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季刊第27期族群與語言
「《桃園客家》季刊第27期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14545 , 欄位Id的內容是7145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桃園客家》季刊第27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9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7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7期內容以逐鐵道為主題。臺灣縱貫鐵路的發展,以火車站為中心發展商業貿易活動,中壢、楊梅等南桃園客庄聚落,因此成為經濟貨物的集散轉運站,進而興盛繁榮。日治時期東西向的經便鐵道路線,承載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至平地,與縱貫鐵路銜接,運往海港出口,建構起連結山林、平地與海洋的經濟貿易網路。本期帶領讀者以輕鬆的心情,逐著鐵道路線遊覽沿線客庄,追憶過往風華。
《桃園客家》為桃園第一本以客家為主題的季刊雜誌,內容打破傳統學術刊物的刻板印象,注入年輕客家族群的熱情活力。特別著墨客家青年投入產創現況,是雜誌內容的重要篇章。這也是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的第一本官方刊物,以精美印刷、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淺出、活潑多元地報導桃園客庄的故事。除了發行紙本雜誌外,也在桃園市政府官網提供電子版讓民眾閱讀,讓大眾藉由《桃園客家》認識桃園客庄之美,了解桃園客家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參考資料
1. 桃園客家雜誌簡介,HyRead,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66544(瀏覽日期:2022/04/30)
2. 《桃園客家》季刊首發 鍾肇政代言,2015/07/09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9000555-260107?chdtv(瀏覽日期:2022/04/30)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145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B2113E6-0C78-444B-B7D2-21BD0D4D80B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1-13T10:19:0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45
Id
714545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7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9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7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7期內容以逐鐵道為主題。臺灣縱貫鐵路的發展,以火車站為中心發展商業貿易活動,中壢、楊梅等南桃園客庄聚落,因此成為經濟貨物的集散轉運站,進而興盛繁榮。日治時期東西向的經便鐵道路線,承載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至平地,與縱貫鐵路銜接,運往海港出口,建構起連結山林、平地與海洋的經濟貿易網路。本期帶領讀者以輕鬆的心情,逐著鐵道路線遊覽沿線客庄,追憶過往風華。 《桃園客家》為桃園第一本以客家為主題的季刊雜誌,內容打破傳統學術刊物的刻板印象,注入年輕客家族群的熱情活力。特別著墨客家青年投入產創現況,是雜誌內容的重要篇章。這也是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的第一本官方刊物,以精美印刷、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淺出、活潑多元地報導桃園客庄的故事。除了發行紙本雜誌外,也在桃園市政府官網提供電子版讓民眾閱讀,讓大眾藉由《桃園客家》認識桃園客庄之美,了解桃園客家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參考資料 1. 桃園客家雜誌簡介,HyRead,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66544(瀏覽日期:2022/04/30) 2. 《桃園客家》季刊首發 鍾肇政代言,2015/07/09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9000555-260107?chdtv(瀏覽日期:2022/04/30)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1-13T10:19:00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桃園客家》季刊第27期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2
Id:
714482
Title:
1986年9月14日前往韓國參與亞洲詩人會議 (2)
Description:
此為1986年杜潘芳格前往韓國首爾參與「’86아시아(亞洲)詩人會議서울(首爾)大會」時,與其他與會者的合影。
亞洲詩人會議以1980年日本地球詩社於東京召開的國際詩人會議為開端,此後由臺、日、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9
Id:
630029
Title:
高仁愛出遊時與山地鄉原住民小孩在巴士站偶遇合照
Description: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雖然於1980年7月自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返回英國居住,但仍多次返回曾經服務過的福建泉州惠世醫院及彰化拜訪故友,並遊覽台灣各地。這照片是蘭大弼與高仁愛重返彰化,前往他們喜歡去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6
Id:
64842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4-1】1934年11月1日〈布農族的繪曆〉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
內文:高砂族的文化產物中,最值得人誇耀的是布農族人以繪文字來表示布農族歲時祭儀活動的繪曆,專家們已經相當熟悉。然筆者我仍未有機緣看見。這幾年一直憧憬的物件,在九月出差時,有幸
MOC_Id:
Culture_Place142256
Id:
142256
Title:
樹湖鄭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過去從苗栗搬遷至此地,妻子則是因為是童養媳,所以一起跟來。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29
Id:
648529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7-2】1936年《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內文:(接續)各祭團各有一位世襲司祭(lisikadaan-lusan)主掌祭祀。此曆板是某位巒蕃司祭家的傳承物品。只有此家的司祭及繼承人可解讀這個曆板,雖沒有禁止對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61
Id:
756561
Title: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在《乾隆中葉台灣原漢界址圖》與《
南華菸樓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7
Id:
264837
Title:
南華菸樓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花蓮因種植菸葉而建有菸樓建築,後因環境與市場變遷菸業逐漸沒落,菸樓也隨之廢棄。當時社區與政府為了保樓菸樓文化而整建南華菸樓,於民國95年(2006年)獲得行政院客委會補助整修,成為南華社區的菸
天狗岩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5
Id:
514585
Title:
天狗岩
Description:
這張繪葉書〈斷崖上的蕃人〉下方的說明是「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但「天狗岩」的所在位置一直以來都不為人所知,也沒有相關或新的影像紀錄。直至2015年鄭姓山友所率領的登山隊在海鼠山稜線意外發現一塊突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3
Id:
686003
Title:
FKKBWIT 印尼祈禱室
Description:
FKKBWIT全名為Forum Kerukunan Keluarga Besar Warga Indonesia di Tainan Taiwan”(台南印尼同鄉會),因應生活在台南的印尼人有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0
