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097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097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097」於資料集「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概況」由單位「客家委員會」的劉芝榕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9956988#519,最近更新時間為:2021-07-29 11:40:18。 欄位year的內容是09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 , 欄位summary的內容是筆者是出生於美濃鎮的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國漢民族的分支之一,從唐朝末期到元朝時期,客家人為了避免戰亂,從華北中原地區開始逐漸南下遷徙,他們主要居住在中國華南地區福建省、廣東省、江西省的三省交界區域;一部分的客家人從17世紀開始向海外移住,入墾台灣的客家人則被稱為「台灣客家」。  客家人遷徙至各地時,經常受到當地人的歧視與排斥,而引發對立及衝突,客家人為防禦外敵,蓋了如城堡般的建築,例如:福建省的「土樓」和廣東省「圍龍屋」等等大型的客家民居,像這樣大型民居的建築歷史背景和源流,形成與其他漢民族分支所沒有的建築特色;又因客家人長時間處在被孤立的環境中,因此也成為保有和繼承大量古代漢民族固有文化的一支集團社會;且這些文化傳承至今,已經變成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人的傳統文化觀念裡,土地神為最重要的守護神,客家人以客家話稱土地神為「伯公」,每當客家人遷徙到新的土地之後,隨著開墾的足跡在村落各處必先設立或建造土地伯公壇進行祭拜,為客家人特有的風俗習慣。而土地伯公的造型最初是利用大自然的大樹或石頭等等,作為祭拜的對象;之後改建為石塚(石堆)型祭壇,隨著時間的演進,更建築為小型、中型或大型廟宇。  筆者欲了解台灣客家人抱持何種思考方式及觀念來建造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建造的過程中是否有融入客家傳統建築風格、風俗習慣、宗教及風水觀等內涵,甚者,反映在不同的土地伯公祭祀過程中;因此在西元2003年至2007年五年間,共十五回(約四百天)在台灣各地及高雄縣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透過相關調查中得到的資料以及參考先前的文獻研究,以美濃鎮的土地伯公信仰及伯公壇、廟宇作為研究對象及基礎,考察美濃鎮土地伯公壇、廟宇之變遷過程,以了解村落的擴張和變遷與客家人對土地的敬仰之意,作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本論文除了序論,共分為六章,在本論文的序論中,主要闡述研究動機、客家研究的現況和文獻考察。第一章主要闡述台灣的概略史及客家的開墾歷史,第一節為客家的起源及其集團社會形成的歷史;第二節是???六世紀中期開始,漢民族的台灣遷移過程和背景;第三節是台灣的客家遷徙史。第二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客家?史及村落的形成,第一節為台灣六堆地區的形成及客家的遷徙史;第二節為美濃鎮的自然環境及經濟概要;第三節是美濃鎮的開墾及村落的形成;第四節為台灣的客家村落形成之考察。 第三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以及風水觀,第一節為風水的概略史及基本原理;第二節是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及風水觀的關係;第三節為美濃客家人的風水觀之考察。第四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第一節為台灣的宗教概論;第二節是漢民族土地神信仰的起源及變遷;第三節是台灣土地神信仰概論;第四節為美濃鎮的歲時節慶及土地伯公的祭祀,包含依照古禮祭祀的「新年福」、「伯公生」、「二月祭」、「滿年福」;第五節為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之考察。  第五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分布及建築造型,第一節為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種類及分布;第二節為美濃鎮客家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造型及變遷;第三節是閩南土地神與美濃土地伯公的差異;第四節是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特徵及客家人與土地伯公的關係之考察。終章為總結以上的考察內容,及主要?述21世紀的美濃土地伯公現況,客家傳統文化與美濃鎮的文化資源保存和今後的發展。  由於本論文內容繁多,因此提要裡,以第四章和第五章為重心進行闡述如下:  美濃鎮位於台灣南部高雄縣的東北部,亦為屏東平原的北部地區。