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台南國賓大樓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台南國賓大樓族群與語言

台南國賓大樓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686005 , 欄位Id的內容是68600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台南國賓大樓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國賓大樓全名為「中華國賓大樓」,原為地上14層、地下2層的商辦大樓,如今住商混雜,經歷黨產收歸國有的官司後產權問題依舊懸而未解,每層樓戶數多,隔間打通、磁磚剝落、牆面龜裂的問題在2016年台南地震後重新浮上檯面。現在,國賓大樓是菲律賓移工們口中的”Black Buliding”、印尼移工口中的”Gedung Hitam”(黑色大樓),這裡有營業超過10年的菲律賓的家鄉菜,也有專為印尼移工和菲律賓移工開設的舞廳。 在成為「黑色大樓」前,這裡曾經是銀行和報社的辦公大樓,是老台南人記憶裡的文化地標。這裡最早是在日治時期是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當時建築是典型的昭和西式建築,後來勤業銀行移到現在中正路土地銀行的位置,這棟大樓從1937年後就轉而成為「台灣日報」的辦公大樓。接著,國民黨來到台灣,接收日產轉為黨產,這棟台灣日報的辦公室就變成國民黨的黨營事業「中華日報」的辦公室。1981年底,中華日報社拆了原建築,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把原本的大樓拆除,改建為現在的「國賓大樓」。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6005&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F0FA2667-71FC-45B4-B97C-69CEA759ADB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2-17T16:17: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5

Id

686005

Title

台南國賓大樓

Description

國賓大樓全名為「中華國賓大樓」,原為地上14層、地下2層的商辦大樓,如今住商混雜,經歷黨產收歸國有的官司後產權問題依舊懸而未解,每層樓戶數多,隔間打通、磁磚剝落、牆面龜裂的問題在2016年台南地震後重新浮上檯面。現在,國賓大樓是菲律賓移工們口中的”Black Buliding”、印尼移工口中的”Gedung Hitam”(黑色大樓),這裡有營業超過10年的菲律賓的家鄉菜,也有專為印尼移工和菲律賓移工開設的舞廳。 在成為「黑色大樓」前,這裡曾經是銀行和報社的辦公大樓,是老台南人記憶裡的文化地標。這裡最早是在日治時期是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當時建築是典型的昭和西式建築,後來勤業銀行移到現在中正路土地銀行的位置,這棟大樓從1937年後就轉而成為「台灣日報」的辦公大樓。接著,國民黨來到台灣,接收日產轉為黨產,這棟台灣日報的辦公室就變成國民黨的黨營事業「中華日報」的辦公室。1981年底,中華日報社拆了原建築,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把原本的大樓拆除,改建為現在的「國賓大樓」。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2-17T16:17:2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台南國賓大樓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7
Id: 672067
Title: 金城幼稚園稚園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四期(1971)頁尾分會工作影輯,拍攝時間11月4日。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是日上午七時搭乘專機前往金門展開六小時勞軍訪問團,團員包含婦聯會皮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4
Id: 272094
Title: 大埔部落(Kalokapuk)
Description: 大埔部落位於日治時期所規劃出的池上新市街西南側邊陲,東側鄰近大坡池,東南方則以197縣道(富源路)與舊市街「新開園」聚落(今錦園村)相連結,南側則是新興村,北側為新市街所在的福原村,現今為臺東縣池上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00
Id: 506000
Title: 幽靜的蕃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昭和7年(1932)馬太鞍社內幽靜純樸的景象。在日治時期,陸路與東線鐵道的開通,使原先南北往來不易的縱谷內,人、物流開始快速流通。蕃社內也漸漸開始出現純日本式的建築與本島式的家屋被建造起,

MOC_Id: Culture_Event187163
Id: 187163
Title: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蘭嶼場,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5月25日下午於蘭嶼鄉蘭嶼國小圖書館舉辦,由波宏明理事長、周貴光委員、希婻瑪飛洑委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3
Id: 734273
Title: 當代泰雅族 頰紋變形
Description: 照片中女性為泰雅族,故選擇將泰雅族傳統頰紋變化後紋在胸前。泰雅族傳統女性頰紋,為平行橫紋與直角幾何紋組合,以描線方式施文。這當然與傳統文身工具與技藝有關。當代文身能進行更多樣的表現,故照片中的傳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9
Id: 514589
Title: 東宮殿下行啟 御台覽的蕃婦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專門表演給日本皇太子的臺灣原住民族歌舞團。1923年(大正12年)4月16日皇太子裕仁搭乘軍艦「金剛」來臺灣訪視,巡訪在日本帝國下殖民地的改造與實際狀況,為當時臺灣島內的一大盛事。總督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3
Id: 272073
Title: 大麻里部落(Tjavualji)
Description: 大麻里部落(Tjavualji)主要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村,以及部分散居於金峰鄉。大麻里部落主要區域位於大王國小西側,大王村第9到12鄰。大麻里部落為排灣族貴族阿朗吉陽(Arangiyan)家所建,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2
Id: 589322
Title: 古楓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卓楓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為古楓部落內的花蓮縣卓楓國民小學。Hunhungaz部落,漢語稱做古楓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此處名稱的由來,是因此地生有許多的薰蚊草,布農族語中稱其為「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3
Id: 272083
Title: 斗里斗里部落(Tjulitjulik)
Description: 斗里斗里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6
Id: 589656
Title: 南華部落B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B意象。Mabuwakay部落,漢語稱作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

