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萬和宮之美藝術與人文
「入選-萬和宮之美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22912 , 欄位Id的內容是32291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入選-萬和宮之美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萬和宮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一般尊稱「老大媽」。相傳聖母神像,係張國於清康熙廿三年(西元1684年),由聖地湄洲,恭請護船來台,墾拓南屯。 「老大媽」安置南屯,起初僅建小祠祭祀,各方信眾祈禱膜拜,經常顯見聖蹟,地方倡議建廟,由居住南屯一帶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九月廿日,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萬和」寓意,希望藉由祭拜媽祖,保佑不同族群,能夠「萬眾一心、和睦相處」,共謀地方發展。
描述內容:摘要參考萬和宮網頁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2291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9D5A6B5-EFC4-4097-95D8-6E6CF5AC1D5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0-05T19:41: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12
Id
322912
Title
入選-萬和宮之美
Description
萬和宮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一般尊稱「老大媽」。相傳聖母神像,係張國於清康熙廿三年(西元1684年),由聖地湄洲,恭請護船來台,墾拓南屯。 「老大媽」安置南屯,起初僅建小祠祭祀,各方信眾祈禱膜拜,經常顯見聖蹟,地方倡議建廟,由居住南屯一帶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九月廿日,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萬和」寓意,希望藉由祭拜媽祖,保佑不同族群,能夠「萬眾一心、和睦相處」,共謀地方發展。 描述內容:摘要參考萬和宮網頁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0-05T19:41:5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入選-萬和宮之美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空間中的張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17
Id:
595517
Title:
空間中的張力
Description:
關於〈空間中的張力〉這件作品,作者彼得•維吉魯•墨哥沙努(Petre Virgiliu Mogosanu)的創作理念是顯現材質內部的構造,他認為周遭的所有物質都持續不斷在變化中,在物質裡面依據其質
鍾昭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5
Id:
286455
Title:
鍾昭安
Description:
葉片吹奏國/台/日/客表演,不用擴音器靠功力,是全台街頭藝人裝備最少最簡單的。用樹葉當笛子來吹,那是古早農村放牛孩子的絕活。八十歲,早年是農田插秧領頭羊的鍾昭安,怎麼想也沒想到,他當街頭藝人到處吹樹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07
Id:
560007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畫報風格紀念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社區婦女畫報風格紀念照,照片中女性穿著旗袍,其上有「我遊玩到內埔 43.4.17」字樣,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
致永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9
Id:
595929
Title:
致永恆
Description:
〈致永恆〉作者為阿根廷籍的石雕藝術家米蓋利‧恩瑞柯‧奧斯立(Michele Enrico Ausili),為營造出時間與空間的相對與互動,以類似曰昝儀的裝置造成光影的移動,並表現出時間和空間的永恆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77
Id:
600577
Title:
第五回遠足會二十五日從池南車站到鯉魚池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由體協花蓮港支部強步部舉辦的第5回遠足會,將於25日本月第4個週日辦理,期望以家族野餐的方式來試辦。本次的遠足將從台東線池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8
Id:
287488
Title:
木雕刻板(圖騰)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1896年日人伊能嘉矩到宜蘭調查時,曾在辛仔罕社和擺厘社找到兩件廢棄的木雕屋板,是社中長者閒暇時所雕刻,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321
Id:
663321
Title:
康樂總隊赴菲律賓演出話劇《漢光武》
Description:
《漢光武》首演日期為1953年1月26日,編劇為知名劇作家李曼瑰。《漢光武》的故事主要描述西漢末年王莽簒漢後實行新政,弄得民不聊生,漢室後裔劉秀因而起兵討伐,終得平定內亂、中興漢室。這是一齣政治正
田野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1
Id:
268321
Title:
田野景色
Description:
〈田野景色〉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水彩風景畫。畫中由山勢走向與蜿蜓流水的引導形成「之」字形構圖,加上視線轉折處的房舍和樹叢,營造視野開闊的鄉野美景。
邱創乾(1900–1973)運用由淺至深的色彩疊加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27
Id:
594227
Title:
四星寶星獎章執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四星寶星獎章執照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執照上載明文鵬先生的軍銜、受獎原因、獎章種類,獎
童子軍初中學生制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9
Id:
513369
Title:
童子軍初中學生制服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見兩個學童穿著一身制服,這是童子軍的服裝。在民國40年代,臺灣的初中學生制服,大多是以童子軍的服裝為主。當時每一所初中都是要經過考試錄取才能就讀,因此穿上這身制服代表一種榮譽。196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32
Id:
289332
Title:
賊神(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第二名。 故事取材自「粗坑」(宜蘭縣員山鄉中華村)地區的民間故事。粗坑協天宮關聖帝君因掩護窮困村民躲避日本警察盜伐林木,而有「賊仔帝君」稱號的地
花蓮港全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07
Id:
515907
Title:
花蓮港全景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東京的四谷尚山堂所發行的繪葉書,所謂的「繪葉書」便是日本人外出旅遊時常會寄回家的明信片。在此繪葉書中,可以見到除了椰子樹以外,還有一位站在山崖上的太魯閣族原住民,其背後似乎是一大片針葉林
