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民俗與宗教
「七月半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Invisible152306 , 欄位Id的內容是15230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七月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在臺灣本島,農曆七月是中元普渡的重要時節;但對馬祖人來說,七月的歲時意義則在祭祖。「七月半」不限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大致在十三到十八日之間,各家戶自有傳統,約定俗成。中元節主要祭祖宗時焚楮衣(又稱紙衣或冥紙)及錢箔,以供列祖列宗在陰間穿著及享用耗費,燒時在小紅紙箋上寫明某世祖的名字,依輩序從上到下供敬,如太高祖、高祖、曾祖、祖、先父逐代順序,是一種隆重的家祭儀式, 每到農曆六月,家族內的婦女為了這一場重大的祭祖日,開始大量購買冥用紙箔,聚集一起共同將它摺成元寶狀,然後分批裝箱入袋,箱袋上書寫收件祖先的名諱;再於七月半當日備以供品祭拜,將箔、冥衣、紙布、紙製家當等各類冥間用品,悉數加以火化,送往陰間的祖上收用。因糊紙箔耗日費時的工作,也不容易做到,1970年代至今,風俗已淡化。東引鄉白馬尊王廟於每年七月半,進行一年中的第二次補庫,具中元普渡之意,在廟旁的空地上,信徒將供品放置供桌上,前端擺放一裝水的紅臉盆,盆邊置一條毛巾,意為請神明洗手享食。供品上貼一張寫著○○○敬謝的紅紙告知神明供品為哪位信徒敬獻廟外道路旁供奉餅乾、米糊及紅香爐,祭拜天地。除了居民的供品,軍隊亦會供奉罐頭與口糧等以祈求平安。
圖像取自連江縣政府《98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歲時節慶、生活習俗》報告書(馬祖藝文協會,2009)。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52306&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invisible/31A2E416-8B36-41DB-B5EB-B4983FF24EE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23T16:20: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2306
Id
152306
Title
七月半
Description
在臺灣本島,農曆七月是中元普渡的重要時節;但對馬祖人來說,七月的歲時意義則在祭祖。「七月半」不限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大致在十三到十八日之間,各家戶自有傳統,約定俗成。中元節主要祭祖宗時焚楮衣(又稱紙衣或冥紙)及錢箔,以供列祖列宗在陰間穿著及享用耗費,燒時在小紅紙箋上寫明某世祖的名字,依輩序從上到下供敬,如太高祖、高祖、曾祖、祖、先父逐代順序,是一種隆重的家祭儀式, 每到農曆六月,家族內的婦女為了這一場重大的祭祖日,開始大量購買冥用紙箔,聚集一起共同將它摺成元寶狀,然後分批裝箱入袋,箱袋上書寫收件祖先的名諱;再於七月半當日備以供品祭拜,將箔、冥衣、紙布、紙製家當等各類冥間用品,悉數加以火化,送往陰間的祖上收用。因糊紙箔耗日費時的工作,也不容易做到,1970年代至今,風俗已淡化。東引鄉白馬尊王廟於每年七月半,進行一年中的第二次補庫,具中元普渡之意,在廟旁的空地上,信徒將供品放置供桌上,前端擺放一裝水的紅臉盆,盆邊置一條毛巾,意為請神明洗手享食。供品上貼一張寫著○○○敬謝的紅紙告知神明供品為哪位信徒敬獻廟外道路旁供奉餅乾、米糊及紅香爐,祭拜天地。除了居民的供品,軍隊亦會供奉罐頭與口糧等以祈求平安。 圖像取自連江縣政府《98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歲時節慶、生活習俗》報告書(馬祖藝文協會,2009)。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23T16:20:23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七月半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14
Id:
487914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十四首
Description:
金蟬十個、全蝎二個、當歸、車前、杏仁各一錢、防風、白菊、羗活、荊芥各七分、箔荷、甘草、白芷各四分。水一碗二煎六分。
金蟬(即蟬蛻)、防風、白菊、羌活、荊芥、薄荷、白芷能解散經絡或目竅中鬱滯的風熱
涼傘(四)啟籤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99
Id:
306999
Title:
涼傘(四)啟籤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3期,由姜佩君老師撰寫〈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其內容主要說明:元宵節是澎湖一年當中最熱鬧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活動,就是各宮廟舉行的「乞龜」活動和神明出巡。而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032
Id:
283032
Title:
創設Indo玩皮工坊 柯淑英勤耕皮雕天地
Description:
〈創設Indo玩皮工坊-柯淑英勤耕皮雕天地〉一文,由「幸福宜蘭」期刊編輯小組編寫,2018年2月刊載於《幸福宜蘭》百工圖,敘述宜蘭媳婦柯淑英在蘇澳冷泉旁,創設「Indo玩皮工坊」的故事。 本文先介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396
Id:
486396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十五方
Description:
初起發寒熱。先由外感起。
表散以疏通。調和其血氣。
柴胡二錢、杷葉二錢、木通二錢、前胡二錢、葛根二錢、薄荷八分。水煎服。
本則藥籤是治療感冒剛開始,一陣寒、一陣熱,所謂「寒熱往來」,透過表散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654
Id:
606654
Title: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四三號
Description:
石松錢半、英色壳錢半、細辛一錢、赤苓一錢、胆草七分、下半七分、馬尾絲七分。水碗二煎七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大人科的第43首藥籤。石松(伸筋草),袪風濕藥物,兼可以舒筋活絡。英色壳(罌粟殼)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316
