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祠及萬軍井
「施公祠及萬軍井」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施公祠及萬軍井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2/bc6fc0ac624c3d0a6f835f4894e4267a406be5b4.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明鄭守軍於澎湖海戰,明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 (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征伐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中央里中央街1巷(萬軍井11號旁)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9.5642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564605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9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澎湖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9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723 。
name
施公祠及萬軍井
representImage
intro
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明鄭守軍於澎湖海戰,明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 (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征伐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中央里中央街1巷(萬軍井11號旁)
longitude
119.56427
latitude
23.564605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澎湖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澎湖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92
version
1.0
hitRate
723
「施公祠及萬軍井」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溫泉路119號
name:
溫泉路119號
intro:
系日治時期某家礦業株式會社所建,地基、圍牆皆以唭哩岸石堆砌,建物皆為扁柏,屋頂為鬼瓦,具有歷史意義。
type:
1.2
address:
溫泉路119號( A 棟、 B 棟)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name: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114000001/28ab72
intro: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中國因甲午戰爭失敗,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並積極進行採金事業,將採金事業推向高峰。其中三毛菊次郎於昭和十一年到昭和十六年(1936~1941年)間擔任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任
type:
1.1
大甲梁宅瑞蓮堂
name:
大甲梁宅瑞蓮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901000001/c4027a
intro:
梁宅之先祖梁比美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詩山人士,同治年間渡海來台創業發展,從挑擔兜售什細,到最後開設「泉益記」店號,可見早期移民來台奮鬥的縮影。之後與大甲街殷戶黃嚴之女結親,育有五子(一子早夭),而「瑞蓮
type:
1.1
八獎溪義渡
name:
八獎溪義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2/5543ca
intro:
1.八獎溪義渡於西元1847年(清道光27年)8月興建而成,現今於嘉義市彌陀寺(東區短竹里彌陀路一號,其中包含義民塔、義渡碑亭。
2.嘉義縣原名稱作諸羅縣,昔時為洪雅平埔族諸羅山社聚居之地,諸羅山係
type:
1.1
原太平山俱樂部
name:
原太平山俱樂部
intro:
原太平山俱樂部為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民國26年)所興建,光復後改稱為太平山招待所,建坪122坪,是一棟二層樓日式檜木建築,於民國95年修建後改名為文史館,做為展示太平山文物,館內陳設著許
type:
1.2
address:
太平村58-1號
祀典武廟
name:
祀典武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9/af9ad5
intro: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祀典武廟於鄭氏時期所建,此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在創建初期清政府為消弭反清思想,極力排斥以前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而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而後祀典武廟成了主祀關公,且晉
type:
1.1
臺南延平街古井
name:
臺南延平街古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2/d74a4c
intro:
早期中國閩粵的移民到臺灣開墾並聚集而居,形成村落,臺灣北部多以散村型態出現,而南部則多為集村。因為南部的地形多平原,乾燥的季節較長,往往對飲用水的需求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要項,於是人們不是集居在水源方便
type:
1.1
草山水道系統
name:
草山水道系統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28000002/0296f2
intro: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創建。本系統為日治時期因應台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三處水源時,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決定採用第一、第三
type:
1.1
關西太和宮
name:
關西太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0/2e8dc5
intro:
關西地區在漢人入墾前,屬於原住民居棲之處。目前關西街區的墾拓約始於1793年(乾隆58年)由泉州人陳智仁所組成的「連際盛」墾號,當時關西地區稱為「美里庄」。後來連際盛墾號因遭泰雅族人襲擊,而於嘉慶年間
type:
1.1
佳里震興宮
name:
佳里震興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5/580260
intro:
震興宮位於臺南市佳里區禮化里佳里興325號。此地區原為西拉雅族平埔人所棲息,鄭氏時期以來,漢人來此開拓者愈多,日漸開化,清領初期諸羅縣署,北路參將營皆暫設在此,後才遷移諸羅山。隨著先民來此開拓,時安溪
type:
1.1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name: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04/edb482
intro:
日治時期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當時工業剛起步發展的重要能源機構。它的首長官邸建於附近城廓,為目前仍然保存完整的官舍,光復後曾改充為中央招待所及臺灣省主席官邸之用。這座以高牆圍繞的官邸,建築風格採用西 洋
type:
1.1
name:
新竹高中劍道館(前新竹中學武道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531000004/a81f66
intro:
新竹中學校成立於1922(大正11)年,原先暫借新竹第一公學校校舍開始招生,隨後遷至東門外的新建校舍,1925(大正14)年更遷至十八尖山山腹的新校址,也就是今天的新竹中學。新竹中學校的第一任校長是大
type:
1.1
彰化慶安宮
name:
彰化慶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6/bcefec
intro:
慶安宮創建於清嘉慶22年(1817),由同安縣籍士紳楊安然等四各倡捐,同安縣渡台士民鳩金公建,利用廟宇兩廂做為渡台的同安籍人士會館,因此又稱為銀同邑廟。廟宇正殿供奉保生大帝,左廂房同祀觀音菩薩及文
type:
1.1
羅東鎮北成聖母升天堂
name:
羅東鎮北成聖母升天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716000001/a4fd3a
intro:
1.1957(民國46)年12月26日,在安惠民神父的規劃下開始新建天主堂,擴其規模。教堂建造期間,由華德露神父主持破土、奠基與祝聖儀式,並曾邀孩童參與在地基處放置聖牌。1958(民國47)年9 月2
type:
1.1
花蓮台肥招待所
name:
花蓮台肥招待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723000001/07e2e7
intro:
臺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花蓮廠前身為日本アルミニウム(鋁)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於昭和13年(1938)左右進行工廠改建及擴廠的建設,當時為了提供總公司長官及工程人員抵花蓮時有個休息之處,於是於米崙地區規畫
type:
1.1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1/f873b9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關西太和宮
name:
關西太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0/2e8dc5
intro:
關西地區在漢人入墾前,屬於原住民居棲之處。目前關西街區的墾拓約始於1793年(乾隆58年)由泉州人陳智仁所組成的「連際盛」墾號,當時關西地區稱為「美里庄」。後來連際盛墾號因遭泰雅族人襲擊,而於嘉慶年間
type:
1.1
name:
立法院(原臺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612000001/994aec
intro:
臨中山南路之現有建築原為日據時代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校校舍。在1919年及1935年兩次興建,形成三合院。二戰後為中央政府立法院所在, 目前保留及維護狀況良好。
type:
1.1
宜蘭市陳土金醫師宅
name:
宜蘭市陳土金醫師宅
intro:
陳土金在開業後,因仁心仁術,受到宜蘭街台籍民眾的喜愛,門庭若市,使得其經濟狀況大幅改善。因此陳土金即在1934(日昭和10)年7月12日,向林榮吉23購買「宜蘭街宜蘭字壯一77番地」的土地,並在該年1
type:
1.2
address:
和睦路22號
松山陳宅
name:
松山陳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01000001/93e7a4
intro:
本建築為陳家於日治時期所建,陳家為地方仕紳,陳復禮在日治時期為松山庄長,其父陳能為煤礦礦主,其子陳拱北被譽為「臺灣公衛之父」,本建物為松山地區發展之歷史證物,亦見證陳家在政治、社會、文化之影響力。建物
type:
1.1
衡陽路11號店屋
name:
衡陽路11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311000001/8577d6
intro:
在1945年6月航測影像本案並未經空襲 故推測本建物建於1912~1915年間。
type:
1.1
臨濟護國禪寺
name:
臨濟護國禪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13000001/1f61ef
intro:
臨濟護國禪寺創建於一九00年,於一九一一年落成。為日據初年日本僧人得庵玄秀禪師所建,當時他受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邀來臺弘法佈教,臨濟宗為有別於曹洞宗的一支佛教宗派。
護國禪寺依山傍水,附近基隆
type:
1.1
新竹州警務部部長官舍
name:
新竹州警務部部長官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203000001/620baf
intro:
日治時期東門旭橋外設置州官舍區,與州廳僅護城河之隔,共有四十餘棟宿舍,左右外側配置有雙拼、四拼判任官宿舍,中間則以獨棟高等官舍為主,其中最大、最早建的知事官邸位在本建物的東邊,也顯示本官舍的重要性。如
type:
1.1
name:
左營區義民巷145號鳳山縣城城牆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9/4957a7
intro:
1825年鳳山縣舊城由土城改建為石城,龜山圍入城中,共計約2594公尺。為台灣第一石城。1985年鳳山縣舊城北門(含鎮福社、拱辰井)、東門、南門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第一級古蹟(國定古蹟)。後城牆陸續發現
type:
1.1
鹿港鳳山寺
name:
鹿港鳳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3/71b275
intro:
清道光2年(1822)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總理興建廟宇事宜,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此次建廟募得1529元,道光2年9月動工,歷經2年餘,於道光4年(1824
type:
1.1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
name: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416000001/cdf44c
intro:
本古蹟由三座古墓組成,分別為張彩臣之墓、張青雲之墓及張堪等六人合葬墓等,張彩臣墓造於日治時期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張青雲墓造於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張堪等六人合葬墓則造於日治時
type:
1.1
瀰濃東門樓
name:
瀰濃東門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4000002/ee8839
intro:
瀰濃庄東門樓位於高雄市美濃區永安路上,門樓緊依著美濃溪,水與門樓構成衛護昔日瀰濃庄聚落東側的防禦工事。東門樓具體創建年代已經難以考察,相傳是瀰濃庄民於乾隆20年(1755)間將村落既有的東柵門改建而成
type:
1.1
朝林宮
name:
朝林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522000001/a124fd
intro:
創建時期估計約在清末民初時期(西元1890~1910年),從朝林宮建築本體所使用之材料與工法來看,正面的薄磚 砌門柱及斗子砌牆面(照片3-2-1),最遠約可推斷為清末時期之施工法處理方式。而朝林宮主要
type:
1.1
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
name:
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223000001/15d63e
intro:
(一)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簡介
衛生部前身為1896年成立的總督府製藥所檢查課,1909年臺灣總督府以勅令第43號設立「臺灣總督府研究所」,4月1日開始營運,同時修訂專賣局分課規程,廢止
type:
1.1
淡水紅毛城
name:
淡水紅毛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2/34a49d
intro:
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入據淡水,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做為台北盆地貿易、傳教的據點。西元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西班牙人撤走時將城破壞。西元1644年,荷人重新建造一座更為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