黑白狂想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7
Id:
301187
Title:
黑白狂想曲
Description:
《黑白狂想曲》是陳黎創作的童話詩集,由楊淑雅繪圖。本書於2004年獲得新聞局兒童及少年圖書金鼎獎,收錄在三民書局出版「兒童文學叢書」中「小詩人系列」。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
馬祖新村_居家生活照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5
Id:
594295
Title:
馬祖新村_居家生活照片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居民在自家院子中生活照,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1950至1960年代(民國40至50年代)的眷村每戶
新態制下玉里的新年風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0
Id:
516650
Title:
新態制下玉里的新年風景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為東臺灣新報玉里支社的發文,介紹新年元旦地方官員及各界代表參拜玉里神社的儀式與過程。以戰爭期間新狀態下,蘊藏底力、自肅發展為題來自我期許與相互勉勵。文中也提到本島人參拜神社頗多,可窺見皇民
九寮溪步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29
Id:
603229
Title:
九寮溪步道
Description:
Qpa泰雅語,當地泰雅族人稱為九寮溪,行政區域屬於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Qalang Talah),河流源頭由雪山山脈拳頭母山(b’bu hqa)流出,從宜蘭三星鄉必定經過泰雅大橋,過大同加油站
狩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51
Id:
287351
Title:
狩獵
Description:
此為2015年花蓮縣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族木雕競賽的貳獎作品,該競賽向全台18歲以上原住民朋友徵件,全國初選作品總共有46位角逐,經複賽選出前三名、優選三名、佳作十名,總計16位木雕師得獎。本件作品創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21
Id:
289321
Title:
17歲!(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本文用電影串連不同年紀、不同心境的轉折。17歲時他和她坐在她家山上的農舍,她說著家中異於常人的結構關係,說著她父親對每個孩子的安排,當時兩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55
Id:
278455
Title:
渡海遇颱風,天曉覓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屢瀕於危,作歌以紀其事 澎湖紀略卷之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門理檝烏鵲棲。滿張風帆夜濟海,天吳鎮靜無纖翳。東方蟾蜍照顏色,高低萬頃黃琉璃。飛廉倏來海若怒,穨飈鼓銳喧鯨鯢;南箕簸揚北斗亂,馬啣罔象隨蛟犀。暴駭鏗訇兩耳裂,金甲格鬭交鼓鼙。倒懸
嘉義水上善德堂門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09
Id:
562209
Title:
嘉義水上善德堂門神
Description:
善德堂門神為佛教護法神--韋馱菩薩與伽藍菩薩,無落款,施作年代應與堂內彩繪相同,約為昭和7年左右,亦為台南彩繪名師陳玉峰所施作,為目前可知陳玉峰最早期的門神作品,八十餘年來,風吹日曬,未經修補,顏
三種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6
Id:
285906
Title:
三種空間
Description:
〈三種空間〉的創作想法:「當我們定義空間以人造建物時,空間事實因為我們設限的目光,而大舉收縮了」。作者在作品中,逆轉了我們對實體的關注,要我們重新尋獲三種空間。首先在建體周圍盤旋不去的時空與光影;再者
褒忠祠哪吒交趾陶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698
Id:
563698
Title:
褒忠祠哪吒交趾陶偶
Description:
家喻戶曉的人物——哪吒。肩上的緞帶可能是混天綾的造型,頭帶金冠,足下風火輪虎虎生威,紅焰飄動的氣勢也頗為靈動。
【匠師資訊】
陳天乞(1906–1990)出生於中國泉州,1990年卒於新北市三
林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6
Id:
267496
Title:
林居
Description:
〈林居〉為王友俊(1944-2019)於1982年所作,描繪阿里山神木下的林務局員工宿舍,於山林巨木間沿步道拾級而上,房舍即在雲霧掩映處,表現山中幽居的夢幻景致。作者款識:「壬戌春日,友俊畫。」姓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3
Id:
594213
Title:
馬祖幼稚園生於永懷領袖紀念銅像前合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馬祖幼稚園的園生在園區內永懷領袖銅像前的合影,由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將軍之子。
徐培清將軍的妻子蔣明玉女士不僅是馬祖幼稚園創辦人之一,也曾經擔任
全國最香的香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19
Id:
514519
Title:
全國最香的香菇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4
馬祖民居聚落之形成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71432
Id:
271432
Title:
馬祖民居聚落之形成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山陡坡急,故沿海腹地狹小零碎,移民多定居於濱海澳口處,形成「一村一澳口」的聚落特色。此外,為了避免冬季寒冷的東北季風直吹,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6
Id:
594416
Title:
馬祖新村移民來臺前大陸農忙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移民來臺前大陸農忙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50號住戶黃奶奶來臺前,於大陸的農村拍攝,農村婦女穿著樸實,以素
南雅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96354
Id:
196354
Title:
南雅集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南雅集》,書封標示「南雅集」三字,封底印有「台南州虎尾郡埔姜崙二六四」「光谷清森」字樣,為陳清森藏書章。
無版權頁,卷首為久保天
我和我的花痴妹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81
Id:
301081
Title:
我和我的花痴妹妹
Description:
「性」就跟政治一樣,有人說,政治不是用「說」的,正至該是去「做」,要去展現實力的。而「性」不該只是用說的,而是要真正去做,要被享用的。只是在東方保守的風氣底下,以一個書寫者的身分在討論性,除了感受到無
普洱藏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95
Id:
301195
Title:
普洱藏茶
Description:
畫家詩人吳德亮,天秤座、台灣花蓮人,他以本名創作水彩、油畫、攝影、作曲、寫旅遊文學、上山下海作野鳥追蹤;同時以「德亮」為筆名寫詩及散文。近年致力茶文化推展與研究,不惜千里跋涉翻山越嶺找茶、寫茶、畫茶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