢、油蟲二分、黃金散五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黃岑(黃芩),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功效,擅長清除身體肝肺濕熱。藍色菊、白菊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44
Id: 487744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八十五首
Description: 琥珀末、硃砂、中白、柿霜各五分。共為末陳皮金蟬為湯送下。 琥珀,安神藥物,兼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為植物的樹脂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凝結的產物。硃砂,安神藥物,因其中含有毒物質汞,現今基本上不會使用這味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65
Id: 282365
Title: 宜蘭城隍廟范謝將軍木雕神像與神將
Description: 宜蘭城隍廟的特色之一,即是平常僅開中門,兩側龍虎二門則大多時候關閉,因此形塑了宜蘭城隍廟三川殿陰森之感,頗具冥司氛圍。在三川殿兩側牆面,龍邊可見七爺謝將軍之木雕神像與神將(大神尪),在虎邊可見八爺

MOC_Id: Culture_Event630121
Id: 630121
Title: 連瑪玉初抵台灣時的三位女學生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連瑪玉與台南女學學生合影,這三位女學生也是連瑪玉姑娘的台語老師。 1909年畢業於愛丁堡神學院的連瑪玉女士,接受英國女宣道會差派到台灣。1910年抵達台南,任職於台南女學(現今長榮女中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1709
Id: 151709
Title: 燒馬糧
Description: 燒馬糧,即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晚上,家家戶戶在門口以磚石推砌成圈的短牆內,燃燒小麥與草料,迎接神明通過。坂里村境信奉白馬尊王為主神,源自境內大姓的王家祖籍福州長樂鶴上的毓峰村,相傳白馬三郎騶寅因斬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924
Id: 562924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眼科第三十五號
Description: 心經火發病成真,赤肉紅根滿白紅。宜瀉三焦溫毒火,此方一服妙如神。 双白二錢、枝子二錢、知母錢半、桔梗錢半、元參二錢、犀角二分、黃柏二錢、錦文錢半、木通錢二、夏枯草錢三。水二碗煎八分、渣碗八煎七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20
Id: 487320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三十四首
Description: 虎碧五分、金泊一張、硃砂四分、中白九分、川貝四分、老梅一分。共為末沖滾水服。 虎碧(應為琥珀),是楓樹、松樹的樹脂埋藏地下經年久轉化而成的化石樣物質,可以寧心安神。金泊,即金箔,為黃金極碎薄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2300
Id: 152300
Title: 馬祖鹼粽
Description: 馬祖鹼粽最特別處即甜筒狀的外型,它的內餡很單純,只有糯米和花生,要放在水中蒸煮三個鐘頭才會熟透,煮熟的鹼粽米香四溢,口感Q彈紮實,傳統的吃法是配砂糖沾食。 馬祖老一輩稱臺灣常見的粽子為「牛頭粽」,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815
Id: 563815
Title: 高雄道德院大人科第一九號
Description: 只壳一錢、金英一錢、益母草一錢、鳳退一錢。水八分煎四分。 只壳(枳殼),常用的調理脾胃氣機藥物,使脾胃的功能正常運行。金英(金櫻子),收澀藥物,可以收澀腸道來達到止瀉的效果,還可以收斂腎臟精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2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0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17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5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