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赤嵌樓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赤嵌樓

赤嵌樓」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赤嵌樓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8/1562bc3e1b4ac3935bbd65f7115022686d2d1ae4.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亦稱番仔樓。西元1598年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未成,西元1622年荷人佔領澎湖,受明朝派兵驅離後,西元1624年移居佔領大員,展開了規畫周詳之殖民地統治,首先建造熱蘭遮城以鞏固統治權,西元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暴事件,於西元1653年荷蘭人在此築城石命名為普羅民遮城,而當地人士因其係建在赤崁地方,乃稱之為赤嵌城。鄭成功自北伐南京失利後,欲取臺灣為反清復明之新基地,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以兵力守備較弱之赤嵌樓為攻擊第一目標,歷經八個月之久,荷人出降於同年陰曆12月13日撤離臺灣,結束了荷人對臺灣三十八年來的統治與壓榨。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領軍擊敗鄭軍,結束了鄭氏治臺時期,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赤崁樓仍沿鄭氏時期之用以儲藏軍械火藥之倉庫。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以朱一貴為首之鄭氏時期遺民大張反清復明之旗幟,首當將赤嵌樓正門鑄有荷文四字鐵鑄門額拆掉,以此鐵材鑄造兵器;於是赤嵌樓門戶開始起變化,自始首開赤嵌樓遭破壞先例,從此破壞不斷。直到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府城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清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樓,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在赤嵌樓北側建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嵌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迄今仍維持清光緒12年樣貌。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國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赤崁里民族路2段212號(包括蓬壺書院)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202478426198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997516095386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3-12-28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3-12-28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31228000008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1223

name

赤嵌樓

representImage

intro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亦稱番仔樓。西元1598年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未成,西元1622年荷人佔領澎湖,受明朝派兵驅離後,西元1624年移居佔領大員,展開了規畫周詳之殖民地統治,首先建造熱蘭遮城以鞏固統治權,西元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暴事件,於西元1653年荷蘭人在此築城石命名為普羅民遮城,而當地人士因其係建在赤崁地方,乃稱之為赤嵌城。鄭成功自北伐南京失利後,欲取臺灣為反清復明之新基地,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以兵力守備較弱之赤嵌樓為攻擊第一目標,歷經八個月之久,荷人出降於同年陰曆12月13日撤離臺灣,結束了荷人對臺灣三十八年來的統治與壓榨。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領軍擊敗鄭軍,結束了鄭氏治臺時期,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赤崁樓仍沿鄭氏時期之用以儲藏軍械火藥之倉庫。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以朱一貴為首之鄭氏時期遺民大張反清復明之旗幟,首當將赤嵌樓正門鑄有荷文四字鐵鑄門額拆掉,以此鐵材鑄造兵器;於是赤嵌樓門戶開始起變化,自始首開赤嵌樓遭破壞先例,從此破壞不斷。直到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府城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清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樓,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在赤嵌樓北側建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嵌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迄今仍維持清光緒12年樣貌。

type

1.1

level

國定古蹟

address

赤崁里民族路2段212號(包括蓬壺書院)

longitude

120.202478426198

latitude

22.9975160953868

registerDateValue

1983-12-28

headCityName

文化部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3-12-28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31228000008

version

1.0

hitRate

1223

「赤嵌樓」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819000001/a3e273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葉明邨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9000003/9b14fd
intro: 「葉明邨墓」位於現今嘉義市都會公園內,興建於1755年(清乾隆20年),為嘉義地區少數迄今仍保存的古墓,具有明末清初的墓葬型式。有關墓主葉明邨的生平,主要根據乾隆年間諸羅縣儒學教諭盧觀源為葉明邨繼室李
type: 1.1

name: 烈嶼吳秀才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11/eca468
intro: 吳秀才厝位於上庫聚落,清末時上庫主要以「走北船」及鹽田產業為主,吳氏家族即經營走北船的航運,而鹽田則是吳秀才之祖父吳景山組織全村參加。 吳秀才,本名吳煜善,號元長、諱鏡波,生於清同治丁卯年(1867)
type: 1.1

