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民俗與宗教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99333 , 欄位Id的內容是59933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竹山天主堂龍眼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為竹山天主堂主建物前的龍眼樹,圖中可看到1954年底新建的神父宿舍已經完成,當地的家長們正在接小朋友放學,根據原為竹山天主堂教友的郭色卿修女口述,這棵龍眼樹應是1954年至1955年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所種,故推估約1954年所拍攝。 竹山天主堂於1954年底由雅問道修士設計修復,並修建有神父宿舍,從田中堂區中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堂區。1955年由謝省躬神父擔任第一任本堂神父。謝省躬神父在竹山擔任主任司鐸的這一年,發現竹山天主堂有多位從鹿谷鄉前來聽道的教友。謝省躬神父進一步發現,這些鹿谷教友要到竹山的天主堂,大多是步行於一條連接竹山鎮延平里初鄉橋頭旁土地公廟的小路。但這條路路況顛頗不易行走,每到雨季便泥濘不堪,行人常常因而滑倒受傷。1955年,謝省躬神父為避免鹿谷教友如此長途跋涉和行路安全的考量,決定來到更偏遠的鹿谷服務,同年11月前往鹿谷成立天主堂。 根據郭色卿修女之口述,謝省躬神父在竹山除了修建教堂本體外,也在這棵龍眼樹下鑿了一口井,方便汲水使用,而此棵龍眼樹或許是因為緊鄰水源,故每到龍眼成熟的季節,樹上的龍眼結實纍纍,村裡的大人們就會攀爬上樹採摘龍眼,而當時在教堂裡上課的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也都得以一飽口腹之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933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AEEAFB8-E86A-4142-AA32-3557BD33BD5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05T22:36:1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333

Id

599333

Title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

Description

照片為竹山天主堂主建物前的龍眼樹,圖中可看到1954年底新建的神父宿舍已經完成,當地的家長們正在接小朋友放學,根據原為竹山天主堂教友的郭色卿修女口述,這棵龍眼樹應是1954年至1955年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所種,故推估約1954年所拍攝。 竹山天主堂於1954年底由雅問道修士設計修復,並修建有神父宿舍,從田中堂區中獨立出來成為獨立堂區。1955年由謝省躬神父擔任第一任本堂神父。謝省躬神父在竹山擔任主任司鐸的這一年,發現竹山天主堂有多位從鹿谷鄉前來聽道的教友。謝省躬神父進一步發現,這些鹿谷教友要到竹山的天主堂,大多是步行於一條連接竹山鎮延平里初鄉橋頭旁土地公廟的小路。但這條路路況顛頗不易行走,每到雨季便泥濘不堪,行人常常因而滑倒受傷。1955年,謝省躬神父為避免鹿谷教友如此長途跋涉和行路安全的考量,決定來到更偏遠的鹿谷服務,同年11月前往鹿谷成立天主堂。 根據郭色卿修女之口述,謝省躬神父在竹山除了修建教堂本體外,也在這棵龍眼樹下鑿了一口井,方便汲水使用,而此棵龍眼樹或許是因為緊鄰水源,故每到龍眼成熟的季節,樹上的龍眼結實纍纍,村裡的大人們就會攀爬上樹採摘龍眼,而當時在教堂裡上課的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也都得以一飽口腹之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05T22:36:19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竹山天主堂龍眼樹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7
Id: 566687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八號
Description: 古連三分、四陳三分、甘草三分、馬勃三分、蘇卜五分、姜蚕五分、元參八分、柴胡八分、升麻錢二、桔梗四分、黃琴一錢、板林根五分、連召一錢、灯心三條。水碗二煎六分。 古連(黃連),黃琴(黃芩),均為清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705
Id: 56670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五六號
Description: 姜活八分、前胡四分、川芎、連召各四分、蘇卜、桔梗各三分、枳壳、甘草各五分、赤苓二錢、防風五分、金蟬五個。水一碗煎五分。 姜活(羌活),防風,一般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症狀可用。前胡,桔梗,可以宣發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86
Id: 606286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十方
Description: 柴胡一錢、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炒朮一錢、茯琴一錢半、卜荷八分、妥甘五分、生姜一斤。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0首藥籤,名為「逍遙散」。本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逍遙散相近,是婦科常用方藥,

