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碧霞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碧霞宮

碧霞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碧霞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1119000001/9e04569dd1e641bc8e01e00345b8612065c7d94e.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已有鸞務,時有文人恭奉神明,設置沙盤、木筆,請神降乩示事。清光緒年間,在宜蘭之鸞堂頗多,有名者如新民堂、喚醒堂、未信齋、醒世堂、鑑名堂、坎興堂等等。其中關於坎興鸞堂之設置,或者可以追溯至同治初年,經設鸞數次後,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四月正式開堂,並由陳祖疇、陳惟馨等人籌建碧霞宮,祭祀岳武穆神像。可能在明治三十年年初動工,於十一月初步完成主殿建物。另一方面楊士芳、李望洋等人,因有見於割臺之際,兵荒馬亂,地方不寧,乃共同組織「勸善局」,宣講忠孝節義,安定人心,並且有意建廟,求一固定集會場所。由於雙方動機、作法均不謀而合,而且楊士芳等人擁有科舉功名與官銜仕紳之名望,陳祖疇等人想借重他們之聲望以資號召,所以改讓楊士芳出面當頭,因此召集、買地、簽約率由楊士芳主事,終於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碧霞宮才全部完成。以後碧霞宮第一任首事也是請楊士芳擔任,而勸善局也並併附在碧霞宮內。時基地約百餘坪,建物佔地九十八坪一合二勺,採座北朝南之配置。碧霞宮既於明治三十二年全部竣工,嗣後有若干次之增建翻修,如大正四年(1915年)增建東西廓及左右二廊,所祀神明,中有岳王像,東西廓祀其部將,左右廊合祀五文昌。二戰後,民國四十二年一度修繕,五十年及七十年間大興土木,曾修補東西軒,七十三年發動募捐,添購該廟後面空地,準備擴建廟宇。但幾經波折,到八十年十月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並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八十一年完成設計請照,舉行破土儀式。不料,翌年五月宜蘭縣政府為慶祝「開蘭二百週年紀念」,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並列報碧霞宮為古蹟,不准重建。以後幾經反覆陳情,縣府也召開古蹟勘查座談會協調,八十六年信徒大會中同意縣府將碧霞宮列入古蹟保存。碧霞宮成立之初,便有宣講善書,教化善行之舉,較為特殊者為門生制度,分鸞、講、經三部份與賑救等修行,個人可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參加。該宮歷史不甚久遠,規模不大,裝飾簡樸,卻被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第一座縣定古蹟,其原因與價值,約略言之有三:1.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之廟宇,祭典不僅符合古制,而標榜忠孝節義之精神,保存民族正氣之宗旨,尤為他廟所罕見。2.廟之創建歷史不久,卻善於保存文物、古蹟,有豐富文化內涵。3.宣講善書,教化善行,與其門生制度,歷經百年而不墜,維繫百年傳統而不斷,不僅是該廟最具特色之活動,更是臺灣寺廟之僅存。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鄂王里4鄰城隍街5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5113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75940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7-11-1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71119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7-11-1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71119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92

name

碧霞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已有鸞務,時有文人恭奉神明,設置沙盤、木筆,請神降乩示事。清光緒年間,在宜蘭之鸞堂頗多,有名者如新民堂、喚醒堂、未信齋、醒世堂、鑑名堂、坎興堂等等。其中關於坎興鸞堂之設置,或者可以追溯至同治初年,經設鸞數次後,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四月正式開堂,並由陳祖疇、陳惟馨等人籌建碧霞宮,祭祀岳武穆神像。可能在明治三十年年初動工,於十一月初步完成主殿建物。另一方面楊士芳、李望洋等人,因有見於割臺之際,兵荒馬亂,地方不寧,乃共同組織「勸善局」,宣講忠孝節義,安定人心,並且有意建廟,求一固定集會場所。由於雙方動機、作法均不謀而合,而且楊士芳等人擁有科舉功名與官銜仕紳之名望,陳祖疇等人想借重他們之聲望以資號召,所以改讓楊士芳出面當頭,因此召集、買地、簽約率由楊士芳主事,終於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碧霞宮才全部完成。以後碧霞宮第一任首事也是請楊士芳擔任,而勸善局也並併附在碧霞宮內。時基地約百餘坪,建物佔地九十八坪一合二勺,採座北朝南之配置。碧霞宮既於明治三十二年全部竣工,嗣後有若干次之增建翻修,如大正四年(1915年)增建東西廓及左右二廊,所祀神明,中有岳王像,東西廓祀其部將,左右廊合祀五文昌。二戰後,民國四十二年一度修繕,五十年及七十年間大興土木,曾修補東西軒,七十三年發動募捐,添購該廟後面空地,準備擴建廟宇。但幾經波折,到八十年十月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並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八十一年完成設計請照,舉行破土儀式。不料,翌年五月宜蘭縣政府為慶祝「開蘭二百週年紀念」,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並列報碧霞宮為古蹟,不准重建。以後幾經反覆陳情,縣府也召開古蹟勘查座談會協調,八十六年信徒大會中同意縣府將碧霞宮列入古蹟保存。碧霞宮成立之初,便有宣講善書,教化善行之舉,較為特殊者為門生制度,分鸞、講、經三部份與賑救等修行,個人可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參加。該宮歷史不甚久遠,規模不大,裝飾簡樸,卻被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第一座縣定古蹟,其原因與價值,約略言之有三:1.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之廟宇,祭典不僅符合古制,而標榜忠孝節義之精神,保存民族正氣之宗旨,尤為他廟所罕見。2.廟之創建歷史不久,卻善於保存文物、古蹟,有豐富文化內涵。3.宣講善書,教化善行,與其門生制度,歷經百年而不墜,維繫百年傳統而不斷,不僅是該廟最具特色之活動,更是臺灣寺廟之僅存。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鄂王里4鄰城隍街52號