美濃鎮的地形三面被海拔100公尺至800公尺的高山圍繞,內圍分布一些零散的丘陵地帶,其餘為平原地形,因此美濃鎮有廣大的農地,為其地理特徵;另有美濃河貫穿美濃鎮的平原及南部有荖濃溪流過,然從前僅有位於美濃河下游處有一條道路向外接通,此道路要通過閩南族群的居住區域-旗山鎮,因族群衝突,當時客家人與閩南族群對立,因此美濃鎮與其他區域的交流更顯缺乏,形成被孤立及封閉的區域。  約270年前,客家人由高屏溪溯溪而上,至美濃進行開墾,廣泛開墾美濃各處荒地,隨著地理位置的分佈及進駐美濃各處開墾的時期不同等因素,美濃被分為瀰濃、龍肚、竹頭角、中壇、南隆五大區域。  客家人為上述所敘在居住地及新開墾的土地上,有崇拜土地神的習慣;因此入墾美濃鎮的客家人,在開墾地、居住地、村落的出入口及各個重要的地方、或開墾荒地的時候,常會留下一棵大樹或大石頭,當作土地神,或是在一棵大樹下放置石頭當作土地神祭拜。筆者根據內政部在西元1997年出版的美濃鎮地圖,2007年時在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共找到及查訪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之中發現曾有12間伯公壇或廟宇?日本統治時期禁止本土信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農地改革政策等因素而消失,然12尊伯公的石碑仍存在,目前這些伯公石碑被分別存放在三間伯公壇或廟宇供奉。至今筆者在美濃鎮上已確認了342尊土地伯公,而有尚未確認的伯公壇及廟宇位在進入非常困難的地方或深山裡,其位置無法尋覓,考慮以上因素,筆者推斷美濃鎮的伯公數量超過四百間以上。  對客家人來說,將土地伯公視為如同家族中的長老般尊敬,也類似日本的氏神、產土神、地藏王菩薩般,是與百姓非常親近及貼近生活的神明。例如:村民每日早晨祭祖完畢或做完農事後,一定會到河川水圳洗淨手腳,用香和茶水供奉祭拜伯公,此為例行且重要的事項,絕對不會遺漏;客家的孩童也會被教育經過伯公面前,要停下腳步祭拜,這些日常的祭拜的形式,不只是為了祈求神明,而是已變為類似對親族長老早晚問安般的禮節。在美濃鎮的各村落裡,廣場、村落的出入口、自家附近、農地中或周圍、橋頭處、水源地、灌溉水圳、墓地等重要場所都可看到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土地伯公的造型,被分為石碑和神像兩種。客家伯公的神像大多是有笑容,長的白鬍鬚,手上持如意棒或木拐杖,以坐的姿勢為主;而伯公的石碑上會刻「福德正神香座位」,然客家人不會因此用「福德正神」稱呼土地神,乃用「伯公」稱呼;而土地伯公壇的建築外觀在入墾早期時,大都為原始的大樹、大石,或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特別是在美濃地區,還存留許多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這是在台灣北部、中部及東部的客家地區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追溯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由來,可以發現乃繼承中國古代的商、周時代的社祭信仰(土地祭祀)建築模式,古代人在土地上堆起小丘,以代表大地;種植樹木,放置原石,當作祭祀對象。而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壇造型獨特,採用一般人建造風水(墳墓)的造型,不同的是僅在石碑上刻有「福德正神香座位」或「○○里社真官伯公香座位」的字體,加上香爐、供桌與祠坪,規模比閩南人的土地公廟更為樸實。考量土地伯公壇設立的位置,可追溯到於入墾初期,客家人十分重視風水,認為流經村落的水會影響村落的命脈,另一方面也認為水代表財運,故特別重視「水口」;「水口」意指水流的入口及出口,後專指水流出口,多位於村落的最低處,古人將其看作村落最重要之處,象徵村落的門戶及靈魂;因此客家人會選擇在村落水口處,建立「里社真官伯公祭壇」進行祭拜,希望能為村落保有財運;美濃鎮的瀰濃庄、龍肚庄、九芎林庄的里社真官伯公壇,便是建立在全村的水口,該處水流更是全村農作賴以維生的水源,也代表鎮守全村的財位,成為美濃鎮風土歷史最重要的標的,亦是全台灣獨有的風土歷史。  而建於清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之「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壇」位於美濃鎮龍肚里184縣道路旁,長年受到車輛往返震動地面,以及數年前擴張縣道的影響,其建築恐受破壞,幸而少數村民漸漸重視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得知此伯公廟不僅具有歷史悠遠的重要性,且在風水上,也具有掌管村落財運的意義;為此,一些村民及建築學者們發起保護運動,台灣最古老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得以保存;因為這些保護運動,在1998年高雄縣政府將「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及「美濃里社真官伯公」等三座土地伯公壇指定為高雄縣定古蹟,使客家先民開墾美濃的特殊風土歷史得以留傳。