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227389 , 欄位Id的內容是22738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與台南縣六溪平埔協會合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於河東國小六溪分校舉辦兩日的課程,課程以「影像」為核心,為部落學員量身打造,教導小朋友拍攝並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
河東國小六溪分校位於白河區六重溪山間,為當地平埔族大武壠聚落唯一的小學,全校只有7位學生。承繼南藝大紀錄所「紀錄片重返」及「家庭影像挖掘」的深耕,特於暑假尾巴舉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與國小學童互動。課程透過相機的教學、操作;實地繞行村落、聽長輩說故事,並且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等課程安排,讓小朋友在做中學,認識影像媒材也認識自己的家鄉和部落文化。
本次課程共有6位小朋友加上1隻寵物狗狗一同參加,每人皆分有一台數位相機來自行操作嘗試,除了要用簡易的「構圖」和「景別」概念來拍照外,更要與「自己」、「村落」做結合,因此有了「我的家庭與生活」的個人創作,和「六重溪照片地圖」的共同創作。而小朋友的眼睛總有特別的觀察,譬如有學員拍祖父逗弄弟弟的「祖孫照」,氛圍溫馨俏皮;有學員拍自己正在玩的電玩畫面;有學員拍哥哥的房間然後畫了一隻豬,爆料哥哥的「宅男」屬性;還有大特寫的耳廓和電死的蛇等等,成果豐碩多樣令人意外驚奇。
而認識家鄉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因此有部落尋訪的戶外課程,和部落長輩潘泰山先生說故事的安排。尋訪時,小朋友儘管抱怨又熱又累,也堅持著完成了村落巡禮;而聽故事的時候更是專注用心,讓長輩欲罷不能,故事接連不斷。
除了「自己拍」之外,小朋友也有機會試玩拍立得並觀察膠卷影格,從靜態影像想像動帶影像的生成,老師吳心蘋更舉「VHS」、「V8」、「DV帶」為例,簡述影像媒材演變的過程,呼籲保存家庭回憶、不要丟棄影帶。
儘管人數不多、颱風逼近,兩日的課程卻十分充實有趣,為學員們的暑假畫下繽紛的結尾,更為部落紀錄下當下的精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7389&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9BF2A70C-F6C4-4D4C-B9A9-16FEB314DCB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5-21T22:06: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Event227389
Id
227389
Title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
Description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與台南縣六溪平埔協會合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於河東國小六溪分校舉辦兩日的課程,課程以「影像」為核心,為部落學員量身打造,教導小朋友拍攝並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 河東國小六溪分校位於白河區六重溪山間,為當地平埔族大武壠聚落唯一的小學,全校只有7位學生。承繼南藝大紀錄所「紀錄片重返」及「家庭影像挖掘」的深耕,特於暑假尾巴舉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與國小學童互動。課程透過相機的教學、操作;實地繞行村落、聽長輩說故事,並且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等課程安排,讓小朋友在做中學,認識影像媒材也認識自己的家鄉和部落文化。 本次課程共有6位小朋友加上1隻寵物狗狗一同參加,每人皆分有一台數位相機來自行操作嘗試,除了要用簡易的「構圖」和「景別」概念來拍照外,更要與「自己」、「村落」做結合,因此有了「我的家庭與生活」的個人創作,和「六重溪照片地圖」的共同創作。而小朋友的眼睛總有特別的觀察,譬如有學員拍祖父逗弄弟弟的「祖孫照」,氛圍溫馨俏皮;有學員拍自己正在玩的電玩畫面;有學員拍哥哥的房間然後畫了一隻豬,爆料哥哥的「宅男」屬性;還有大特寫的耳廓和電死的蛇等等,成果豐碩多樣令人意外驚奇。 而認識家鄉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因此有部落尋訪的戶外課程,和部落長輩潘泰山先生說故事的安排。尋訪時,小朋友儘管抱怨又熱又累,也堅持著完成了村落巡禮;而聽故事的時候更是專注用心,讓長輩欲罷不能,故事接連不斷。 除了「自己拍」之外,小朋友也有機會試玩拍立得並觀察膠卷影格,從靜態影像想像動帶影像的生成,老師吳心蘋更舉「VHS」、「V8」、「DV帶」為例,簡述影像媒材演變的過程,呼籲保存家庭回憶、不要丟棄影帶。 儘管人數不多、颱風逼近,兩日的課程卻十分充實有趣,為學員們的暑假畫下繽紛的結尾,更為部落紀錄下當下的精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5-21T22:06:2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7
Id:
272137
Title:
漁人部落(Iratay)
Description:
漁人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西元1946年與東南邊的紅頭部落合併成為紅頭村,有一稱為「iratay」,意思為「必經之路、交通要道」。另一稱為「ilasapen」,因位於山腳下,曾經遭受洪水沖積而形成的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51
Id:
660451
Title:
南屯公學校男生班團體照
Description:
昭和15(1940)年南屯公學校第34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男生班合影照」。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1922)年11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594
Id:
476594
Title:
羅清吉生命故事7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羅清吉製作,採訪者為石竣旻,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採錄。羅清吉先生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為溪口國小退休教師,目前擔任壽豐鄉老人會會長。本幅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提供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5
Id:
734075
Title:
清流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轄下共分有清流、中原、眉原等3個部落,此為清流部落的入口意象,該部落為賽德克族人居所,為1930年霧社事件後,為了要防範霧社各族群之間的仇怨導致的管理困難,統治者將霧社事件後遺族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4
Id:
732304
Title:
2013探視泰雅族文身耆老柯菊蘭
Description:
2013年1月探視苗栗縣泰安鄉梅園部落的Lawa’naTawyu(漢名柯菊蘭)文面耆老,由當地泰雅族人劉仁祥攝影師及現任泰興國小盧曉玲校長帶領下前往,Lawa’naTawyu(漢名柯菊蘭)在當時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511
Id:
282511
Title:
泰雅古調(lmuhux)
Description:
泰雅族(tayal)由於本身沒有文字,所以族群的生活過往、歷史文化的點滴蒐集與追溯線索,大概就要從代代相傳的部落神話傳說、歌謠、舞蹈以及祖先口耳相傳的祖訓得知,而泰雅古調(lmohux)就是用吟唱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4
Id:
589294
Title:
達蘭埠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標語牆是達蘭埠部落的入口意象。Talampo部落,漢語稱做達蘭埠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達蘭埠」(Talampo),即「獵人頭之地」之意。相傳此部落在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56
Id:
589556
Title:
重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刻有紅色「重光部落」字樣的石碑,是Branaw部落的入口意象。Branaw部落,漢語稱做重光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居民以太魯閣族為多數。「Branaw」為太魯閣族語,意指寬廣的緩坡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54
Id:
734254
Title:
當代排灣族 百步蛇紋+齒形紋組合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圖紋為傳統排灣族男子胸紋,但圖紋內容進行變形。
傳統排灣族男子胸紋為波形紋(pinarukalavikav),其形狀像山的高低起伏,也像是波浪一般。波形紋並不是獨立出現,它紋在上、下二排
全家合照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7
Id:
514647
Title:
全家合照
Description:
葉柏強先生指出這張照片並沒有明確標示時間跟地點,但根據照片中小孩穿著很可能是在昭和年間(1926至1989)拍攝,而在台大所出版的《人類學玻璃影像選輯》一書中收有一張照片跟這張照片內人物穿著幾乎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04
Id:
714504
Title:
1998年12月12日杜潘芳格參與在中央大學由台灣客協主辦桃園客協承辦的第二屆台灣客家文學營與鍾肇政合照(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8年12月12日,杜潘芳格參與由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承辦的第二屆臺灣客家文學營時,在中央大學校園與鍾肇政的合照。
鍾肇政為臺灣文學之母,長年筆耕不輟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21
Id:
292921
Title: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背著孩子工作。故事則說著自己過去遷徙到豐
林曜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3025
Id:
673025
Title:
林曜同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台北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8月23日於IEAT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原委會教育文化處楊正斌處長、馬見議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何明輝副執行長、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62
Id:
280562
Title:
番人很少出痘 淡水廳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不出痘,偶出痘,熱狂,亦出而殺人.
