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族群與語言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14511 , 欄位Id的內容是71451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8月出版的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
《好香的茶》內容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客家公仔做主角,在繪本中介紹客家奉茶文化及桃園茶製作的故事。奉茶,是早期客家庄特有的景象,農村常會看到「奉茶」的茶亭,茶亭內擺了一桶茶及幾個杯子,路過的旅人或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在茶亭裡喝杯茶,歇息片刻,這是客家人好客、與人為善的胸懷的展現。茶是臺灣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由於臺灣客家族群依山而居,為適應環境開始墾荒種茶,尤其臺灣西部重要交通幹線(臺三線)沿線的桃園、新竹、苗栗等地的丘陵地,更是客家茶文化產業的重要聚落。而其中又以東方美人茶、桃映紅茶及龍泉茶是桃園客家茶農出產的優質茶品。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是針對幼兒園親子師生共同閱讀所設計的幼兒客家文化繪本。內容以介紹客家文化為主軸,以貼近幼兒之生活經驗如食、衣、住、行、育樂等為主題,並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客家公仔為主角進行人物串聯,創作出正向有趣、圖文熱鬧、內容淺顯易懂且優質實用的客家文化教材。另外依繪本內容錄製四縣腔及海陸腔配音,並以電子書型式在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官網提供民眾閱讀,也提供客語沉浸式幼兒園教學參考及使用,讓更多的學童能深入瞭解客家文化知識。
參考資料
1. 幼兒客家文化繪本電子書-好香的茶,客語學習園地,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https://www.hakka.tycg.gov.tw/home.jsp?id=240&parentpath=0,5&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2109220003≅listdn=ou=data,ou=Hakka_material,ou=chhakka,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瀏覽日期:2022/04/28)
2.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https://gpi.culture.tw/books/1011001180(瀏覽日期:2022/04/28)
3. 客語薪傳師畫繪本 傳承奉茶精神,2019/7/11 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711000688-260107?chdtv(瀏覽日期:2022/04/28)
4. 臺灣客家「茶湯」,客家委員會,https://webc.hakka.gov.tw/findhakkafood/tea_list_cht.html(瀏覽日期:2022/04/28)
5. 農特產-桃園好茶,桃園市政府農業局,https://agriculture.tycg.gov.tw/home.jsp?id=229&parentpath=0,118,227(瀏覽日期:2022/04/28)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1451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63E8481-D9F0-4A1A-B681-386F496B8FD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7-29T08:42:0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11
Id
714511
Title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8月出版的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 《好香的茶》內容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客家公仔做主角,在繪本中介紹客家奉茶文化及桃園茶製作的故事。奉茶,是早期客家庄特有的景象,農村常會看到「奉茶」的茶亭,茶亭內擺了一桶茶及幾個杯子,路過的旅人或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在茶亭裡喝杯茶,歇息片刻,這是客家人好客、與人為善的胸懷的展現。茶是臺灣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由於臺灣客家族群依山而居,為適應環境開始墾荒種茶,尤其臺灣西部重要交通幹線(臺三線)沿線的桃園、新竹、苗栗等地的丘陵地,更是客家茶文化產業的重要聚落。而其中又以東方美人茶、桃映紅茶及龍泉茶是桃園客家茶農出產的優質茶品。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是針對幼兒園親子師生共同閱讀所設計的幼兒客家文化繪本。內容以介紹客家文化為主軸,以貼近幼兒之生活經驗如食、衣、住、行、育樂等為主題,並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客家公仔為主角進行人物串聯,創作出正向有趣、圖文熱鬧、內容淺顯易懂且優質實用的客家文化教材。另外依繪本內容錄製四縣腔及海陸腔配音,並以電子書型式在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官網提供民眾閱讀,也提供客語沉浸式幼兒園教學參考及使用,讓更多的學童能深入瞭解客家文化知識。 參考資料 1. 幼兒客家文化繪本電子書-好香的茶,客語學習園地,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https://www.hakka.tycg.gov.tw/home.jsp?id=240&parentpath=0,5&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2109220003≅listdn=ou=data,ou=Hakka_material,ou=chhakka,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瀏覽日期:2022/04/28) 2.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https://gpi.culture.tw/books/1011001180(瀏覽日期:2022/04/28) 3. 客語薪傳師畫繪本 傳承奉茶精神,2019/7/11 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711000688-260107?chdtv(瀏覽日期:2022/04/28) 4. 臺灣客家「茶湯」,客家委員會,https://webc.hakka.gov.tw/findhakkafood/tea_list_cht.html(瀏覽日期:2022/04/28) 5. 農特產-桃園好茶,桃園市政府農業局,https://agriculture.tycg.gov.tw/home.jsp?id=229&parentpath=0,118,227(瀏覽日期:2022/04/28)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7-29T08:42:06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好香的茶》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4