而在客家原鄉,即中國大陸本土,類似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幾近消失,更突顯美濃鎮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古蹟文化留存的重要性。台灣的土地公廟宇除了客家土地伯公壇以外,現在台灣大部分的人所看到的土地公廟宇幾乎都以閩南型態的為主,閩南型態土地公廟宇呈現華麗而色彩鮮艷的建築風格,相較客家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是看似較為樸實的祭壇,也突顯出承襲古代商、周時代土地信仰祭壇的原始風貌。  在日本統治初期時,台灣總督府在美濃鎮建設水力發電廠及全鎮的灌溉水圳,並教導村民栽培菸葉及指導耕作技術,因此美濃鎮的村落經濟開始富裕繁榮;在西元1970年代,美濃鎮開始興起將客家土地伯公壇重建為近似閩南型土地神廟宇,美濃鎮各處可見各式各樣被改建的土地伯公廟宇,從有未滿一公尺的小祠,到約4、5位參拜者可以進入的小廟,樣式十分多元;甚至近年來,客家土地伯公??改建成更華麗的大廟,這些祠廟的牆壁及屋頂上,使用色彩鮮豔的龍、鳳及神像裝飾,也雕刻建造有龍盤旋圍??的石柱,筆者從美濃鎮土地伯公壇改建的歷史變遷推演中發現,近年來客家的土地伯公廟宇傾向被建造的愈來愈富麗堂皇。  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訪問居住在被改建之土地伯公廟宇附近的村民,從中得知這些土地伯公廟宇原始的風貌,原本大多是大樹、自然石、或石塚型的祭壇;筆者至改建的廟宇查訪時也發現,在廟宇建築後方或廟宇的神像後面,,或神桌的下方等處,有從前祭祀用的舊石碑或自然石被保留,一同接受村民的供奉。  由於土地伯公在美濃鎮的農耕社會裡代表村落的守護神,同時也是百姓乞求五穀豐收的寄託對象,美濃鎮的客家村民為了希望村落和平及農作物豐收,會特地向土地伯公祈願及感謝,甚至熱心的村民會每天或每個月農曆初一及十五拿香燭和水果等供物到伯公壇等廟宇參拜;特別是美濃鎮的客家人,在自宅的祖堂神桌下會設置「土地龍神」(土地神)牌位,當作是夥房的守護神進行祭拜,形成代代相傳的祭祀習慣,現在這種風俗習慣只在台灣南部的客家地區才見的到,至今還在美濃客家人的生活中流傳下來。關於美濃鎮居民及伯公祭祀活動的關係在第四章第四節中有所闡述,筆者考察美濃鎮居民會於每日早晚對土地伯公進行祭拜,及於一年兩次的土地伯公生辰(俗稱「伯公生」)時,舉辦祭祀活動;另外?了感謝土地伯公,也在二月舉辦一連串的祭祀活動,俗稱「???祭」;土地伯公信仰至今已經成為台灣客家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筆者認為,主要因在開墾時期,客家人需面對入墾耕作條件非常惡劣的環境及抵禦外侮,為求生活平靜及不虞匱乏,因此特別渴求對土地的敬意和祈求神明的保護,自然形成對土地伯公強烈的信仰,也成為客家人面對生活困苦壓力時,心靈及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持。  終章,筆者闡述客家特殊的土地伯公信仰及美濃鎮客家文化遺產-「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保存。筆者在美濃鎮的田野調查中訪查之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和廟宇及342尊的土地伯公,在這之中還留存43間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占美濃鎮所有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1/8;然筆者也發現因美濃鎮上高度經濟發展因素,導致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改建非常頻繁,歷史悠久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和三座縣定古蹟「里社真官伯公壇」的保存並不完善;其實,土地伯公對村民有深遠的信仰意涵,少部分的村民亦有保護文化資產之觀念,然因並無文化資產維護之專業知識,而無從使力進行完整的保存及維護,若能更積極推廣加強村民對文化資產維護之觀念及知識,將更能保存傳承美濃鎮的文化資產及發揚客家傳統文化。另於追?客家起源之部分,有其他研究客家文化的大陸學者論述客家並非屬於漢民族,乃是中國南部少數民族或是混合這些少數民族的後代;然筆者根據美濃鎮土地伯公的調查,其中土地伯公壇大多數的建築風格,還保留和繼承中國古代商、周時代社祭信仰(土地祭祀)的石塚(石堆)型土地伯公壇樣式。由此可證明和推斷客家人為中原遷移到南方漢民族的子孫後代。從現代文化遺產觀點來看,亦可真正確立這些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為探討台灣客家的移民史非常貴重的資料,也是非常重要而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對象。 , 欄位author的內容是溫志維 , 欄位author_sex的內容是- , 欄位graduation_school的內容是大阪藝術大學 , 欄位graduation_department的內容是藝術研究所 , 欄位graduation_date的內容是97.3 , 欄位scholarship的內容是10