MOC_Id: Culture_Place154704
Id: 154704
Title: 南竿西尾境天母宮
Description: 西尾境天母宮位於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正神龕供奉天上皇母娘娘、臨水夫人及2位部將、2位仙女、2位宮娥,陪祀神祇則有龍邊左神龕奉祀文武大王以及七爺、八爺,虎邊右神龕奉祀福德正神以及福德娘娘和招財童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829
Id: 562829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婦科第四十號
Description: 褻凟灶君惹禍愆,焚香懇切莫遲延。道行孝順天朝格,禳解專誠病不纏。 萡荷錢二、川芎六分、防風一錢、姜活一錢、甘草七分、荊芥七分、白芷四分、細辛四分。水碗煎五分、渣八分煎四分。 本方為宋代《太平惠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45
Id: 487745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八十六首
Description: 川岑錢半、正神粬二錢、萊菔二錢、查肉錢半、四陳皮錢二、麥芽二錢、連喬錢半、羗半夏一錢。水碗六煎七分。 川芩(黃芩),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功效,擅長清肝火。正神粬,消食藥物,腸胃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58
Id: 486958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三五號
Description: 防風二錢、茯神二錢、知母二錢、麥冬二錢、木瓜一錢、甘草一錢、南星二錢、藕節錢半。水碗二分煎六分渣仝連服五劑。 方中防風是袪風解表藥,且我們稱它是風中之潤藥,所以雖能袪風但不會太燥。南星就是天南星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18
Id: 486418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三十六方
Description: 行遠路。感熱毒。 散暑風。病退速。 香萸、青蒿、銀花、草節、木通各二錢、柴胡錢半。水煎服。 古早時候,交通不便,人們常需長途跋涉,在酷暑或天熱時節,路上常難以避免地感受到暑熱之氣。本方即為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80
Id: 562780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八十一號
Description: 烏豆一錢、當歸一錢、甘杞一錢、澤舍一錢、白丑一錢、黃岑一錢。水碗煎五分。 牽牛子有分兩種,種子表面灰黑色者稱黑丑,淡黃色者稱白丑,雖然有毒性,但也有峻下逐水之效。當歸補血,甘杞(枸杞)、烏豆滋陰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18
Id: 487518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一首
Description: 腎虛實熱耳似聾。腹脹頭暈氣不通。急用涼劑三五服。滋陰開竅得全功。 生地三錢、赤苓二錢、元參一錢、遠志一錢、知母一錢、黃柏七分。藥頭水一碗半煎7分、渣一碗2煎6分。 方中用生地和元參可以滋陰清熱

MOC_Id: Culture_Place282782
Id: 282782
Title: 金刀比羅神社
Description: 金刀比羅宮為海上的守護神,廣為日本漁民、海員等海事相關者所崇奉。故日本各地的漁港,多設立金刀比羅神社,以庇佑來往的船隻與商旅,長保海上一行平安。此一信仰類似臺灣漁民的媽祖信仰,又稱海神廟。日治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255
Id: 487255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90首
Description: 血枯便燥此方宜,寡慾清心慎記之。潔淨廚房兼孝順,葷蕕荵蒜戒宜知。 當歸錢半、白芍一錢、生地二錢半、紅花八分、桃仁八分、大黃八分、只壳八分、麥冬錢二。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水一碗煎五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476
Id: 304476
Title: 金爐上的圖
Description: 這張圖中可以發現一隻麒麟,牠的腳底下踩著四樣吉祥物,而牠的頭抬起來看著太陽並且嘴巴張開,在澎湖國定古蹟天后宮外面的照壁上也有著類似的圖。麒麟為上古瑞獸,也是送子神獸之王,相傳足不踏草木,所以民間吉

MOC_Id: Culture_Place221920
Id: 221920
Title: 艾草粄
Description: 艾粄就是草仔粿,又稱長鬚粄,裡面的餡是用曬乾的蘿蔔絲,一咬細細長長的像長鬍鬚一樣。客家人相信艾草具有避邪作用,掛紙時,總會摘些艾草放在身上,並認為吃艾草、圓糯米製成的粄,夏天就不會生膿瘡。艾粄的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145
Id: 271145
Title: 恆春搶孤─剪綵
Description: 恆春搶孤、豎孤棚活動是中元節(農曆7月15日)時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最初原是為了救濟生活窮困的民眾,因而將中元節普渡後的豐盛祭品,藉「搶孤、豎孤棚」的方式送出,分享給貧苦人家,流傳至今已超過百年歷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80
Id: 487180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18首
Description: 妊娠腹痛子宮寒,補血滋養胸脇寬。臟腑不和攣手足,調元養氣可求安。 熟地三錢、川芎一錢、阿膠一錢、甘草一錢、祈艾八分、當歸錢半、芍藥二錢、蓰蓉錢半、於朮一錢、牛七一錢、茯苓錢半。靈符一道、爐丹一包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58
Id: 487858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外科第十八首
Description: 兒茶、明矾硃砂片各一分。共研末調蜜服三日。 明矾即明礬。硃砂有鎮靜殺菌之效,但因含有汞,現今已經禁用。本方使用硃砂、兒茶、明礬能改善傷口發炎、滲液與並有消毒的作用,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MOC_Id: Culture_Place293091
Id: 293091
Title: 七美神社(二)
Description: 二次戰後,神社逐漸荒廢,成為地方孩童放羊牧牛的庇護休息之地。由於當時建材缺乏,民眾遂撿拾步道所舖設之石塊作為住家之建造之用。今日神社周圍佈滿馬櫻丹林,難以靠近。許玉河/20180720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231
Id: 599231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40首
Description: 蝦石羔、甘草、川連、大黃各五分、犀角、青黛各六分、元參、柴胡各八分、知母七分、支子二分、生地九分、棗、生姜各一。便軟去大黃。水八分煎四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40首藥籤。蝦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214
Id: 599214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23首
Description: 洋參、乾姜、炙草各一錢、白朮二錢。水六分煎三分。有力者用人參。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23首藥籤。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兼有陰虛的病人,可以生津止渴。乾姜,溫暖脾胃的藥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89
Id: 487989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八十九首
Description: (蟬花散)谷精、菊花、蟬蛻、羗活、甘草、萬荊子、蒺藜、草決明、防風、川芎、枝子仁、黃岑、荊芥、木賊、桑葉各一錢。桑葉煎湯調服。 本方源自於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蟬花散,方中以多種清肝火藥物如

