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宮族群與語言
「保民宮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64836 , 欄位Id的內容是26483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保民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花蓮市保民宮相傳在大正十年(1921年)時,來自新北雙溪區魚行里的墾民──王志校移居花蓮時,將自家奉祀的神明一併帶來。由於保民宮神農大帝相當靈驗也逐漸成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民國40年(1951年)時,王志校先生去世後,另一信徒鄭永清為感念神農大帝的恩德,而便於王智孝先生故居原址建廟,供民眾參拜。民國61年(1972年)時,又有當地信徒捐贈土地,保民宮改建至今。放在正殿較大的神農像前面的小神農像,據保民宮的員工說,這尊神農像是保民宮最早的神農像。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4836&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BBAEDA5A-A2A9-4E30-B11A-1BE19357EB0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1:32: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6
Id
264836
Title
保民宮
Description
花蓮市保民宮相傳在大正十年(1921年)時,來自新北雙溪區魚行里的墾民──王志校移居花蓮時,將自家奉祀的神明一併帶來。由於保民宮神農大帝相當靈驗也逐漸成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民國40年(1951年)時,王志校先生去世後,另一信徒鄭永清為感念神農大帝的恩德,而便於王智孝先生故居原址建廟,供民眾參拜。民國61年(1972年)時,又有當地信徒捐贈土地,保民宮改建至今。放在正殿較大的神農像前面的小神農像,據保民宮的員工說,這尊神農像是保民宮最早的神農像。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1:32:32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保民宮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4
Id:
630004
Title:
蘭大弼記錄家人與阿里山鐵路18號謝式機車頭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於抵達目的地下車後,拍攝高仁愛及兩位兒子在18號18噸謝式機車頭前的記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8
Id:
665148
Title:
陳誠夫人陪同詹森夫人參觀忠勇新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十一期(1961)頁尾,拍攝地點台北士林區。
5月14日下午美國副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1973)暨夫人抵臺展開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2
Id:
272252
Title:
富給特部落(Vukide)
Description:
富給特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在森川南線產業道路(貫穿村落中間的道路)上,撒布優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65
Id:
714565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高天生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Yawi Noming。1921年7月1日出生,2013年7月15日逝世。生於台灣苗栗縣泰安鄉,是台灣最後一位臉上保有傳統紋面的男性泰雅族人。 父: Yuining Tars(歿) 原居地
太魯閣族的苦力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1
Id:
514571
Title:
太魯閣族的苦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來自片山寫真館所發行的《臺灣國立公園候補地大太魯閣景觀:花蓮港街附近》一書中。1927年(昭和2年),太魯閣峽谷被《臺灣日日新報》票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從此慕名而來的遊客日漸增多。19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66
Id:
64856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9】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製作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繪曆的創作者為臺中州新高郡領地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的Laung Mangdavan,他是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8
Id:
272118
Title:
馬拿尼開部落(Mananigay)
Description:
馬拿尼開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M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8
Id:
272048
Title:
巴沙哇力部落(Pasawali)
Description:
巴沙哇力部落位於臺東市富岡里南側的1~4鄰,北側鄰近加路蘭部落和富岡漁港,南側臨近建國里,西側則與富豐里相接,東臨太平洋。Sawali在阿美族語意思是「東邊」。而部落重要的道路─吉林路(臺11線))貫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39
Id:
506339
Title:
吹奏笛(口簧琴)的太魯閣少女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有一位記者曾經這樣寫道:「健康滿滿山之少女,因為了解到愛情的面貌,而吹奏出對愛情悲傷的旋律、心情。口簧琴是照片中的女主角唯一會的樂器,在月明的夜晚,口簧琴哀傷的音樂,穿透了我的心,讓我忍不
山里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5
Id:
589305
Title:
山里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隧道口周邊的彩繪及雕塑,是Tausa(或Tausa)部落的立山國民小學。Tausa部落,漢語稱做山里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賽德克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
魏愛倫彰化縣榮譽縣民證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30562
Id:
630562
Title:
魏愛倫彰化縣榮譽縣民證
Description:
此張證書為1980年魏克思醫生夫人魏愛倫女士退休返國前,彰化縣政府所頒發的彰化縣榮譽縣民證,以表彰魏愛倫女士的貢獻。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魏克思先生夫人魏愛倫女士,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現年六十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4
Id:
272104
Title:
魯加卡斯部落(Ru ja qas)
Description:
魯加卡斯部落位於臺東縣大武鄉的最南端南興村,與尚武村、達仁鄉安朔村相鄰,早期是由富山部落遷徙至南興部落(魯加卡斯)。部落中的主要族群是排灣族,部落裡種植了很多的九芎樹,排灣族語「魯加卡斯」的意思,就是
太陽的小孩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26
Id:
731626
Title:
太陽的小孩
Description:
屏東車站公共藝術。父親肩上扛著小孩,身旁母親手持竹蜻蜓逗著小孩笑,傳遞著親情般的體溫,現代人有了嬰兒手推車之後,親情的體溫已不再傳遞,在現代快速繁忙的生活中,如同人情味的流失一樣,試想透過該作品的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8
