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評估座談會-花蓮場族群與語言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評估座談會-花蓮場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72803 , 欄位Id的內容是67280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評估座談會-花蓮場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1月30日下午於國立東華大學人社二館A207會議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5人出席,分別為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系高徳義副教授、古賴獵人學校巴奈‧法老總幹事、花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鐘文觀執行長,由本次計畫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座談會。
本次座談主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遭受國家強制同化政策影響之歷史回顧與評析、命名文化遭受不當政策限制的影響與流失及我國現行文化政策、法規與體制對原住民生活、經濟與文化資產的影響評估。另也說明轉型正義必須要說服大眾原住民族需要差異性以及國家需要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好處,可能必須作成理論基礎。
會談中提及幾點建議:原住民族識別辦法,可能會造成分化效果;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不能互相更改身分,對原住民之政治參與造成限制;民法身分法當中仍有有很多瓦解原住民族傳統情形,沒有考慮到原住民傳統親屬身分,需再進一步檢討修法。
然而,以文化思考邏輯角度觀之,國家應透過更完整的環境與場域重新建構原住民文化思考能力,如發展沉浸式的原住民族教育或教育自治等,透過完整的教育來傳承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72803&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72AF63DB-D3E7-4DD4-B08E-9BE621AC4EA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38:2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Event672803
Id
672803
Title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評估座談會-花蓮場
Description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1月30日下午於國立東華大學人社二館A207會議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5人出席,分別為東華大學民族事務發展學系高徳義副教授、古賴獵人學校巴奈‧法老總幹事、花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鐘文觀執行長,由本次計畫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座談會。 本次座談主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遭受國家強制同化政策影響之歷史回顧與評析、命名文化遭受不當政策限制的影響與流失及我國現行文化政策、法規與體制對原住民生活、經濟與文化資產的影響評估。另也說明轉型正義必須要說服大眾原住民族需要差異性以及國家需要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好處,可能必須作成理論基礎。 會談中提及幾點建議:原住民族識別辦法,可能會造成分化效果;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不能互相更改身分,對原住民之政治參與造成限制;民法身分法當中仍有有很多瓦解原住民族傳統情形,沒有考慮到原住民傳統親屬身分,需再進一步檢討修法。 然而,以文化思考邏輯角度觀之,國家應透過更完整的環境與場域重新建構原住民文化思考能力,如發展沉浸式的原住民族教育或教育自治等,透過完整的教育來傳承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38:21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評估座談會-花蓮場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1
Id:
169821
Title:
「"眷永"好時光:2015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4年(2015)10月24日至11月1日辦理「"眷永"好時光:2015桃園眷村文化節」,本案以『眷永好時光』為主軸,邀請七大社區接力推出系列活動,更串連首次曝光的「桃園眷村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7
Id:
672057
Title:
陸光三邨石碑
Description:
陸光三村,興建落成於1966(民國55)年,自治會辦公室成立在現在眷村故事館前的警衛室。1988(民國77)年,因原自治辦公室空不敷使用,由龜山鄉公所起造與建了陸光三村文康活動中心暨自治會辦公室(
梧繞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8
Id:
589348
Title:
梧繞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Olaw部落,漢語稱做梧橈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有舞臺的空間,就是梧橈部落的聚會所。Olaw為阿美語,意指「黑色」,因部落東方山色為棕黑色而以此為名。梧橈部落為瑞穗
歐嗨‧斯娃娜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41
Id:
142841
Title:
歐嗨‧斯娃娜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訪談者:歐嗨‧斯娃娜,阿美族,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8月3日,地點於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內容包含:個人教
巴族耶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8
Id:
589298
Title:
巴族耶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綠意盎然的街景是Pacuya部落的街景。Pacuya部落,漢語稱做巴族耶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吳江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二次世界大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50
Id:
64855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3】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
二、布農族
布農族現今總人口數約1萬7000多人,在蕃地領域,與排灣族、泰雅族並列為三大種族之一,主要居住於以新高山為中心的臺中州、高雄州、花蓮港廳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0
Id:
630030
Title:
蘭大衛與高仁愛相伴出遊梨山
Description: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雖然於1980年7月自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返回英國居住,但仍多次返回曾經服務過的福建泉州惠世醫院及彰化拜訪故友,並遊覽台灣各地。這照片是蘭大弼與高仁愛於1992年返回台灣時,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06
Id:
685606
Title:
RJ MART TAINAN BRANCH RJ東南亞超市(台南)
Description:
RJ超市是大型的菲律賓連鎖超市,店內空間很大,店內牆上可以掃QR code加LINE好友,超市的LINE帳號不定時會傳送優惠訊息,超市也有Pinoy Express公司的運貨服務,讓在台灣的菲律賓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61
Id:
756561
Title: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在《乾隆中葉台灣原漢界址圖》與《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6
Id:
589516
Title:
豐山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山村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豐山部落內的豐山村活動中心。Cealalupalantdlu部落,漢語稱做豐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Cealalupalantdlu為南勢阿美語,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
小台東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24
Id:
589624
Title:
小台東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Citekudan部落,漢語稱做小臺東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部落成形的原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於昭和5年(1930),臺東縣鹿野鄉永安
