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萬淑娟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萬淑娟族群與語言

萬淑娟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142834 , 欄位Id的內容是14283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萬淑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化教育對語言文化所造成的影響、過去政府在教育場域中漠視原住民族文化以及造成汙名化的看法。訪談者之一:萬淑娟,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19日於西拉雅文化館。 萬淑娟,西拉雅族,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她從族群認同、文化復振、文化語言的流失層面談起。萬理事認為族群認同發展不容易,主因為統治政權17世紀以來進入台灣,歷經漢化政策,使其族群語言、文化、土地及社經地位流失。 長久以來平埔族群被迫處於漢人社會,即便在日據時期無針對平埔族的理蕃政策,而被視為一般島民的隱身在社會裡,表面上平埔族群的生活方式被認為與漢人無異,事實上具有文化獨特的表徵,尤其部落生活本身也是流露無遺。 然而,隨著參與台灣的民主運動刺激族群的覺醒,西拉雅語已經逐步的復振起來,萬理事認為通過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能帶給平埔族群制度上的保障,歎息過去的國語運動造成多數族群文化語言的流失,因無法律認定的原住民族地位之下,使其面臨更困難的狀況且存續威脅與挑戰性。她建議教育是一戰略,如何在教育場域裡創造原住民文化更多的可能性與永續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2834&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DABF6FD7-8992-4DC3-8711-C09038F01AB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30: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4

