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設的牛奶站族群與語言
「中美合設的牛奶站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5173 , 欄位Id的內容是66517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中美合設的牛奶站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中美合設的牛奶站〉,沈嫄璋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二期(1959)頁8。
該文為中美合作雙方合設在臺的第一座牛乳奶–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與美國駐華海軍婦女會合辦海軍基隆眷屬牛奶站,在1959(民國48)年8月28日已正式成立。當天開幕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蒞臨指導,並請海軍總司令夫人黎哈君奇主持開幕典禮,美國海軍協防司令史慕德夫人一同出席剪綵。這所牛奶站的成立,海軍第三軍區司令陳慶甲(1914-2010)夫人趙淋卿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同時身為海軍第三軍區婦聯支會的主任委員。雖該軍區本身經費有限,為使眷區的孩子能得到較好的營養,與美國軍方人員的夫人們研商辦法,由婦聯會和美國海軍婦女會共同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申請七九三八磅的大量奶粉,因此在海軍第三軍區內中美雙方合作設立牛奶站。而該牛奶站的供應方法與其他牛奶站不同,每天下午五時分發每位兒童三○○西西牛奶和一塊麵包,自8月28開始供應,並檢查各位兒童的體重,記錄下來,每三個月作一比較,確認兒童是否健康成長。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517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015F61C-539C-4258-9EDE-91379120652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6: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73
Id
665173
Title
中美合設的牛奶站
Description
〈中美合設的牛奶站〉,沈嫄璋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二期(1959)頁8。 該文為中美合作雙方合設在臺的第一座牛乳奶–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與美國駐華海軍婦女會合辦海軍基隆眷屬牛奶站,在1959(民國48)年8月28日已正式成立。當天開幕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蒞臨指導,並請海軍總司令夫人黎哈君奇主持開幕典禮,美國海軍協防司令史慕德夫人一同出席剪綵。這所牛奶站的成立,海軍第三軍區司令陳慶甲(1914-2010)夫人趙淋卿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同時身為海軍第三軍區婦聯支會的主任委員。雖該軍區本身經費有限,為使眷區的孩子能得到較好的營養,與美國軍方人員的夫人們研商辦法,由婦聯會和美國海軍婦女會共同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申請七九三八磅的大量奶粉,因此在海軍第三軍區內中美雙方合作設立牛奶站。而該牛奶站的供應方法與其他牛奶站不同,每天下午五時分發每位兒童三○○西西牛奶和一塊麵包,自8月28開始供應,並檢查各位兒童的體重,記錄下來,每三個月作一比較,確認兒童是否健康成長。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6:17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中美合設的牛奶站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7
Id:
222377
Title:
二月:Tminun-編織的技藝與記憶
Description:
編織在太魯閣族的生活裡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編織這樣的記憶述說著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只是織布技藝以及布面上不同織紋的呈現,織具及線材的來源更有著豐富的環境知識,我們得以親近我們的土地。隨著社會生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329
Id:
638329
Title:
有聲勝無聲——威克理夫通訊雙月刊
Description:
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簡稱「威會」)的錄音隊在2020年1月中完成了「阿美語有聲書」的錄音工作,威會的2020年3月號雙月刊全版報導有聲書錄製心得,錄音隊簡述參與專案的過程,阿美語工作人員則提到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0
Id:
272170
Title:
新武部落(Samuluh)
Description:
新武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是海端鄉最西側的部落。新武部落的新武橋在三條溪〈大崙溪、霧鹿溪、武拉庫散溪〉交會處。早期大崙溪沿岸有許多布農族聚落散布。西元1912年設有「番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1
南華部落B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6
Id:
589656
Title:
南華部落B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B意象。Mabuwakay部落,漢語稱作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
蕭泰太泰式料理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9
Id:
685639
Title:
蕭泰太泰式料理
Description:
蕭泰太店面位置非常顯眼,是安和路一帶少數的泰式餐廳之一。店裡是由來自台灣的老闆和來自泰國的老闆娘一起經營,所以裡面賣的每道菜都是道地的泰國口味。從2016年開始經營以來,曾經中途歇業一段時間,後來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1
Id:
630001
Title:
蘭大弼拍攝阿里山蒸汽火車出軌意外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由蒸氣機關車拉行的客運火車,巧遇蒸氣機關車出軌的意外,蘭大弼記錄工程人員討論
馬偕的腳蹤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14
Id:
514314
Title:
馬偕的腳蹤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0
Id:
64856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7】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這些繪文字所記錄的是曆法、歌謠、公告、會計紀錄、墓碑、傳記、請願書、人口調查表、情書。原本原始民族,是以睡覺次數來計算天數;以月亮的盈虧來算月份;以穀物的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3
Id:
630003
Title:
蘭大弼記錄的阿里山森林鐵路26號謝式蒸氣機車頭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於抵達目的地下車後,拍攝牽引該車次的牽引機車頭26號謝式蒸汽機車頭,所呈現的
當代阿美族 八角花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13
Id:
733113
Title:
當代阿美族 八角花紋
Description:
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阿美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阿美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為學生自己設計,稱為八角花紋,
樹湖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7
Id:
589517
Title:
樹湖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樹湖部落入口。Taukak部落,漢語稱做樹湖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樹湖村。Taukak是南勢阿美語,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嘉矩按照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5
Id:
630025
Title:
彰基老蘭醫生樓拆除前,已退休宣教師合照
Description:
1982,要建設彰化基督教醫院南郭醫療中心(現今之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區),要將老蘭醫生樓及老姑娘樓拆除,連宿舍前的廣場合併為建築用地。多位宣教師返回共襄盛舉,蘭大弼(後左)及魏克思醫生(後右)站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7
Id:
272147
Title:
大峰峰部落(Polot)
Description:
大峰峰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部落原為加禮宛人部落大峰峰社,在清光緒17年(1891)左右,從石寧埔居住的加禮宛人潘那老,和另一戶人家轉居於此地,後來貓公社也有三戶遷居於此。大峰峰部落的南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7
Id:
272217
Title:
卡努舒岸部落(Kainisungan)
Description:
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時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7
Id:
589527
Title:
水璉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水璉部落的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Ciwidiyan部落,漢語稱做水璉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Ciwidian」即「此地多蛭」之意,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97
Id:
685597
Title:
Warkop Nusantara 印尼小吃咖啡店
Description:
印尼店名Warkop是Warung Kopi(咖啡小吃店)的縮寫,這家印尼小吃店開在二間越南餐廳的中間,店家騎樓就是廚房,幾位掌廚的印尼大姐們總是會親切的歡迎路人進來坐。店裡的老闆是台灣人,有時候
主農里福德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4
Id:
264834
Title:
主農里福德宮
Description:
早期客家人來開墾時,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所到之處會祭拜伯公(土壁宮),常見以石頭或大榕樹來代替。有明庄(今主農里一帶)為客家人聚集之地,此福德廟即為原主農里的石頭所安放之處。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60
Id:
733360
Title:
GASUM(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SUM於2015年5月15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Sumbaw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松巴哇(Sumbaw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4
Id:
732314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湯瑞葉副本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的文手耆老,vuvu即使年事已高但是性情十分樂觀,在訪視過程不斷地說笑話,從座椅旁不斷翻出自己所織作的網袋。vuvu與時任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院長童春發教授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73
Id:
296273
Title: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放牛的畫面。故事講述蘇罔市過去在農村的生
梧棲鎮志-住民篇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63
Id:
660763
Title:
梧棲鎮志-住民篇
Description:
梧棲為臺中縣西陲之小鎮,西臨臺灣海峽,東接沙鹿,早昔居民多以漁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恬靜,雖然經濟並未蓬勃發展,但也其樂融融,為典型之漢人移墾社會。日據末期,由於梧棲位於臺灣西海岸之中點,居形勢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2
Id:
734272
Title:
當代排灣族 百步蛇實體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的文身圖紋表現,都以象徵形圖紋為主,如人形紋、百步蛇紋等都不具有實體形象。這可能與傳統文身工具與技藝限制有關,因為排灣族服飾圖紋中,有百步蛇實體圖紋的利用。此圖紋為百步蛇實體圖紋,非象徵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6
Id:
589516
Title:
豐山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山村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豐山部落內的豐山村活動中心。Cealalupalantdlu部落,漢語稱做豐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Cealalupalantdlu為南勢阿美語,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86
Id:
512286
Title:
一小隊自室島少尉以下戰死者的納骨堂
Description:
1914年(大正3年)6月7日,日軍攻陷卡拉寶社,並大量焚燒屋舍。卡拉寶社原住民暫時撤離,但不久反攻卡拉寶北側山頭上的日軍,激戰中步兵第二聯隊第十一中隊的小隊長室島少尉以下全被殲滅。戰後日軍於山頭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0
Id:
589430
Title:
森榮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森坂步道入口處
Description:
Cilo’ohay部落,漢語稱做森榮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教堂森榮部落的天主堂,就位在森坂步道的入口。森榮里在日治時期是林業開發興盛地區,吸引福佬人、客家人與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7
Id:
756547
Title:
南興五榖爺廟—大溪永昌宮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南興五穀爺廟──大溪永昌宮」,此故事為大溪永昌宮的信仰故事,永昌宮主祀五穀大帝
順那部落(Sena)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9
Id:
272199
Title:
順那部落(Sena)
Description:
順納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從德高橋南產業道路下溪谷北轉西行,或自北溪站下溪谷經北源國小北行,約2公里左右,即可抵達阿美族順那部落。此處為北溪河階地,為地質「大港口層」,鬆軟沙、頁岩或泥岩的交互層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8
Id:
630008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有兒童主日學女生一起跳舞
Description:
蘭醫生樓前面有一片廣場,隨著時間不同有不同的功能演變,這張照片中記錄的是1960年代中期在廣場上進行兒童主日學女生舞蹈教學的情景。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
順安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31
Id:
589531
Title:
順安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Pibutingan部落,漢語稱做順安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順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約在200年前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群曾在此地開墾耕作農作物。昭和元年(19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1
Id:
169821
Title:
「"眷永"好時光:2015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4年(2015)10月24日至11月1日辦理「"眷永"好時光:2015桃園眷村文化節」,本案以『眷永好時光』為主軸,邀請七大社區接力推出系列活動,更串連首次曝光的「桃園眷村鐵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36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1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2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