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宮
「碧霞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碧霞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1119000001/9e04569dd1e641bc8e01e00345b8612065c7d94e.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已有鸞務,時有文人恭奉神明,設置沙盤、木筆,請神降乩示事。清光緒年間,在宜蘭之鸞堂頗多,有名者如新民堂、喚醒堂、未信齋、醒世堂、鑑名堂、坎興堂等等。其中關於坎興鸞堂之設置,或者可以追溯至同治初年,經設鸞數次後,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四月正式開堂,並由陳祖疇、陳惟馨等人籌建碧霞宮,祭祀岳武穆神像。可能在明治三十年年初動工,於十一月初步完成主殿建物。另一方面楊士芳、李望洋等人,因有見於割臺之際,兵荒馬亂,地方不寧,乃共同組織「勸善局」,宣講忠孝節義,安定人心,並且有意建廟,求一固定集會場所。由於雙方動機、作法均不謀而合,而且楊士芳等人擁有科舉功名與官銜仕紳之名望,陳祖疇等人想借重他們之聲望以資號召,所以改讓楊士芳出面當頭,因此召集、買地、簽約率由楊士芳主事,終於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碧霞宮才全部完成。以後碧霞宮第一任首事也是請楊士芳擔任,而勸善局也並併附在碧霞宮內。時基地約百餘坪,建物佔地九十八坪一合二勺,採座北朝南之配置。碧霞宮既於明治三十二年全部竣工,嗣後有若干次之增建翻修,如大正四年(1915年)增建東西廓及左右二廊,所祀神明,中有岳王像,東西廓祀其部將,左右廊合祀五文昌。二戰後,民國四十二年一度修繕,五十年及七十年間大興土木,曾修補東西軒,七十三年發動募捐,添購該廟後面空地,準備擴建廟宇。但幾經波折,到八十年十月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並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八十一年完成設計請照,舉行破土儀式。不料,翌年五月宜蘭縣政府為慶祝「開蘭二百週年紀念」,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並列報碧霞宮為古蹟,不准重建。以後幾經反覆陳情,縣府也召開古蹟勘查座談會協調,八十六年信徒大會中同意縣府將碧霞宮列入古蹟保存。碧霞宮成立之初,便有宣講善書,教化善行之舉,較為特殊者為門生制度,分鸞、講、經三部份與賑救等修行,個人可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參加。該宮歷史不甚久遠,規模不大,裝飾簡樸,卻被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第一座縣定古蹟,其原因與價值,約略言之有三:1.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之廟宇,祭典不僅符合古制,而標榜忠孝節義之精神,保存民族正氣之宗旨,尤為他廟所罕見。2.廟之創建歷史不久,卻善於保存文物、古蹟,有豐富文化內涵。3.宣講善書,教化善行,與其門生制度,歷經百年而不墜,維繫百年傳統而不斷,不僅是該廟最具特色之活動,更是臺灣寺廟之僅存。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鄂王里4鄰城隍街5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5113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75940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7-11-1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71119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7-11-1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71119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92 。
name
碧霞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宜蘭碧霞宮又名武穆王廟,位在今宜蘭市城隍街52號,主祀岳飛,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的廟宇,其淵源可追溯至早期之坎興乩堂。扶鸞又名扶乩,是中國的一種古占法,據學者研究,清康熙年間,臺灣已有此類活動;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已有鸞務,時有文人恭奉神明,設置沙盤、木筆,請神降乩示事。清光緒年間,在宜蘭之鸞堂頗多,有名者如新民堂、喚醒堂、未信齋、醒世堂、鑑名堂、坎興堂等等。其中關於坎興鸞堂之設置,或者可以追溯至同治初年,經設鸞數次後,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四月正式開堂,並由陳祖疇、陳惟馨等人籌建碧霞宮,祭祀岳武穆神像。