name: 彰化懷忠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7/5c06aa
intro: 「彰化懷忠祠」,興建於清治雍正10年(西元1732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彰化懷忠祠的修建,與清治雍正9年12月(西元1731年)所爆發的「大甲西社之役」相關,
type: 1.1

name: 邱先甲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713000001/c1d603
intro: 邱先甲,清咸豐7年(1857)5月生,日治大正6年(1917)卒,為臺灣民主國副總統兼義勇統領丘逢甲之長兄。在清領時期以「邱成記」為墾號,開發臺中附近竹仔坑、廍子坑一帶土地。光緒21年(1895)5月
type: 1.1

name: 第一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10000001/135be0
intro: 第一賓館為日據時期日軍所建。民國38年5月17日先總統蔣公首次下榻於此。爾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先總統蔣公及蔣總統經國先生、李總統登輝先生抵澎巡視時,都曾多次下榻此處。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時,先總統
type: 1.1

name: 湖西拱北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121000003/0af397
intro: 拱北礮臺為劉銘傳於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新築之九座新式砲台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內陸砲台,因而格外具有歷史價值,乙未之役〈西元一八九五年〉後被日軍所佔領,目前為軍事重地。拱北砲台位於馬公城外東北
type: 1.1

name: 鳳山縣舊城南門段城牆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29000001/0e77cf
intro: 1722年知縣劉光泗與南路參將陳倫炯於(1722年)康熙61年,築土城在縣治興隆莊。 1734年知縣錢洙植三層莿竹於土城外,此為結合土城及竹城的「二重城」,於縣治興隆莊。 1760年知縣王瑛曾於四門側
type: 1.1

name: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125000001/246e9f
intro: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為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年)仿歐洲古典式建築之技術與藝術建造,做為其當時事務所及會議室之用;二戰後為台灣糖業公司第四區分公司辦公室,內有工務、農務、運輸組及實驗改良場
type: 1.1

name: 淡水日商中野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707000001/ee1be7
intro: 淡水地區於雍正、乾隆年間陸續開放作為與中國通商貿易之港口,漢人聚落逐漸成形,咸豐八年(1858),清朝政府簽訂天津條約之後,開放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西方國家的商船開始頻繁進出淡水,清末,外國人的活動
type: 1.1

name: 麻豆林家三房祖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6000001/42faf6
intro: 麻豆林家與「台中霧峰林家」與「台北板橋林家」並稱「台灣三林」,其開臺祖林文敏為福建安溪人,育有八子,各房派下在麻豆分別建有宅邸共七座,三房祖厝,興建於咸豐7年(1858)。
type: 1.1

name: 草屯燉倫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30205000003/4eca3e
intro: 草屯「燉倫堂」位於草屯鎮加老里加老路269-1號。興建於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民國八十二年(西元1993年)二月五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清初草屯地方為平埔族北投社之地,屬舊
type: 1.1

name: 芳苑洪家古厝
intro: 芳苑洪家古厝為傳統三合院建築,有院埕及院門院埕原有一處拜亭已於40年前拆除,磚造院門曾歷拆遷整修,後加建側院之水泥圍牆。 據相關資料建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由文秀才洪屋之子洪鐵、洪臣、洪蚊三
type: 1.2
address: 後寮村寮中巷2、4號

name: 施瓊芳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1/94023a
intro: 施瓊芳於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出生於臺南,卒於清光緒3年(西元1877年)。清英鴉片戰爭前夕,施瓊芳前往北京,由於他精通經史百家,博學鴻辭,文藻斐然,一時京中鉅公名流,雅慕其人,並推為海東的才
type: 1.1

name: 臺南德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1/397407
intro: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type: 1.1

name: 臺南德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1/397407
intro: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type: 1.1

name: 原彰化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5000001/efdd1a
intro:   昭和8年(1933)10月13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119號公布彰化新市制,將彰化街合併南郭、大竹兩庄成為「彰化市」。依據日治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設計,在州轄市成立後,必須另外設置警察署執行警察事務,
type: 1.1

name: 衡陽路4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823000002/69eae4
intro: 本建物興建於日治時期,坐落於台北新公園出口衡陽路轉角位置,維繫台北新公園與衡陽路店屋之重要景觀,具都市景觀意義。建物為四柱三窗牌樓面店屋,保有山牆裝飾、山頭泥塑魚飾裝飾尚存,與衡陽路 2 號、懷寧街
type: 1.1

