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族群與語言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56561 , 欄位Id的內容是75656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在《乾隆中葉台灣原漢界址圖》與《台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的打撈山隘、烏樹林隘和大溪墘隘落在今桃園境內。事實上,1768-1781(乾隆33-48)年間,在烏樹林隘的附近還有一處黃泥塘隘。此消失的黃泥塘隘,與導致第三次劃界的林淡案有密切相關,本故事即為此黃泥塘隘與林密案的相關故事。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1。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656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524671D-B0E4-4CC1-BE65-B9F19E3C603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6-26T14:38: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61

Id

756561

Title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在《乾隆中葉台灣原漢界址圖》與《台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的打撈山隘、烏樹林隘和大溪墘隘落在今桃園境內。事實上,1768-1781(乾隆33-48)年間,在烏樹林隘的附近還有一處黃泥塘隘。此消失的黃泥塘隘,與導致第三次劃界的林淡案有密切相關,本故事即為此黃泥塘隘與林密案的相關故事。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1。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6-26T14:38:18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3
Id: 665143
Title: 簡介婦聯陸軍第二分會
Description: 〈簡介婦聯陸軍第二分會〉,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四期(1959)頁7。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陸軍第二婦聯分會,於1954(民國43)年9月12日成立,該分會成立以來,先後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26
Id: 731626
Title: 太陽的小孩
Description: 屏東車站公共藝術。父親肩上扛著小孩,身旁母親手持竹蜻蜓逗著小孩笑,傳遞著親情般的體溫,現代人有了嬰兒手推車之後,親情的體溫已不再傳遞,在現代快速繁忙的生活中,如同人情味的流失一樣,試想透過該作品的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06
Id: 648906
Title: 【祭事曆-3】 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第三塊祭事曆。藤澤茽收自Qanituan社
Description: 本件祭事曆的典藏紀錄為1935年藤澤茽收自Qanitu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為已知布農族Qanitun社的第三塊祭事曆,創作者不詳。此塊長121.7cm,寬10.3cm,厚1.4cm。國立臺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68
Id: 142568
Title: 豐山湯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與閩南族群,過去從台中東勢與三重輾轉搬遷來到豐田。縣在豐田務農,種植檳榔、咖啡等果樹。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6
Id: 756556
Title: 得天獨厚的泉吼—井頭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水圳與土地開發」下的「得天獨厚的泉吼──井頭」,此故事井頭泉水的背景故事,在中壢和桃園兩個臺地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5
Id: 732235
Title: 日治時期泰雅族家庭(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一圖像是霧社群家庭屋內情景。居中女子有明顯的文面圖紋,確實屬於霧社群文面形式。賽德克族的傳統住屋為半穴式的木造住屋,是在家屋基地向下挖掘,然後再開挖的坑地面上立上柱子。這種家屋有一半位於地面之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6
Id: 589416
Title: 高山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杵臼雕塑是Ciliu部落的入口意象。Culiu部落,漢語稱做高山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居民以阿美族、布農族居多。高山部落的名稱源自於一種當地盛產的螺貝類,族人稱其為Coleh,之後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6
Id: 648696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司Qaisul Mangdavan
Description: 圖為1935年鈴木秀夫《臺灣蕃界展望》中的第45頁,手拿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事曆的祭司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 Qaisul為Qan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6
Id: 589566
Title: 卡那岸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坡道為卡那岸部落中的街景。Qnragan部落,漢語稱做卡那岸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部落名「Qnragan」在太魯閣族語意指道路崎嶇。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