Id

142834

Title

萬淑娟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化教育對語言文化所造成的影響、過去政府在教育場域中漠視原住民族文化以及造成汙名化的看法。訪談者之一:萬淑娟,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19日於西拉雅文化館。 萬淑娟,西拉雅族,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她從族群認同、文化復振、文化語言的流失層面談起。萬理事認為族群認同發展不容易,主因為統治政權17世紀以來進入台灣,歷經漢化政策,使其族群語言、文化、土地及社經地位流失。 長久以來平埔族群被迫處於漢人社會,即便在日據時期無針對平埔族的理蕃政策,而被視為一般島民的隱身在社會裡,表面上平埔族群的生活方式被認為與漢人無異,事實上具有文化獨特的表徵,尤其部落生活本身也是流露無遺。 然而,隨著參與台灣的民主運動刺激族群的覺醒,西拉雅語已經逐步的復振起來,萬理事認為通過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能帶給平埔族群制度上的保障,歎息過去的國語運動造成多數族群文化語言的流失,因無法律認定的原住民族地位之下,使其面臨更困難的狀況且存續威脅與挑戰性。她建議教育是一戰略,如何在教育場域裡創造原住民文化更多的可能性與永續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30:15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萬淑娟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68
Id: 753568
Title: 南投營盤口七將軍廟
Description: 南投市營盤口七將軍廟,祭祀清乾隆時陣亡的六位軍士及一隻軍犬,與霧峰柳樹湳七將軍爺廟、大里七將軍廟、烏溪南岸水德七將軍廟,祭祀源頭均出自於霧峰柳樹湳忠義祠。 建廟相關的歷史事件,曾被記錄在《臺案彙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9
Id: 756549
Title: 錫福宮—楊梅開庄大廟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錫福宮──楊梅開庄大廟」,此故事為錫福宮的信仰故事,建於1807(嘉慶12)年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4
Id: 686004
Title: WARUNG INNARA拉拉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老闆夫婦是來自印尼的Jaya和Minti,兩人都來自爪哇。拉拉小吃店的印尼文店名Innara是老闆夫婦小女兒的名字,只要是常去富北街、北忠街一帶的移工,一定都看過三歲的印尼小女孩Innara,所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5
Id: 670705
Title: 介紹聯勤眷區育樂實驗中心
Description: 〈一個改善社會的實驗–介紹聯勤眷區育樂實驗中心〉,日宣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十一期(1965)頁。 在臺北舊南機場區前前後後共有十九個眷屬區,有陸軍、聯勤、空軍,還有若干市民住宅,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0
Id: 589320
Title: 秀巒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著「秀巒部落」的標示物,是Siulang部落的入口意象。Siulang部落,漢語稱做秀巒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布農族人主要居住在中央山脈兩側,據傳在十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34
Id: 64843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2】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即約1930(昭和5年)時,丹大駐在所管轄的Haba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的祭司Vilian Manququ(ビリアンマンココ)表示擁有比現在已發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42
Id: 714542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4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0年12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4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4期內容以佢兜係STEM為主題,介紹客家女力。內容深入探討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0
Id: 272040
Title: 馬蘭部落(Falangaw)
Description: 根據原住民委員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馬蘭部落位在臺東市中心里1~32鄰,太平溪左岸,北鄰馬蘭里,東北方為新生里,東南方為自強里,西邊與豐樂里隔著太平溪,部落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8
Id: 589648
Title: 撒樂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北昌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撒樂部落中顯著標的物:北昌國小。Sarad部落,漢語稱做撒樂部落,此部落為新興成立的部落,以前為Kenuy部落範圍內的聚落,一直到近代才成為獨立部落。Kenuy部落,又稱根努夷部落。這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1
Id: 272071
Title: 新富社區魯凱族部落(Ngudra-drekai)
Description: 新富社區魯凱族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北側上臺地,平均海拔高度約135公尺,下臺地為排灣族人居住地,經東64鄉道過至嘉蘭村入口處前,有兩條分岔的道路,一條下行後即可進入人口較多的排灣族部落;另一條繼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498
Id: 731498
Title: 紋面傳說
Description: 《紋面傳說》說的是泰雅族紋面的傳說故事。一開始,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對兄妹,隨著時間不斷推進,依然沒有其他人類出現,妹妹很擔心,再這樣下去,等他們死了,人類也就滅絕了。於是,妹妹決定要和哥哥結婚,但又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10
Id: 732210
Title: 日治蕃人及蕃社(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圖中兩位女子著開襟長衣,為滿服形式,但右女仍披方巾披布,顯示仍習慣使用傳統織布。右女頭上纏有纏頭巾,則是北部泰雅族常用的頭髮固定型式。兩位女子都有文面,額紋皆為單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0
Id: 589420
Title: 北星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Pabuisan部落,漢語稱做北星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原隸屬大漢部落,民國60年(1971)因建商大量興建住宅,大批人口移入,居民多為來自光復鄉、玉里鎮、瑞穗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5
Id: 272215
Title: 達魯那斯部落(Talunas)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8
Id: 589598
Title: 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Cibarbaran部落,又名主農部落,部落名由來的說法有二:阿美語稱檳榔甲葉為barbar,此地昔多檳榔樹,居民常取甲葉為餐具;另一個說法來自Cikaw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26
Id: 142826
Title: 汪秋一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汪秋一,阿美族,時間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6月6日,地點於新北市。 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化教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3
Id: 630013
Title: 高仁愛醫生傳福音
Description: 高仁愛醫生不但將心力投入到醫療工作,更將基督的愛透過各種方式傳達到社區,此張照片為高仁愛醫生傳福音的記錄。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都是虔誠事主的基督徒;夫婦兩人除了忙碌的醫療業務之外,彰化市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6
Id: 756556
Title: 得天獨厚的泉吼—井頭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水圳與土地開發」下的「得天獨厚的泉吼──井頭」,此故事井頭泉水的背景故事,在中壢和桃園兩個臺地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0
Id: 272140
Title: 重安部落(Tomiyac)
Description: 重安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部落有兩個小社,其一Tomiac,另一個是Arakomay(阿姑賣或阿龜堳社)。日治時期,為便於治理,將兩個社同時遷下來,居於海岸公路西側低臺地上成一大社,大正9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7
Id: 272257
Title: 朗島部落(Iraraley)
Description: 朗島是蘭嶼島上最大的部落,擁有島上最寬廣的平坦腹地,也是島上六部落當中,漁場最大的一座,也許是因為農漁活動空間大的緣故,讓本村成為昔日島上最富庶的部落。本村也是蘭嶼傳統習俗被嚴謹持續的部落,本地也是被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292
Id: 506292
Title: 臨海道路往來的蕃人(原住民)們
Description: 明治43年至大正3年(1910至1914)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率領兩萬名日本軍警攻打太魯閣,使太魯閣族各部落歸順,讓總督府的勢力能夠完全掌握內外太魯閣的蕃社。因此,大正5年(1916)在此新開鑿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04
Id: 284504
Title: 獻馘碑
Description: 公園是城市的綠肺,在水泥建築叢聚的都市裡,能夠有著綠意水塘,提供公眾消遣遊憩的好去處。在宜蘭市的東南角有座中山公園,設立於1909年,是宜蘭市早期少有的休閒場所。走進公園內,除了賞心悅目的景觀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9
Id: 734079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男性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文面男子預備前往山上狩獵時的裝扮,男子著傳統服裝,以遮陰部、胸都、長衣為主要,在腰際間繫上獵刀,背著預備裝著狩獵的網袋,獵刀刀型為彎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3
Id: 272153
Title: 瑞興部落(Pakalaac)
Description: 瑞興部落位在瑞和村西側的1至4鄰,瑞和車站則位在部落大約2鄰的位置,卑南溪右岸。北方鄰近關山鎮月眉里;東方為卑南溪,鄰近八伊拉善部落;南方為瑞源村;西方為瑞豐村。鄉道東29線(瑞景路)為部落重要道路,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29
Id: 648529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7-2】1936年《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祭祀和曆板 內文:(接續)各祭團各有一位世襲司祭(lisikadaan-lusan)主掌祭祀。此曆板是某位巒蕃司祭家的傳承物品。只有此家的司祭及繼承人可解讀這個曆板,雖沒有禁止對外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5
Id: 589525
Title: 米棧部落內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米棧部落內部。Cipuypuyan部落,漢語稱做米棧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米棧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原本為阿美族人的狩獵區域,日治初期,族人從Lid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5
Id: 272135
Title: 森永部落(Mulinaga)
Description: 為臺東縣最南方的一個村落,村外臨台9線,為出入台東地區的門戶。居民於1953年,在當時鄉公所主導下,由排灣族舊社大古以及其他鄰近的附屬部落移至此居住。過程中,一部份家族停留在土坂、台坂、上大溪、金崙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7
Id: 272257
Title: 朗島部落(Iraraley)
Description: 朗島是蘭嶼島上最大的部落,擁有島上最寬廣的平坦腹地,也是島上六部落當中,漁場最大的一座,也許是因為農漁活動空間大的緣故,讓本村成為昔日島上最富庶的部落。本村也是蘭嶼傳統習俗被嚴謹持續的部落,本地也是被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09
Id: 589409
Title: 馬聚集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馬聚集部落的聚會所,每年八月時族人會於此舉行傳統祭儀。Marorok部落,漢語稱做馬聚集,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瑞北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清光緒4年(1878),加禮宛事件後,光緒四年清政府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7
Id: 732227
Title: 日治霧社群婦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兩位女子的額紋都是三列,為務社群族人的特別形式。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8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0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9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6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