name: 半天巖紫雲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9/250d3d
intro: 嘉義半天巖紫雲寺,位在今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二鄰岩仔六號,為一峰巒挺秀,景物清幽的佛教勝蹟。相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時,有老僧路過番仔路地區(今番路),見此地風景絕異,歎曰:「此勝地也,宜為蘭若
type: 1.1

name: 奮起湖車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2000002/8e38e5
intro: 阿里山林業鐵路誕生於1912年(大正元年)12月25日,歷經百年的發展與營運。今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從嘉義站出發,依序為榮町站、北門修理工廠、北門站、舊北門站、灣橋站、鹿麻產站、竹崎站、木屐寮站、樟腦寮站
type: 1.1

name: 五溝水劉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927000002/7d2b59
intro: 1. 劉氏先祖考據最早於康熙年間涉險渡海定居於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為使後代子孫感念先祖,由第十三世偉芳公、第十四世廣玉公等各族長輩商議,共同集資建築劉氏宗祠。 2. 興建於1864年,外邊廣場建有兩座
type: 1.1

name: 南屯水碓繩繼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902000001/1d2cc6
intro:   繩繼堂暨周邊建築,由多座客家伙房建築的圍阻,保持傳統禮制形式。空間紋理發展,在「曲水環抱,前敞後實」的地理環境下,發展出三個面向,皆維持傳統的環境美學。   正身七開間格局,大廳原形是敞開的禮儀
type: 1.1

name: 後浦林斐章派下大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611000001/d3a808
intro: 林斐章,字煥文、曼生 ,生於清乾隆25年(1760),卒於清道光18年(1838)。 〈浯江林氏家錄序〉中記載,清初之際,其先祖林紹宣自福建永春因避難遷至金門,居於後浦西門,後代以務農為生。傳至六世林
type: 1.1

name: 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昆蟲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1106000001/95d99a
intro: 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昆蟲部原為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廳舍代表當時在農業上昆蟲研究之重要性。同時,本建物是農試所現存之重要建築,見證臺灣農業研究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之發展史。
type: 1.1

name: 中港慈裕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8/b231f4
intro: 「中港慈裕宮」位於竹南鎮中港街(聚落)西側的邊陲,今民生路與八德街的交叉口。「中港慈裕宮」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兩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約始建約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祀媽祖(湄洲三媽)
type: 1.1

name: 新港大興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2/ca3203
intro: 嘉義地區的開拓,相對於臺灣其他地區而言頗早,相傳1573年,海賊林鳳率眾萬人以魍港(約今嘉義縣布袋鎮)為基地,又傳說,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從日本九州率眾來臺,屯駐於笨港一帶,其後招募漳泉移民渡臺
type: 1.1

name: 北門國小同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30000004/3ee8d5
intro: 新竹北門國小初創於日治時期明治32年(1899),距今已120餘年,初創時以境福宮設立樹林頭公學校,大正10年(1920)改稱新竹第二公學校,同心堂於昭和8年(1933)竣工,昭和16年(1941)校
type: 1.1

name: 花蓮吉野開村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731000001/5d6756
intro: 花蓮的吉安地區,是臺灣最早引入日本移民的地區之一。明治32年(1899)由賀田金三郎設賀田組,採私營移民方式招募拓墾,然因水土不服及「蕃」害等問題而終失敗。明治42年(1909)開始官營移民階段,明治
type: 1.1

name: 小浦頭黃允棋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922000002/fb42c4
intro: 黃允棋生於清康熙59年(1720),卒於清乾隆52年(1787),享年68歲,為開浦第九世,娶妻陳氏與楊氏。據第十五世裔孫黃欽良口述:「二百餘年前的某年,時當大寒流南下,歲寒天凍,某日清晨,吾先祖妣:
type: 1.1

name: 西華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0/da2f94
intro: 佛教建築中有寺、庵、堂等名稱;堂指的是齋堂,也就是信奉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 齋教本是佛教信仰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吃齋頌經為主。台南的齋教分為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明永曆10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4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0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