year

097

title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

summary

筆者是出生於美濃鎮的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國漢民族的分支之一,從唐朝末期到元朝時期,客家人為了避免戰亂,從華北中原地區開始逐漸南下遷徙,他們主要居住在中國華南地區福建省、廣東省、江西省的三省交界區域;一部分的客家人從17世紀開始向海外移住,入墾台灣的客家人則被稱為「台灣客家」。  客家人遷徙至各地時,經常受到當地人的歧視與排斥,而引發對立及衝突,客家人為防禦外敵,蓋了如城堡般的建築,例如:福建省的「土樓」和廣東省「圍龍屋」等等大型的客家民居,像這樣大型民居的建築歷史背景和源流,形成與其他漢民族分支所沒有的建築特色;又因客家人長時間處在被孤立的環境中,因此也成為保有和繼承大量古代漢民族固有文化的一支集團社會;且這些文化傳承至今,已經變成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人的傳統文化觀念裡,土地神為最重要的守護神,客家人以客家話稱土地神為「伯公」,每當客家人遷徙到新的土地之後,隨著開墾的足跡在村落各處必先設立或建造土地伯公壇進行祭拜,為客家人特有的風俗習慣。而土地伯公的造型最初是利用大自然的大樹或石頭等等,作為祭拜的對象;之後改建為石塚(石堆)型祭壇,隨著時間的演進,更建築為小型、中型或大型廟宇。  筆者欲了解台灣客家人抱持何種思考方式及觀念來建造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建造的過程中是否有融入客家傳統建築風格、風俗習慣、宗教及風水觀等內涵,甚者,反映在不同的土地伯公祭祀過程中;因此在西元2003年至2007年五年間,共十五回(約四百天)在台灣各地及高雄縣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透過相關調查中得到的資料以及參考先前的文獻研究,以美濃鎮的土地伯公信仰及伯公壇、廟宇作為研究對象及基礎,考察美濃鎮土地伯公壇、廟宇之變遷過程,以了解村落的擴張和變遷與客家人對土地的敬仰之意,作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本論文除了序論,共分為六章,在本論文的序論中,主要闡述研究動機、客家研究的現況和文獻考察。第一章主要闡述台灣的概略史及客家的開墾歷史,第一節為客家的起源及其集團社會形成的歷史;第二節是???六世紀中期開始,漢民族的台灣遷移過程和背景;第三節是台灣的客家遷徙史。第二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客家?史及村落的形成,第一節為台灣六堆地區的形成及客家的遷徙史;第二節為美濃鎮的自然環境及經濟概要;第三節是美濃鎮的開墾及村落的形成;第四節為台灣的客家村落形成之考察。 第三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以及風水觀,第一節為風水的概略史及基本原理;第二節是美濃鎮客家村落的形成及風水觀的關係;第三節為美濃客家人的風水觀之考察。第四章主要闡述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第一節為台灣的宗教概論;第二節是漢民族土地神信仰的起源及變遷;第三節是台灣土地神信仰概論;第四節為美濃鎮的歲時節慶及土地伯公的祭祀,包含依照古禮祭祀的「新年福」、「伯公生」、「二月祭」、「滿年福」;第五節為美濃鎮客家人的土地伯公信仰之考察。  第五章主要闡述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分布及建築造型,第一節為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種類及分布;第二節為美濃鎮客家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造型及變遷;第三節是閩南土地神與美濃土地伯公的差異;第四節是美濃鎮土地伯公的特徵及客家人與土地伯公的關係之考察。終章為總結以上的考察內容,及主要?述21世紀的美濃土地伯公現況,客家傳統文化與美濃鎮的文化資源保存和今後的發展。  由於本論文內容繁多,因此提要裡,以第四章和第五章為重心進行闡述如下:  美濃鎮位於台灣南部高雄縣的東北部,亦為屏東平原的北部地區。美濃鎮的地形三面被海拔100公尺至800公尺的高山圍繞,內圍分布一些零散的丘陵地帶,其餘為平原地形,因此美濃鎮有廣大的農地,為其地理特徵;另有美濃河貫穿美濃鎮的平原及南部有荖濃溪流過,然從前僅有位於美濃河下游處有一條道路向外接通,此道路要通過閩南族群的居住區域-旗山鎮,因族群衝突,當時客家人與閩南族群對立,因此美濃鎮與其他區域的交流更顯缺乏,形成被孤立及封閉的區域。  約270年前,客家人由高屏溪溯溪而上,至美濃進行開墾,廣泛開墾美濃各處荒地,隨著地理位置的分佈及進駐美濃各處開墾的時期不同等因素,美濃被分為瀰濃、龍肚、竹頭角、中壇、南隆五大區域。  客家人為上述所敘在居住地及新開墾的土地上,有崇拜土地神的習慣;因此入墾美濃鎮的客家人,在開墾地、居住地、村落的出入口及各個重要的地方、或開墾荒地的時候,常會留下一棵大樹或大石頭,當作土地神,或是在一棵大樹下放置石頭當作土地神祭拜。筆者根據內政部在西元1997年出版的美濃鎮地圖,2007年時在美濃鎮進行田野調查,共找到及查訪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及廟宇,之中發現曾有12間伯公壇或廟宇?日本統治時期禁止本土信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農地改革政策等因素而消失,然12尊伯公的石碑仍存在,目前這些伯公石碑被分別存放在三間伯公壇或廟宇供奉。至今筆者在美濃鎮上已確認了342尊土地伯公,而有尚未確認的伯公壇及廟宇位在進入非常困難的地方或深山裡,其位置無法尋覓,考慮以上因素,筆者推斷美濃鎮的伯公數量超過四百間以上。  對客家人來說,將土地伯公視為如同家族中的長老般尊敬,也類似日本的氏神、產土神、地藏王菩薩般,是與百姓非常親近及貼近生活的神明。例如:村民每日早晨祭祖完畢或做完農事後,一定會到河川水圳洗淨手腳,用香和茶水供奉祭拜伯公,此為例行且重要的事項,絕對不會遺漏;客家的孩童也會被教育經過伯公面前,要停下腳步祭拜,這些日常的祭拜的形式,不只是為了祈求神明,而是已變為類似對親族長老早晚問安般的禮節。在美濃鎮的各村落裡,廣場、村落的出入口、自家附近、農地中或周圍、橋頭處、水源地、灌溉水圳、墓地等重要場所都可看到土地伯公壇及廟宇。土地伯公的造型,被分為石碑和神像兩種。