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民俗與宗教

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90793 , 欄位Id的內容是29079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成興挽善堂,人稱「乩堂廟」,創建時間為1887(光緒13)年,日治時期位址在羅東郡五結庄成興172番地,今址為五結鄉利成路一段169號。以關聖帝君為主神,配祀關平、周倉,今改稱「興安宮」。基地面積228.85坪,建築面積22.68坪;祭祀圈包含成興全部,例祭日為關聖帝君聖誕日農曆正月13日。其廟體建築立於三階疊石台基之上,兩側牆體以紅磚砌築;正面面寬三間,採出屐起,中央明間較次間為寬甚多,採「凹壽」作法,中央開三關六扇門;次間台度以下為清水紅磚牆,其上為編竹夾泥牆面,中央開圓窗;屋頂鋪以紅瓦,翹脊,脊面可見豐富泥塑剪黏。   根據五結庄役場1936(昭和11)年出版的《寺廟臺帳》,當時五結庄共有38處宗教建築,有37處是台灣傳統廟宇,1處日本神社(二結稻荷社)。其中,在利澤簡八大庄範圍內,則有14處台灣傳統廟宇。大多數廟宇今仍存,但規模、型態均與《寺廟臺帳》所呈現的樣貌不同。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0793&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AC81B067-C750-4EE6-9B20-F9CE7C42DF3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24T14:57:1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90793

Id

290793

Title

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

Description

成興挽善堂,人稱「乩堂廟」,創建時間為1887(光緒13)年,日治時期位址在羅東郡五結庄成興172番地,今址為五結鄉利成路一段169號。以關聖帝君為主神,配祀關平、周倉,今改稱「興安宮」。基地面積228.85坪,建築面積22.68坪;祭祀圈包含成興全部,例祭日為關聖帝君聖誕日農曆正月13日。其廟體建築立於三階疊石台基之上,兩側牆體以紅磚砌築;正面面寬三間,採出屐起,中央明間較次間為寬甚多,採「凹壽」作法,中央開三關六扇門;次間台度以下為清水紅磚牆,其上為編竹夾泥牆面,中央開圓窗;屋頂鋪以紅瓦,翹脊,脊面可見豐富泥塑剪黏。   根據五結庄役場1936(昭和11)年出版的《寺廟臺帳》,當時五結庄共有38處宗教建築,有37處是台灣傳統廟宇,1處日本神社(二結稻荷社)。其中,在利澤簡八大庄範圍內,則有14處台灣傳統廟宇。大多數廟宇今仍存,但規模、型態均與《寺廟臺帳》所呈現的樣貌不同。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24T14:57:11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五結庄成興挽善堂(興安宮)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43
Id: 513343
Title: 劉來傳老先生與義子生日合影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平林(今花蓮鳳林林榮里)佛祖廟於1931年(昭和6年)落成,光復後改名「碧雲寺」,是當時林榮里民(閩客兩族共居)的信仰中心。照片中央身穿深色服裝、頸掛項鍊的男子是當時碧雲寺的廟祝劉來傳先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00
Id: 606300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二三方
Description: 鈎藤一錢半、龍齒一錢半、天麻一錢、地龍一錢半、茯神一錢半、全蝎尾五支、薄荷七分、防風一錢半、大銀一個、金蟬蛻七隻、天竺黃一錢、生甘五分。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23首藥籤。鈎藤,天麻,可以息