Id:
732304
Title:
2013探視泰雅族文身耆老柯菊蘭
Description:
2013年1月探視苗栗縣泰安鄉梅園部落的Lawa’naTawyu(漢名柯菊蘭)文面耆老,由當地泰雅族人劉仁祥攝影師及現任泰興國小盧曉玲校長帶領下前往,Lawa’naTawyu(漢名柯菊蘭)在當時身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64
Id:
753564
Title:
東女慈聖宮四媽移溪
Description:
鄰近烏溪與其支流大里溪匯流之處的東女慈聖宮,是「大屯十八庄迎媽祖」的頭庄。因所處地理位置關係,廟宇流傳的四媽移溪故事,反映出過去先民開墾與聚落遷移、天災影響莊稼收成、河流路線與航運史,也反映出當時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7
Id:
648657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十月獵首祭(下)】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獵首祭在《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中稱作取稗祭(mabirao),一共舉行五天。橫尾廣輔的紀錄則稱獵首祭叫boanpabizaoan。
11-1作者為兒子Talu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9
Id:
589349
Title:
掃叭頂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瑞穗鄉舞鶴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Sapat部落,漢語稱做掃叭頂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為位於掃叭頂部落的舞鶴國民小學大門口。掃叭頂部落是瑞穗鄉內新興的部落之一,Sapat為阿美語,是「平板」的意思。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99
Id:
685599
Title:
CANDYS’ STOP&SHOP 菲律賓雜貨店
Description:
這家菲律賓雜貨店的總店在高雄,老闆是菲律賓華僑,店舖位置位於國賓大樓一樓內部的小巷裡,客群以菲律賓人為主,老闆說他們通常開店到傍晚人潮散去為止,其實沒有固定的關門時間。店內除了菲律賓零食和泡麵,還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119
Id:
671119
Title:
聯勤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王玉娟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九卷第二期(1968)頁11至頁12。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聯勤分會為解除眷村中暮年遺眷之寂寞,使其發揮互助互愛之精神,先後在飛駝二村
南華部落B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6
Id:
589656
Title:
南華部落B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B意象。Mabuwakay部落,漢語稱作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8
Id:
512278
Title:
「托魯閣蕃人隊」提取「敵蕃」首級
Description:
兩名「托魯閣蕃人隊」成員,在前線各提著「敵蕃」的首級。太魯閣戰爭中,賽德克族托魯閣與道澤兩群早年因獵場紛爭,而與東部太魯閣族成為世仇,因而受到日軍徵招為「蕃人作業隊」,給予制式武器,從事嚮導、偵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20
Id:
272220
Title:
卡米努部落(Kaminu)
Description:
卡米努部落位於鸞山村。目前的鸞山村位於卑南溪與鹿野溪交會口的東岸、海岸山脈的都蘭山之西邊。是日治時期大關山事件後,日本政府將內本鹿布農族人移住而形成的新聚落,並將聚落分為上野、中野、下野三個部分區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9
Id:
272149
Title:
三間屋部落(Sadipongan)
Description:
三間屋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原本為西拉雅族居地,位於三間溪右岸,後來有興昌的海岸阿美族人遷居至大俱來居住。清末時期曾被誤認成水母丁,日治時期,常與大俱來並稱三間屋,光復後,大馬武窟與八里芒的卑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3
Id:
272113
Title:
叉飛勞巫勒部落(Tjaviljaul)
Description:
叉飛勞巫勒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為排灣族部落。新興村位於北太麻里溪中游出山處南岸,是金峰鄉最南端的村里,也是飛地村,前身為近黃村。西元1954年(民國43年),近黃村各社集體遷村到太麻里鄉北里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482
Id:
671482
Title:
婦聯總會張再儀組長督導蘭陽林區支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廿卷第六期(1970)頁尾分會工作影輯。
1970(民國59)年1月13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張再儀組長、劉守莊組長由婦聯會宜蘭縣分會主任委員陳林桂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2
Id:
732202
Title:
日治台灣蕃人出獵(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圖中泰雅族男子以長槍、弓箭、長矛出獵。圖中大多數男子有文額紋,頤紋部分不清楚是否有文。男子或包頭巾、或戴籐帽。身上披有方巾,腰綁遮陰布並繫長刀,腳或綁有綁腿。部分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8
Id:
589358
Title:
豐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富教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在Tingalaw部落內的豐富教會。Tingalaw部落,漢語稱做豐富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人稱此地為「Tingalaw」,為早期Fakong(
荳蘭社公館與頭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7
Id:
514607
Title:
荳蘭社公館與頭目
Description:
圖為荳蘭社公館卜頭目,從照片中可見頭目戴上日警的帽子,並著漢人的服飾,阿美族的一些傳統已經與漢民族、日本融合。此繪葉書由「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發行。「荳蘭」在荷蘭時代的文獻中被稱「Tallerom
泰雅族婦女文面運動上衣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62
Id:
732362
Title:
泰雅族婦女文面運動上衣
Description:
今日許多原住民族圖文被使用在現代服飾開發中。簍卡創意行銷有限公司以泰雅族問候語LOKAH的漢字拼音來命名,以原住民泰雅族文化為創作底蘊,進行當代衣飾設計。 文化即生活,簍卡文創期盼將泰雅族特有的飲
南華部落A街景-2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7
Id:
589657
Title:
南華部落A街景-2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A街景。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為阿美族人居住,12鄰地區為早期定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76
Id:
660076
Title: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4
Id:
589344
Title:
烏卡蓋部落聚會所入口一景
Description:
Okakay部落,漢語稱做烏卡蓋部落,又稱大興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深色大門,為烏卡蓋部落聚會所的入口。相傳Okakay部落最早為布農族居住,但擔憂太魯閣族的攻擊
影劇六村閱覽室開幕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63
Id:
665163
Title:
影劇六村閱覽室開幕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一期(1963)頁尾各分會工作活動影輯。
影劇六村工作隊改選於1963(民國52)年五月底完畢,吳迎南被選為隊長,吳隊長接任後召集了一次擴大座談會,出席全村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0
Id:
648640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一月小米播種祭(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兩張圖案為Mangdavan家族板曆的一月小米播種祭minpinan,於農曆一月連續舉行十五天。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記載此祭叫boami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22
Id:
648522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6-1】1935年5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
副標題:由創作者的兒子秘藏 當局調查真相
內文:可謂受世人誇耀的高砂族文化物質──獨一無二由布農族手製的繪曆,今年經調查,略知是由臺中州丹大社移住鳳林支廳Mahowan(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3
Id:
514593
Title:
一群頭頂著陶壺的阿美族薄薄社婦女
Description:
陶器、陶壺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日常生活中水壺、飯鍋、碗、酒杯,也是祭祀用的祭器。阿美族婦人一天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即是到河邊取水裝入陶罐,並將其頂於頭上運回部落家中使用。此張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0
Id:
589310
Title: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有「卓溪部落」的標示物及導覽圖,是Panital部落的入口意象。Panital部落,漢語稱做卓溪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Banita」為布農族語,是一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93
Id:
648593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4】1938年7月4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發現繪曆 雖是珍貴文獻 但無法解說 近日移川教授入山
內文:[花蓮港電話]記錄深山高砂族之歲時節慶及農耕祭儀的唯一貴重文獻資料──繪曆,去年7月得知是由臺中州丹大社移住花蓮港廳鳳林郡Mah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2
Id:
272192
Title:
發富谷部落(Fafokod)
Description:
發富谷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位於馬武窟溪右岸出口的臺地上,原本的聚落位置在靠近山的南邊,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遂將當地遷移到下方臺地,也就是現址。東河的歷史相當古老,最初文獻可以追溯到黃叔璥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9
Id:
589389
Title:
安通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具屋頂的半開放式建物,是Angcoh部落舉辦傳統祭儀的場地。Angcoh部落,漢語稱做安通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Angcoh是從阿美族語「Ancuhy」而來,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4
Id:
272114
Title:
德路那弗那弗克部落(Djelunavunavuk)
Description:
德路那弗那弗克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為排灣族部落。新興村位於北太麻里溪中游出山處南岸,是金峰鄉最南端的村里,也是飛地村,前身為近黃村。西元1954年(民國43年),近黃村各社集體遷村到太麻里鄉北
阿美族婦女的土器製作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0
Id:
514590
Title:
阿美族婦女的土器製作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原為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在東臺灣做田野調查時所拍攝,後人再自行以彩色技術上色後出版成繪葉書,因此該阿美族的服飾顏色可能並不完全準確。圖中可見,阿美族婦人正在製作陶罐容器。對於他們來說,陶器不僅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7
Id:
589367
Title:
新白楊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萬榮鄉見晴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於Gbayang部落範圍內的見晴國民小學。Gbayang部落,漢語稱做新白楊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電影
每1日更新,1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5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61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8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