Id:
598316
Title:
內媽祖廟小兒科第五三號
Description:
半夏、竹茹、石羔四分、甘草分四、赤苓二錢、陳皮五分、生姜二片。水六分煎三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小兒科的第53首藥籤。半夏,燥濕化痰藥物,可以止嘔。竹茹,清熱藥物,兼可化痰,袪除煩悶,又可止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80
Id:
305080
Title:
鼎灣村神農大帝紙糊水燈
Description:
鼎灣村開帝殿暨永安宮歷年來於陰曆7月15日辦理「中元節水燈施放法會」,洪村長良利表示,此項習俗已有十餘年之歷史。開帝殿自陰曆7月初1日凌晨鬼門開伊始,即點燃七盞明燈、紙糊九座水燈。水燈以顏色區分神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069
Id:
563069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六號
Description:
綠豆壳、一錢、淮膝一錢、知母各一錢、酒軍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綠豆壳,可以清暑熱,夏天消暑會喝綠豆湯就是這個應用,還可以利尿,處理身體內過多的水濕。淮膝(淮牛膝),牛膝,活血化瘀,補肝腎強筋骨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96
Id:
566696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四七號
Description:
麻黃三分、杏仁五分、石羔四分、甘草六分。水四分煎二分。
本方出自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石羔(石膏)、甘草。可以清瀉肺熱,止咳平喘。方中石膏份量多於麻黃,借以抑制麻黃辛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935
Id:
156935
Title:
塘岐信德堂探花府田都元帥的鑾轎
Description:
根據馬祖北竿的信德堂探花府田都元帥信仰文化協會表示,2003年農曆二月間,逢玉皇天尊降臨桃園縣八德市(今桃園市八德區)玉封蕭王府桃園行宮,在行宮作客三日。並諭令蕭王府眾神領旨為地方處理陰陽之事,蕭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55
Id:
56665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六號
Description:
白茯、洋參、神粬、木香、炙草、陳皮、厚朴、蘇子各五分。水不拘煎服之。
白茯苓,即茯苓,調整體內水濕,另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兼有陰虛的病人。木香,行氣藥物,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97
Id:
598597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陸拾叄首
Description:
神粬一錢、苡仁一錢、枳壳一錢、木通一錢、查肉一錢、扁豆一錢、麥芽一錢、薄荷七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63首藥籤。查肉(山查),消食藥物,能幫助肉類食物的消化吸收。苡仁(薏苡仁)
聖帝廟男科第18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51
Id:
487051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18首
Description:
汗後煩邀,病凝上焦。欲貪冷水,胃火難消。
豬苓二錢、澤舍二錢、白朮二錢、白茯二錢、桂枝一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二碗煎六分、渣一碗煎五分。
本方即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五苓散,用於感冒頭痛發
內媽祖廟眼科第一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05
Id:
606305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一號
Description:
大黃二錢、歸尾一錢、赤芍一錢、川連五分、荊芥五分、麻黃五分、防風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1首藥籤。當歸尾和赤芍能活血袪瘀止痛,大黃能夠增進排便消散瘀腫,三者常一起配合
MOC_Id:
Culture_Object232378
Id:
232378
Title:
竹製筊杯─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重要文物─竹製筊杯,現保存於金板境天后宮之西廂房內,作為天后宮之歷史展示。
本物件為用於請示神明指示的工具。筊杯以竹頭製成,形似蚌殼,在民間信仰中做為與神靈溝通的工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843
Id:
562843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外科第四號
Description:
神授衛生治疔瘡,腫毒癰疽可能平。活血並消腫,表裏斯方最效能。
皂莿錢二、防風錢半、姜活錢二、白芷錢二、山甲錢二、連翹錢半、歸尾一錢、乳香五分、沉香八分、甘草一錢、紅花一錢、大黃錢半、陳皮錢二、姜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7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23
Id:
487623
Title: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7方
Description:
括樓一錢、薤白六分、半夏四分。水一小杯煎四分調燒酒服。
本方通常用於治療胸部悶痛,甚則連帶牽引到背部作痛,喘息不能躺臥的一種病理狀態,可涵蓋到現代醫學的許多心血管疾病。括樓(又名栝蔞、瓜蔞)能清
頭城慶元宮前殿石獅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604533
Id:
604533
Title:
頭城慶元宮前殿石獅
Description:
臺灣傳統廟宇在廟殿中門門柱前會設置一對石獅,其作用在於穩固中門門柱,此外亦具有鎮守避邪的象徵意義。
頭城慶元宮石獅設置在前殿中門門柱前,一公一母相互對望,均蹲坐於方形底座上,底座側面之中
MOC_Id:
Culture_Place512850
Id:
512850
Title:
二結王公廟舊廟正殿神龕兩側門扇上方木雕
Description:
臺灣傳統建築裝飾之主題,除美目怡情外,大多具有象徵意涵,如趨吉避凶、祈望寄託等。二結王公廟中的建築裝飾,即大多具有象徵意涵。在正殿進入神龕的兩側門扇上方之木雕花堵,即是以「漁樵耕讀」為主題,乃是古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07
Id:
565207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三十五號
Description:
黑支四分、甘草四分、川貝七分、茅心七條、灯心十二條。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黑支(黑梔子),清熱止痛藥物。甘草,調和諸藥,兼顧脾胃。川貝,可以化痰止咳。茅心(白茅根),清熱利尿,涼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567
Id:
566567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八首
Description:
防風、川芎、白菊各八分、白芍、當歸、牛旁、乙厘各壹錢、姜活、京芥、獨活、甘草、小荷各五分。水一碗二煎六分。
以防風、牛旁(牛蒡)、姜活(羌活)、獨活、京芥(荊芥)、小荷(薄荷)疏散風邪清利濕熱,
北竿塘岐境信德堂探花府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154718
Id:
154718
Title:
北竿塘岐境信德堂探花府
Description:
北竿塘岐信德堂探花府位於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65號,主祀田都元帥,配祀鄭成伯、鄭成母、老址哥、老址弟。2006年,奉田都元帥喻示赴臺請師父手繪王母娘娘玉畫乙幅,供奉之。該廟主要的祭祀活動為每年元宵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75
Id:
565275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一〇二號
Description:
九層塔一把、古松皮一錢、生肉四兩。◎半酒水燉服。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九層塔還是可以入藥的植物,有列入《本草綱目》之中,具有疏風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古松皮,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08
Id:
306908
Title:
火燒坪靈光殿〈靈光殿重建落成碑記〉
Description:
位於光榮里之靈光殿,俗稱「火燒坪宮」,其創立有過一則傳說,約在明末清初,火燒坪人在海邊發現三具溺水之屍首,將其埋葬在今靈光殿廟址處,此後凡居民有事求告皆十分靈驗,於是被尊稱為「諸靈公」。日治時期曾
慈生宮男科第二十九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34
Id:
486734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二十九方
Description:
肝鬱血難行。痰涎日漸生。
平肝兼活血。妙藥最難尋。
生地二錢、車前二錢、白芍二錢、杭菊二錢、木通二錢、酒草一錢、黑蔘錢半、石脂錢半。煎服。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車前乃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種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704
Id:
566704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五五號
Description:
防丰一錢、麥芽一錢、蒼朮八分、仙查五分、升麻、只壳、刈根、陳皮五分、厚朴、甘草四分、生姜三分、灯心十條。水一碗煎五分。
防丰(防風),適合使用在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情況。麥芽,消食藥物,主要用於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393
Id:
598393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五府千歲藥簽第六首
Description:
公石松、鳳凰退、別甲各壹錢。水八分煎三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未分科的第6首藥籤。公石松(伸筋草),袪風濕藥物,兼可以舒筋活絡,特長是用於風濕導致的關節經絡伸展不順利。鳳凰退又稱鳳凰衣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十六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626
Id:
606626
Title: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十六號
Description:
綠豆壳一錢、淮膝一錢、知母一錢、大黃五分。水碗二煎七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大人科的第16首藥籤。綠豆壳,可以清暑熱,夏天消暑會喝綠豆湯就是這個應用,還可以利尿,處理身體內過多的水濕。淮膝(
廖府先生廟第四〇號 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871
Id:
561871
Title:
廖府先生廟第四〇號
Description:
石羔三錢、甘草錢半、川連錢半、大黃三錢、西角二分、青代錢半、元參二錢、柴胡二錢、枝子錢半、生地三錢、人參一錢、知母二錢、生姜三片、棗四粒。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石羔(石膏),知母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15
Id:
289715
Title:
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
Description:
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為依傳統工法重建之建築,是昔時太巴塱部落的信仰中心,屋內每根樑柱均刻有敘述祖源神話之祖靈圖案;而掌管祖屋的kakita^an家族主掌部落的祭典儀式與政治,以及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5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0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3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