客家伯公的神像大多是有笑容,長的白鬍鬚,手上持如意棒或木拐杖,以坐的姿勢為主;而伯公的石碑上會刻「福德正神香座位」,然客家人不會因此用「福德正神」稱呼土地神,乃用「伯公」稱呼;而土地伯公壇的建築外觀在入墾早期時,大都為原始的大樹、大石,或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特別是在美濃地區,還存留許多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這是在台灣北部、中部及東部的客家地區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追溯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由來,可以發現乃繼承中國古代的商、周時代的社祭信仰(土地祭祀)建築模式,古代人在土地上堆起小丘,以代表大地;種植樹木,放置原石,當作祭祀對象。而美濃鎮的土地伯公壇造型獨特,採用一般人建造風水(墳墓)的造型,不同的是僅在石碑上刻有「福德正神香座位」或「○○里社真官伯公香座位」的字體,加上香爐、供桌與祠坪,規模比閩南人的土地公廟更為樸實。考量土地伯公壇設立的位置,可追溯到於入墾初期,客家人十分重視風水,認為流經村落的水會影響村落的命脈,另一方面也認為水代表財運,故特別重視「水口」;「水口」意指水流的入口及出口,後專指水流出口,多位於村落的最低處,古人將其看作村落最重要之處,象徵村落的門戶及靈魂;因此客家人會選擇在村落水口處,建立「里社真官伯公祭壇」進行祭拜,希望能為村落保有財運;美濃鎮的瀰濃庄、龍肚庄、九芎林庄的里社真官伯公壇,便是建立在全村的水口,該處水流更是全村農作賴以維生的水源,也代表鎮守全村的財位,成為美濃鎮風土歷史最重要的標的,亦是全台灣獨有的風土歷史。  而建於清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之「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壇」位於美濃鎮龍肚里184縣道路旁,長年受到車輛往返震動地面,以及數年前擴張縣道的影響,其建築恐受破壞,幸而少數村民漸漸重視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得知此伯公廟不僅具有歷史悠遠的重要性,且在風水上,也具有掌管村落財運的意義;為此,一些村民及建築學者們發起保護運動,台灣最古老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得以保存;因為這些保護運動,在1998年高雄縣政府將「龍肚水口里社真官伯公」及「美濃里社真官伯公」等三座土地伯公壇指定為高雄縣定古蹟,使客家先民開墾美濃的特殊風土歷史得以留傳。而在客家原鄉,即中國大陸本土,類似美濃鎮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幾近消失,更突顯美濃鎮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古蹟文化留存的重要性。台灣的土地公廟宇除了客家土地伯公壇以外,現在台灣大部分的人所看到的土地公廟宇幾乎都以閩南型態的為主,閩南型態土地公廟宇呈現華麗而色彩鮮艷的建築風格,相較客家石塚型的土地伯公壇,是看似較為樸實的祭壇,也突顯出承襲古代商、周時代土地信仰祭壇的原始風貌。  在日本統治初期時,台灣總督府在美濃鎮建設水力發電廠及全鎮的灌溉水圳,並教導村民栽培菸葉及指導耕作技術,因此美濃鎮的村落經濟開始富裕繁榮;在西元1970年代,美濃鎮開始興起將客家土地伯公壇重建為近似閩南型土地神廟宇,美濃鎮各處可見各式各樣被改建的土地伯公廟宇,從有未滿一公尺的小祠,到約4、5位參拜者可以進入的小廟,樣式十分多元;甚至近年來,客家土地伯公??改建成更華麗的大廟,這些祠廟的牆壁及屋頂上,使用色彩鮮豔的龍、鳳及神像裝飾,也雕刻建造有龍盤旋圍??的石柱,筆者從美濃鎮土地伯公壇改建的歷史變遷推演中發現,近年來客家的土地伯公廟宇傾向被建造的愈來愈富麗堂皇。  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訪問居住在被改建之土地伯公廟宇附近的村民,從中得知這些土地伯公廟宇原始的風貌,原本大多是大樹、自然石、或石塚型的祭壇;筆者至改建的廟宇查訪時也發現,在廟宇建築後方或廟宇的神像後面,,或神桌的下方等處,有從前祭祀用的舊石碑或自然石被保留,一同接受村民的供奉。  由於土地伯公在美濃鎮的農耕社會裡代表村落的守護神,同時也是百姓乞求五穀豐收的寄託對象,美濃鎮的客家村民為了希望村落和平及農作物豐收,會特地向土地伯公祈願及感謝,甚至熱心的村民會每天或每個月農曆初一及十五拿香燭和水果等供物到伯公壇等廟宇參拜;特別是美濃鎮的客家人,在自宅的祖堂神桌下會設置「土地龍神」(土地神)牌位,當作是夥房的守護神進行祭拜,形成代代相傳的祭祀習慣,現在這種風俗習慣只在台灣南部的客家地區才見的到,至今還在美濃客家人的生活中流傳下來。關於美濃鎮居民及伯公祭祀活動的關係在第四章第四節中有所闡述,筆者考察美濃鎮居民會於每日早晚對土地伯公進行祭拜,及於一年兩次的土地伯公生辰(俗稱「伯公生」)時,舉辦祭祀活動;另外?了感謝土地伯公,也在二月舉辦一連串的祭祀活動,俗稱「???祭」;土地伯公信仰至今已經成為台灣客家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筆者認為,主要因在開墾時期,客家人需面對入墾耕作條件非常惡劣的環境及抵禦外侮,為求生活平靜及不虞匱乏,因此特別渴求對土地的敬意和祈求神明的保護,自然形成對土地伯公強烈的信仰,也成為客家人面對生活困苦壓力時,心靈及精神上最重要的支持。  終章,筆者闡述客家特殊的土地伯公信仰及美濃鎮客家文化遺產-「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的保存。筆者在美濃鎮的田野調查中訪查之330間的土地伯公壇和廟宇及342尊的土地伯公,在這之中還留存43間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占美濃鎮所有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1/8;然筆者也發現因美濃鎮上高度經濟發展因素,導致土地伯公壇和廟宇的改建非常頻繁,歷史悠久的石塚型土地伯公壇,和三座縣定古蹟「里社真官伯公壇」的保存並不完善;其實,土地伯公對村民有深遠的信仰意涵,少部分的村民亦有保護文化資產之觀念,然因並無文化資產維護之專業知識,而無從使力進行完整的保存及維護,若能更積極推廣加強村民對文化資產維護之觀念及知識,將更能保存傳承美濃鎮的文化資產及發揚客家傳統文化。另於追?客家起源之部分,有其他研究客家文化的大陸學者論述客家並非屬於漢民族,乃是中國南部少數民族或是混合這些少數民族的後代;然筆者根據美濃鎮土地伯公的調查,其中土地伯公壇大多數的建築風格,還保留和繼承中國古代商、周時代社祭信仰(土地祭祀)的石塚(石堆)型土地伯公壇樣式。由此可證明和推斷客家人為中原遷移到南方漢民族的子孫後代。從現代文化遺產觀點來看,亦可真正確立這些石塚型土地伯公壇為探討台灣客家的移民史非常貴重的資料,也是非常重要而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對象。

