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宮民俗與宗教
「晉安宮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84607 , 欄位Id的內容是28460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晉安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晉安宮俗稱張公廟,主祀張公聖君,又稱法主公,為拓墾蘇澳的泉州安溪籍移民由原鄉帶來的守護神。晉安宮為蘇澳歷史最悠久的地方信仰中心,起源可追溯自道光7年(1827),原籍泉州安溪的蘇士尾、張光明等先賢由原鄉恭請張公聖君來臺,於蘇澳的永春(約在今天的臺泥蘇澳廠宿舍區)建祠奉祀,祈求庇佑眾人克服瘴癘及「番害」。後因水患侵襲而將祠遷建至海神廟合祀,同治十一年(1872年),再度遷建至蘇澳街區,位處現址稍東南方處。大正13年(1924)地方仕紳雷萬春、黃阿熊、林維巖等倡首於現址重建廟宇。1975年信眾捐資整建廟宇,而呈今貌。 晉安宮除了作為地方信仰中心外,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廟中立有一塊寫有永春二字的開拓先賢牌位,並收藏一份先賢名單,記錄著蘇澳過去主要為泉州籍漢人所拓墾的特殊歷史(宜蘭其它地區主要為漳州籍漢人拓墾)。在晉安宮的廟埕立有二塊清代石碑,一塊為立於光緒元年(1875)的「羅提督興學碑」,石碑為蘇澳地方仕紳為感念陸路提督羅大春捐資在廟旁建立義學而立。另一塊石碑則為同治13年(1874)由羅大春所立,記錄蘇澳至花蓮開路里程的「開路里程碑」。總而言之,晉安宮可說是地方上重(節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4607&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DAD44EA4-0676-4C8B-94F2-9B4805F3726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24T20:36:4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07
Id
284607
Title
晉安宮
Description
晉安宮俗稱張公廟,主祀張公聖君,又稱法主公,為拓墾蘇澳的泉州安溪籍移民由原鄉帶來的守護神。晉安宮為蘇澳歷史最悠久的地方信仰中心,起源可追溯自道光7年(1827),原籍泉州安溪的蘇士尾、張光明等先賢由原鄉恭請張公聖君來臺,於蘇澳的永春(約在今天的臺泥蘇澳廠宿舍區)建祠奉祀,祈求庇佑眾人克服瘴癘及「番害」。後因水患侵襲而將祠遷建至海神廟合祀,同治十一年(1872年),再度遷建至蘇澳街區,位處現址稍東南方處。大正13年(1924)地方仕紳雷萬春、黃阿熊、林維巖等倡首於現址重建廟宇。1975年信眾捐資整建廟宇,而呈今貌。 晉安宮除了作為地方信仰中心外,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廟中立有一塊寫有永春二字的開拓先賢牌位,並收藏一份先賢名單,記錄著蘇澳過去主要為泉州籍漢人所拓墾的特殊歷史(宜蘭其它地區主要為漳州籍漢人拓墾)。在晉安宮的廟埕立有二塊清代石碑,一塊為立於光緒元年(1875)的「羅提督興學碑」,石碑為蘇澳地方仕紳為感念陸路提督羅大春捐資在廟旁建立義學而立。另一塊石碑則為同治13年(1874)由羅大春所立,記錄蘇澳至花蓮開路里程的「開路里程碑」。總而言之,晉安宮可說是地方上重(節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
1_CC0_
-
2_CC0_
-
3_CC0_
-
4_CC0_
-
5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24T20:36:48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晉安宮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65
Id:
487065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29首
Description:
厥陰發症見頭痃,強頸連腰痛倒顛。並在太陽從鬱起,清心養氣自安然。
茯苓三錢、羗活一錢、地骨錢半、白朮錢半、黨參錢半、黃芪二錢、炙草二錢、淮山一錢、連翹二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半煎八分、渣一碗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77
Id:
630077
Title:
1959年大南天主堂祝聖典禮後合照
Description:
1959年7月30日,大南天主堂舉行祝聖典禮,由花蓮費聲遠主教(Most Rev. Andrew J Verineux, MEP)主持祝聖,主保為聖女小德蘭。而此照片是在舉行完祝聖典禮後費聲遠主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55
Id:
486955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三二號
Description:
小麥、麥冬、蘇子二錢、茯神、川貝、刈根各三錢、甘草一錢。水一碗六分煎八分渣碗四分煎七分。
方中茯神的主治,與茯苓大略相同,都能補脾利水,但茯神主入心,能開心益智。川貝也就是貝母,能治肺熱咳嗽與痰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489993
Id:
489993
Title:
全村動起來的喪葬習俗
Description:
馬祖因屬港灣澳口地形,形成一澳口一村落的分布模式,早期墓葬儀式受限於人力搬運的能力與地形,多數墳墓並不會離村落太遠。過去一般民眾多在自家土地上設立簡易墓穴,只有少數財力雄厚的家族才能修築墳墓,負責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39
Id:
487339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五十三首
Description:
吧參一錢、茯神一錢、天冬一錢、麥冬一錢、棗仁一錢、遠志一錢、六味丸三分。水碗二煎五分,小兒各半。
吧參(即西洋參)有補氣滋陰效果、天冬、麥冬則是養陰、生津的中藥,茯神、棗仁(即酸棗仁)、遠志則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73
Id:
561673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八〇號
Description:
金蟬十個、炙仙四錢、防丰三錢、乙厘一錢、麻黃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炙仙(炙威靈仙)、防丰(防風)通經絡、祛風濕,打通局部障礙來使體內循環順暢,金蟬(蟬蛻)疏散風熱、明目,乙厘(刺蒺藜)有清熱平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03
Id:
487503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二十六首
Description:
脾腎俱虛,氣不行通,痲和水以輕清,骨蒸伏火乃胅閉,若失提防症變更。
大腹皮一錢半、草果一錢半、赤苓一錢半、白朮澤舍各一錢半、桔紅二錢、木瓜一錢、防已一錢、木通一錢、服三帖。藥頭水一碗半煎6分、渣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25
Id:
56162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三二號
Description:
蕃薯葉心。搥烏糖塗之。
