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花蓮港蕃人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花蓮港蕃人族群與語言

花蓮港蕃人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603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60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花蓮港蕃人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葉柏強在《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中指出,照片中的原住民是比較少見的阿美族男士群像,且這樣的穿著應該是平時工作時的裝扮,而非盛裝。阿美族主要分為三大系統,北部為南勢阿美;中部為秀姑巒阿美,受布農族影響甚深;南部為馬蘭阿美,受卑南族影響。另外,照片中後方中央帶著瓜皮帽及最左邊戴著清代涼帽的男子,或許是來與原住民交易、溝通的通事。通事在清代是很低階的官職,未放入九品之中,也因此紅色的涼帽沒有帽子上面的頂珠。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60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45FA3A41-B6FE-49A8-BAFB-5353AE368CD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37:4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3

Id

514603

Title

花蓮港蕃人

Description

葉柏強在《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中指出,照片中的原住民是比較少見的阿美族男士群像,且這樣的穿著應該是平時工作時的裝扮,而非盛裝。阿美族主要分為三大系統,北部為南勢阿美;中部為秀姑巒阿美,受布農族影響甚深;南部為馬蘭阿美,受卑南族影響。另外,照片中後方中央帶著瓜皮帽及最左邊戴著清代涼帽的男子,或許是來與原住民交易、溝通的通事。通事在清代是很低階的官職,未放入九品之中,也因此紅色的涼帽沒有帽子上面的頂珠。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37:46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花蓮港蕃人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16
Id: 64841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1925年8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由原住民創作的祭事曆 副標題:新高郡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頭目Talum Mangdavan的歲時祭儀備忘錄創作,乃原住民的首次嘗試 內文:雖然說「山中無歲月」,深居山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4
Id: 714534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17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9年9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17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17期內容以客家流行音樂為主題。音樂是歷代文化的縮影,我們能從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81
Id: 512281
Title: 「托魯閣蕃人隊」在托博闊社聽取訓示
Description: 太魯閣戰爭中,賽德克族托魯閣與道澤兩群早年因獵場紛爭,而與東部太魯閣族成為世仇,因而受到日軍徵招為「蕃人作業隊」,給予制式武器,從事嚮導、偵察、砍路、作戰等任務。日軍在討伐戰前時多次派出的太魯閣方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8
Id: 264848
Title: 客家詩人葉日松
Description: 客家詩人葉日松昭和11年(1936年)生於花蓮富里,從事教育工作40年,曾任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著作有詩、散文、兒童文學及客語詩等凡三十餘種,並獲中國語文獎章、青年獎章、全國青年文藝創作最佳新詩獎、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3
Id: 169823
Title: 「下一站‧ 眷村:2017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6年(2017)10月7日至10月22日辦理「下一站‧眷村:2017桃園眷村文化節」,以「旅程」為發想,以不同視角切入眷村文化,是具體的地理移動,也是抽象的生命經歷,表現眷村

MOC_Id: Culture_Event594710
Id: 594710
Title: 無法說出我是哪裡人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民國105年(2016年),圖中新北市土城區越南籍新住民嚴沛瀅,正在板橋社區大學教授越語課程。嚴沛瀅來自越南堤岸,是越南的華族(越南政府對國內分類為54族,其中華族是少數民族,僅佔越南人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8
Id: 648568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10】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這個實物是一枚檜木板,長122公分、寬11.1公分,厚2公分,其中一面,以蕃刀一刀一刀刻畫出來。此板子約三分之一處的中央,有個不到3公分的圓形孔洞,此孔洞