MOC_Id: Culture_Place590404
Id: 590404
Title: 薄薄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吉安鄉客家文化館停車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薄薄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吉安鄉客家文化館停車場。Pukpuk部落,漢語稱做薄薄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仁里村。阿美族南勢阿美亞群七個古部落的其中之一,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07
Id: 589407
Title: 娜魯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瑞美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於娜魯灣部落的顯著標的物:瑞美社區活動中心。Narowan部落,漢語稱做娜魯灣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瑞美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Narowan部落為晚近成立的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2
Id: 272112
Title: 給你路古洋部落(Kinilukuljan)
Description: 給你路古洋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進入部落須由鄉道東61線轉森川南線產業道路,經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70
Id: 272170
Title: 新武部落(Samuluh)
Description: 新武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是海端鄉最西側的部落。新武部落的新武橋在三條溪〈大崙溪、霧鹿溪、武拉庫散溪〉交會處。早期大崙溪沿岸有許多布農族聚落散布。西元1912年設有「番務官吏駐在所」,西元191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0
Id: 648680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釀酒的樣貌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40頁中,日治時期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布農族人釀酒的準備過程。 圖片是「釀酒的準備」,釀酒在布農族是專屬於女性的工作,以糯栗或糯米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9
Id: 714499
Title: 1998年11月11日杜潘芳格參與學校座談與談合照(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8年11月11日杜潘芳格參與學校座談會,與錦連先生的合照。   錦連,本名陳金連,1928年生。1949年第一次投稿日文詩作,〈在北風之下〉、〈遠遠地聽見海嘯聲〉刊登於銀鈴會的刊物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9
Id: 589309
Title: 中正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中正部落的入口意象。Sinkam部落,漢語稱做中正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中正部落的布農族人,經歷布農族內部氏族的影響,以及日本政府政策多次遷移之後,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06
Id: 509506
Title: 原舞者
Description: 照片中,幾位約莫十七、十八歲的少年郎,正牽著彼此的手,使勁的唱歌跳舞,青春熱力四射,讓人感到歡樂。散居在花東縱谷的阿美族原住民們,是天生的歌舞好手,他們歌聲嘹亮,天性樂觀和群,年年舉辦的豐年祭不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3
Id: 272203
Title: 崁頂部落(Kamcing)
Description: 崁頂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位於海端鄉中段,主要聚落分別位於崁頂溪與洪石溪的沖積扇上,日治時期稱為「里壠山」,戰後更名為「崁頂」,因部落下方有一個漢人聚落,位於今日關山鎮里壠里,地勢較山腳的關山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7
Id: 732317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周秀雪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屏東縣來義鄉望嘉部落的周秀雪。Vuvu的家名為Taljetaljan,父母親都來自大家族,原生家庭的院子還設有祖靈屋。她是家中長女,在日本人離開部落後,部落恢復文手的習俗,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8
Id: 732238
Title: 日治宜蘭泰雅族家族(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服飾則為非常典型的南澳群形式,包含胸兜、長袖短衣或長衣、前遮片、及披肩。胸兜以顯緯、挑花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底,緯紗以紅、藍色等羊毛紗線。披肩上的肩頭裝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20
Id: 731620
Title: 織我容顏-青年
Description: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展透過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其族群認同與對未來想像。畫作織我容顏-青年 由 Anli Genu(安力.給怒,賴安淋)於2021年新創作的油畫、水彩及複合媒材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0
Id: 756540
Title: 平鎮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
Description: 此《平鎮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內容包含劉屋公廳、鎮安宮、黃復興號、老實伯公、南陽堂、葉奕明公祠、葉仁卿公廳等等,詳實記錄桃園平鎮地區的土牛溝一帶附近的客家文化資源,以供後續當地開發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4
Id: 272204
Title: 紅石部落(Kusunuki)
Description: 紅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北接海端村、南鄰加拿村,境內東側山腳附近有紅石溪、崁頂溪由西向東流,西側高處則分屬大崙溪及鹿寮溪流域。紅石與紅石溪之名皆來自原布農族之「紅石頭社」,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2
Id: 272202
Title: 加平部落(Bacingul)
Description: 加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現今的加拿村布農族人主要是在日治時期,經由日本政府強行遷村而來,在此之前,除了因為大關山事件被迫遷徙從加到附近的Batzingu的布農族人之外,其他地區幾乎沒有居住人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6
Id: 514576
Title: 織布(太魯閣族)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織布機是過去太魯閣族女性常用的工具,使用者以雙腳抵住木箱,另一端以繩子綁於腰上,來進行編織,而織布的時間通常是忙完農務後。太魯閣族的服飾過去男女都以白底褐色條紋的麻布衣,配上頭飾、耳飾、頸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86
Id: 485386
Title: 沒有火的冬天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長輩們共同製作的年夜飯,由一個長輩製作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251
Id: 485251
Title: 回部落吧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部落的生活景象。故事講述陳壽正先生過去在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2
Id: 264832
Title: 花蓮護國宮三山國王廟
Description: 三山國王廟原奉祀於雲林縣大埤鄉太和村,於民國25年(昭和11年)遷奉花蓮,最初是由閩南人李水奉祀於八螺山腳下自宅中,後來才修建宮廟於現址迄今。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9
Id: 589649
Title: 吉野汎扎萊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吉野汎札萊部落的街景。Ciyibangcalay部落,漢語稱做吉野汎札萊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在七腳川社傳統領域範圍。七腳川社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9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