馬佛部落入口歡迎標語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7
Id:
589437
Title:
馬佛部落入口歡迎標語
Description:
Fahol部落,漢語稱做馬佛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西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的阿美族原居舊部落Karowa(噶馹佤),日治時期向北集團移往,最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7
Id:
272067
Title:
麻勒得泊部落(Maledep)
Description:
麻勒得泊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太麻里溪北岸,馬里德卜溪中游東
當代排灣族 太陽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44
Id:
733244
Title:
當代排灣族 太陽紋
Description:
為宋海華當代創作。脫胎於排灣族傳統太陽紋,並在傳統描線表現形式之外,以點的密度表現出深淺,提升藝術美感。拍刺文身在當代仍保留拍刺的形式,但針以完全為不鏽鋼針而非植物針,能文非常細的點,配以當代的墨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35
Id:
648435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3】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新高郡Katoguran社的祭司Ibi Isikakabusu(推測約五十五、五十六歲)父親叫Hadoru 、祖父叫 Hisoru、曾祖父叫Hadoru。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80
Id:
64858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1-2】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下)〉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下)
內文:(接續)1934(昭和9年)11月號《理蕃之友》,警務局的齋藤警部看了我寫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繪曆的報導,翌年3月,前往新高郡出差時,見到當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18
Id:
589618
Title:
阿都南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立光華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阿都南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光華國民小學。Atonan部落,漢語稱做阿都南部落,又稱光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光華村,部落中原住民人口以阿美族為最多。民國51年(1962)警備開發第一
南華部落B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6
Id:
589656
Title:
南華部落B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B意象。Mabuwakay部落,漢語稱作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
MOC_Id:
Culture_Event170678
Id:
170678
Title:
《我村、我家:桃園眷村文化節18週年》
Description:
2018年桃園眷村文化節為桃園第18屆,為回顧歷年眷村文化節活動之成果、記錄桃園眷村的故事,於當年度出版《我村、我家:桃園眷村文化節18週年》一書。讓歷年參與眷村文化節之桃園眷村社區、各社區營造團隊及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33
Id:
648633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基本圖案解讀(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
本系列範例為Qanituan社祭事曆第一代創始者Laung Mangdavan及兒子Talum Mangdavan所創作,每項圖案都會有兩張圖片(某些圖案則只出現在一塊板曆上),左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099
Id:
733099
Title:
當代阿美族 阿公的情人袋織紋
Description:
為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阿美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阿美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為學生自己設計,呈現連續三角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6
Id:
648696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司Qaisul Mangdavan
Description:
圖為1935年鈴木秀夫《臺灣蕃界展望》中的第45頁,手拿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事曆的祭司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
Qaisul為Qan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33
Id:
660733
Title:
梧棲鎮志 - 目錄
Description:
梧棲為臺中縣西陲之小鎮,西臨臺灣海峽,東接沙鹿,早昔居民多以漁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恬靜,雖然經濟並未蓬勃發展,但也其樂融融,為典型之漢人移墾社會。日據末期,由於梧棲位於臺灣西海岸之中點,居形勢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0
Id:
589630
Title:
永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永安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Sirakesay部落,漢語稱為永安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屬太昌村甘園,原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6
Id:
272046
Title:
石山部落(Kakawasan)
Description:
根據原民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石山部落位在臺東市富豐里8~15鄰,北側和西側為吉林路(臺11乙),部落分布以整齊的棋盤式排列。早期稱作猴仔山社,部落族語K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7
Id:
272127
Title:
慶豐部落(Cipuwa)
Description:
慶豐部落位在池上鄉慶豐村1至11鄰,池上車站東方約1公里處。北方鄰近萬朝溪和花蓮縣富里鄉;西方為大坡村;南方為錦園村;東方為福文村和位在池上市區的福原村。池上大坡池則位在部落南方。臺9線為部落重要道路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53
Id:
485353
Title:
父親的田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圖像為長輩過去在豐坪村作農時整地的畫面。故事主人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6
Id:
272196
Title:
阿奚露艾部落(Asiroay)
Description:
阿奚露艾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阿美族語稱呼當地為Asiroay,意思為橘子園之意,因本地有廣植柑橘類果樹而得名。漢人稱呼此地為柑桔林或柑仔林。當地阿美族並無自己的豐年祭,而是參加泰源村的相關活動
《桃園客家》季刊第8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25
Id:
714525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8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7年6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8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8期內容以大溪區為主題,2017年大溪區成為桃園市第8個「客家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13
Id:
714513
Title:
桃園客家文化繪本《粢粑好好吃》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021年8月出版的桃園客家文化繪本《粢粑好好吃》。
《粢粑好好吃》內容以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客家公仔作主角,在繪本中介紹客家米食文化。糯米搗製的甜點「麻糬」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5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