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豐裡潘宅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豐裡潘宅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豐裡潘宅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141933 , 欄位Id的內容是14193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豐裡潘宅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戶為一間神壇,夫妻都是阿美族人,因為生病求醫無門,最後認為受觀世音所醫治好,因此發願受訓成為乩童,將家中改為神壇,歡迎外人祭祀。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家戶故事與遷徙基礎資料、族群融合為重點,該筆家戶資料內容如下: 門面裝置 八卦鏡 家禽畜 養火雞 動物籠舍 雞舍:用塑膠網圍起,內有一間籠子 原住民 夫妻皆是阿美族人 上班族 太太目前在台北上班,偶爾回來 隔代教養 祖父,撫養兒子的兒子(兒子亦在台北) 個人故事 潘先生1973年(民國62年)前是住在光榮村的,後來2兄弟因分家,房子被哥哥賣了,才搬來這裡住,在他45歲時一直生病醫不好最後求助無門只好求神明,在鯉魚潭有一間神壇的觀世音把他給醫好,從此就非常虔誠的相信神明,也在鯉魚潭那間神壇接受訓練成為乩童,家中亦有設壇,平常也可讓外人來拜,也有幫人做消災解厄之事,不過來拜拜也幾乎是原住民族。 宗教文物 金爐:紅磚疊起,燒金紙的地方 神明 觀世音、千手觀音、濟公、帝君和其他神 宗教文物 天公爐、木魚 民間信仰 以信仰觀世音為主 祭祖 清明節到壽豐公墓祭祖 野菜 黑仔菜、野苦瓜、苦妹仔、箭筍、蝸牛 古早家具 長板凳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1933&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2FB01727-3207-4DD5-A545-31DCDBE510B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7T19:24: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33

Id

141933

Title

豐裡潘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一間神壇,夫妻都是阿美族人,因為生病求醫無門,最後認為受觀世音所醫治好,因此發願受訓成為乩童,將家中改為神壇,歡迎外人祭祀。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家戶故事與遷徙基礎資料、族群融合為重點,該筆家戶資料內容如下: 門面裝置 八卦鏡 家禽畜 養火雞 動物籠舍 雞舍:用塑膠網圍起,內有一間籠子 原住民 夫妻皆是阿美族人 上班族 太太目前在台北上班,偶爾回來 隔代教養 祖父,撫養兒子的兒子(兒子亦在台北) 個人故事 潘先生1973年(民國62年)前是住在光榮村的,後來2兄弟因分家,房子被哥哥賣了,才搬來這裡住,在他45歲時一直生病醫不好最後求助無門只好求神明,在鯉魚潭有一間神壇的觀世音把他給醫好,從此就非常虔誠的相信神明,也在鯉魚潭那間神壇接受訓練成為乩童,家中亦有設壇,平常也可讓外人來拜,也有幫人做消災解厄之事,不過來拜拜也幾乎是原住民族。 宗教文物 金爐:紅磚疊起,燒金紙的地方 神明 觀世音、千手觀音、濟公、帝君和其他神 宗教文物 天公爐、木魚 民間信仰 以信仰觀世音為主 祭祖 清明節到壽豐公墓祭祖 野菜 黑仔菜、野苦瓜、苦妹仔、箭筍、蝸牛 古早家具 長板凳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7T19:24:34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