longitude

121.751132

latitude

24.759407

registerDateValue

1997-11-19

headCityName

宜蘭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7-11-1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宜蘭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71119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92

「碧霞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建築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814000001/8f5705
intro: 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男名saljemet女名savatjuljayan,而savatjuljayan清秀
type: 1.3

name: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07000001/2e052a
intro: 日治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到了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軍國主義高漲,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為總督府治臺的重要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北的臺灣神社。臺
type: 1.1

name: 新竹水道-取水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725000001/b8d822
intro: 1925年(大正14年),由國費配合地方費補助之下,開始新竹水道建設。1929年(昭和4年),3月15日舉行完工通水典禮。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
type: 1.1

name: 虎尾糖廠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625000014/e65376
intro: 虎尾糖廠於西元1908年建立,廠長宿舍於西元1916年建立,糖廠在地方上有相當程度的意義,因此廠長當時的地位相當的重要,所呈現的居所具有其身分和地位。
type: 1.1

name: 臺灣府城大東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2/a10e92
intro: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臺灣知縣周鍾瑄就開始籌畫以木柵築城,並闢建七座城門,到了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開始興工。清乾隆元年,這七座城門改為土石造,並加建城門樓,清乾隆23年(西元1758年)
type: 1.1

name: 大埔石刻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10/1993e5
intro: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
type: 1.1

name: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6/764b3b
intro: 李光顯,字龍武,號鑑亭,金門古寧頭北山人。生於清乾隆22年(1757),卒於清嘉慶24年(1819),享壽六十三歲。清乾隆42年(1777),光顯入伍投效軍旅。不久,便被拔補為金門鎮標右營外委。因自幼
type: 1.1

name: 五股西雲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9/0bf4f5
intro: 新莊地區在乾隆時因墾拓到達鼎盛,因著經濟繁榮及社會安定的前提,開發得最為完全,故新建寺廟大增。五股西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又名觀音大士),從前稱「大士觀」,而為對應觀音山上另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內巖
type: 1.1

name: 黃汴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6/32dc5b
intro: 黃汴墓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造型宏偉,中央以浮雕刻有單開間重檐屋頂牌樓,牌樓雙柱內刻著「文水黃公呂氏墓」。 黃汴墓俗稱馬仔墓,為黃偉之父。黃汴,字梁輔,號東郊,明浯洲汶水人,為紫雲四安派下開汶水四房四世,
type: 1.1

name: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4/d1524b
intro: 廣福宮座落於新莊區新莊路一百五十號,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粵人所捐建。 廣福宮俗稱「三山國王廟」,正殿供奉三山國王,後殿奉祀三山國王夫人。此廟主要是粵籍移民的祭祀中心,因此一般皆以三山國王廟為
type: 1.1

name: 萬華林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305000003/0e7bc1
intro: 「萬華林宅」為日治時期當地望族富戶林氏之宅第。這座華宅的平面呈不規則形狀,三邊臨馬路,因此外觀甚為突出。它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共有三層樓,屋頂上設平台可供遠眺,是一座結合中西特色的建築。
type: 1.1

name: 東蕭蕭顯紀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3/bb734a
intro: 蕭顯紀於清末前往菲律賓從事椰子相關生意,並兼營借貸款的業務。事業有成的蕭顯紀不忘故里,見村內堂兄回鄉興建洋樓(蕭顯傳洋樓),亦在東蕭蓋了第二棟洋樓,即現今門牌13號洋樓。兩棟洋樓比鄰而居,蕭顯傳洋樓外
type: 1.1

name: 彰化集樂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126000001/27fe3e
intro:   集樂軒館舍的興建時間為日治昭和9年(1934年),由第三代傳人林綢發起,聯合林大江、吳滿、吳聘、黃瀧元等人募資購地,並興建館舍。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永樂街57巷15號。   集樂軒為彰化地區著名
type: 1.1

name: 簡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219000001/cdb74d
intro: 建築座西朝東,屬兩殿兩廊型式,乾隆年間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5年(西元1930年)重建為今日規模。第一進為七開間,懸有「簡家祠堂」木匾,兩側壁堵知身堵泥塑雙龍、雙虎,前殿、拜殿以過水廊銜接,內部分以木雕
type: 1.1