當代夏威夷 鯊魚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6
Id:
734276
Title:
當代夏威夷 鯊魚紋
Description:
受文者與宋海華共同研發出此圖紋。傳統排灣族此圖紋稱為波浪紋,其形狀像山的高低起伏,也像是波浪一般。波形紋並不是獨立出現,它紋在上、下二排的齒形紋的中間,形成一組紋樣。凡是貴族身份,不論其階級,均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40
Id:
272240
Title:
電光部落(Himoti)
Description:
電光部落位於臺東縣關山鎮東南方的電光里,197縣道15至17公里處,北以嘉武溪與池上鄉振興村為界,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泰源村,西方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月眉里相望,南以濁水溪與鹿野鄉相鄰。此地舊稱雷公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70
Id:
64857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11】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身為祭司的他們,依據此繪曆,擇日決定各項儀式活動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還特別設一房間,以規定的方式,慎重舉行。當然,這房間除了此家族的人,其他人是不准進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2
Id:
714532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15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9年3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15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15期內容以客家映象為主題,在自媒體影像當道的時代,文化的保存與
MOC_Id:
Culture_Place145506
Id:
145506
Title:
豐山蔡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豐山村民宅,三合院建築,家中有閩南與客家聯姻;過去從彰化遷徙來到花蓮。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
華陽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6
Id:
589326
Title:
華陽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Pacidal部落,漢語稱做華陽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Pacidal為南勢阿美語,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南勢阿美族是阿美族群中最北邊的一支。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
阿美族婦女的土器製作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0
Id:
514590
Title:
阿美族婦女的土器製作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原為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在東臺灣做田野調查時所拍攝,後人再自行以彩色技術上色後出版成繪葉書,因此該阿美族的服飾顏色可能並不完全準確。圖中可見,阿美族婦人正在製作陶罐容器。對於他們來說,陶器不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8
Id:
272118
Title:
馬拿尼開部落(Mananigay)
Description:
馬拿尼開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Ma
魚露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32
Id:
560032
Title:
魚露
Description:
對所有越南人而言,「魚露(nước mắm)是越南料理的靈魂」,一句話就可道盡這項調味品的重要性,魚露多以沙丁魚為原料,搭配鹽進行發酵,大約兩年可熟成,其實魚露在許多國家並不罕見,歐洲地中海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4
Id:
272094
Title:
大埔部落(Kalokapuk)
Description:
大埔部落位於日治時期所規劃出的池上新市街西南側邊陲,東側鄰近大坡池,東南方則以197縣道(富源路)與舊市街「新開園」聚落(今錦園村)相連結,南側則是新興村,北側為新市街所在的福原村,現今為臺東縣池上鄉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45
Id:
732345
Title:
排灣族紋身文化與南島語族傳統拍刺技藝
Description:
由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主辦,地點於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地下一樓,時間為2021年11月19日下午13:00-17:40。主講人宋海華Cudjuy Patjidres。除了演講介紹排灣族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6
Id:
665256
Title:
分糖果給華興育幼院的小朋友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分糖果給孩童的影像,拍攝時間1954(民國43年)10月9日,但根據拍攝時間推測應為「惠祐托兒所」,因華興育幼院為隔年大陳島兒童撤退來臺時才成立,且由孩童身著較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8
Id:
272258
Title:
卡地布部落(Katatipul)
Description:
卡地布部落位於知本里1至23鄰。東為射馬干大排水、利嘉溪,西為建業里、建興里,南為知本溪、太麻里鄉,北為建和里。西北側為射馬干山,內設知本國小、知本派出所,知本路二段為主要道路。因地形似崖命名Toka
白惠蘭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8
Id:
142838
Title:
白惠蘭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白惠蘭,排灣族,訪談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20日,地點於台南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
內容包含
《桃園客家》季刊第9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26
Id:
714526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9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7年9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9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9期內容以觀音區為主題,觀音是桃園濱海客家族群匯聚的重要區域,因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52
Id:
485352
Title:
提親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講述蘇香妹女士受人領養,又被自己父親帶回原生家庭,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0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4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28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4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