可能在明治三十年年初動工,於十一月初步完成主殿建物。另一方面楊士芳、李望洋等人,因有見於割臺之際,兵荒馬亂,地方不寧,乃共同組織「勸善局」,宣講忠孝節義,安定人心,並且有意建廟,求一固定集會場所。由於雙方動機、作法均不謀而合,而且楊士芳等人擁有科舉功名與官銜仕紳之名望,陳祖疇等人想借重他們之聲望以資號召,所以改讓楊士芳出面當頭,因此召集、買地、簽約率由楊士芳主事,終於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碧霞宮才全部完成。以後碧霞宮第一任首事也是請楊士芳擔任,而勸善局也並併附在碧霞宮內。時基地約百餘坪,建物佔地九十八坪一合二勺,採座北朝南之配置。碧霞宮既於明治三十二年全部竣工,嗣後有若干次之增建翻修,如大正四年(1915年)增建東西廓及左右二廊,所祀神明,中有岳王像,東西廓祀其部將,左右廊合祀五文昌。二戰後,民國四十二年一度修繕,五十年及七十年間大興土木,曾修補東西軒,七十三年發動募捐,添購該廟後面空地,準備擴建廟宇。但幾經波折,到八十年十月成立「重建籌備委員會」,並委託建築師規劃重建,八十一年完成設計請照,舉行破土儀式。不料,翌年五月宜蘭縣政府為慶祝「開蘭二百週年紀念」,將廟後方土地規劃為楊士芳紀念公園,並列報碧霞宮為古蹟,不准重建。以後幾經反覆陳情,縣府也召開古蹟勘查座談會協調,八十六年信徒大會中同意縣府將碧霞宮列入古蹟保存。碧霞宮成立之初,便有宣講善書,教化善行之舉,較為特殊者為門生制度,分鸞、講、經三部份與賑救等修行,個人可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參加。該宮歷史不甚久遠,規模不大,裝飾簡樸,卻被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第一座縣定古蹟,其原因與價值,約略言之有三:1.是臺灣少數幾個以岳飛為主神之廟宇,祭典不僅符合古制,而標榜忠孝節義之精神,保存民族正氣之宗旨,尤為他廟所罕見。2.廟之創建歷史不久,卻善於保存文物、古蹟,有豐富文化內涵。3.宣講善書,教化善行,與其門生制度,歷經百年而不墜,維繫百年傳統而不斷,不僅是該廟最具特色之活動,更是臺灣寺廟之僅存。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鄂王里4鄰城隍街52號
longitude
121.751132
latitude
24.759407
registerDateValue
1997-11-19
headCityName
宜蘭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7-11-1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宜蘭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71119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92
「碧霞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name: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11/f66115
intro:
市定古蹟「草山教師研習中心」位於北投區陽明山建國街二號,原是作為草山公共浴場,創建於一九二九年,草山溫泉遠近馳名,當時建造這座規模宏大的公共澡堂,內分男女浴池,其八角形浴池最具特色。草山改名為陽明山之
type:
1.1
八德呂宅著存堂
name:
八德呂宅著存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118000001/4302d5
intro:
呂氏為漢人移墾八德的大姓之一,根據族譜記載來自福建漳州詔安二都秀篆,屬呂萬春房支裔孫。乾隆末年,呂氏族人集合五十幾房共同出資購買田產並興建「著存堂」,為萬春公的祠堂,也是管理田產收租之公館,又名上公厝
type:
1.1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name: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2/aed1de
intro:
金沙鎮陽翟係以陳氏為主的單姓聚落,開基可上溯至五代成化三年(C.E.914),陳達奉鎮浯洲鹽場開始。傳至六世陳大燦業已蔚為大族,遂分為仁、義、禮、智、信五房(現今留在陽翟的陳氏為信房子孫
「
type:
1.1
員林保安堂曾春泉洋樓
name:
員林保安堂曾春泉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517000002/5b08c0
intro:
日治中期,員林街市街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舊大街(今中正路)、鐵道與最南邊的一條東西向連絡幹道(即今民生路)所圍的三角區塊,尤其是火車站前道路(今民權路)以南的區域。南邊橫街與舊大街交角並有員林市場,明
type:
1.1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name: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0/d26397
intro:
蓮座山巍峨獨立於大漢溪畔,觀音寺坐落其上,從「百步雲梯」拾階而上,但見寺前老榕蒼勁,枝葉扶疏,視野遼闊,可俯瞰大漢溪寬闊蜿蜒的河階,遠眺層疊起伏的山巒。嘉慶 6 年(1801),粵人鍾房緒於蓮座山建寺
