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風神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風神廟

風神廟」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風神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5/e48d8ce88429d053bb28988c017820a1cf6834e9.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臺南風神廟創建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位於當時南河港右安瀾橋邊。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船隻往來的安危,繫於神明的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廳後供奉風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蔣元樞再修,並在廟的左側增構民居一所,做為公館,再加建石造牌坊於頭門前。根據《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風神廟位於西門旁,前育河橫流而過,官廳為二開間兩護龍的形式,廳後的風神廟前有拜亭,後有大士殿,屋頂曲線平緩,翹脊短又小,廟在左側有座公館,作為接待官員賓客的用途。頭門前左側有重擔頂石碑亭,右側為木造屋頂碑亭,整體規模寬廣,為清領時期八大廟宇之一。可惜,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因開闢道路(含民權蹈三段),而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毀,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西元1957年曾再加以重修,惟已不復當年規模。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19574853659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997317424969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55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55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92

name

風神廟

representImage

intro

臺南風神廟創建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位於當時南河港右安瀾橋邊。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船隻往來的安危,繫於神明的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廳後供奉風神牌位。後殿再奉大士。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蔣元樞再修,並在廟的左側增構民居一所,做為公館,再加建石造牌坊於頭門前。根據《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風神廟位於西門旁,前育河橫流而過,官廳為二開間兩護龍的形式,廳後的風神廟前有拜亭,後有大士殿,屋頂曲線平緩,翹脊短又小,廟在左側有座公館,作為接待官員賓客的用途。頭門前左側有重擔頂石碑亭,右側為木造屋頂碑亭,整體規模寬廣,為清領時期八大廟宇之一。可惜,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因開闢道路(含民權蹈三段),而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毀,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西元1957年曾再加以重修,惟已不復當年規模。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longitude

120.195748536597

latitude

22.9973174249699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臺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55

version

1.0

hitRate

292

「風神廟」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原臺南運河安平海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22/ae8614
intro: 清咸豐8年(西元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俄國,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各埠成立劃一的海關。臺灣於「天津條約」中開埠後,設置淡水關及臺灣關,一共開放4個口岸,兩正口及兩外口,滬尾和雞籠合稱淡水關,
type: 1.1

name: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6/1d57d1
intro: 市定古蹟「臺北監獄圍牆遺址」位於大安區金山南路電信局邊牆,初建於一九一0年代前後的日據時期,當時臺灣各地抗日義軍蜂起不斷,日本統治者乃在臺北與臺南首建規模龐大的監獄,臺北監獄即是臺灣近代獄政史的具體見
type: 1.1

name: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04/9cb036
intro: 日治時期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當時工業剛起步發展的重要能源機構。它的首長官邸建於附近城廓,為目前仍然保存完整的官舍,光復後曾改充為中央招待所及臺灣省主席官邸之用。這座以高牆圍繞的官邸,建築風格採用西 洋
type: 1.1

name: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2/dd0289
intro: 宋高宗(1127-1162)末期,洪姓先祖出仕於朝,因耿直,忤權貴,乃撥遷烈嶼,後林姓也陸續來此地繁衍成族,從北面井欄上的「嘉泰甲 子春林 彥智捨」刻字,為林彥智出資興建(目前並無相關文獻記載林彥智的
type: 1.1

name: 臺南開基靈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9/b43582
intro: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因規模小於本市民權路的北極殿(也叫大上帝廟),所以稱為「小上帝廟」。 創建於鄭氏時期,位於當時府城鎮北坊赤嵌街後的開基靈祐宮,在清嘉慶2年(西元1
type: 1.1

name: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022000001/92666b
intro: 建物興修記錄 1.金刀比羅社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僅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等,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階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神社正殿基座遺址已與砲台山公園進行整體規劃利用
type: 1.1

name: 雲林教養院正心園及保健中心
intro: 成立於民國37年,原名「台灣省立婦女教養所」,以收容貧苦無依或老弱、身心障礙、遊民、暗娼及受虐婦女等傳授技藝為主;59年遷至雲林縣斗南鎮現址,更名「台灣省立婦女習藝教養所」,並配合省府小康計畫,增辦低
type: 1.2
address: 忠孝路157號

name: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617000002/efb875
intro: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創立於明治38年(1905),為第一間以臺人為主體籌資所開辦之銀行,總行位於彰化。後為因應行政制度變革,明治43年(1910)將總行改設立於臺中,並隨業務擴展,於昭和13年(1938)
type: 1.1

name: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5/232d08
intro: 艋舺清水巖俗稱祖師廟,為第三級古蹟,位於萬華區康定路81號,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為福建安溪移民,自原籍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重修
type: 1.1

name: 竹塹城迎曦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4/a448fc
intro: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的圓環中央,是竹塹城目前僅存的一座城門。竹塹城於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道光九年(1829年)完工,由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等監造,仕紳鄭用錫、林平侯之子林
type: 1.1

name: 簡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219000001/cdb74d
intro: 簡氏宗祠建築座西南朝東北,屬兩進雙護龍型式,乾隆年間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5年(1930)重建,昭和11年(1936)竣工為今日規模。第一進為七開間,懸有「簡家祠堂」木匾,兩側壁堵之身堵泥塑雙龍、雙虎,
type: 1.1

name: 四眼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4/f12f79
intro: 四眼井俗稱為四孔井,日治時期稱四目井,臺灣光復後改稱四眼井、位處在馬公市中央街最北端處。東、西、北三面都是海拔6到8公尺高的丘地,開口向南的「山谷」底部。井的開鑿年代並沒有確切的史料可考,但是以馬公(
type: 1.1