MOC_Id: Culture_Event303615
Id: 303615
Title: 2019山水萬善廟福德正神神像開光點眼
Description: 萬善廟的興建年代不詳,相傳原是清朝時期位在今觀海別墅前的榕樹北側(舊山水漁港檢查哨)的一間有應公廟。此廟又稱「周克順祠堂」,據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地方典故提及萬善廟緣由是因駐紮在山水里的清朝兵勇周克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665
Id: 562665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九十五號
Description: 除嘔消痰止瀉痊,能療穢氣守三官。心頭悶亂腰臍痛,小腹艱難用此安。 豬苓一錢、神粬一錢、澤瀉一錢、桔紅一錢、刈花一錢、木瓜一錢、吧參一錢、干姜七分、青皮二錢、白朮二錢、白豆叩一錢。水碗四煎七分、渣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70
Id: 486670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七十一方
Description: 胃與脾不和。寒與熱相攻。 調和脾胃。寒熱自除。 自檀香二錢、京柿一個、灶心土一粒。陰陽水煎服。 體內胃消化功能與脾吸收營養功能異常,則寒熱會失去平衡產生疾病,必須調和脾胃功能,才能減少疾病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63
Id: 305063
Title: 鼎灣村中元節水燈施放法會:鼎灣產業特色供品
Description: 鼎灣村開帝殿暨永安宮歷年來於陰曆7月15日辦理「中元節水燈施放法會」,洪良利村長表示,此項習俗已有十餘年之歷史。開帝殿現貌是由葉根壯司所設計,民國87年(1998)重建完竣。民國92年(2003)

MOC_Id: Culture_Event303537
Id: 303537
Title: 2019山水萬善廟出火
Description: 萬善廟的興建年代不詳,相傳原是清朝時期位在今觀海別墅前的榕樹北側(舊山水漁港檢查哨)的一間有應公廟。此廟又稱「周克順祠堂」,據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地方典故提及萬善廟緣由是因駐紮在山水里的清朝兵勇周克

MOC_Id: Culture_Event303536
Id: 303536
Title: 廟宇文化0008(娘子軍興)
Description: 本則記事是根據1910年10月9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呈現出澎湖縣馬公市長安里北辰宮在百年前舉辦盂蘭會時的熱鬧景象,甚至引起民眾扭打的插曲。報導說明了1910年10月9日時,北辰宮舉辦盂蘭會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394
Id: 486394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十三方
Description: 平日尚繁華。行藏卻有差。 不徒煩惱至。追悔亦無他。 銀花二錢、草節二錢、芥穗二錢、木通錢半、澤瀉二錢、加龍眼薳三錢。水煎服。 本條籤文除了提供藥方之外,也警醒求籤者,生活應當回歸簡樸、檢點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39
Id: 565239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六十六號
Description: 正苦桃葉三錢、雙寄生三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苦桃葉,可以清熱兼袪風除濕,處理一些濕疹的問題,中醫認為皮膚病會癢是風邪造成的,此藥可以袪風又可以除濕,可外用於皮膚病。雙寄生(桑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92
Id: 48789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外科第五十二首
Description: 橘紅二錢、竹茹二錢、生姜一片、台黨一錢、黃連八分、柿蒂七個。水不拘空心服之。 本方可能為《溫病條辨》橘皮竹茹湯的變方。橘皮(陳皮),可以行氣健胃,和中止嘔。竹茹可以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生姜為嘔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3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6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6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