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天主堂聖母像族群與語言
「三民天主堂聖母像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32380 , 欄位Id的內容是73238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三民天主堂聖母像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2021年5月21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部落三民天主堂旁花園。聖母像展現出天主教本色化的特色,曾於該天主堂擔任傳教工作的巴義慈神父,在駐堂期間致力保存泰雅族文化,包括收集泰雅族傳統歌謠、傳統服飾、分析服飾上織紋的意義,研究後認為織紋的圖像可視為泰雅族文字化的象徵,巴義慈神父從織紋圖像上找出泰雅族數字意義,如聖母像背後的圖紋即巴神父所發現的數字,作為說明泰雅族並非無文字的證據。除保存文化外,神父們並致力於天主教本色化工作,目前保存於三民天主堂花園的聖母像,以泰雅族傳統社會的文面文化表現,將文面文化也表現在聖母臉上,讓族人們信服聖母也是泰雅族人的一份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3238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8B0CA02-3A33-4397-A0E1-2657D86411A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1-23T06:00: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80
Id
732380
Title
三民天主堂聖母像
Description
2021年5月21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部落三民天主堂旁花園。聖母像展現出天主教本色化的特色,曾於該天主堂擔任傳教工作的巴義慈神父,在駐堂期間致力保存泰雅族文化,包括收集泰雅族傳統歌謠、傳統服飾、分析服飾上織紋的意義,研究後認為織紋的圖像可視為泰雅族文字化的象徵,巴義慈神父從織紋圖像上找出泰雅族數字意義,如聖母像背後的圖紋即巴神父所發現的數字,作為說明泰雅族並非無文字的證據。除保存文化外,神父們並致力於天主教本色化工作,目前保存於三民天主堂花園的聖母像,以泰雅族傳統社會的文面文化表現,將文面文化也表現在聖母臉上,讓族人們信服聖母也是泰雅族人的一份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
0
-
1
-
2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
1_CC BY-SA_
-
2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1-23T06:00:5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三民天主堂聖母像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9
Id:
272259
Title:
加和部落(Kanahcian)
Description:
加和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聚落範圍主要位在加拿溪兩岸。加和部落所屬的族群為布農族,「加和」布農族語為Kanahcian,是平坦山腹的意思。部落原為卑南族人,為了採樟腦樹而搭建獵寮之地,後來與來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2
Id:
272192
Title:
發富谷部落(Fafokod)
Description:
發富谷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位於馬武窟溪右岸出口的臺地上,原本的聚落位置在靠近山的南邊,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遂將當地遷移到下方臺地,也就是現址。東河的歷史相當古老,最初文獻可以追溯到黃叔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4
Id:
272134
Title:
南田部落(Seljupetje)
Description:
南田部落位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位於省道臺9線的盡頭,將要開始爬坡進入南迥公路路旁往海邊方向的台26線省道,向海方向車行約3公里處。本村排灣族人來自幾個地方,有5、6戶人家原住於析山溪上游右側支流、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1
Id:
272171
Title:
初來部落(Sulai─iaz)
Description:
初來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在新武呂溪南橫公路出口,部落範圍在海端以北新武呂溪右岸,分為七鄰與八鄰,有初來橋可通往池上。Sulaiyaz是布農族語「榕樹」的意思。據說以前在今初來國小的位置附近有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0
Id:
589420
Title:
北星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Pabuisan部落,漢語稱做北星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原隸屬大漢部落,民國60年(1971)因建商大量興建住宅,大批人口移入,居民多為來自光復鄉、玉里鎮、瑞穗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83
Id:
195283
Title:
光榮部落七腳川系阿美族少年與少女族服照
Description:
光榮部落七腳川系阿美族族服照。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也是照片中右側的女子,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0年,當年15歲的鄭阿玉是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七腳川系的阿美族人,其父親為光榮部落的頭目,政府為了重
蠟染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3
Id:
560023
Title:
蠟染
Description:
蠟染(Batik)是印尼的國寶級工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民國98年(2009)將蠟染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印尼政府將10月2日定為「印尼蠟染節」,倡導社會大眾在每週五穿上蠟染製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5
Id:
734075
Title:
清流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轄下共分有清流、中原、眉原等3個部落,此為清流部落的入口意象,該部落為賽德克族人居所,為1930年霧社事件後,為了要防範霧社各族群之間的仇怨導致的管理困難,統治者將霧社事件後遺族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4
Id:
733354
Title:
Singo Barong Taiwan(虎面孔雀羽冠舞在臺灣)
Description:
虎面孔雀羽冠舞在印尼語稱為Reog,是印尼的傳統舞蹈,源自印尼東爪哇的波諾羅戈縣(Ponorogo),起源於15世紀,2013年波諾羅戈虎面孔雀羽冠舞被認定為印尼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7
Id:
648687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舉行獵首祭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41頁,為日治時期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獵首舞(首狩踊り)照片。
依據《臺灣大百科全書》的〈布農族舞蹈〉裡提到,卡群的布農人曾有唱跳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54
Id:
589554
Title:
米亞丸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米亞丸部落祭祀廣場石碑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米亞丸部落的祭祀廣場石碑。Myawan部落,漢語音譯做米亞丸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部落居民以太魯閣族為多數。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Myawan部落舊名為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6