MOC_Id: Culture_People672983
Id: 672983
Title: 何明輝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台北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8月23日於IEAT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原委會教育文化處楊正斌處長、馬見議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何明輝副執行長、羅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1
Id: 732311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何月美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白鷺部落的Djupelang Tjaraqidis(漢名何月美),其原生家庭是領袖家族,婚後家族為Tjaraqidis,她的祖先為創立Maligil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0
Id: 648640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一月小米播種祭(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兩張圖案為Mangdavan家族板曆的一月小米播種祭minpinan,於農曆一月連續舉行十五天。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記載此祭叫boami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3
Id: 686003
Title: FKKBWIT 印尼祈禱室
Description: FKKBWIT全名為Forum Kerukunan Keluarga Besar Warga Indonesia di Tainan Taiwan”(台南印尼同鄉會),因應生活在台南的印尼人有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5
Id: 514565
Title: 威里事件當時的威里社頭目
Description: 在1896年(明治29年)新城事件後,日人認為太魯閣蕃蕃情尚屬穩定,因此允許賀田組在威里社附近經營製腦,次年又同意其於古魯社山地製腦,但因為金錢上的糾紛,而後於1906年(明治39年)7月30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815
Id: 755815
Title: 桃園客家專刊─尋客《Meet Hakka》第31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2年9月出版,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電子書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英文「MEET」有相遇、遇見、連結之意,希望透過匯集、聚集桃園客庄人、事、物,讓多元客家族群在此發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6
Id: 630016
Title: 蘭大弼拍攝高仁愛在阿里山鐵路24號謝式機車頭上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陪伴高仁愛醫生再次赴阿里山旅遊,於1970年代中、後期在阿里山站中的24號蒸汽機車頭與紅色車廂上的影像記錄。 阿里山森林鐵路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8
Id: 732308
Title: 2013探視太魯閣族文身耆老方阿妹
Description: 2013年1月10日前往探視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民享部落的Siqi Umin(漢名為方阿妹)文面耆老,在文史工作者田貴實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探視生病中的耆老,花蓮縣為照顧保有文面傳統的耆老,Siqi U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01
Id: 731501
Title: 屏東魯凱族女性手紋研究
Description: 魯凱族語排灣族的社會組織同為階級制度,貴族擁有許多權利,紋身便是其中的一種權利,它是身分象徵的一種圖騰,貴族女性的紋手不但是階級的表徵,其中的圖案更代表著深厚的家族文化意涵。本研究探討屏東縣魯凱族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1
Id: 733341
Title: KFIT(在臺印尼攝影師家族)
Description: KFIT是源自嘉義的印尼移工攝影社團,全名Keluarga Fotografer Indonesia Taiwan Chiayi(嘉義在臺印尼攝影師家族),成員約40名。KFIT成立於202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0
Id: 734090
Title: 當代太魯閣族 頰紋變臂紋
Description: 受文者為太魯閣族青年,對傳統文化有熱誠,故希望將太魯閣族傳統文身圖紋文在身上。傳統太魯閣族的文身圖紋,額紋及頤紋以重複平行線條紋構成,頰紋則是重複平行線條紋、以及幾何交叉紋並排構成,不像排灣族文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6
Id: 272206
Title: 民豐部落(Kalahaay)
Description: 民豐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智里,原為新港市街的一部分,從東北方的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到西南的新港國中,東南以中華路與忠仁里為界線,西北以中山路與三民里為界。民豐部落為成功鎮阿美族比例最少的一個部落,其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9
Id: 264859
Title: 吉安好客廣場
Description: 吉安好客廣場位於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三段2號。吉安鄉擁有許多客家二次移民,與原住民、外省、閩南與新住民交織出獨樹一格的族群文化。吉安好客廣場於民國102年(2013年)揭牌,期許吉安成為「縱谷客家第一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63
Id: 665163
Title: 影劇六村閱覽室開幕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一期(1963)頁尾各分會工作活動影輯。 影劇六村工作隊改選於1963(民國52)年五月底完畢,吳迎南被選為隊長,吳隊長接任後召集了一次擴大座談會,出席全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706
Id: 732706
Title: 宋海華與菲律賓國寶拍刺文身師
Description: 2018年宋海華拜訪菲律賓國寶文身師Whang-Od。Whang-Od住在菲律賓卡林阿省(Kalinga)北邊的村落Buscalan,她從 20歲就開始替部落族人紋身,可能是世上最後一個背負「曼巴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7
Id: 264837
Title: 南華菸樓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花蓮因種植菸葉而建有菸樓建築,後因環境與市場變遷菸業逐漸沒落,菸樓也隨之廢棄。當時社區與政府為了保樓菸樓文化而整建南華菸樓,於民國95年(2006年)獲得行政院客委會補助整修,成為南華社區的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5
Id: 272115
Title: 魯拉克斯部落(Rulakes)
Description: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北邊以太麻里溪和嘉蘭村為界,南部山地與大武鄉土坂村相鄰,東臨太麻里鄉多良、金崙兩村,西部山地約以南大武山、茶仁山、衣丁山稜線和屏東鄉瑪家、泰武、來義等相鄰。壢坵村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5
Id: 514605
Title: 台灣阿美族蕃童的遊戲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阿美族人兒童遊戲中的景象。阿美族分佈於花蓮北部之奇萊山平原、南至臺東及屏東之恆春半島等狹長之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群聚而居,部落規模大而人口多,祭典活動特別盛大,以每年豐年祭典最具代表性,目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46
Id: 714546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8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12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8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8期內容遶公路為主題。連綿不斷的丘陵臺地,構成桃園崎嶇的起伏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4
Id: 685634
Title: 宜利通訊行
Description: 宜利通訊行的招牌和店鋪外觀讓人不易分辨是服務哪國顧客為主,但走進裡面、看見牆上掛的泰皇照片和供奉的佛像,很快就會發現是泰國老闆開的店。這間店雖然名為通訊行,但店裡賣的多是泰國雜貨,老闆Pi Nik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6
Id: 665266
Title: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為前線軍人縫製軍服的影像,根據國史館典藏號002-050113-00002-029,拍攝時間為1938(民國27)年10月,拍攝地點為漢口,故明信片上時間為誤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7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1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