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利澤簡永安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利澤簡永安宮

利澤簡永安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利澤簡永安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21000001/b36a055e4cb926bc2323632fc90652e1f6d56035.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1826(清道光6)年始建,材料及工匠皆來自唐山。 1853(清咸豐3)年改建,為瓦葺磚造建築。 1928(日昭和3)年,距本廟初建已有百年,地方先賢組成重建委員會,精選南澳上等梢楠、樟木,禮聘蘭地陳銀生等名匠施作,奠定今日廟宇規模。 1963(民國52)年,改建屋頂,重新油漆。 1977(民國66)年,廟壁貼白色磁磚,地面鋪大理石板。 1984(民國73)年,增建辦公室。 1986(民國75)年,增建拜亭。 2006(民國95)年,組成擴建委員會。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所謂走尪其實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袪災的作用。從農歷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利澤村5鄰利澤路26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8231515684943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66659506691741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6-09-21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921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6-09-21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60921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934

name

利澤簡永安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1826(清道光6)年始建,材料及工匠皆來自唐山。 1853(清咸豐3)年改建,為瓦葺磚造建築。 1928(日昭和3)年,距本廟初建已有百年,地方先賢組成重建委員會,精選南澳上等梢楠、樟木,禮聘蘭地陳銀生等名匠施作,奠定今日廟宇規模。 1963(民國52)年,改建屋頂,重新油漆。 1977(民國66)年,廟壁貼白色磁磚,地面鋪大理石板。 1984(民國73)年,增建辦公室。 1986(民國75)年,增建拜亭。 2006(民國95)年,組成擴建委員會。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所謂走尪其實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袪災的作用。從農歷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利澤村5鄰利澤路26號

longitude

121.82315156849437

latitude

24.666595066917417

registerDateValue

2006-09-21

headCityName

宜蘭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6-09-21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宜蘭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60921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934

「利澤簡永安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社寮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501000001/c83726
intro: 社寮島所在的社寮砲台建築遺構,歷經了西班牙、荷蘭時期、鄭氏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及二戰後等階段的發展,為台灣地區所有軍事遺構的僅存案例。 這些遺構大致含括了三個重要時期的古蹟元素: (1)十七世紀初
type: 1.1

name: 勸業銀行舊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0524000001/fd986a
intro: 臺灣較早的銀行為臺灣銀行,直到一九三0年代配合當時殖民政策,陸續有其他銀行出現,日本勸業銀行分別在臺北與臺南建造行舍,且其建築風格頗為相近,皆採用厚重的西洋樣式,但有趣的是不採希臘與羅馬樣式,反而從古
type: 1.1

name: 北椗島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15000002/3fe8b5
intro: 清代五口通商後,北椗島之地理位置可扼守福建廈門灣、金門料羅灣及圍頭灣間之外洋水道,中國海關於1882年(清光緒8年)於島上興建燈塔,次年10月18日(光緒9年9月18日)點燈,其功能為指引自北駛入廈門
type: 1.1

name: 詔安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0000001/cab8b6
intro: 詔安堂是江姓家族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墩仔頂崁仔腳,清朝道光年間渡臺祖來臺後輾轉來到二分埔地區營生,宗族逐漸開枝散葉;屋主江福祿於昭和11 年(1936 年)率領全家人至舊社現址起建新屋詔安堂,在
type: 1.1

name: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25000001/52e271
intro: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
type: 1.1

name: 新竹水道-水源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725000002/1fd113
intro: 1925年(大正14年),由國費配合地方費補助之下,開始新竹水道建設。1929年(昭和4年),3月15日舉行完工通水典禮。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
type: 1.1

name: 北投溫泉浴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220000004/cfcdc5
intro: 北投溫泉的利用,大約始於日據初期,於一九一三年,由官方主導興建的這座規模完備的大浴場,號稱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這座建築的出現,也象徵著北投溫泉鄉發展高峰的來臨,並見證了臺灣溫泉文化史的一頁。建築的
type: 1.1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明治32年(1899年)4月起工,為日籍技師大澤正業所建造,明治33年(1900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
type: 1.1

name: 舊宜蘭菸酒賣捌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2000001/e7fcef
intro: 一、本棟建築建於日治時期,以現有的文獻資料保守推論現存的古蹟建築,應該是在小島仁三郎取得土地後,在昭和12年12月至昭和13年8月才興建。 二、台灣境內菸酒銷售自日治時期即實施專賣制度,大正九年宜蘭成
type: 1.1

name: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27000001/79dc7e
intro: 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正式開港後,出現了各大洋行,包含鼻仔頭地區的嘉士洋行,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范嘉士向紀化三永租鼻仔頭西段的土地,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十一月與「殼牌運輸貿易有限
type: 1.1

name: 旗山農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7/f89ebc
intro: 大正3年(1914)8月以內地人包國榮興為首等89位蕃薯藔街內臺人士,籌組「有限責任蕃薯藔信用組合」,10月6日獲得臺灣總督府核可,正式成立,這就是今日旗山農會的起源,首任組合長包國榮興。往後幾年間,
type: 1.1

name: 原新竹地方法院
intro: 依新竹市志卷三政事志所載及台灣新竹地方法院官網之資料:本院之前身為日治時期(1920年)之臺北地方法院新竹支部,於民國106年7月24日搬遷至新建辦公廳舍,新址為新竹縣竹北市興隆路二段265號,原辦公
type: 1.2
address: 中正路136號

name: 楊梅泉水窩江夏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409000001/2422d9
intro: 黃家祖籍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東石鄉(即目前廣東梅縣蕉嶺),來台祖為第十五世祖其輝公,由第十六世祖台生公向佃首黃燕禮承租土地拓墾,至第十八世祖祖廷元公時,經刻苦努力,乃能使五大房子孫各安頓一方,老五盛祥(
type: 1.1