Id:
272120
Title:
篤立富安部落(Tudrivuan)
Description:
篤立富安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Tu
白蕙蘭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509
Id:
671509
Title:
白蕙蘭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高雄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伍麗華委員、白蕙蘭議員、谷暮‧哈就議員、穎艾達利議員、裴家騏教授、陳采邑律
臺灣蕃婦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7
Id:
514587
Title:
臺灣蕃婦
Description:
從繪葉書(明信片)中婦女們所穿著的服飾可知,相片中的婦人們為花蓮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不同年齡階層必須穿不同的服飾,而其中散居縱谷內的阿美族又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大系統,以顏色作為區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5
Id:
272215
Title:
達魯那斯部落(Talunas)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3
Id:
272203
Title:
崁頂部落(Kamcing)
Description:
崁頂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位於海端鄉中段,主要聚落分別位於崁頂溪與洪石溪的沖積扇上,日治時期稱為「里壠山」,戰後更名為「崁頂」,因部落下方有一個漢人聚落,位於今日關山鎮里壠里,地勢較山腳的關山市
慰問受傷戰士發送慰問品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9
Id:
665259
Title:
慰問受傷戰士發送慰問品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慰問受傷戰士的影像,拍攝時間1943(民國32年)。
戰爭必有死亡。西方心理學家從死亡心理學裡分析戰爭對西方國家的意義,認為戰爭是一種宗教上的犧牲行為,透過終結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795
Id:
281795
Title:
張阿妹-阿嬤的新衣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張阿妹女士在14歲時,家人為其做了一件新衣,她本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2
Id:
665152
Title:
驗收果貿一村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一期(1960)頁13,拍攝時間8月20日,拍攝地點台中清水。
上午八時,雖中度颱風「卡門」已經離台,但北部地區仍是陣陣風雨,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61
Id:
272261
Title:
布谷拉夫部落(Buklavu)
Description:
武陵村標高270-300公尺,以前稱Buklavu。早期武陵為卑南族人生活範圍,布農族王家遷移至此後,卑南族人逐漸遷離,後又有其他家族遷入。大正12年(1923),政府於Bukzavu警戒所附近建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3
Id:
272043
Title:
新馬蘭部落(Fukid)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出版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書中提及新馬蘭部落位在臺東市南榮里東南方的7、12~14鄰。部落西北方為大橋部落,東南方為新生里,西南方為更生路(臺9線),東北方為馬亨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4
Id:
272254
Title:
大鳥部落(Pacavalj)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55
Id:
648555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5】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容:(接續)近來他們的生活也有逐漸改善與進步。特別是接受現代教育的這群布農族人,與向來被稱為伶俐敏捷的泰雅族人相較,並不遜色。倒不如說,布農族人對於未來較無展望。近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4
Id:
732314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湯瑞葉副本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的文手耆老,vuvu即使年事已高但是性情十分樂觀,在訪視過程不斷地說笑話,從座椅旁不斷翻出自己所織作的網袋。vuvu與時任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院長童春發教授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45
Id:
660445
Title:
南屯公學校男生班同學團體照
Description:
昭和14(1939)年南屯公學校第33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男生班同學團體照」。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1922)年1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0
Id:
589300
Title:
露埔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南村辨公室旁廣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在富南村辦公室旁,Lupo部落的一座廣場。Lupo部落,漢語稱做露埔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富南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部落舊名「冷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94
Id:
485394
Title:
曾義發個人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以砂輪機磨豐田玉的畫面,當時代擁有許多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8
Id:
272188
Title:
土界橋部落(Carapongay)
Description:
土界橋部落位於臺東線長濱鄉寧埔村17鄰境內,是一個以阿美族為主的聚落,位於長濱鄉最南端,與成功鎮相鄰,「界橋」指的是長濱鄉與成功鎮交界之處之意,阿美族稱Carapongay,具有多霧的意思,由於此地多
泰雅族婦女文面運動上衣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62
Id:
732362
Title:
泰雅族婦女文面運動上衣
Description:
今日許多原住民族圖文被使用在現代服飾開發中。簍卡創意行銷有限公司以泰雅族問候語LOKAH的漢字拼音來命名,以原住民泰雅族文化為創作底蘊,進行當代衣飾設計。 文化即生活,簍卡文創期盼將泰雅族特有的飲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18
Id:
733118
Title:
當代排灣族 男子流線形臂紋
Description:
北里排灣族人,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
排灣族傳統年代,貴族男子會刺上結合百步蛇紋、齒形紋、波浪紋的臂紋,但圖形與手臂平行,且線條皆為描線、不塗實心。此圖紋為男子與文身師共同設計,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2
Id:
589312
Title: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位在Taluk部落入口的部落字樣,寫的是舊名「卓麓」,再往前走會看見新的「卓樂」部落意象。Taluk部落,漢語稱做卓樂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7
Id:
733357
Title:
Mercusuar Band(燈塔樂團)
Description:
燈塔樂團為活動於2020年的在臺印尼移工樂團,成員包含四位印尼漁工及一位印尼廠工,經常翻唱印尼的搖滾歌曲,起初是為參加高雄勞工博物館舉辦的《移起下班‧華麗轉身》東南亞文化日活動而組成。
根據團員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29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28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