Id:
169816
Title:
「相遇眷村‧愛跨族群:2010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9年(2010年)10月23日至11月14日辦理「相遇眷村‧愛跨族群:2010桃園眷村文化節」活動。有鑑於外界總認為眷村是外省人的村落,因而認為眷村文化所保存的也只是外省文化資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39
Id:
731539
Title:
台灣原住民與世界的連結-以紋身為例
Description:
活動由國立清華大學南島文化研究中心、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課程、原住民族資源中心共同主辦,台灣傳統拍次紋身師-宋海華主講,並實際拍刺演示,於2021年12月9日13:20-15:10,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197
Id:
732197
Title:
日治三位泰雅族男子飲酒(馬力巴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三位泰雅族男子著日常素色常服,在山上部落屋舍外飲酒歡樂。製酒容器為陶器或椰子外殼,飲酒時用竹杯將酒從容器中取出。泰雅男子飲酒或吸菸都是歡樂嗜好,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2
Id:
589602
Title:
拉署旦部落內顯著建築地標-中琉紀念公園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拉署旦部落中的顯著地標:中琉紀念公園。Lasutan部落,又稱拉署旦部落,位置在花蓮市國裕里左側。Lasutan為撒奇萊雅族語音,意指泥澤地。根據傳統,部落中設有tumuk頭目、banti
MOC_Id:
Culture_People282049
Id:
282049
Title:
簡聰連-找一個容得下我的所在
Description:
本篇故事創作時間為2019年,照片內容為簡聰連先生於早年在豐田時所拍攝之影像。講述其從宜蘭騎著單車遷徙來到花蓮定居於豐田的故事。
找一個容得下我的所在
我家住在宜蘭,是個世代務農的人家。那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53
Id:
485353
Title:
父親的田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圖像為長輩過去在豐坪村作農時整地的畫面。故事主人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1
Id:
272211
Title:
小港部落(Folalacay)
Description:
小港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當地的阿美族稱呼為Folalacay,以居住環境命名意思為盛產白灰石的地方,位於美山部落北方1公里處,此地亦稱為紅毛城,相傳荷蘭人曾經佔領此地,並且築城希望在此長久居住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6
Id:
672066
Title:
行政院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七期(1972)頁5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行政院分會於1972(民國61)年2月2日上午組團赴楊梅埔心軍眷新村及義胞住戶慰問,並
當代 戒指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15
Id:
733215
Title:
當代 戒指紋
Description:
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環指。
戒指是一種圓帶狀,可戴在手指上的珠寶首飾,女性和男性均會佩戴,可以由金屬、寶石、陶瓷、塑料、木或骨質製造。戒指原本就有受戒之意,象徵兩人一生的羈絆,將對方牢牢
MOC_Id:
Culture_Place142401
Id:
142401
Title:
水璉李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原住民族群,由於水璉為阿美族之部落,居民大多數也都為閩南與阿美族群。並且因為靠海,部落仍然還有許多與海洋有關的儀式進行。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21
Id:
292921
Title: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背著孩子工作。故事則說著自己過去遷徙到豐
哈拉灣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91
Id:
589391
Title:
哈拉灣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雕塑為哈拉灣部落的入口意象。Harawan部落,漢語稱做哈拉灣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
古村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3
Id:
589303
Title:
古村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著「古村部落」的標示物,是Swasal部落的入口意象。Swasal部落,漢語稱做古村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6
Id:
670706
Title:
空軍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芳齡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十二期(1965)頁4至頁5。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空軍分會附設臺北區六所幼稚園(正義、松山、南一村、信義、龍岡、建國)於1965
吉拉米代部落意象一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6
Id:
589296
Title:
吉拉米代部落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有文字的石碑是吉拉米代部落的部落意象。Cilamitay部落,漢語稱做吉拉米代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規劃建設花蓮機場、東部鐵路,工程中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6
Id:
589516
Title:
豐山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山村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豐山部落內的豐山村活動中心。Cealalupalantdlu部落,漢語稱做豐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Cealalupalantdlu為南勢阿美語,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
東光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5
Id:
589375
Title:
東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有「東光部落」字樣的木牌為Donkuan部落的入口意象。Donkuan部落,漢語稱做東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相傳此地山勢陡峭,土石容易剝落,夏季容易有落雷。當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25
Id:
670725
Title:
眷村十年開拓記
Description:
〈眷村十年開拓記〉,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頁13至頁16。
自1956(民國45)年組織「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國軍眷屬住宅籌建委員會」,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4
Id:
714534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17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9年9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17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17期內容以客家流行音樂為主題。音樂是歷代文化的縮影,我們能從音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