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鄒族 神花紋族群與語言
「當代鄒族 神花紋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33051 , 欄位Id的內容是73305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當代鄒族 神花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鄒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肩頭。鄒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鄒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採自於鄒族的神花,一種野生石斛屬植物,俗名金草蘭,又稱金草石斛蘭,鄒語稱為fiteu,男子會所屋頂以及入口處兩側,均種稙金草石斛蘭。依鄒族神話,戰神哈莫(Hamo)在天界的居所,長滿了金草石斛蘭,所以男子會所也種植,作為神聖的標記。鄒族舉行戰祭mayasvi時,要先在會所屋頂重新種植金草石斛蘭,儀式化地象徵會所更新,也象徵會所與天界神靈的連結;參與戰祭的男子,由長老分發金草石斛蘭,配飾在皮帽上,作為神聖的標記,鄒族人認為「戰神認得這個標記,這樣才能參加儀式」;另外,鄒族神話中描述nivnu神在河水洗頭,結果水中漂起了很多的金草花,這樣的神話也意味著它的神聖性。由於鄒族認為金草石斛蘭是神聖植物,不會隨意種植。現今已有不少族人將金草石斛蘭作為景觀植物,栽植在庭院,也許可以作為認同鄒族的象徵。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3305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F125399-7B8C-41C4-B19E-45B0895CDB4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2-15T10:55:4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051
Id
733051
Title
當代鄒族 神花紋
Description
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鄒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肩頭。鄒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鄒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採自於鄒族的神花,一種野生石斛屬植物,俗名金草蘭,又稱金草石斛蘭,鄒語稱為fiteu,男子會所屋頂以及入口處兩側,均種稙金草石斛蘭。依鄒族神話,戰神哈莫(Hamo)在天界的居所,長滿了金草石斛蘭,所以男子會所也種植,作為神聖的標記。鄒族舉行戰祭mayasvi時,要先在會所屋頂重新種植金草石斛蘭,儀式化地象徵會所更新,也象徵會所與天界神靈的連結;參與戰祭的男子,由長老分發金草石斛蘭,配飾在皮帽上,作為神聖的標記,鄒族人認為「戰神認得這個標記,這樣才能參加儀式」;另外,鄒族神話中描述nivnu神在河水洗頭,結果水中漂起了很多的金草花,這樣的神話也意味著它的神聖性。由於鄒族認為金草石斛蘭是神聖植物,不會隨意種植。現今已有不少族人將金草石斛蘭作為景觀植物,栽植在庭院,也許可以作為認同鄒族的象徵。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
1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2-15T10:55:4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當代鄒族 神花紋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91
Id:
589391
Title:
哈拉灣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雕塑為哈拉灣部落的入口意象。Harawan部落,漢語稱做哈拉灣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17
Id:
732217
Title:
日治泰雅族原住民蕃界之花(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兩位女子的額紋都是五列,為霧社群族人的特別形式,在其他地區不會有額紋五列。兩位女子皆未有頰紋可能是年齡未到,或是日本已經禁絕文身習俗。織布形式是以平織及浮織技法完
MOC_Id:
Culture_Event186679
Id:
186679
Title:
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
Description: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下午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201會議室,舉辦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計畫案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海樹兒.犮剌拉菲主持,由林志興、官大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1
Id:
272251
Title:
新興部落(Dralendren)
Description:
新興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新興部落範圍位於大竹高溪中游,東臨台坂村,西接屏東來義鄉,南與新化村相連,北方與達仁鄉壢坵村相鄰。新興部落所屬族群為排灣族,此地居民原本是Tabakas的居民,包含了四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58
Id:
648558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6】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容:(接續)
三、繪文字
人類為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使用表記下來的符號,雖尚未可稱為文字,但統稱為繪文字。這種原始的繪文字,經逐漸演進,變成了象形文字、音標文字,會意
守護者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75
Id:
732375
Title:
守護者
Description:
2022年4月20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鄰近羅浮溫泉之公共藝術品,畫作作者哈勇米路為當地泰雅族藝術家,擅長轉化泰雅族傳統文化以設計概念再現當代泰雅族面貌。本件公共藝術作品以臉部文有傳統文面(
嘉里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3
Id:
589423
Title:
嘉里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Kaliyawan部落,漢語稱做嘉里部落。曾經為噶瑪蘭族人集體遷居之地,根據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早期部落族人分布於七結子(salumin)、謠歌(yauko)、竹子林(katek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0
Id:
732350
Title:
我的身體,我們的圖騰—拍刺工作坊
Description:
臺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臺大學生會文化部共同主辦,本次邀請的Cudjuy Patjidres(宋海華)老師,認為拍刺不僅具有「復興圖紋」的意義,另一層意義是「實作」。透過他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11
Id:
732211
Title:
日治泰雅族臺灣生蕃(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圖中為泰雅族家庭,內有夫妻以及三為子女。子女已著平地服飾,為蕃童教育所的制服,顯示部落內已經有日治學校。女子纏頭巾為北部泰雅族形式、男子方巾披布採平織形式,也屬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9
Id:
272169
Title:
錦屏部落(Likau─uan)
Description:
錦屏部落位在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部落範圍位於新武呂溪池上沖積扇扇頂,有初來大橋通往溪的另一岸─海瑞鄉初來。早期附近山區為布農族網綢社的居住地,日治時期時設有「網綢蕃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37年,日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9
Id:
732289
Title:
Gaya與1930霧社事件紀錄片拍攝
Description:
照片約為1996年邱若龍為拍攝Gaya與1930霧社事件紀錄片時拍照,被對鏡頭的男子為導演魏德聖,當時協助邱若龍拍攝。於南投縣仁愛鄉春陽部落拍攝,賽德克族耆老穿著傳統服飾在當時同為族人的南投縣仁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6
Id:
272176
Title:
大俱來部落(Tapowaray)
Description:
大俱來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11至13鄰,位於無名溪左岸、北海岸山脈,在八仙洞南面,靠近海岸那一側有狹長平原,聚落則建於此地。居民多阿美族,來自花蓮豐濱鄉境內的新社、大港口、與納納(今靜浦),有一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3
Id:
169813
Title:
「2007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6年(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18日辦理「來自雲南的部隊-眷村與台灣‧責任與光榮:2007全國眷村文化節」,強調「眷村與台灣」的關係與軌跡,以「責任與光榮」為子題,除表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0
Id:
589430
Title:
森榮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森坂步道入口處
Description:
Cilo’ohay部落,漢語稱做森榮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教堂森榮部落的天主堂,就位在森坂步道的入口。森榮里在日治時期是林業開發興盛地區,吸引福佬人、客家人與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79
Id:
601179
Title:
排除萬難完成高砂族移住 今盛大辦理完成儀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在全島率先完成山地高砂族移住,並於今日盛大辦理完成儀式。報導中大篇幅說明山地高砂族往山腳平地移住辦理的概況、移住高砂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1
Id:
732311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何月美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白鷺部落的Djupelang Tjaraqidis(漢名何月美),其原生家庭是領袖家族,婚後家族為Tjaraqidis,她的祖先為創立Maligil
挽起衣袖照顧傷兵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9
Id:
665269
Title:
挽起衣袖照顧傷兵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探望前線傷患的影像,拍攝時間1943(民國32年)。
1937(民國26年)年對日抗戰爆發,爲應對國難危局,「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簡稱「婦慰總會」)
長屋伯公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0
Id:
264850
Title:
長屋伯公廟
Description: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土地伯公的信仰為生活的一部分。其祭拜和祖先的祭祀連成一氣,早晚一柱清香是例行公事,每個人均可趨前上香奉茶,每座伯公仍有其特定的祭祀圈。長屋伯公廟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永興一街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52
Id:
670752
Title:
精忠四村工作隊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黃淑玲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八卷第五期(1968)頁3至頁5。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精忠四村工作隊辦理之軍眷縫紉訓練班第一期已滿,於1967(民國56)年十二月廿
當代 戒指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15
Id:
733215
Title:
當代 戒指紋
Description:
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環指。
戒指是一種圓帶狀,可戴在手指上的珠寶首飾,女性和男性均會佩戴,可以由金屬、寶石、陶瓷、塑料、木或骨質製造。戒指原本就有受戒之意,象徵兩人一生的羈絆,將對方牢牢
林桂興和荳蘭社頭目合影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9
Id:
222159
Title:
林桂興和荳蘭社頭目合影
Description:
林桂興和荳蘭社頭目的交情極好,兩人私底下為結拜兄弟,這張照片便是當時林桂興帶著家人至荳蘭社時,與盛裝的友人、荳蘭社頭目的合照。荳蘭社,又稱娜荳蘭(阿美語:Natauran)部落,是阿美族位在花蓮吉安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5
Id:
272195
Title:
阿拉巴灣部落(Alapawan)
Description:
阿拉巴灣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泰源村,西元1879年在夏獻綸《後山輿圖》中有描繪「阿那巴灣社」,為泰源村最早的稱呼,日治時期曾稱呼為阿塱八灣,西元1937年,為了與日本國內命名統一所見,改為「高原」,戰
撒固兒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8
Id:
589608
Title:
撒固兒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Sakur部落,又稱撒固兒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市國福里一帶,為撒奇萊雅族重要的聚落之一。撒奇萊雅族世居奇萊平原,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爆發,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聯手對抗清政府,戰敗後為避免
MOC_Id:
Culture_People302137
Id:
302137
Title:
鄭阿玉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19年01月16日
受訪者:鄭阿玉
族群:阿美族
採訪者:楊富民、石竣旻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鄭阿玉,為七腳川系(Cikasuan)阿美族之後人,原居住在壽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7
Id:
272077
Title:
金崙部落(Kanadun)
Description:
金崙部落東鄰太平洋,北接香蘭村,北方與西方山坡地被金峰鄉包圍,南邊則以金崙溪與多良村接攘,部落範圍分布於太麻里鄉金崙村1至13鄰。Kanadun(金崙)部落族人原居住於大武支廳舊vavikahe社,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7
Id:
665247
Title:
婦聯空軍分會婦社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第九屆畢業留念
Description:
這是婦聯空軍分會附設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畢業紀念照,拍攝時間1975(民國64)年7月20日。
1965(民國54年)前後,為了因應現代科技進步及機逐漸的大型化,屏東機場南機場基地擴大建設,開始辦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187143
Id:
187143
Title: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花蓮場,西元2018年(107年)6月23日下午於花蓮縣宜昌國小會議室舉辦,由波宏明理事長、浦忠成院長、謝若蘭教授、高德義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1
Id:
272071
Title:
新富社區魯凱族部落(Ngudra-drekai)
Description:
新富社區魯凱族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北側上臺地,平均海拔高度約135公尺,下臺地為排灣族人居住地,經東64鄉道過至嘉蘭村入口處前,有兩條分岔的道路,一條下行後即可進入人口較多的排灣族部落;另一條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1
Id:
272131
Title:
振興部落(Muliyaw)
Description:
振興部落位在振興村1、2、5至12鄰,池上車站西南南方約9公里處,卑南溪左岸。北方為富興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泰源村;南方為關山鎮電光里;西方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新福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49
Id:
670749
Title:
婦聯六村工作隊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石漱燕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七卷第三期(1966)頁15至頁18。
婦聯五村牛奶供應站,承蒙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空軍分會主任委員徐王民英語總幹事大力支持及承辦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