author

溫志維

author_sex

-

graduation_school

大阪藝術大學

graduation_department

藝術研究所

graduation_date

97.3

scholarship

10

「渡海客家文化的研究—以台灣南部美濃鎮的土地伯公為例097」所屬的資料集:「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概況」的其他資料

year: 108
title: 文化產業的關鍵要素之探討:以北埔擂茶為例
summary: 擂茶在台灣已經不是個陌生的名詞,不論是不是客家人都知曉這個具有客家文化代表性的茶飲。這是在1999年三月間在北埔老街廟埕內,首先全台以擂茶專賣店的型式開店營運,將這道深藏在家居中的餐食,運用文化與創意
author: 徐智淵

year: 097
title: 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
summary: 台灣饒平客話音韻呈現多元面貌,在聲調方面南腔北調,每個方言點的連讀變調,不盡相同,各地饒平人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話才是正宗。台灣饒平後裔離開祖地到今,亦達二、三百年之久,祖地也在變化,為了尋求台灣饒平
author: 徐貴榮

year: 098
title: 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之社會網絡分析:以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通譯員方案為例
summary: 近年來,臺灣新移民人數急遽增加,成為臺灣在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之外的另一族群,也使台灣朝向多元文化的社會。本研究探討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與社會網絡,乃以客家地區新移民女性中客家與非客家籍面向為探
author: 李瑞珍

year: 100
title: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summary: 從政策施行以來,「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之計畫目標年年達成,受輔廠商也遠超過目標,在「量」上無庸置疑的是有所成長,但在「質」上是否有辦法如原預期的將客家文化與產業結合,深植在當地特色之中,抑或是提升民
author: 游靖宇

year: 097
title: 移民與永興村的形成與發展—從日本移民到客家移民
summary: 本研究從意?自己身為客家一分子,卻?知客家事,到察覺東臺灣客家相關研究未被重視,進而?思自己能對花?客家做些?麼,而萌生進?客家研究的想法。本文以筆者從小生活的吉安鄉永興村為個案?研討,透過日治時期的
author: 黃桂蓉

year: 108
title: 客家流行音樂中小型現場演唱會之閱聽人研究
summary: 本論文探討閱聽人對客家流行音樂現場演唱會之參與動機與心理感受、閱聽人在聆聽客家流行音樂的演唱會所產出不同的意義與解讀以及閱聽人是如何詮釋演唱會的意義。本論文共參與18場客家演唱會,其中有16場歌手自行
author: 胡祺梓

year: 096
title: 臺灣苗栗通宵客語研究
summary: 苗栗縣通霄鎮是多方言混居的鄉鎮,除了使用人數眾多的閩南語之外,客家次方言中的:四縣腔、海陸腔在本鎮仍是佔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田野調查為主,以文獻為輔,使用田野調查法、描寫語言法、比較音韻法,整理出目前的
author: 徐煥昇

year: 100
title: 臺灣客家美濃油紙傘文化及其圖像視覺之研究
summary: 提起美濃即聯想到油紙傘,「美濃油紙傘」已成為美濃的另一個連結代號,近年來因工藝藝術逐漸受到重視,使得油紙傘演變為美濃的工藝藝術標章。政府一直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文化保存最更價值之所在乃在於永續
author: 林宥涵

year: 101
title: 《舞台上的文化、記憶與空間:台灣客家女性現代劇》(Culture
summary: MemoryandSpaceonStage:TheConstructionofFemaleHakkaContemporaryTheatreinTaiwan)Theatreisalocationofcu
author: 胡紫雲

year: 107
title: 客語生活化課程的教學方案研究
summary: 當大家擔心語言滅絕的時刻,從政府到民間無不思考良策,努力尋求語言復甦的方法,客家委員會更積極推動「客語薪傳師傳習計畫」,掀起客家語言、文化、技藝、歌謠之學習,教學者說學逗唱奮力的指導,並鼓勵學生以通過
author: 邱坤玉

