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族群與語言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2278 , 欄位Id的內容是51227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兩名「托魯閣蕃人隊」成員,在前線各提著「敵蕃」的首級。太魯閣戰爭中,賽德克族托魯閣與道澤兩群早年因獵場紛爭,而與東部太魯閣族成為世仇,因而受到日軍徵招為「蕃人作業隊」,給予制式武器,從事嚮導、偵察、砍路、作戰等任務。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至8月底,由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討伐軍司令官。戰爭軍費財源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總數超過二萬人的軍警及後勤人員動員,日方以絕對優勢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社展開全面性討伐,最終太魯閣族因武力懸殊繳械歸順。 臺南下田寫真館老闆下田正,隨軍拍攝戰爭場面,從各角度處理砲戰、步兵散兵戰、陣地戰、工事構築,以及討伐軍司令官與參謀督戰實情,為歷史作證。下田正追隨第二守備隊本部,自合歡山越過屏風山,經三角錐山東出花蓮。戰事期間所拍攝的照片,經製版印刷並附上文字說明,以《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出版,並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227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B87F933-8933-4352-95FB-195636CCAAE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7T22:21: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8

Id

512278

Title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

Description

兩名「托魯閣蕃人隊」成員,在前線各提著「敵蕃」的首級。太魯閣戰爭中,賽德克族托魯閣與道澤兩群早年因獵場紛爭,而與東部太魯閣族成為世仇,因而受到日軍徵招為「蕃人作業隊」,給予制式武器,從事嚮導、偵察、砍路、作戰等任務。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至8月底,由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討伐軍司令官。戰爭軍費財源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總數超過二萬人的軍警及後勤人員動員,日方以絕對優勢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社展開全面性討伐,最終太魯閣族因武力懸殊繳械歸順。 臺南下田寫真館老闆下田正,隨軍拍攝戰爭場面,從各角度處理砲戰、步兵散兵戰、陣地戰、工事構築,以及討伐軍司令官與參謀督戰實情,為歷史作證。下田正追隨第二守備隊本部,自合歡山越過屏風山,經三角錐山東出花蓮。戰事期間所拍攝的照片,經製版印刷並附上文字說明,以《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出版,並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7T22:21:52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6
Id: 222376
Title: 一月:Rangal Qhuni打開的樹洞-支亞干的形成
Description: Ciyakang-支亞干是我們部落的名字,有人說是日本人命名,也有人認為是指Yayung Qeyjing(清水溪流域)的地形。除了支亞干,我們還有一個古老的地名-Rangal Qhuni,意思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5
Id: 665265
Title: 為大陳撤退來台的孤兒院建立溫暖的家園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與撤退來臺的大陳島兒童合影,拍攝時間為1954(民國43)年(編按應為1955),拍攝地點推測為臺北市大理街一六一號。 一月十八日,共匪大舉犯我一江山,前線戰况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4
Id: 630034
Title: 高仁愛在家裡與蘭大弼、高仁愛畫像合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高仁愛醫生(Jean Murray Landsborough,婚前姓Connan)1993年初在英國家裡與畫像的合照。 高仁愛醫生與蘭大弼醫生自1947年在倫敦結婚後,夫妻相濡以沫,彼此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7
Id: 589367
Title: 新白楊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萬榮鄉見晴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於Gbayang部落範圍內的見晴國民小學。Gbayang部落,漢語稱做新白楊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60
Id: 267260
Title: 光榮部落農事結束歸來的少女們
Description: 花蓮壽豐光榮部落農事結束歸來的少女們。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女士,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1年(民國40年) ,當年15歲的鄭阿玉是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七腳川系的阿美族人,其父親為光榮部落的頭目,政府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2
Id: 589632
Title: 勝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勝安運動公園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勝安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勝安運動公園。Fulufuluan部落,漢語稱做勝安部落,位在花蓮縣吉安鄉勝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據說此地生長有許多箭筍,因此將勝安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0
Id: 630010
Title: 連瑪玉與日月潭邵族少女一起跳舞合影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除了上山外,也常到海邊、或是日月潭遊玩。這張照片是蘭大弼一家人於1965年連瑪玉返回台灣旅行並停留一年時,陪伴她前往日月潭旅遊,在日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3
Id: 732313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湯瑞葉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文樂部落的湯瑞葉vuvu。她的文手經驗與其他人非常不同,她的文手是作為文手師的練習作品,原本就對於文手意願不高,最後在家人遊說下勉強接受,最後文出來的結果

