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恆族群與語言
「胡正恆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73027 , 欄位Id的內容是67302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胡正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台北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8月23日於IEAT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原委會教育文化處楊正斌處長、馬見議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何明輝副執行長、羅素玫教授、李瑛教授等其他15位專家學者一同參與,由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會議。
胡正恆,漢族,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助理教授,他從自然生態方面來做分享,提及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也越來越需要原民單位及機關的關注,也走向參與式的過程。
座談中胡教授提到有關林班地的部分屬於較僵固的法制,原民會在西元1998年(民國87年)之後有很多傳統領域的研究,林班地也都改稱為森林,但曾為過去的家屋、水渠、農田等名字,因此,可以思考如何透過參與式的機制將原住民族可活用的自然資源回歸到族人的身上。
另外,胡教授提到空間命名也是原住民族息息相關,希望原民機構可以爭取傳統領域的命名回歸;文化地景部分,需要彰顯原住民族社區及部落的主體性,期許讓大眾可以共同參與文化地景的建構和永續利用,文化地景的當地原住民族有責任有權利維護自己的森林,其他信託組織也可以得到政府公部門的挹注資金及計畫,以利原住民文化的保存。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73027&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61DA959B-DFAE-491B-8E98-B73BCF38A72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41:5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People673027
Id
673027
Title
胡正恆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台北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8月23日於IEAT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原委會教育文化處楊正斌處長、馬見議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何明輝副執行長、羅素玫教授、李瑛教授等其他15位專家學者一同參與,由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會議。 胡正恆,漢族,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助理教授,他從自然生態方面來做分享,提及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也越來越需要原民單位及機關的關注,也走向參與式的過程。 座談中胡教授提到有關林班地的部分屬於較僵固的法制,原民會在西元1998年(民國87年)之後有很多傳統領域的研究,林班地也都改稱為森林,但曾為過去的家屋、水渠、農田等名字,因此,可以思考如何透過參與式的機制將原住民族可活用的自然資源回歸到族人的身上。 另外,胡教授提到空間命名也是原住民族息息相關,希望原民機構可以爭取傳統領域的命名回歸;文化地景部分,需要彰顯原住民族社區及部落的主體性,期許讓大眾可以共同參與文化地景的建構和永續利用,文化地景的當地原住民族有責任有權利維護自己的森林,其他信託組織也可以得到政府公部門的挹注資金及計畫,以利原住民文化的保存。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41:50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胡正恆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77
Id:
648677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狩獵情形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於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39頁,為日治時期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布農族人狩獵情形。圖中為狩獵完後男子背著山豬回家的畫面。
布農族男性把狩獵這份工作看得很重
MOC_Id:
Culture_Place590406
Id:
590406
Title:
仁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仁和部落內的顯著標的物: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Isaetipan pahikukian部落,漢語稱做仁和部落,位在花蓮縣吉安鄉仁和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7
Id:
734087
Title:
當代阿美族 波浪+海灘紋
Description:
此圖紋將傳統波形紋變形成海浪紋,在波峰處加上單點或多點浪花,再以漸層刺文出海浪拍打在海灘的意象,具有現代藝術感。
排灣族原有波形紋(pinarukalavikav),除了文在女子手背上,也文在男
MOC_Id:
Culture_Place138899
Id:
138899
Title:
卓家老屋
Description:
屋主卓文興,原光復大富地區閩南籍人士,後搬進豐田接收此日人之農宅。再民國89年(2000)左右,原有機會透過文建會閒置空建利用或整建計畫修繕,但最後屋主反悔,並將此空間閒置至今。因為房屋未有妥
梧繞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8
Id:
589348
Title:
梧繞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Olaw部落,漢語稱做梧橈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有舞臺的空間,就是梧橈部落的聚會所。Olaw為阿美語,意指「黑色」,因部落東方山色為棕黑色而以此為名。梧橈部落為瑞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13
Id:
282313
Title:
蘇澳岳明新村「惠政仁施」碑
Description:
1955年2月8日至11日間,位於浙江台州的大陳列島居民因國共戰爭而撤退到台灣,在基隆港上岸並短暫停留後,即安置在全台12個縣市,建立35處大陳新村供大陳民眾居住。1年後的2月8日,亦即大陳居民撤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05
Id:
685605
Title:
VNEX越南雜貨店(台南北忠街)
Description:
這間VNEX越南雜貨店位於北忠街上,因為是EEC旗下的越南專賣超市,格局與公園南路上的EEC菲律賓超市差不多,只是以越南商品為主流,服務客群多是越南移民工。這間VNEX格局小了許多,販賣的商品卻十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5
Id:
264845
Title: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為吉安鄉客家藝文展演的重要場所,旨在向各個世代的花蓮居民,傳承客家族群文化。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中正路2段58號,南埔公園旁。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721325
Id:
721325
Title:
炒紅糟雞-5
Description:
炒紅糟雞過程,薑切碎後爆香,加上紅糟拌炒,再放入雞肉炒至半熟,加入水悶煮。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5
Id:
589345
Title:
砂荖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部落入口古井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一口位於Sado部落入口的古井。Sado部落,漢語稱做砂荖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部落名「Sado」是阿美語,意指「沙鹽」。秀姑巒阿美群是阿美族的分支之一,是阿美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3
Id:
272083
Title:
斗里斗里部落(Tjulitjulik)
Description:
斗里斗里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8
Id:
648648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五月射耳祭(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月為布農人重要的祭儀:射耳祭,為期12天。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記錄中,稱此天為:boan・panakutaigan。
8-1作者為兒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42
Id:
272242
Title:
大埔部落(Tuapuu)
Description:
大埔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大埔部落與村內的龍泉部落屬龍泉溪流域。廣原村中有大埔部落、龍泉部落以及錦屏部落所組成,在日治時期稱為廣原部落。部落原居於Husau─uan〈現錦屏部落後山〉。日治時期,
金梅越南美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8
Id:
685638
Title:
金梅越南美食
Description:
由二位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姐姐開的「金梅」,不只提供給在台灣的移工最真實的家鄉味,也是台灣人體驗道地越南風味的好去處。店裡主要賣的是麵食料理,熬煮過的湯底清淡不油膩,吃起來口味清爽。除了常見的河粉、米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4
Id:
648694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石板家屋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5年《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依據圖片註解寫道:「此為巒蕃Qatungulan社屋頂上的乾粟」。
但經過資料及家屋遺址的石板比對後發現,此屋應為Qanituan(加年端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9
Id:
589379
Title:
吉能能麥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中城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Cinemnemay部落的中城國民小學。Cinemnemay部落,漢語稱做吉能能麥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中城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Cinemnemay為秀姑巒阿美語,表示「有水的地
MOC_Id:
Culture_Place142256
Id:
142256
Title:
樹湖鄭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過去從苗栗搬遷至此地,妻子則是因為是童養媳,所以一起跟來。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7
Id:
272147
Title:
大峰峰部落(Polot)
Description:
大峰峰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大峰峰部落原為加禮宛人部落大峰峰社,在清光緒17年(1891)左右,從石寧埔居住的加禮宛人潘那老,和另一戶人家轉居於此地,後來貓公社也有三戶遷居於此。大峰峰部落的南方
加里洞部落入口意象標語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5
Id:
589435
Title:
加里洞部落入口意象標語
Description:
Kalotong部落,漢語稱做加里洞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照片中為加里洞部落置於入口處的瞭望台,貼有歡迎的標語。Kalotong為阿美語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928
Id:
671928
Title:
南港龍華三村眷舍改建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970)頁4至頁7。
位於南港之龍華三村眷舍,於1969(民國58)年9月份因「芙勞西」颱風被吹毀後,重新改建為三層樓之眷舍。該村於1970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69
Id:
734269
Title:
當代排灣族 傳統臂紋+三象頭目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男子臂紋紋傳統形式。此圖紋為波形紋與齒型紋組合,波形紋(pinarukalavikav)其形狀像山的高低起伏,也像是波浪一般。波形紋並不是獨立出現,它紋在上、下二排的齒形紋的中間,形成一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71
Id:
665271
Title:
與美國詹森副總統夫人會談
Description:
這是時任美國副總統夫人泰勒.詹森(Claudia Alta "Lady Bird" Taylor Johnson,1912-2007)與蔣宋美齡(1897-2003)合影,拍攝時間為1961(民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2
Id:
272162
Title:
阿拉巴奈部落(Alapanay)
Description:
阿拉巴奈部落位於豐里里9至12鄰,東以豐谷里為鄰,西以豐源里為鄰,北以永樂里為鄰,南面臨海,位於第三排水溝與第四排水溝之間。中華路為對外主要道路,東通臺東市市中心,西通知本。「阿拉巴奈」為阿美族一長老
影劇六村閱覽室開幕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63
Id:
665163
Title:
影劇六村閱覽室開幕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一期(1963)頁尾各分會工作活動影輯。
影劇六村工作隊改選於1963(民國52)年五月底完畢,吳迎南被選為隊長,吳隊長接任後召集了一次擴大座談會,出席全村
《桃園客家》季刊第7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24
Id:
714524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7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7年3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7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7期內容以中壢區為主題,桃園是座擁有多元族群與文化的城市,客家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3
Id:
272073
Title:
大麻里部落(Tjavualji)
Description:
大麻里部落(Tjavualji)主要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村,以及部分散居於金峰鄉。大麻里部落主要區域位於大王國小西側,大王村第9到12鄰。大麻里部落為排灣族貴族阿朗吉陽(Arangiyan)家所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0
Id:
714490
Title:
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杜潘芳格家屬提供)2
Description:
此為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聚餐時所留下的照片。
杜潘芳格雖於1965年便加入笠詩社,但因為要照顧孩子與夫婿的醫院工作,平常並沒有太多時間從事創作或發表,也就很少參與詩社活動。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4
Id:
589364
Title:
靜浦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廣場為靜浦部落用以舉辦傳統祭儀的場地。Cawi部落,漢語稱做靜浦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清國時期稱此地為dafd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6
Id:
272046
Title:
石山部落(Kakawasan)
Description:
根據原民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石山部落位在臺東市富豐里8~15鄰,北側和西側為吉林路(臺11乙),部落分布以整齊的棋盤式排列。早期稱作猴仔山社,部落族語Ka
白端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24
Id:
589324
Title:
白端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寫著「白端部落」的標示物,是Silupatun部落的入口意象。Silupatun部落,漢語稱做白端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7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