name: 虎尾糖廠第三公差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1225000001/ec7c12
intro: 大正5年(西元1916年)創建本建築物,公差宿舍為日治時期糖廠的招待所,平時提供員工出差、短暫住宿的地方,第三公差宿舍與第一公差宿舍提供相同的服務,其差異性為接待人員之位階較無第一公差宿舍階級高,因此
type: 1.1

name: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1002000001/a2fca4
intro: 北山古洋樓為古寧頭人李金魚、李炎芽、李天祝三兄弟合蓋,三人赴菲律賓馬尼拉經營椰子貿易有成,於1928年返回北山老家興建二落大厝供母親居住,後於1937年興建雙層洋樓,由大陸南安師父與本地古寧頭籍李炎頭
type: 1.1

name: 大埔石刻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10/1993e5
intro: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
type: 1.1

name: 瑠公圳引水石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806000001/d08095
intro: 清清朝開發臺灣後,到了雍正、乾隆年間,今臺北市大安區這一帶的移民增多,臺北盆地興起水田化運動,農業生產的方式也由粗放式燒墾轉為集約式精細農業,以提昇稻米產量。 乾隆5年(1740)郭錫瑠父子為開鑿圳道
type: 1.1

name: 碧霞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1119000001/9e0456
intro: 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
type: 1.1

name: 第一商業銀行宜蘭分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302000001/eb2fc7
intro: 1.第一銀行創立於日明治32年(1899)11月26日,當時定名為「臺灣貯蓄銀行」;1912年與「臺灣商工銀行」合併,仍沿用「臺灣商工銀行」名稱;民國12年(1923)又合併「嘉義」、「新高」兩銀行。
type: 1.1

name: 鹿港興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6/98937f
intro: 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臺灣時,攜帶媽祖香火來臺,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
type: 1.1

name: 永靖忠實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07000001/5214eb
intro:   根據《邱忠實第家藏族譜》及《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顯示,邱姓為乾隆年間渡台,始祖為邱華循公,初居彰化縣深坑子塗庫,後移居至今田尾一帶,再移居永靖鄉苦苓腳拓墾。邱華循之孫邱萃英,為台灣府學廩膳生,並勸
type: 1.1

name: 金瓜石神社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314000002/4c9682
intro: 金瓜石神社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殖產所創建的神社,由於初期金瓜石鑛區開採,招聘了許多跨海而來的日籍員工,基於鑛區的危險性高,及日籍從業人員對本國神道神衹信仰的需求,於是在最早開採的本山第一坑,「金瓜
type: 1.1

name: 新埔林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3/8b923e
intro: 家廟興建於1913年(大正2年),是新埔街上較晚興建的宗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林家在新埔鎮上曾有公廳,因此不像其他姓氏一般於清代末期便興建祠堂。 林氏家廟之興建,主要由居住於照門的林家子孫林孔昭發起,當
type: 1.1

name: 臺鐵舊山線─魚藤坪鐵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529000001/c0529e
intro: 「臺鐵舊山線─魚藤坪鐵橋」位於三義鄉魚藤坪段,為臺鐵舊山線魚藤坪橋的第二代橋體,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完工啟用,總長154.6公尺、橋腳最高達到35.4公尺。「臺鐵舊山線─魚藤坪橋」始建於建於明治
type: 1.1

name: 松山菸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416000001/c460d3
intro: 松山菸廠前身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坐落於當時興雅八三○番地,成為繼後火車站臺北菸廠之後,另一座現代化大型製菸廠,規模更為宏偉。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局接收松山菸廠,更
type: 1.1

name: 社頭斗山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422000001/0fc57e
intro:   社頭斗山祠為蕭滿泰其子孫於清光緒6年(1880年)所集資所建,現今位於彰化縣社頭鄉埤斗村清興路19號。   蕭滿泰人於書洋山內坑開基,後在清雍正、乾隆年移居今社頭與田中等地,並在社頭(今社頭村、
type: 1.1

name: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7/8902d7
intro: 安平何傳祖厝建於1920年代(大正年間);民國60年代,畫家席德進曾居住於此作畫,民國84年(西元1995年)延平街面臨拆除,此屋曾為保存論戰之重要據點,並且以「臺灣屋」重新命名,成為藝文空間。
type: 1.1

name: 海山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1/377a53
intro: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鄭氏降清,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設臺灣府,下轄三縣。當時清政府為鞏固臺灣,在佈防上,派台灣鎮駐府城,台灣水師協駐安平,統轄中、左、右三營,並分別防衛各洲口。由於台灣
type: 1.1

name: 縣定古蹟永濟義渡碑(名間鄉)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16000001/0a9411
intro: 在交通工具尚未發達的年代,河川兩岸行旅貨物往來,端賴渡船服務。渡船事業有官營、民營之分,亦即所謂官渡及民渡,但官渡有渡稅,民渡則常有勒索之事發生,不僅對貧弱者造成重大負擔,也讓行旅者飽受困擾。 今名間
type: 1.1

name: 大龍峒保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2/cbdd56
intro: 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
type: 1.1

name: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705000004/7c4525
intro: 昔日設於舊社外西南方約200公尺處路旁頭骨架是歷史己相當悠久的一座相當古老頭骨塚,據史料記載日治時期為全台蕃族各社頭骨架中最大最驚人且之頭骨塚,據1930年代日學者測繪,石垣室構造物高約1.5公尺,進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