name: 原臺南武德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5/ac7118
intro: 臺南武德會演武場原設於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兩廣會館之北,即所謂第1代臺南武德殿。第1代臺南武德殿自興建完成後,即作為臺南武德會支部才遷移至新武德殿。原演武場則作為警察射擊的靶場,及至日昭
type: 1.1

name: 原臺南大正公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30000001/7bd303
intro:  市定古蹟原臺南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為日明治44(1911年),臺南市實施市區改正,受當時國際建築思潮影響,劃設有大正圓環(今民生綠園或湯德章紀念公園)、東門圓環、明治圓環(今火
type: 1.1

name: 利澤簡永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21000001/b36a05
intro: 1826(清道光6)年始建,材料及工匠皆來自唐山。 1853(清咸豐3)年改建,為瓦葺磚造建築。 1928(日昭和3)年,距本廟初建已有百年,地方先賢組成重建委員會,精選南澳上等梢楠、樟木,禮聘蘭
type: 1.1

name: 東門國小日式宿舍
intro: 昭和9年(1934)1月22日的桃園街協議會中通過興建桃園市街第二所公學校的25,000圖預算,不過尚未確定設置於何處,「桃園第二公學校」就在同年4月1日開校,開始暫借桃園公會堂為教室授課。開
type: 1.2
address: 桃園市桃園區東國街12巷1號

name: 建國啤酒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329000001/a16dd7
intro: 建國啤酒廠前身為日據時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創建於日據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為當時台灣唯一的啤酒製造工廠。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啤酒廠齊名。戰後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由政府接收,後改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二啤
type: 1.1

name: 金門朱子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526000002/6ef4ec
intro: 金門朱子祠位於浯江書院內,是為了紀念朱子而建的祠宇。朱子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子任同安縣主簿時,曾過化金門,創設金門最早的燕南書院,教育士子。為感念恩澤,鄉人乃在浯江書院設祠供奉。 金門舊有燕南、浯洲
type: 1.1

name: 大甲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15000001/e5812c
intro: 大甲文昌祠又稱大甲文昌宮,原為義塾,正殿主祀文昌帝君,創建於光緒13年(1887),由原大甲鄉紳捐銀興建,設義塾於左右兩廂房,為當地崇揚文教之地。期間歷經日治時期公學校使用、昭和10年(1935)因地
type: 1.1

name: 欽差行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1000001/fd048e
intro: 欽差行臺位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由臺灣巡撫於光緒18年(1892)間花費二萬兩興建,為外地高級官員來台北時之旅館及宴會、會議之用。甲午戰後割臺期間,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曾將其改作「籌防局」,專司軍事佈
type: 1.1

name: 青嶼張氏兄弟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1/d9ef0c
intro: 青嶼張氏兄弟洋樓為張自然、張自吉、張自來、張自忠兄弟四人於菲律賓發展有成,而共同出資興建。張家四兄弟赴菲律賓發展時適逢美國統治時期,以經營雜貨並將商品販賣給美軍維生。依據戶籍資料顯示,張家兄弟在當地為
type: 1.1

name: 竹寮取水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31000001/1669ed
intro: 竹寮取水站,大正2年(1913)10月完工啟用,乃是當年打狗上水道擷取水源的基地,亦即整體上水道的心臟地帶。 取水站主體建築以紅磚砌牆,再以大跨度木結構撐起傳統二坡式屋頂,但是,兩側山牆跳脫傳統樣式
type: 1.1

name: 士林潘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28000001/cbe6ed
intro: 潘氏家族渡臺始祖潘滿興,於清乾隆初業攜眷入墾桃園八塊厝,並逐漸發展為北台灣的重要家族,潘家遷台第四代潘永清、潘盛清在當時地區拓墾、興辦教育、參與政治上均舉足輕重。清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十月末漳泉械鬥結
type: 1.1

name: 竹東甘屋渤海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026000001/987d77
intro: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竹北林家祠位於六張犁聚落之中心,為廣東饒平林姓之祠堂,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乾隆五十五(1790)年購買土地作為次聖公
type: 1.1

name: 將軍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9/00af6d
intro: 金門縣後浦「將軍第」,位於今金城鎮珠浦北路24號,係縣定古蹟。宅第創建人,為清代官至浙江溫州鎮總兵之盧成金(1822-1895年)。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原籍福建南安,幼隨父遷居金門。弱冠棄文從武,
type: 1.1

name: 東蕭蕭顯紀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3/bb734a
intro: 蕭顯紀於清末前往菲律賓從事椰子相關生意,並兼營借貸款的業務。事業有成的蕭顯紀不忘故里,見村內堂兄回鄉興建洋樓(蕭顯傳洋樓),亦在東蕭蓋了第二棟洋樓,即現今門牌13號洋樓。兩棟洋樓比鄰而居,蕭顯傳洋樓外
type: 1.1

name: 張羣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613000001/cf9308
intro: 本建物為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先生(1889~1990)寓所,由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代表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建物外部為鋼筋混凝土柱廊,並採用清水磚、斬石子及空心磚(壽字)等材料,其附屬建物(原佣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30000002/e18b99
intro: 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其址原為射擊場,後於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搬遷至北區,該址於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改設「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二戰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易名作「臺南縣立農事試
type: 1.1

name: 古龍頭水尾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6/df6db7
intro: 古龍頭水尾塔,位於雙鯉古地關帝廟右側,乃進入南山、北山聚落的地標,據《金門縣志》所載,水尾塔肇建於清乾隆年間(1735-1796)。 民國42年(1953)以前,雙鯉湖尚未築堤為湖,此處曾為一港灣,水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