「豐裡潘宅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290790
Id: 290790
Title: 五結庄利澤簡王公廟(廣惠宮)
Description: 利澤簡王公廟,創建時間不詳,日治時期位址在羅東郡五結庄利澤簡字利澤簡57番地;今名為「廣惠宮」,地址為五結鄉利澤東路7號。以廣惠尊王謝安為主神,從祀帝爺公(五顯大帝)。基地面積422.49坪,建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032
Id: 283032
Title: 創設Indo玩皮工坊 柯淑英勤耕皮雕天地
Description: 〈創設Indo玩皮工坊-柯淑英勤耕皮雕天地〉一文,由「幸福宜蘭」期刊編輯小組編寫,2018年2月刊載於《幸福宜蘭》百工圖,敘述宜蘭媳婦柯淑英在蘇澳冷泉旁,創設「Indo玩皮工坊」的故事。 本文先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51
Id: 305051
Title: 中元普度禁不禁--開帝殿神像
Description: 《澎湖紀略》曾載: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亦為盂蘭會;澎人最喜祀鬼祭孤。澳中必推一、二人為頭家,斂錢做會,延道五人作道場功果,或三晝夜、或一晝夜不等。顯示澎湖人對鬼神的崇敬,過去中元普渡熱鬧非凡,日治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245
Id: 599245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54首
Description: 山查八分、當歸、白芍各六分、枳壳、檳榔、連喬各五分、牛蒡五分、青皮四分、厚朴、川連各三分、姜一分、甘草二分。水八分煎四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54首藥籤。山查,消食藥物,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14
Id: 561614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二一號
Description: 桑螵蛸一錢、菖慰、當歸、大黃各二錢、麻黃四分、蒼朮、赤芍、白菊、姜活、甘草各八分。水碗半煎七分。 桑螵蛸是昆蟲「螳螂」的卵鞘,可以補腎固陽,用於腎氣不固造成的尿頻;菖慰(茺蔚子),眼科常用來清肝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373
Id: 283373
Title: 山茶花
Description: 山茶花,作者黃德河,材質為蓪草,長:30公分,寬:30公分,高:55公分,含花器高90公分,2012年作品,目前存放在花玉號本舖,地址為宜蘭市城隍街13號。 蓪草花是用蓪草材料所製成的手工花,早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41
Id: 290841
Title: 頭城城隍廟大神尪-三小姐
Description: 三小姐,為城隍爺家屬。頭城城隍廟三小姐大神尪,頭戴五鳳盔,身穿戰甲,一手持絲巾,背上配飾有五方旗。其神將會組織為「三小姐會」。   台灣的大神尪(神將)文化,以宜蘭頭城、新北蘆洲、桃園大溪三地最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937
Id: 562937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眼科第四十八號
Description: 肝經火發肺經來,滿眼紅根寞可哀。退熱消炎能服此,雲消霧散免心灰。 柴胡二錢、石羔二錢、白菊錢半、黃岑錢半、双白二錢、大黃錢二、羚羊三分、枝子錢半、知母錢半、蓮召錢二、桔梗一錢、木通一錢、川連二錢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600
Id: 598600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陸拾陸首
Description: 寄生三錢、香附二錢、益母草三錢、防風一錢、枳壳一錢、川朴一錢半。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66首藥籤。寄生(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可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等,也可用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31
Id: 606331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三九方
Description: 犀角一錢、丹皮一錢半、生地二錢、生芍二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39首藥籤,名為「犀角地黃湯」。本方與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犀角地黃湯」相近。用於感染熱病後期患者全身熱象明顯,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41
Id: 565141
Title: 大甲鎮瀾宮小兒科第六十號
Description: 大黃六分、支子八分、茵陳一錢、灯心十條。 此方即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著名的茵陳蒿湯。主治就是濕熱黃疸。濕熱黃疸的症狀,全身跟眼睛都是黃色的,且顏色鮮明,加上小便量很少。用茵陳可以清利濕熱,也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12
Id: 48781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科第卅二首
Description: 荊芥、防風、連喬各七分、箔荷四分、甘草六分、黃岑、支子各一錢、大黃、芒硝各五分。水六分煎三分。 荊芥,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風邪,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尤其適合使用。連喬(即連翹),清熱藥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2162
Id: 562162
Title: 舊城城隍出巡
Description:   「舊城城隍出巡」日治時期多利用城隍生日當天進行辦理,後因戰事趨緊而暫告一段落,戰後在城隍爺的指示下復辦,分別於民國39年、47年、58年、60年及66年舉行,中間曾有約十年之停滯,民國86年到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18
Id: 487518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一首
Description: 腎虛實熱耳似聾。腹脹頭暈氣不通。急用涼劑三五服。滋陰開竅得全功。 生地三錢、赤苓二錢、元參一錢、遠志一錢、知母一錢、黃柏七分。藥頭水一碗半煎7分、渣一碗2煎6分。 方中用生地和元參可以滋陰清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44
Id: 606344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二十號
Description: 川連五分、朱砂五分、大黃一錢、甘草一錢。共末一錢。泡小種茶服。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20首藥籤。川連(黃連)、朱砂(硃砂)能清心火,安心神;大黃能幫助排便,瀉下清熱;甘草則調和諸藥;以

