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藝術與人文
「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4218 , 欄位Id的內容是26421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採用螃蟹造型,除與媽祖廟多海生生物主題相輝映外,更有高中狀元三元及第的科甲意涵,本作品型態飽滿,雖為木雕但線條流暢毫無遲滯,常有人誤會為金飾作品。本作品為1908年北港朝天宮大修時,由大木匠師陳應彬主事,根據李乾朗教授考證為彬司所見現存最造的假四垂屋頂,李教授並讚譽:構造用料之精,技術之高超,型態之完美,將臺灣寺廟建築史推至一個新高度。
【匠師資訊】
陳應彬是出身台灣的「大木匠師」,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生於現在新北中和區。他的父親陳井泉和家族中不少長輩都是木匠,他在家裡排行老么,上頭有四位哥哥。
從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主持北港朝天宮的重建,並陸陸續續修築了大稻埕慈聖宮、朴子配天宮、貢寮澳底仁和宮、豐原慈濟宮、臺中旱溪樂成宮、臺北保安宮、木柵指南宮…等。其中尤以媽祖廟最多,所以也被奉為專修媽祖廟的匠師。後陳應彬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加上其長子己堂、次子己元,和幾位有名的徒弟像是廖石成、黃龜理…,共同構成一派匠師的系統,一般都稱作「彬司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421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F152B37-BEC4-44FC-8147-B90902B34D7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06T19:50:4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218
Id
264218
Title
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
Description
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採用螃蟹造型,除與媽祖廟多海生生物主題相輝映外,更有高中狀元三元及第的科甲意涵,本作品型態飽滿,雖為木雕但線條流暢毫無遲滯,常有人誤會為金飾作品。本作品為1908年北港朝天宮大修時,由大木匠師陳應彬主事,根據李乾朗教授考證為彬司所見現存最造的假四垂屋頂,李教授並讚譽:構造用料之精,技術之高超,型態之完美,將臺灣寺廟建築史推至一個新高度。 【匠師資訊】 陳應彬是出身台灣的「大木匠師」,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生於現在新北中和區。他的父親陳井泉和家族中不少長輩都是木匠,他在家裡排行老么,上頭有四位哥哥。 從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一年(西元1908年),主持北港朝天宮的重建,並陸陸續續修築了大稻埕慈聖宮、朴子配天宮、貢寮澳底仁和宮、豐原慈濟宮、臺中旱溪樂成宮、臺北保安宮、木柵指南宮…等。其中尤以媽祖廟最多,所以也被奉為專修媽祖廟的匠師。後陳應彬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加上其長子己堂、次子己元,和幾位有名的徒弟像是廖石成、黃龜理…,共同構成一派匠師的系統,一般都稱作「彬司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06T19:50:4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北港朝天宮次間通樑棟架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42
Id:
514542
Title:
宜蘭火金姑 照亮幸福角落:2015年宜蘭社區推動計畫成果
Description:
宜蘭火金姑照亮幸福角落:2015年宜蘭社區推動計畫成果主要分為20個章節,分別是社區營造中心;社區日曆;社區議題行動方案計畫;宜蘭新劇落推動計畫;故鄉繪本推動計畫;社區藝文活化計畫;社區生活工藝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781
Id:
515781
Title:
四維村西尾聚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四維村舊名西尾,因位於南竿島西邊得名。早期可分為5處聚落,分別是芙蓉澳、西尾、夫人村、五間排與秋桂樓,現為南竿島上人數最少的村落。此西尾入口意象位於四維路入村處,於2014年間由時任村長的侯全寶設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5
Id:
560025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敬老大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長者參加敬老大會之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大部分居住於馬祖新村的國軍將官們在退伍後也會繼續定居於此眷村,時間久了自然也成為
樂華鼓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338
Id:
156338
Title:
樂華鼓譜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9
Id:
516659
Title:
義務教育著手準備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6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臺灣全島將於昭和18年實施義務教育,為求萬全的的準備,花蓮港廳對此配置三位雇員協助相關籌備工作。東臺灣新報的前身為相良吉彌在花蓮港
葉健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0
Id:
283590
Title:
葉健仁
Description:
1970年畢業後服兵役期間,有機會摸索雕刻,開始燃起對美術的興趣。退伍後,24-30歲,進入廣告工藝社嘗試創業,之後離開廣告工藝界。30-36歲,開始接觸石雕茶壺雕刻,這時也是茶壺工藝市場最熱絡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465
Id:
263465
Title:
景美國小公共藝術:「未來的里程」(景美心・臺北情)
Description:
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景美國小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18
Id:
660018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張靜雯 - 城市綠洲Ⅰ、教室、麥當勞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張靜雯所創作的膠彩畫。張靜雯的作品風格以人際疏離,氾濫的便利超商,分別探討當下日常生活場域中過度現象。這兩個系列作品有著不同的創作題材,技法嘗試,表現形式。在過度的主軸下,選擇兩種不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466
Id:
608466
Title:
兒時記趣-泥條編織鱔魚簍陶器
Description:
陶藝家陳建華為陶隱工坊負責人,1990年(民國79年)開始接觸陶藝創作,以泥條編織陶甕、魚型陶器、甕中甕與複合媒材的運用為個人陶藝特色。兒時記趣為陶藝家陳建華2010年(民國99年)以複合材料創作
黃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5
Id:
283585
Title:
黃河
Description:
黃河出身於從事寶石加工的家庭環境,自幼嘗試寶石設計便展現各種創意靈感。年輕時開始接觸石雕藝術,師承林聰惠,孩子出生是他人生另一階段,他積極參與公共藝術,累積了豐富的得獎經歷。2007 年曾任花蓮縣石彫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8
Id:
594308
Title:
馬祖新村_親友外出活動照片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邀集親友外出活動時所拍的戶外照片,屬於個人彩色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從照片中所見英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96