year: 101
title: 農業體驗遊程之遊客滿意度及消費行為:以新埔鎮金漢柿餅教育園區為例
summary: 北臺灣的客家聚落新竹縣新埔鎮以柿子產業聞名全台。旱坑里一帶農民早年多以種植和販賣柿子營生,跠後為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利潤,逐步演變為加工與外銷導向。新埔柿餅不僅僅是當地重要的經濟商品,更是重要的客家庄
author: 張筱君

year: 100
title: 以劇場理論研究地方文化館-以苗栗臉譜文化生活館為例
summary: 本文以苗栗縣三義鄉山板樵臉譜文化生活館作為研究範圍與對象,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間透過?與觀察法,進入地方文化館做更深入的觀察與探討。與臉譜生活文化館經營相關人士進行訪談,更利用參與觀察機
author: 陳正浩

year: 101
title: 釋教打血盆儀式的意涵、流變與傳承:以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為例
summary: 本研究以新竹縣橫山鄉春盛壇啟建之喪葬拔渡法事為主要觀察對象,採用質性的文本分析法與田野調查法探討「打血盆」儀式的意涵、流變與傳承。論文包含兩大主軸,一為建立新?縣釋教儀式專家的傳承系譜,另一則為描述打
author: 劉美玲

year: 106
title: 客家〈吳阿來歌〉與相關文本研究
summary: 本論文主要探討客家〈吳阿來歌〉與其他盯?文本的研究。〈吳阿來歌〉為銅鑼鄉所流傳的民間歌謠,雖然此歌謠並已無人傳唱,但透過文本的記錄這首歌仍流傳至今,相當珍貴。這首歌是一首以敘事手法所描寫的敘事歌謠,過
author: 彭琦倩

year: 103
title: 新社九庄媽信仰初探-一個從世界觀出發的比較觀點
summary: -
author: 江明慧

year: 103
title: 「新生」的17哩:砂拉越客家華人新村的地方感與集體記憶
summary: -
author: 陳敏萱

year: 102
title: 內灣線之研究(1946-2011)
summary: 本文在地理、歷史及人文觀點探討內灣線的興建目的、功能與過程及沿線產業興衰其角色扮演的影響。日治末期殖民者早已覬覦新竹內山天然資源,台灣總督府命令台電公司興建竹東支線鐵路以利開發當地資源,直到日本政府宣
author: 黃芳雲

year: 098
title: 鍾理和地誌書寫與認同形構歷程研究
summary: 有時候情感的??和一些有特??義的地?位置或環境有關。人們透過記憶、書寫與日常實踐,創造對於空間的主觀感覺,一個地方意義的形成,即?自於個人生命?程與環境間所?積的互動。文學文本中常存有生產形塑的意象
author: 何淑華

year: 101
title: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summary: 民間故事透過大眾集體口頭創作,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故事內涵,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對於文化的傳承,是最佳的一項途徑,在現代資訊發達、文明進步的社會,過去先人的智慧受到強力的衝擊,漸漸淹沒在時間的洪流,早期
author: 鍾秀金

year: 100
title: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summary: 平鎮客家書院係由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所創設之非正式組織,融合了學術研究單位、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三者之特質,如何整合資源的運用,以達最有效率及效能的實踐,是為治理中最為重要的研究問題。平鎮客家書院的組織乃透過
author: 劉銀丹

year: 103
title: 公館的天神良福與地域社會
summary: -
author: 傅尾蘭

year: 108
title: 傳統工藝轉型設計模式之建構-以客家竹簾工藝為例
summary: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個傳統工藝轉型設計可資參考的模式,研究以六堆客家傳統竹門簾工藝為例,探尋傳統工藝轉型設計的各種可能性。傳統工藝的轉型設計有別於新創產品的設計,其設計的基礎不能偏離原有的文化脈胳,因此如
author: 張孟珠

year: 094
title: 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語雙方言現象研究
summary: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在台灣桃園縣新屋水流地區,發現一支羅姓宗族所說的家庭語言,是一種以方言島形式存在,即將消失的「水流軍話」系統,周圍所通行的優勢語言為海陸腔的客語次方言,這是目前台灣地區首次發現軍話的方
author: 楊名龍

year: 107
title: 臺灣客家話「來」、「去」非趨向語意研究
summary: 趨向動詞「來」、「去」本為以說話者為出發點,做向心位移與離心位移;也可以用在動補結構之後,成為指示詞;但是在臺灣客家話中有部分位於動詞詞組(包含動賓、動補、動詞+時段/時貌)後的「來」、「去」不具有趨
author: 徐珮心

year: 100
title: 中寮鄉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
summary: 南投縣中?鄉全境皆位於集集大山山脈之中,南中?屬平?溪?域,包含11個村;?中?屬樟平溪?域,有7個村。南?因山地丘?廣布又?屬?同水系,南?往??絡相當??。中?鄉境內有閩南人、詔安福?客和日據時代
author: 林珍慧

year: 092
title: 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
summary: 1992?底,由美濃鎮公所與地方社團所召開的第一次「興建美濃水庫公聽會」,掀起?一場被稱為小鎮敵國的「美濃反水庫運動」。2000?陳水扁當選總統並宣佈任內暫緩興建美濃水庫,使得反水庫運動暫告一段?,但
author: 鍾怡婷