MOC_Id: Culture_Object648538
Id: 648538
Title: 二林仁和宮嘉慶二十年重修碑
Description: 二林仁和宮主祀天上聖母,陪祀神明有觀世音菩薩、虎爺公、註生娘娘、文昌帝君、土地公、十八羅漢。因缺乏文獻佐證,興建年代難以判斷。但歷年修建皆有碑文記載,可大致了解不同時空狀態下的二林市街。仁和宮現存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51
Id: 486651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五十三方
Description: 採取端陽艾。陳酒共煮之。 調陰兼養血。妙藥最相宜。 再求。 艾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的功效。此籤說明採用端午時節的艾草,與陳酒共同熬煮,可助艾葉入肝脾腎經,若病患無骨盆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576
Id: 566576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十七首
Description: 紫草、胆草、白菊、連召、牛旁、甘草各四分、活石、當歸、木賊各六分、生地錢半、川連二分、金蟬二個。水一碗八煎九分。 紫草、胆草(膽草)、連召(連翹)、川連(黃連)、能清熱;生地滋養陰質;木賊、金蟬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52316
Id: 552316
Title: 馬祖喪葬哭調:十可憐
Description: 馬祖喪葬儀式融合道教、佛教與地方信仰,地緣福州的閭山派道士舉行大量吸收自佛教經典的科儀,喪家與民眾則準備許多在地意涵的物件輔佐儀式進行,例如食用糍(sì,沾黃豆粉糯米糰)與水煮雞蛋。馬祖的喪葬禮俗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15
Id: 487115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60首
Description: 惡寒發熱肺經之,氣血凋零倦體肢。大便不通腰膝軟,調和榮衛此方宜。 正吧參一錢、當歸一錢、遠志一錢、陳皮錢半、炙氏錢半、熟地錢半、白芍錢半、白茯二錢、肉桂八分、五味七分、炙草八分、甘杞一錢、只實八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58
Id: 487458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八十一首
Description: 疑神疑佛是何因。孝悌當存以德鄰。若不修心行正道。笑堪落火再添薪。 良姜一錢、干姜一錢、龍骨一錢、肉叩一錢、赤石脂一錢、牡蠣一錢、石榴一錢、柯子一錢、附子八分、細辛五分。頭煎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71
Id: 277571
Title: 仙人井可用於治療疾病及刀火傷,井上石紋相傳是仙人之足跡而名 恒春縣志卷二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仙人井,在縣南二十五里大石山下.其泉仰出,味甚甘.龜仔角番取飲於此;且可愈疾,並刀火傷者,洗之即愈.井上石紋,如靴、如履、如赤足者,不一.相傳謂仙人之足跡,故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31
Id: 486631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三十四方
Description: 氣已虧。痰不行。 提氣為主。痰患不生。 北芪二錢、炙草二錢、雲苓二錢、川貝二錢、桑寄三錢、防黨二錢。煎服。 全方「補氣為主,祛濕化痰為輔」,以補氣為主,氣行而水行,水行則水液停聚之痰飲自能流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5926
Id: 155926
Title: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鼓板樂的狼串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75
Id: 303875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八屆〈白坑玉聖殿入火儀式符令之初探〉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白坑玉聖殿入火儀式符令之初探」,作者周舜瑾。 符令具有一層神秘的色彩,又常見於澎湖小法執行儀式中,然而,符令不僅是宗教的一部分,也與生活密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228
Id: 599228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37首
Description: 蝦石羔、甘草各五分、知母六分、川芎三分、桂枝四分、粳米一錢、生姜一片、二枚。水九分煎四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37首藥籤。此方子由「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著名的兩個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61
Id: 562761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六十二號
Description: 內仁一錢、川連一錢、石決一錢、貞石一錢。水八分煎四分。 內仁(蕤仁)有養肝明目的作用,石決(石決明)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為眼科常見藥物,配上川連(黃連)加強清熱之效,貞石(玄精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560
Id: 566560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一首
Description: 錦文二錢、歸尾壹錢、老蓮、荊芥、防風、甘草各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歸尾(當歸的尾段部份)能補血活血、袪瘀止痛,錦文(大黃)能夠增進排便消散瘀腫,常一起配合,治療癰腫熱痛;再加上老蓮(黃連)能清心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27280
Id: 227280
Title: 北港藝閣
Description: 北港藝閣也是一項能夠代表北港藝術文化的藝文活動,藝閣不僅僅是傳統花車的代表,也是北港迎媽祖中重要的要角。在早期全台灣各地都有藝閣,而且不是現今常看到的電動藝閣,而是真人藝閣,其類別也有很多包涵一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49
Id: 292449
Title: pusau ta Kavuvuan(送祖靈)─送祖靈隊伍(海線)
Description: 五年祭(Maljeveq)是排灣族重要祭典之一,傳說的maljeveq(迎祖靈)祭典淵源,祖神Ljemedj為一位神人,可以在神居住的靈界(makalizeng)與人世間遊走,每次祭祀的前10天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486
Id: 598486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五府千歲藥簽第八七首
Description: 杜仲、枸杞、甘菊、粉草各一錢。共為末。白茯一錢。煎湯而服。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未分科的第87首藥籤。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的藥物。枸杞,補肝腎藥物,兼有清肝火,明目顧眼睛的功效。甘菊(菊