Id:
589548
Title: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是位於Ibuh部落入口,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的標示。Ibuh部落,漢語稱做榕樹部落,又音譯為依柏合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部落中的居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人。「榕樹部落」,是因部落內有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6
Id:
272066
Title:
馬達壓路部落(Madaljalu)
Description:
馬達壓路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多利溪東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嘉蘭西方,太麻里溪
掃笏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36
Id:
282536
Title:
掃笏
Description:
掃笏位於五結鄉福興村正勉堂一帶,過去這裡為噶瑪蘭族的掃笏社社址所在,不過在今天已找不到過去平埔族部落的遺跡,僅留存社名於當地,繼續作為當地的地名。 掃笏社為清代噶瑪蘭三十六社之一,又稱沙豁沙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20
Id:
272220
Title:
卡米努部落(Kaminu)
Description:
卡米努部落位於鸞山村。目前的鸞山村位於卑南溪與鹿野溪交會口的東岸、海岸山脈的都蘭山之西邊。是日治時期大關山事件後,日本政府將內本鹿布農族人移住而形成的新聚落,並將聚落分為上野、中野、下野三個部分區隔,
曾記麻糬創始店(原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2
Id:
264842
Title:
曾記麻糬創始店(原址)
Description:
花蓮麻糬產業的傳奇人物──曾水港,為桃園龍潭的客家人,昭和11年(1936年)到了花蓮,為了養家餬口,開始了賣麻糬的生意。每天的清晨五點,一家人分頭忙碌,製作出新鮮的麻糬,再由曾先生騎車沿街叫賣。曾記
吉拉格賽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1
Id:
589381
Title:
吉拉格賽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彩繪柱與標語,為吉拉格賽部落的入口意象。Cilakesay部落,漢語稱做吉拉格賽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吉拉格賽部落早年當地是樟樹林區,因此「Cilakesay
當代阿美族 八角花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13
Id:
733113
Title:
當代阿美族 八角花紋
Description:
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阿美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阿美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為學生自己設計,稱為八角花紋,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480
Id:
671480
Title:
裴家騏
Description: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下午2時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10人出席,分別為伍麗華、白蕙蘭、谷暮‧哈就、穎艾達利、裴家騏、陳采邑、洪簡廷卉及陳冠明,由
MOC_Id:
Culture_Event186929
Id:
186929
Title:
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原桌論壇
Description: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1月11日上午於台北車站五樓第一會議室,舉辦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論壇。照片中為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協會波宏明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0
Id:
272100
Title:
嘉發那部落(Tjuavanaq)
Description:
嘉發那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部落範圍於大竹高溪流域,東臨太麻里鄉多良村,西方與達仁鄉土坂村接壤,南與大武鄉愛國埔村接鄰,北與金峰鄉賓茂村和壢坵村以金崙溪左岸山陵線為界。大竹高溪流域共有四個排灣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3
Id:
272213
Title:
瓦岡岸部落(Vakangan)
Description:
紅葉村標高325-370公尺,早期為卑南族北絲鬮社的活動範圍,位於鹿野溪下游左岸,昔稱wakagan(vakangan,直接譯音為瓦崗),據傳原係卑南族人名。當時布農族人與卑南族人相互敵對而常在此地出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0
Id:
589310
Title: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有「卓溪部落」的標示物及導覽圖,是Panital部落的入口意象。Panital部落,漢語稱做卓溪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Banita」為布農族語,是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17
Id:
670717
Title:
婦聯六村工作隊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石漱燕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六卷第四期(1965)頁6到頁8。
婦聯六村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於1964(民國53)年所興建,位於臺北市松山,南鄰空軍總醫院,北鄰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51
Id:
142051
Title:
溪口彭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堂號穎川堂。雖家族姓彭,但是祖先牌位寫姓陳。其緣由是因為過去要搭船來到台灣石,該艘船是彭姓親族所有,於是先輩便將自己的姓氏更改為彭。但後代仍然祭祀陳姓的列祖列宗。
本資料為基於2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6
Id:
732236
Title:
日治泰雅族二男一女(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相片中男女皆有文面,為大嵙崁群文面形式,女子纏頭布、方巾披巾、內著漢服。男子穿短袖長衣,胸兜、遮陰布。披巾肩頭裝飾帶以顯緯、挑花、浮織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4
Id:
272204
Title:
紅石部落(Kusunuki)
Description:
紅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北接海端村、南鄰加拿村,境內東側山腳附近有紅石溪、崁頂溪由西向東流,西側高處則分屬大崙溪及鹿寮溪流域。紅石與紅石溪之名皆來自原布農族之「紅石頭社」,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5
Id:
630025
Title:
彰基老蘭醫生樓拆除前,已退休宣教師合照
Description:
1982,要建設彰化基督教醫院南郭醫療中心(現今之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區),要將老蘭醫生樓及老姑娘樓拆除,連宿舍前的廣場合併為建築用地。多位宣教師返回共襄盛舉,蘭大弼(後左)及魏克思醫生(後右)站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6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9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