type:
1.1
歸綏街文萌樓
name:
歸綏街文萌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20000001/9c2e9d
intro:
光復後,1941年即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
type:
1.1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name: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630000001/18f2a1
intro: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type:
1.1
金字碑
name:
金字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0/70adc0
intro:
宜蘭地區,舊時稱噶瑪蘭,在乾隆年間吳沙入墾後日漸開拓,嘉慶十五年(1810年)清廷將此地納入版圖並設官治理。開闢之初,通往的路徑大略分為南北二路,南路由中部經水沙連、埔里,循山路而至,北路則由淡北地區
type:
1.1
北埔姜氏家廟
name:
北埔姜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3/1cf4de
intro: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前,臺灣各地組織家族公會,北埔姜氏也組織了世良公嘗,1921年(大正10年)由姜瑞昌、姜振驤等人提倡興建家廟,並募集資金延請名匠施作,家廟至1924年(大正1
type:
1.1
齊東街日式宿舍
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1000001/593d83
intro:
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學
type:
1.1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3/720bab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紫藤廬
name:
紫藤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723000001/7beb27
intro:
市定古蹟「紫藤廬」位於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十六巷一號,為日式住宅集中區的一座古雅的木造建築。它始建於一九二0年代,屬於中級官員的宿舍,獨門獨院,鄰近學校區,環境極為寧靜而清雅。戰後日人搬走,由財政部接收
type:
1.1
蔡攀龍墓
name:
蔡攀龍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5/faf5af
intro:
蔡攀龍,字君寵,號躍州,金門瓊林人。清乾隆3年(1738)生,嘉慶3年(1798)去世,享壽六十一歲。娶妻後浦許氏,納黃氏、林氏為妾,生二子,名機與輝。蔡攀龍狀貌雄偉,聲如洪鐘,少時家貧,以捕魚為業。
type:
1.1
雄鎮北門
name:
雄鎮北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1/b97724
intro:
雄鎮北門為打狗山哨船頭港口砲台之門額題字,該砲台位處哨船頭近港北岸,略高於海平面。
據《鳳山縣采訪冊》載,雄鎮北門砲台「在臨港扼要處,周里許,營房八間、大炮兩尊」。
清同治13年(1874)5月,日軍
type:
1.1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name: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7/c6bff0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圓山別莊
name:
圓山別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4000002/fee070
intro:
圓山別莊是日治時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所建,始建於日據時期大正2年(1913年),翌年建造完成。別莊的興建與變遷過程和陳朝駿家族經營茶葉有密切關連。陳朝駿養父陳玉露於光緒年間從事茶葉貿易,先至爪哇與友人合
type:
1.1
虎尾糖廠鐵橋
name:
虎尾糖廠鐵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17000001/47e8ec
intro:
虎尾糖廠於西元1906年(明治39年)創立,當時虎尾鐵橋已經規劃興建,西元1910年(明治43年)虎尾貨物掛(所)通車,已有縱貫火車通車紀錄,並兼辦客運業務。
虎尾鐵橋由英國WestWood公司設計
type:
1.1
原臺南武德殿
name:
原臺南武德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5/ac7118
intro:
臺南武德會演武場原設於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兩廣會館之北,即所謂第1代臺南武德殿。第1代臺南武德殿自興建完成後,即作為臺南武德會支部才遷移至新武德殿。原演武場則作為警察射擊的靶場,及至日昭