Id:
55999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嘗大會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舉辦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嘗大會畫面,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既然是社區媽媽教室,當然少
後山鯨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1
Id:
301341
Title:
後山鯨書
Description:
廖鴻基解讀鯨豚的神祕行動,嘗試以語言溫暖的文字猜測:「鯨豚不顧一切從海神窩底朝天神射去,是初生才有勁道,足以驚動海天父母;而他們的恩愛,是沒了呼吸,也願是相隨的影子;鯨隊的遊行隊伍,使海神可以夢遊,世
黃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46
Id:
638146
Title:
黃圖
Description:
黃圖(1902-1976),彰化田尾小紅毛社人(今田尾鄉福田村)。父黃昌,母蕭牡丹,排行三男。修畢農林專門學校相關課程結業後,1926年(大正15年)被任命為臺中州永靖農業補習學校囑託(特聘人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4
Id:
600564
Title:
梅野紀念館建設事業具體化昨日辦理第一回發起人會議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昭和16年(1941)5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梅野紀念館建設事業的實行,昨日(九日)十一時在祇園會館辦理第一回發起人會議,由福井公擔任建設委員長,並就建設旨趣跟與會發起人
石翁仲乙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6
Id:
286066
Title:
石翁仲乙對
Description:
此人像雕刻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系列之一,作者不明,依據雕刻的服飾與姿態可得知此雕塑主題為中國古代文官。石翁仲共有兩座,故稱為「乙對」,兩座石雕樣式相同,同為文官樣貌,長鬚戴冠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79
Id:
649679
Title:
〔樂生學園兒童作品〕私のお家(中文:我的家)
Description:
本文「私のお家(中文:我的家)」,刊登於1938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五卷第一號,作者為樂生學園兒童許化草。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作者以一年級兒童的角度描寫他的家庭。他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28
Id:
515928
Title:
壽公學校第十四回卒業記念
Description:
從此張照片可以清楚了解到,現今所拍攝之畢業紀念照長輩之所以會坐在前排,學生站在其後的形式,可能受到日本治理臺灣時期的風氣影響而流傳。同時也可以清楚看到,前排其實除了老師以外,以他們身上的勳章便能了
結頭份本地歌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513956
Id:
513956
Title:
結頭份本地歌仔
Description:
清朝末年,結頭份的大樹公下,每到傍晚就有一個能歌善曲,人稱歌仔助的人,在鄉民用桂竹和稻草搭蓋的「歌仔寮」教子弟們演唱「本地歌仔」,他們演唱的故事有《山伯英台》、《陳三五娘》等。歌仔助經宜蘭民俗研究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85
Id:
601185
Title:
吉野神社鎮座三十周年八日紀念祭嚴修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深受吉野移民村民崇敬的吉野神社,在8日迎接鎮座30周年的紀念。當日上午9點開始舉辦莊嚴肅穆的紀念祭,並同時辦理本村在事變中
辜偉甫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7
Id:
638137
Title:
辜偉甫
Description:
辜偉甫(1918-1982),彰化鹿港人。父辜顯榮引日軍進臺北城有功,歷任臺北保甲局總局長、臺中縣鹿港辨務署參事等職;母岩瀨芳子為日本人。其為顯榮六子,鹿港人習稱「六舍」,為振甫之弟、寬敏之兄,畢
蛻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2
Id:
595692
Title:
蛻變
Description:
李紫晴的作品〈蛻變〉以兩片豎立的白大理石片,平面化半具象的表現蝴蝶的翅膀。透過昆蟲羽化成蝴蝶的概念,表現心靈對生命蛻變的觸動。蝴蝶的翅膀脈絡,凹凸起伏有致,在不同的時間,透過陽光的投射與影子的變化
萍聚瓦窯溝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31458
Id:
331458
Title:
萍聚瓦窯溝
Description:
萍聚瓦窯溝
作者阿盛,本名楊敏盛,為台灣鄉土文學作家,曾任中國時報主編、主任等職,獲得諸多文學獎項,著有小說類、歌詩類,以及《行過急水溪》、《夜燕相思燈》等散文集,作品收入多版高中大學國文科課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5
Id:
300135
Title:
無貪雞肝肣,〔勿會〕靠(去)洗雞宿(巢)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貪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82
Id:
514482
Title:
九〇年代的我們的歌謠:白米木屐村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誰是憨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06
Id:
514406
Title:
誰是憨猴?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Event177176
Id:
17717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論壇區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 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全區攝影-在論「論」一角設計具多功能的墊高榻榻米區,墊高榻榻米形成與其他區空間上之區隔,運用塌塌米的悠閒與
檀欒集(甲辰)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66
Id:
467466
Title:
檀欒集(甲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檀欒集 甲辰》,封面左上題簽「檀欒集 甲辰」,線裝書,直式右翻,岩溪晉編輯兼發行,1904年(甲辰,明治37年)印刷,1905年(明治
如魚得水系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0
Id:
285950
Title:
如魚得水系列
Description:
雕刻大師布朗庫西曾言:「東西外表的形象並不真實,真實的是東西內在的本質。」林慶宗這項作品以紅洞石雕刻而成。作者利用石材原有的特性,取魚身體的外在形狀,既表達了魚的線條形體,同時呈現了魚和水的流線性與動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280
Id:
147280
Title: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
Description:
油車粿的作者為王國樑,四海創刊號中的一篇文章,內容從不知道油車粿為何物開始談起,進而提到作法,觸感以及口感。作者在第二段帶入了當時台灣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情況,雖然只是片面性的描寫,但在他眼中所見到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