year: 099
title: 尋找客家影像:台灣電影中客家族群表現與形象分析研究(1973-2008)
summary: 本研究主要探討?家族群與影像之間的關係,藉由影視史學的概?為出發點,針對電影中出現的客家族群身影及相關文化背景進?內容分析,並且探討客家族群在影像上的形象與表現手法作為研究。本研究並非探究客家族群?台
author: 黃琬喬

year: 099
title: 揭西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研究
summary: 本篇論文是有關廣東省揭西縣五雲鎮的客家話方言研究,從語音及詞彙做為研究的方向,實際調查當地的語音和詞彙。語音除了當地的聲、韻、調系統外,也探討連讀變化及音節結構的分析,本文筆者以田野調查為主,以文獻為
author: 黃秀媛

year: 108
title: 國小客家社團經營發展之可持續性研究:以高雄市瑞祥國小客語采風社為例
summary: 從1988年發起「還我母語運動」之後,掀起一股重視「本土化」的熱潮,近年來台灣在政治環境轉型下,進行拯救母語的行動,客家是屬於弱勢族群,振興客語更是刻不容緩之事,在正式課程之外也積極成立學?客家社團來
author: 紀瓊惠

year: 107
title: 「屏東縣祭祀公業張萬三」之組織及其發展研究
summary: 根據歷史學者與人類學者過去的研究,臺灣南部高屏傳統客家「六堆」地區自清代以降,有相對密度較高的祭祀公業,客語稱嘗、蒸嘗或嘗會,主要乃同姓之族人以一遙遠的共祖(唐山祖)或開基祖(來臺祖)為象徵,集結族人
author: 張佳仁

客家委員會 的其他資料集

客家委員會客家特色餐廳服務禮儀手冊

不定期更新,7

盧廷鈞 | (02)8995-6988 | 2021-08-11 17:26:2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好客小學堂電子賀卡(已關站,不再更新)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黃仁豪 | 02-89956988 | 2023-07-27 15:49:02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創業大補帖(已停辦)

不定期更新更新,7

何俊賢 | 02-89956980 | 2023-07-24 10:24:1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民俗歷史課程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6

廖祺閔 | 02-89956988 | 2023-07-26 10:48:2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薪傳師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10

王宇萱 | 02-89956988#541 | 2021-10-22 15:05:45

客家委員會

2023客庄小旅行

每3月更新,10

李淑娟 | 02-89956988 | 2023-07-31 09:55:3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性別平等專案小組

不定期更新,8

賴沛如 | 02-85128592#593 | 2021-07-29 11:41:5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桐花文學獎

不定期更新,10

林珈羽 | 02-89956988#308 | 2021-07-29 11:44:18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好客卡特約商店

不定期更新,60

盧廷鈞 | 02-89956988 | 2021-07-29 11:42:55

客家委員會

推動客庄產業創新加值及人才培育

不定期更新,8

何俊賢 | (02)8995-6988#567 | 2022-01-04 09:00:2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機構

不定期更新,8

廖晨佐 | 02-89956988#515 | 2021-07-29 11:40:3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庄景點(已停辦)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李淑娟 | 02-8995-6980 | 2023-06-13 14:57:3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公文統計資料

每3月更新,5

吳旻諭 | 02-8512-8578#578 | 2023-07-26 10:25:2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創業輔導資源整合(已停辦)

不定期更新更新,5

何俊賢 | (02)8995-6980 | 2023-07-24 10:24:32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歷年錄取名單

不定期更新,8

黃涵紋 | 02-8512-8524#524 | 2021-10-27 11:53:34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105年客家產業群聚創新推動計畫」輔導成果

不定期更新,33

林佩琪 | 02-85128573 | 2021-07-29 11:43:15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採購標案公開上網資訊

每3月更新,9

李文端 | 02-8512-8584#586 | 2023-07-26 10:25:2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海外客家社團

每6月更新,7

黃伃君 | 02-89956988#517 | 2023-07-25 14:40:2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電子公文交換比率

每3月更新,7

吳旻諭 | 02-8512-8578#578 | 2023-07-26 10:25:33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網路廣播(已關站,不再更新)

每10年更新,5

黃仁豪 | 02-89956988 | 2023-07-28 08:55:01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出版品

不定期更新,31

林佩璇 | 02-85128529#529 | 2021-07-29 11:40:1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好客小學堂

不定期更新,9

劉子瑄 | 02- 89956988 | 2021-07-29 11:44:26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藝文團隊

不定期更新,7

林珈羽 | 02-89956988#308 | 2021-08-06 16:25:16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不定期更新,14

劉芝榕 | 02-8512-8516#519 | 2021-08-10 11:35:07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薪傳師總覽

每1年更新,10

李易霖 | 02-89956988 | 2023-07-25 16:30:03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累計提列公務人員高普考試職缺數

每1年更新,8

梁瑞堂 | 02-8512-8592 | 2023-07-26 10:37:0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

不定期更新,67

黃曉珮 | 02-89956988#518 | 2021-07-29 11:39:58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每月更新,53

邱婉清 | 02-89956988#545 | 2021-10-22 15:05:22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資訊

不定期更新,9

劉子瑄 | 02-8512-8532 | 2021-07-29 11:44:30

客家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政策宣導相關廣告

不定期更新,7

林佩璇 | 02-85128529 | 2022-01-10 15:39:44

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