type:
1.1
新竹鄭氏家廟
name:
新竹鄭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1/e2c546
intro:
鄭氏家廟位於現在新竹市北門街一七五號,創建於咸豐三年(1853年),是新竹浯江鄭氏一族的家廟。新竹鄭氏一支,世居福建漳浦縣,明末時由漳浦遷居浯江(今金門)。鄭氏開浯始祖為鄭懷仁,二世為世輝,生平皆不詳
type:
1.1
義卒賴忠之墓
name:
義卒賴忠之墓
intro:
賴忠,出生年未知,噶瑪蘭廳治人,形象黑面長身,有臂力,善用刀,在噶瑪蘭廳廳署擔任衙役。咸豐3年(1853)秋天,有出身宜蘭城外梅洲的吳磋等人,因不滿噶瑪蘭廳為籌措軍糧,而向民間收購倉穀,一群人屯聚大陂
type:
1.2
address:
第一公墓(礁溪鄉龍潭湖東側)
臺灣府城隍廟
name:
臺灣府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7/96be07
intro:
城與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
type:
1.1
嘉南大圳渡仔頭溪渡槽橋
name:
嘉南大圳渡仔頭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21000001/f16d64
intro:
嘉南大圳渡仔頭溪渡槽橋築構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西元1922至1930年間設有鐵道。昭和9年(西元1934年)後拆除鐵道,改鋪設鋼筋混凝土橋面。
type:
1.1
藏興古厝
name:
藏興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3/f02d7f
intro:
官澳藏興古厝始建於世居官澳楊氏宗族岑兜派下的第十七世楊廣理(詩伯公),約於清乾隆50-60年(1785-1795)間興建,經18、19世耿光、伯孔公,歷經十年才落成此「雙落雙護龍」傳統閩南式民居建築。
type:
1.1
彰化振豐源商行
name:
彰化振豐源商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21000002/50c0c6
intro:
本建築為完工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的雙層樓轉角式街屋,「振豐源商行」為彰化市街知名家族「磺溪吳氏」二代三人建立的商號,於日治時期取得彰化街上菸草賣捌人及「石油配給統治株式會社」乙種賣捌人身分。
type:
1.1
八芝蘭番仔井
name:
八芝蘭番仔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505000002/52c7d4
intro:
番仔井為「芝蘭八景」之一,譽稱為「番井沸泉」,為少數留存具歷史意義之水井,具人文意涵與稀少性。
type:
1.1
王金城洋樓
name:
王金城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1/819abc
intro:
王仁都,字金城,金門后宅人,早年隨父親赴印尼發展,後定居於茂物(Borgor)。初期經營麵包店,因他經營態度誠懇,深受當地荷蘭人信任,荷印政府官員特許王金城經營賭場,接手賭場後,王金城迅速累積財富。
type:
1.1
市長官邸
name:
市長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24000001/0c0233
intro:
本案宅第於昭和年間(約西元1932 年前後)興建,竣工至今已逾78 年,歷經住戶改造及基隆海港氣候多雨木料長年處濕度高的環境,已影響建築物建材使用年限。古蹟本體從日治初建作為松浦社宅,到二戰後作為市長
type:
1.1
name:
新屋范姜老屋(新屋區中正路110巷3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105000002/2846c6
intro:
清乾隆元年(1736年)范姜殿高等五兄弟相繼來臺拓墾,大房殿榮分甲頭厝一帶、二房殿高分上庄子一帶、三房殿發分東勢一帶、四房殿章分北勢一帶、五房殿爵分後湖塘一帶。當時在新屋一帶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稱
type:
1.1
新芳春茶行
name:
新芳春茶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929000001/943c92
intro:
建物約創建於1930年代,建築地為當時大稻埕地區茶外銷南洋的地點之一,於日治時期專私包種茶的精緻茶,民國40年後為財團法人王氏宗親會籌備設立處。建築物為三樓店屋形式,為連續三崁街屋,每崁三小街,水平帶
type:
1.1
松茂清泉橋
name:
松茂清泉橋
intro:
該橋為法國艾菲爾設計,西德製造,橋體重要元素包含了組合柱及鉚釘,鋼構鉚釘呈現不同於一般橋梁構造,以及橋桁一側的結構節點為少見的以滾圓鋼棒構成的roller,是見證中部地區橋梁發展的重要個案,其構造方式
type:
1.2
address:
平等里臺7甲線65公里處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0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