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穀倉
「北投穀倉」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北投穀倉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103000001/d3a2a40ddaed9d079eedc94af6a98f8599013c38.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北投縠倉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當時屬於有限責任北投信用購買組合所經營。日據時期台灣各地陸續成立農會性質的民間團體,常附設穀倉及碾米廠為農民服務。各地穀倉略有差異,農民多將所生產的稻穀賣給有礱榖工廠的農會團體。至一九二0年代政府施行農業倉庫法,台灣因水利設施改良而稻米生產量大增。北投及關渡平原的稻米生產量很多,所以在一九三八年建造了穀倉。戰後北投成立農會,繼續為農民服務,實施肥料換榖政策,生產量又增高,農會穀倉業務繁忙,除了供銷外又有信用貸款之服務。
北投穀倉平面呈曲尺形,包括辦公室、碾米機房及長條形的穀倉。穀倉的屋頂凸出通氣小屋頂,俗稱為太子樓,內部以中央輸送帶分為左右兩邊的倉庫,為了隔熱,又有磚造栱廊。穀倉共分隔為十二間,隔牆以磚砌成,牆上有竹編網,可使稻穀避潮。屋頂桁架全為木結構,惟在指定古蹟過程遭人為破壞,部分建物屋頂坍塌。值得重視的是碾米機設備仍為質地優良檜木所造,目前仍保存良好,為全台所罕見之實例。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大同街一段153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9894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3574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0-11-03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01103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0-11-03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01103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600 。
name
北投穀倉
representImage
intro
北投縠倉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當時屬於有限責任北投信用購買組合所經營。日據時期台灣各地陸續成立農會性質的民間團體,常附設穀倉及碾米廠為農民服務。各地穀倉略有差異,農民多將所生產的稻穀賣給有礱榖工廠的農會團體。至一九二0年代政府施行農業倉庫法,台灣因水利設施改良而稻米生產量大增。北投及關渡平原的稻米生產量很多,所以在一九三八年建造了穀倉。戰後北投成立農會,繼續為農民服務,實施肥料換榖政策,生產量又增高,農會穀倉業務繁忙,除了供銷外又有信用貸款之服務。 北投穀倉平面呈曲尺形,包括辦公室、碾米機房及長條形的穀倉。穀倉的屋頂凸出通氣小屋頂,俗稱為太子樓,內部以中央輸送帶分為左右兩邊的倉庫,為了隔熱,又有磚造栱廊。穀倉共分隔為十二間,隔牆以磚砌成,牆上有竹編網,可使稻穀避潮。屋頂桁架全為木結構,惟在指定古蹟過程遭人為破壞,部分建物屋頂坍塌。值得重視的是碾米機設備仍為質地優良檜木所造,目前仍保存良好,為全台所罕見之實例。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大同街一段153號
longitude
121.498944
latitude
25.135741
registerDateValue
2000-11-03
headCityName
臺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0-11-03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01103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600
「北投穀倉」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萬福庵照牆
name:
萬福庵照牆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0/159a4c
intro:
萬福庵原係鄭氏時期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拔擢,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10年(西元1858年)阮駿鎮守舟山,
type:
1.1
臺南德化堂
name:
臺南德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1/397407
intro: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type:
1.1
北港自來水廠
name:
北港自來水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22000001/2baeb5
intro:
一、創辦於昭和4年的北港第一淨水廠,也就是俗稱的「水道頭」,至今有八十幾年的歷史。水廠基地面積1.28公頃,水塔高二十多公尺,蓄水量440公噸,供水人口達九千六百四十六戶。當年興建費用為廿四萬日圓,從
type:
1.1
講美吳玉樹古宅
name:
講美吳玉樹古宅
intro:
待後續調查研究
type:
1.2
address:
講美村35號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name: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25000001/52e271
intro: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
type:
1.1
舊宜蘭街公設質鋪
name:
舊宜蘭街公設質鋪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121000001/1b23aa
intro:
1.依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記載:宜蘭街唯一庶民金融機構,宜蘭街公設質舖得日治時期台北州簡易保險局資金補助2萬圓,自1930年(昭和5)2月起工、5月竣工,由鄭傑承包建築,建築費7,080餘圓,為兩層樓
type:
1.1
臺北公會堂
name:
臺北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320000001/a84bd3
intro:
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領末期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臺北公會堂」。
「臺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
type:
1.1
修竹居
name:
修竹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330000001/c8fc6f
intro:
漳州人陳德成原居住在現在修竹居左側附近的三合院,後因兩位兒子依序成家,有感家族人丁漸眾,現有居住空間不足使用,於昭和10年(1935年)在原有宅邸右側興建格局完整的三合院建築,並命名為「修竹居」。
建
type:
1.1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name: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15000002/56a280
intro:
北門福德祠建於清同治2年(1863),南門福德祠約同時興建,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分別立於頭圍老街(和平街)之南北兩端,並朝向街內,當時頭圍街以得烏石港水運之便商業鼎盛,南北兩端福德祠的興建明顯標示出當
type:
1.1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name: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11/912be4
intro:
原為日治時期臺北市簡易宿泊所、內部空間旋兼作職業紹介所之用,俟1930年公設質舖遷入合署,為本市社會福利服務發展之歷史見證。光復後曾為本市衛生院、性病防治所,現作為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會館使用。
建築
type:
1.1
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name:
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128000005/9c1a51
intro:
甲午戰爭,清日雙方商訂馬關條約之際,日本於光緒21(1895)年3月23日,由伊東中將率領十二艘軍艦向澎湖澳進發。派四艦於龍門港外,以艦上大砲,掩護「混成枝隊」官兵登陸裡正角,向太武山南推進。日本佔領
type:
1.1
台北霞海城隍廟
name:
台北霞海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1/b940b9
intro:
霞海城隍,原係福建泉州同安下店鄉五鄉莊居民鎮守之神,於清道光年間由善信陳金絨等奉靈來臺,初建廟於艋舺市區東邊的八甲莊。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以頂下郊拼毀於兵災,信徒從火焰中救出金身,暫時安置於大稻
type:
1.1
總趕宮
name:
總趕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2/26dbde
intro:
總趕宮,原名聖公宮,位於中樓仔街海防署前。乾隆年間改稱總管宮,道光年間又訛稱總趕宮,主祀聖公爺。聖公爺,姓倪,名已佚傳,民間多尊稱為倪聖公。由於生長海濱,熟諳港道,歿而為神,總管海舶,所以又稱總管爺,
type:
1.1
新營太子宮
name:
新營太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5/593ef6
intro:
新營太子宮主祀壇中元帥,也就是民間俗稱「太子爺」的哪吒,為《封神演義》中托塔天王的第三子,故稱「太子爺」或「三太子」。故以「太子宮」為廟名,地方因廟而繁盛,於是以「太子宮」作為地名。寺廟登記時,為避免
type:
1.1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name: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09000003/d1e9c4
intro:
大同之家創建於民國42(1953)年,由當時美援運用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先生為爭取美援而規劃,交臺灣銀行與聯勤總部外事處合建,作為接待美軍援華顧問團之用;1975年轉為嚴家淦總統接待貴賓與辦公的官邸附
type:
1.1
竹塹城迎曦門
name:
竹塹城迎曦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4/a448fc
intro: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的圓環中央,是竹塹城目前僅存的一座城門。竹塹城於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道光九年(1829年)完工,由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等監造,仕紳鄭用錫、林平侯之子林
type:
1.1
基隆中學校官舍
name:
基隆中學校官舍
intro:
明治31年(1898年),基隆人口主要聚集在大基隆、小基隆、牛稠港庄等港邊區域,田寮港一帶為山林田地。由於基隆腹地狹小,為配合港口現代化,擴張原有市街範圍,明治38年(1905年),進行基隆市區改正,
type:
1.2
address:
義七路39號
延平基督教會
name:
延平基督教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226000003/8cd93a
intro:
延平教會於1925年原為日本「聖教會」宣教場所,建物創建於1937年,李幫助牧師曾於1947年籌資重新修建,於1957年改稱「延平基督教會」,具見證聖教會宣教之歷史價值。
type:
1.1
竹東九牧第
name:
竹東九牧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911000001/c25c3c
intro:
竹東西河堂九牧第一堂屋六橫屋合院建築,為竹東大圳創設功勞者林春秀所起造,林春秀出生於1875年(光緒元年)1月14日,於1918年(大正7年)6月15日獲頒紳章,他所全心投入興築的竹東大圳,對台灣農業
type:
1.1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name: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705000003/97359a
intro:
Qaqqayaman祭屋為望嘉舊社全村舉行祭典之場所,據傳為箕模人之發源地,也是當時部落內的禁忌之地,只有箕模人會於此地舉行祭儀,而其他排灣族人亦只有巫師會前往該地點,查看祭屋內的陶甕儲水代表之象徵。
type:
1.1
大觀義學
name:
大觀義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9/1d07b5
intro:
臺灣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始有第一所義學,為臺灣義學設立之開端,至康熙末年因「朱一貴事變」使義學開辦更趨興盛。
板橋地區於康熙末年始有漢人移墾,乾隆年間有林成祖等人開墾,墾地漸廣,移民亦漸增多,大
type:
1.1
鶯歌汪洋居
name:
鶯歌汪洋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17000001/9c88c1
intro:
鶯歌和對岸的三峽,同處於大漢溪中游。藉水利之便,此地豐富的茶、米等物產,可以順水而下,赴臺北轉運販售,加上清末至日治初期縱貫鐵路開通,更進一步掌握此優勢,許多商家在這種情況下順勢而起,帶動地方的經濟發
type:
1.1
恆春古城
name:
恆春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5/2986ca
intro: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古稱瑯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11年(187
type:
1.1
黃氏節孝坊
name:
黃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9/f339fb
intro:
黃氏節孝坊,視為旌表艋舺王家霖妻黃氏節孝事蹟而立。
一、黃氏為艋舺人,生於清嘉慶25年(1820),卒於光緒19年(1893)享年74歲。
二、黃氏16歲時嫁王家霖,28歲喪夫;46年間上事翁姑,
type:
1.1
芬園寶藏寺
name:
芬園寶藏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8/a1d4d8
intro:
寶藏寺位在芬園鄉社口南端的進芬村,寶藏寺昔日與鹿港龍山寺、花壇虎山巖、社頭清水巖、南投碧山巖,並稱為台灣中部「二寺三巖」,寺中正殿目前主祀觀音佛祖,後殿配祀天上聖母(媽祖)與玉皇上帝。
寶藏
type:
1.1
官澳龍鳳宮
name:
官澳龍鳳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1/3d1855
intro:
「龍鳳宮」的稱呼乃因廟內主祀「廣澤尊王」與「媽祖」(天上聖母)而得名,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與八月二十二日兩日設醮,為官澳與塘頭聚落共八個甲頭(祖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
type:
1.1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name: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630000001/18f2a1
intro: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type:
1.1
新竹鄭氏家廟
name:
新竹鄭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1/e2c546
intro:
鄭氏家廟位於現在新竹市北門街一七五號,創建於咸豐三年(1853年),是新竹浯江鄭氏一族的家廟。新竹鄭氏一支,世居福建漳浦縣,明末時由漳浦遷居浯江(今金門)。鄭氏開浯始祖為鄭懷仁,二世為世輝,生平皆不詳
type:
1.1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nam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30000001/560e48
intro:
追溯吳全地區的開墾歷史,始於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起始,後於清道光五年(1825 年),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
type:
1.1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
name: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40818000001/e95fa3
intro:
北港溪糯米石橋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村之北港溪上,是現今臺閩地區指定的古蹟中少見的橋樑建築類型。該橋原為一簡便的木構造橋樑,橋寬約一丈,位在今橋下游不及十尺之處。據當地耆老憶述,北港溪舊木橋極為簡陋,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