name: 臺北酒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7000001/32d8a5
intro: 酒廠位於當時樺山町八十番地,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民國十一年日本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徵收,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定名
type: 1.1

name: 南瑤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425000001/ef7317
intro: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永樂街。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南瑤宮的歷史悠久,據聞為笨港楊姓工人攜帶媽祖香
type: 1.1

name: 萬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0/0bd3ea
intro: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感於媽
type: 1.1

name: 新港奉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6/cd8cd8
intro: 嘉義新港奉天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三鄰新民路五十三號。地處清領時期之新南港街上,為昔日舊南港街遷居至新南港街之移民所創建,主祀天上聖母。笨港為清領時期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因與中國之
type: 1.1

name: 安平盧經堂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20/422072
intro: 臺灣在未開埠以前,對外的貿易活動即已非常熱絡,從事貿易活動者在開埠前有郊商,開埠後新增買辦,郊商因開埠而沒落,買辦則適時興起。盧經堂為清領末期臺灣開港通商後崛起於安平的買辦商人,經營砂糖的買賣,並且是
type: 1.1

name: 舊鼓山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8/7fadc8
intro: 舊鼓山國小原為日治時期的蕃薯藔尋常高等小學校。小學校是專供通日語的學童(幾乎為日籍學童)就讀,學習科目與日本本土一般的尋常小學校完全相同。臺灣推行小學校教育體制始於明治31年(1898)7月28日臺灣
type: 1.1

name: 臺北第一高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4/e47df1
intro: 北一女中原為日據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初創於1904年,為臺灣最早的高女之一。光復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教育英才無數,成為臺灣最出名的女子中學。它的校址原為清代城內的文廟,初建時期的校舍均為木造,
type: 1.1

name: 司法大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5/649c6d
intro: 司法大廈座落於總統府右鄰,為日治時期重要的官方建築,當時稱為高等法院。其址原有木造的愛國婦人會,後面有複審法院,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高的司法機關,但仍隸屬於總督府,高等法院之下尚轄管臺北、臺中、及臺南的地
type: 1.1

name: 瓊林蔡氏祠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9/6c6b1d
intro: 金門瓊林村現存的祠堂共有七座八祠,即蔡氏家廟、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坑乾六世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十世宗祠、前廷六世宗祠、大厝房十世宗祠、藩伯宗祠。本文所謂的蔡氏祠堂乃是指其中的「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
type: 1.1

name: 新埔林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3/8b923e
intro: 家廟興建於1913年(大正2年),是新埔街上較晚興建的宗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林家在新埔鎮上曾有公廳,因此不像其他姓氏一般於清代末期便興建祠堂。 林氏家廟之興建,主要由居住於照門的林家子孫林孔昭發起,當
type: 1.1

name: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0/98ddef
intro: 清朝前期,臺灣府城因地質不佳、築城費用、治安因素等考量,遲至朱一貴事件後,基於治安防衛上的考量,乃1725年(清雍正三年)興建東、西、南、北大門四,東、南、北小門三,共七座木柵城,並於1733年(清雍
type: 1.1

name: 新莊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6/3216c3
intro: 新莊文昌帝君本供奉在慈祐宮做為配祀之神,嘉慶十八年(1813年)因慈祐宮年久傾頹,由時任知縣的曹汝霖發起興修,翌年完工後因尚有餘款,便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始將文昌帝君獨立奉祀。光緒元年(1875年
type: 1.1

name: 西方林天來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3/fad9b3
intro: 林天來,出生於烈嶼鄉西方村,少年至汶萊經商雜貨批發致富,民國十年(C.E.1921),匯款返鄉興建此幢洋樓,由大陸匠司設計施工,建材大多購自大陸。民國二十一年(C.E.1932),林天來妻呂綢帶養女李
type: 1.1

name: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811000001/74b85d
intro: 薛家先祖原世居於鳳山,薛九重遷來內惟定居,其兒薛老晚年約1820年(嘉慶25年)時建本宅之第一進,第二進約建於1850年(咸豐元年),第三進約建於1910年(明治43年)。左營是漢人在高雄地區開發最早
type: 1.1

name: 閻錫山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316000001/7cfe51
intro: 閻錫山,字伯川,號龍池,晚號還中,山西省五臺縣人,先世以務農經商為業。祖青雲公,字龍雨,創大堡義塾,喜讀經史,平日以孝悌忠義等有關故事,及歷代興衰,課教子弟。 民國38年(1949)12月8日,時蔣總
type: 1.1

name: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220000002/beb5c1
intro: 臺北第三高女現在稱為中山女高,這是臺灣極著名的女子中學,也是臺灣最早的女中。一八九八年初創於士林,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設本科與手藝科,專收臺灣優秀女子入學。至一九一一年遷校於艋舺,即今天內江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1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5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2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1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