MOC_Id: Culture_Event303532
Id: 303532
Title: 廟宇文化0002(神廟移向)
Description: 此則記錄是根據1912年6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而來,文中指出當時位於湖西區西溪鄉(今之湖西鄉西溪村69號)的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因為年久失修,建築已現毀壞,由鄉親們協議進行整修。當時選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648
Id: 512648
Title: 宜蘭傳統行業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Description: 宜蘭傳統行業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主持人陳進傳,承辦單位為宜蘭縣史館,於2012年11月完成。該報告第121頁至156頁,敘述在臺灣科技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已面臨著手工藝匠師逐漸凋零的情境,隨著歲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80
Id: 606380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三六號
Description: 金蟬一錢、白菊一錢、桑葉一錢。水一碗煎五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36首藥籤。金蟬(蟬蛻),可以發散風熱,明目退翳。白菊花可平肝明目,清熱解毒。桑葉可以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整體治療是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70
Id: 487770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一一一首
Description: 宋陳五分、生姜一片、蘇箔二分。泡滾水服。 宋陳(陳皮),常用的調理氣機藥物,可用於脹氣、消化不良。生姜,可以溫暖脾胃,也有止嘔的功效,是常見的調味品。蘇箔(金箔),有鎮靜安神效果(註:金箔通常呈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40
Id: 565140
Title: 大甲鎮瀾宮小兒科第五十九號
Description: 茵陳二錢、赤苓二錢、白朮二錢、知苓八分、澤舍五分、油桂三分、灯心十條。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此方即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著名的茵陳五苓散,由茵陳蒿加上五苓散。五苓散(赤茯苓、白朮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04
Id: 486804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八十九方
Description: 病因傷寒。飲食不節。 發表攻裏。除寒退熱。 柴胡二錢、酒芍錢半、酒芩一錢、枳壳錢半、千葛二錢、川朴八分、歸全一錢、川芎一錢。煎服。 柴胡能疏散退熱,疏肝解鬱,一般感冒可以使用。酒製白芍,養血

MOC_Id: Culture_Place603196
Id: 603196
Title: 壯圍永惠廟
Description:   臺灣早前農業時代,牧童「看牛」是常態,當他們在空閒的時候,就會用周邊的材料泥土來捏塑土偶,稱為「土尪」。倘若因有「靈聖」事蹟慰民心靈,即可能建廟奉祀。位在壯圍古亭的永惠廟,便有這樣一段建廟源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18
Id: 566618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五九首
Description: 白眉、生地、乙厘、防風、姜活各壹錢、留皮七分、枸杞根七分。水一碗四煎七分。 生地用以涼血滋陰。乙厘(刺蒺藜)有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之效。姜活(羌活)、防風祛風勝濕。留皮(石榴皮)用以澀腸止瀉

MOC_Id: Culture_People140157
Id: 140157
Title: 陳家石匠家族團隊
Description: 陳家石匠家族團隊當時之作業照,由陳瑤芳匠師所提供。 除傳統之石碑雕琢以外,畫面左邊亦出現了日本傳統的五輪塔雕塑。 【匠師資訊】 艋舺三代石雕家族代表陳冠雄司阜,台北人,1928年生,為台灣傳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85
Id: 486785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七十四方
Description: 下步(部)痰濕。大腸閉結。 發表攻裏。後調脾胃。 白雞芷籐、檑爛作粥食。 藥籤描述的症狀,有表淺的病症,也有深部的病症,原因是由身體下半身的痰溼,或大腸氣滯閉結造成。籤用藥物為:白雞芷籐(白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353
Id: 599353
Title: 鹿谷鄉新和巷改建前照片
Description: 照片為鹿谷鄉新和巷改建前的道路實景,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於1960年代所拍攝,地點位於鹿谷鄉鹿谷村。照片是由附近邊坡的制高點往下拍攝,中間的羊腸小

MOC_Id: Culture_Place155889
Id: 155889
Title: 馬祖南竿最多人員的家族墓
Description: 位於南竿鄉福澳村的陳氏家族墓是南竿鄉墳墓中安葬人數最多、達8人,且唯一三代同墓的案例。 根據《連江縣南竿鄉墳墓形式與墓園演化模式普查計畫》,此墓位於南竿鄉福澳村、編號15,屬於浮墓,墓碑間數為3

MOC_Id: Culture_Place156362
Id: 156362
Title: 東引代天府
Description: 東引代天府位於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93號,主祀神白王爺(升格前稱白少爺、白狀元),故當地人慣稱本廟為「白王爺廟」。廟宇建築共有三個樓層,一樓是主神白狀元指示坐落的裸露花崗岩石及供桌,二樓兩個神龕供奉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701
Id: 606701
Title: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八七號
Description: 杜仲一錢、枸杞一錢、甘菊一錢、粉草一錢、白茯一錢。共為末。煎湯調服用。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大人科的第87首藥籤。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的藥物。枸杞,補肝腎藥物,兼有清肝火,明目顧眼睛的功效。甘

MOC_Id: Culture_People156612
Id: 156612
Title: 陳春霖
Description: 陳春霖,字善樑,號詩棟,祖籍福建省長樂縣,生於1905年,40多歲時因中國戰亂從長樂縣搬到田沃村定居,以漁農維生、間或為製作手工藝,1976年罹癌逝世。 據《連江縣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1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6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0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