MOC_Id: Culture_Object232539
Id: 232539
Title: 小鼓─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鼓板樂樂器之一的小鼓,是由鼓面拉緊後蓋住圓形口所形成的圓柱體。主要使用於每年元宵擺暝期間(以金板境十八暝遶境為主)迎神遊藝的主要伴奏器樂,展現重大節慶熱鬧歡氣氛。現保存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449
Id: 283449
Title: 扁柏圓潤聚寶盆
Description: 扁柏寬圓聚寶盆,為奇豐木工部藝師林永琳所製造,直徑22公分,高19公分,2011年製成,材質為扁柏,現存於宜蘭縣羅東鎮新興街39號奇豐木工部。 本作品為客戶拾獲之扁柏漂流木,經林永琳藝師重新製作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838
Id: 561838
Title: 廖府先生廟第七號
Description: 淡竹錢半、川蓮錢半、鈎藤錢半、柴胡二錢、卜荷錢半、生甘錢半、寸文二錢、支子錢半、赤苓錢半、胆草八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淡竹葉,既可以清熱又可以利尿的藥物,略可以清除煩悶的症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2243
Id: 282243
Title: 羅東奠安宮2015年玄天上帝聖誕遶境
Description: 為慶祝玄天上帝壽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下午,羅東奠安宮沿襲傳統舉辦全鎮遶境活動,除了奠安宮的神明、大神尪之外,羅東地區五大廟宇以及宜蘭各地廟宇亦共襄盛舉,神轎、大神尪、陣頭、花車以及隨行香客綿延數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89
Id: 486789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七十七方
Description: 胃有少風寒。脾有寒痰困。 行脾養胃。何須別問。 於朮二錢、川芎錢半、炙草八分、泡朮一錢、防己一錢、酒芍一錢、川加皮一錢、大棗一枚。煎服。 這則藥籤是在處理脾胃寒溼的。藥物有:於朮(白朮),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90
Id: 279190
Title: 南無可治痢疾 臺灣通史卷二十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南無:或稱軟霧,譯音也。種出南洋,傳入臺灣未及百年,故舊志不載。樹高至三、四丈,葉長而大。春初開白花,多髭,結實纍纍,大如茶杯。有大紅、粉紅、大白、小青四種。味甘如蜜。夏時盛出。臺南最多,彰化以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41
Id: 565241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六十八號
Description: 香茹四分、赤茯一錢、仙查八分、生羌一片。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香茹(香薷),可以處理外有風寒邪氣,內有濕邪的感冒。赤茯苓,清熱祛溼,針對泌尿系統發炎,小便出血或灼熱等症狀有治療效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05
Id: 487905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五首
Description: 大黃、朴硝各二錢、豬母、桔梗、甘菊、羗活各七分、歸尾、元參、黃岑、車前、木賊、郁李各一錢。水一碗六煎八分。 以大黃、朴硝清熱瀉下,元參清熱養陰,豬母是民間藥馬齒莧的俗稱,與黃芩共用有清熱解毒之效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81
Id: 565181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十號
Description: 連召一錢、土茯一錢、當歸一錢、白朮一錢、只壳一錢、木通五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連召(連翹),清熱藥物。土茯苓,清熱解毒藥物,兼可以利尿,長於治療瘡癰腫痛,古人曾用土茯苓治療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81
Id: 487081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38首
Description: 九竅昏迷日中風,語言蹇澀厥陰冲。眙青舌縮危微症,(酉+世)瀉斯方用亦同。 升麻錢二、川烏一錢、只壳二錢半、半夏二錢半、畏羗錢二、赤芍二錢、地骨一錢、桔梗二錢半、烏沉八分、油朴八分、附子八分、肉桂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1812
Id: 561812
Title: 十全腔
Description: 十全腔又稱「十音」或「十三音」、「十三腔」,屬於雅樂的一種,廣泛的被使用在特殊的重要祭典中。有關「十三腔」的由來根據李添貴先生歸納,「十三」為樂器種類數量,「腔」指的是傳統樂譜裡的音譜。十三種樂器

MOC_Id: Culture_Object237073
Id: 237073
Title: 北竿芹壁天后宮籌建記之石碑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天后宮籌建記,現存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的芹壁境天后宮內。芹壁天后宮整修工程於1979年動工,至1982年竣工,是近年來芹壁天后宮最後的一次整修,1983年2月立有修建碑,以作為該廟宇身分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29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0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0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