MOC_Id: Culture_Place282263
Id: 282263
Title: 蘇澳岳明新村建築單元
Description: 岳明新村土地有25.07公頃,土地為美援會所贈與,共興建房屋304戶。其房舍為紅磚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原為雙坡水泥瓦頂,1961年的波密拉颱風將全村屋頂幾乎吹毀,重建後改為水泥平頂。   岳明新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9
Id: 272169
Title: 錦屏部落(Likau─uan)
Description: 錦屏部落位在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部落範圍位於新武呂溪池上沖積扇扇頂,有初來大橋通往溪的另一岸─海瑞鄉初來。早期附近山區為布農族網綢社的居住地,日治時期時設有「網綢蕃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37年,日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0
Id: 272150
Title: 永昌部落(Rekat)
Description: 永昌部落位在永安村1、2鄰,鹿野車站北方約2公里處,北方鄰近山領榴部落;東北方與瑞隆村隔著鹿寮溪相望;東南方為鹿野村;南方為永安圳支線;西方鄰近鹿野高台。進入部落可從臺9線轉鄉道東32線(永安路)、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1
Id: 672051
Title: 自治新村石碑
Description: 自治新村位於台南市北區林森路(原開元路)重興里,位於果貿二村與慈光十三村之間,1961(民國50)年由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興建,共計一百戶。該村眷戶大多為憲兵的軍官或士官。重興里東半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051
Id: 733051
Title: 當代鄒族 神花紋
Description: 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鄒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肩頭。鄒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鄒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採自於鄒族的神花,一種野生石斛屬植物,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9
Id: 272119
Title: 拉里亞灣部落(Laliavan)
Description: 拉里亞灣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賓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0
Id: 589520
Title: 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溪口部落文化聚會所門口。Kiku部落,漢語稱做溪口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以Mociky、Taokak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4
Id: 734084
Title: 當代排灣族 大花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文身圖紋中,有星形紋、類雪花紋、叉形紋、十字形紋、梅花點狀紋,此文身圖文似乎是上述傳統圖紋的創新集合。 傳統星狀紋有兩種,一種是由三條線條構成,一種是由四條線條構成,線條交叉構成像星星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3
Id: 264843
Title: 花蓮縣客屬會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屬會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慶豐二街91號,社團成立宗旨為「提倡客家文化與傳承」,時常主辦與客家節慶相關之活動。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2
Id: 756542
Title: 楊梅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
Description: 此《楊梅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內容包含隘口寮、鄭家伯公、雙堂屋、鄭大模公祠、水泉橋遺址、隴西堂、掌水伯公等等,詳實記錄桃園楊梅區的土牛溝一帶附近的客家文化資源,以供後續當地開發的運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9
Id: 272159
Title: 巴布麓部落(Papulu)
Description: 巴布麓部落位於寶桑里5至11鄰。東鄰四維里、教育廣播電臺、活水湖與卑南溪出海口,西為新生里、太平溪、臺東美術館,南為民生里、民權里、寶桑國小、臺東女中、臺東地方法院,北為富豐里、鴛鴦湖、卑南溪。主要道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14
Id: 648914
Title: 【Habb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Mangququ家族戶籍謄本】
Description: 圖為Habb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祭事曆創作家族:Mangququ家族的日治時期戶籍謄本。Vilian Manququ(ベリヤンマンココ)為Habban社祭事曆創作者,此戶籍為他當時在花蓮港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2
Id: 732312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劉鄭寶秀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泰武鄉佳興部落身體不適臥病在床的Ukan.Tjavung(漢名為劉鄭寶秀),由當地邱霄鳳牧師協助翻譯,vuvu也是利用戰後佳興部落復振文手運動時再度施文者,當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8
Id: 272178
Title: 南溪布農部落(Nadan)
Description: 南溪布農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19鄰,南溪位於海岸山脈,因山谷地形與鄰近的樟原村與水母丁溪為分界,北屬樟原村,南為三間村,而南溪地名則為「溪以南之地」而來。水母丁溪兩支流流經南溪一帶匯聚,造成當地地勢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2
Id: 589432
Title: 拉索艾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馬太鞍濕地
Description: Laso’ay部落,漢語稱做拉索埃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Laso’ay為阿美語,意指乾淨甜美的水,潔淨的大地才有甘美的水源存在。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9
Id: 732239
Title: 日治排灣族手臂紋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照片。圖中男女皆有砧板文。砧板紋(sinan tilju):非常特別,其紋樣與齒形紋、 波形紋組合體放大的紋樣是相同的。所紋的位置是在手腕的內側,若為最高級的第一等級,長度為第二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0
Id: 272170
Title: 新武部落(Samuluh)
Description: 新武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是海端鄉最西側的部落。新武部落的新武橋在三條溪〈大崙溪、霧鹿溪、武拉庫散溪〉交會處。早期大崙溪沿岸有許多布農族聚落散布。西元1912年設有「番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1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2
Id: 589562
Title: 克尼布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Knlibu部落,漢語稱做克尼布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佔多數,照片中的道路為Knlibu部落中的街景。此地在百年前是原始森林,物種豐富,太魯閣人時常到此打獵,因而常與南澳的泰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21
Id: 589621
Title: 歌柳灣部落前方牆面彩繪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歌柳灣部落前方牆面彩繪意象。Cikeliwan部落,漢語稱為歌柳灣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這是個新興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民國76年(1987)

MOC_Id: Culture_Event284390
Id: 284390
Title: 南山檜木偷砍事件的Sbalay(泰雅族和解)
Description: Sbalay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真心的和解,過去部落與部落間或著是族人之間發生爭鬥都是以Sbalay來弭平;然而Sbalay要透過儀式來進行由祖靈和兩造當事人和部落全體族人來見證始能發生和解的效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2
Id: 272252
Title: 富給特部落(Vukide)
Description: 富給特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在森川南線產業道路(貫穿村落中間的道路)上,撒布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6
Id: 272196
Title: 阿奚露艾部落(Asiroay)
Description: 阿奚露艾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阿美族語稱呼當地為Asiroay,意思為橘子園之意,因本地有廣植柑橘類果樹而得名。漢人稱呼此地為柑桔林或柑仔林。當地阿美族並無自己的豐年祭,而是參加泰源村的相關活動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4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0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4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0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8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67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