MOC_Id: Culture_Place282260
Id: 282260
Title: 蘇澳岳明新村招寶宮
Description: 蘇澳岳明新村招寶宮,原名「招寶禪寺」,位於下大陳堂上,是大陳島上最大的廟宇,主神為觀世音菩薩,並旁祀楊府大神、玄天上帝、斗姆天尊、文武判官、三官大帝、三寶佛祖等神尊。大陳撤退時,村民將招寶禪寺的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941
Id: 159941
Title: 詔安客家冬至傳說
Description: 冬至吃湯圓已經是台灣民間社會的習俗,每到冬至,電視廣告就強打冷颼颼以及熱騰騰的湯圓廣告,然後最後的畫面通常是一家團圓喜樂。詔安客家的湯圓也是如此,冬至要吃湯圓,還要用湯圓祭拜神明或祖先,象徵添歲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815
Id: 755815
Title: 桃園客家專刊─尋客《Meet Hakka》第31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2年9月出版,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電子書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英文「MEET」有相遇、遇見、連結之意,希望透過匯集、聚集桃園客庄人、事、物,讓多元客家族群在此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89
Id: 600589
Title: 內太魯閣四蕃社山腳移住完了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2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郡下太魯閣方面的シキリャン(sikirixyan)、ドブラ(dobura)、タビト(tabiti)、ボクスイ(boku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7
Id: 589637
Title: 那荳蘭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那荳蘭部落中的阿美族文物館。Natawran部落,漢語稱做那荳蘭部落,為阿美族南勢阿美亞群七大古部落其中之一,所謂南勢阿美,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這是阿美族群中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0
Id: 272130
Title: 富興部落(Cikowaay)
Description: 富興部落部落位在富興村1至9鄰,池上車站南方約6公里處。北方為萬安村和錦園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北源村和泰源村;南方為振興村;西方為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德高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道路,北通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7
Id: 589437
Title: 馬佛部落入口歡迎標語
Description: Fahol部落,漢語稱做馬佛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西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的阿美族原居舊部落Karowa(噶馹佤),日治時期向北集團移往,最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2
Id: 670702
Title: 孕前衛生指導
Description: 〈成效良好的眷村輔導工作〉,鄧海翔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五期(1965)頁7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1897-2003)指示婦聯總會和救護幹部訓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0
Id: 589630
Title: 永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永安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吉安鄉永安社區活動中心。Sirakesay部落,漢語稱為永安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屬太昌村甘園,原本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0
Id: 589420
Title: 北星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Pabuisan部落,漢語稱做北星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原隸屬大漢部落,民國60年(1971)因建商大量興建住宅,大批人口移入,居民多為來自光復鄉、玉里鎮、瑞穗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0
Id: 272100
Title: 嘉發那部落(Tjuavanaq)
Description: 嘉發那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部落範圍於大竹高溪流域,東臨太麻里鄉多良村,西方與達仁鄉土坂村接壤,南與大武鄉愛國埔村接鄰,北與金峰鄉賓茂村和壢坵村以金崙溪左岸山陵線為界。大竹高溪流域共有四個排灣族

MOC_Id: Culture_Place511071
Id: 511071
Title: 水沙連社骨宗事件與出草習俗
Description: 骨宗事件,又作「水沙連事件」或「水沙連之亂」,康熙年間,水沙連諸社就有與漢人接觸設立「通事」,服從清朝的統治繳納番餉,後來1721年爆發朱一貴事件,水沙連諸社趁亂殺掉橫征暴斂的通事,順勢脫離漢人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0
Id: 272190
Title: 巴阿尼豐部落(Paanifong)
Description: 巴阿尼豐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村,位於八里溪北岸,都秀山的東南方。當地舊名「八里芒」,為「Paanifong」的漢字近音,有不同的說法:一是因部落曾經發生傳染病,阿美族稱傳染病為「manifong」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7
Id: 630037
Title: 90歲的蘭大弼在英國家中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是蘭大弼晚年時,還沒遷居到倫敦老人院居住時,在倫敦南邊的Croydon鎮上自己家裡拍攝的照片。 拍攝時間沒有記錄,推測為2004年後期或是2005年。蘭大弼醫生的專長為腦神經醫學,若留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4
Id: 272194
Title: 瑪屋撈外部落(Maolaway)
Description: 瑪屋撈外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尚德村,位於泰源村南方,西元1970年左右從泰源村分出而成立,Maolaway為阿美族語「土壤顏色黝黑」之意,因當地的土讓為火山岩風化而成,有許多鐵鎂礦物,顏色較黑。日治時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721325
Id: 721325
Title: 炒紅糟雞-5
Description: 炒紅糟雞過程,薑切碎後爆香,加上紅糟拌炒,再放入雞肉炒至半熟,加入水悶煮。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60
Id: 733360
Title: GASUM(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SUM於2015年5月15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Sumbaw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松巴哇(Sumbaw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22
Id: 731522
Title: 活現-1900-1960烏來人的生活影像
Description: 為配合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開館出版,影像內容時間橫跨日治及光復後兩時期,包含目次守著烏來陽光和記憶的雀榕、從生命及部門化教育中學習及成長、烏來勇者的身影、老街與烏來橋、生活與產業並置、團社機制的轉化

MOC_Id: Culture_Event187112
Id: 187112
Title: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北北基場,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14日下午於台北凱撒世貿中心大樓智媒時代5樓舉辦,由蔡中涵教授、丹耐夫‧正若製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4
Id: 630024
Title: 連瑪玉重返彰化時蘭大弼以輪椅推她出門
Description: 自從蘭大衛醫生1957年10月在紅丘鎮住家附近因為機車車禍而安息後,連瑪玉獨自生活,並參與紅丘鎮長老教會的聚會,也曾經多次返回台灣探望兒子、探望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故友,這是她1982年返回彰化時,與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6
Id: 589646
Title: 慶豐部落A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慶豐部落A的街景。慶豐部落為阿美族與太魯閣族的混居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目前尚未清楚分割為所申報的兩個部落,這兩個部落分別是以阿美族為主的Ciripunan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29
Id: 648529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7-2】1936年《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內文:(接續)各祭團各有一位世襲司祭(lisikadaan-lusan)主掌祭祀。此曆板是某位巒蕃司祭家的傳承物品。只有此家的司祭及繼承人可解讀這個曆板,雖沒有禁止對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3
Id: 714533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16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9年6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16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16期內容以客家文學與舞蹈為主題,桃園充滿著濃厚客家風情的文學、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3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8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6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