番薯葉味甘澀,性微寒,《嶺南采藥錄》記載可治蛇虎咬,舌腫,霍亂抽筋,可以涼血解毒。烏糖就是黑糖,性味應屬甘溫,在此處外用時更像是做為一種賦形劑,可以更方便地塗抹、固定於患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446
Id:
606446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九四方
Description:
北仲二錢、爐吧一錢半、川揀一錢半、小茴一錢半、續斷一錢半、胡桃一錢半、茯苓一錢半、山藥一錢半、故紙一錢半。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94首藥籤。本方的作用目標主要是溫補肝腎、調暢氣機以解除下腹
小鑼─南竿金板境天后宮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32473
Id:
232473
Title:
小鑼─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鼓板樂樂器之一的小鑼,會與鼓、小鈸、鈔與拔等打擊樂共同組成一鼓板樂隊,主要出現於每年元宵擺暝期間迎神遊藝的主要伴奏器樂,展現重大節慶熱鬧歡氣氛。該物件與與其他具廟宇代表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87
Id:
487787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科第八首
Description:
桂枝三分、洋參五分、白茯五分、白芍六分、白朮一錢、陳皮五分、淮山一錢、扁豆六分、甘草五分、羗炮棗各一粒。水五分煎三分。
桂枝,一般感冒常用藥物。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白茯苓,可以保護脾胃功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068
Id:
563068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五號
Description:
白朮一錢、淮山一錢、牛七一錢、木通一錢、歸中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白朮,補氣藥物,治氣虛病人,另外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淮山(山藥),是一種常用於補脾肺腎的中藥,可以氣陰雙補,也常常被用來當作食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633
Id:
598633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玖拾伍首
Description:
刈根一錢、查肉一錢、陳皮一錢、廣木香五分、半夏七分、薄荷八分、白芍一錢、荊芥七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95首藥籤。廣木香,行氣藥物,可以調理脾胃氣機,用於脾胃氣機不順暢的腹痛。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53
Id:
304353
Title: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官廳
Description:
圖片為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北極殿於民國107年7月4日經過開斧儀式後,由王旭輝師傅開始建造的王船本體上的物件,稱為「官廳」。官廳是王船信仰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平時以封條封住,內部沒有任何物品,是送王時
內媽祖廟眼科第七九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470
Id:
606470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七九號
Description:
六味丸四錢、冬瓜七條。煎作茶。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79首藥籤。六味丸,指的是六味地黃丸,為滋補肝腎常用的方劑,適合肝腎陰虛導致的各種症狀,像是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聾耳鳴等等。冬瓜,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164
Id:
563164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一一號
Description:
宋陳五分、生姜一片、蘇薄二分。泡滾水服。
宋陳(陳皮),常用的調理氣機藥物,可用於脹氣、消化不良。生姜,可以溫暖脾胃,也有止嘔的功效,是常見的調味品。蘇箔(薄荷),其氣芳香,用於調理身體氣機,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923
Id:
561923
Title:
高雄道德院小兒科第四十八號
Description:
天花錢半、元參一錢、双白一錢、黃芩八分、麥冬八分、杏仁七分、連橋六分、爪蘆五分、前胡四分、桔梗三分、川連三分、甘草三分。水八分煎四分。
天花粉,清熱生津藥物。元參(玄參),滋陰藥物,另外可以清熱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5938
Id:
155938
Title: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山隴村鼓板樂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92
Id:
566692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四三號
Description:
石羔五分、甘草五分、知母六分、生姜三片、梗米五錢、棗二粒。水一碗煎四分。
此方及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白虎湯。白虎湯主要用於熱很旺盛的病人,會有汗流不止,非常口渴,白虎湯可以清熱(石羔=石膏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35
Id:
284435
Title:
歡心迎春樂陶陶 喜扮財神添福氣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擺厘社區的日曆。本篇11月17日的主題
梧棲朝元宮第五八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69
Id:
606369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五八方
Description:
茯苓三錢、生芍二錢、支子二錢、當歸一錢、生甘一錢、活石六錢、木通一錢半、灯草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58首藥籤。茯苓,淡滲利尿,透過尿液排除體內水濕,另外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活石(滑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5
Id:
56668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六號
Description:
荊芥一錢、防風一錢、獨活七分、柴胡七分、前胡六分、川芎六分、桔梗五分、枳壳二分、姜活八分、茯苓八分、甘草四分、生姜三片。水一碗煎五分。
荊芥,防風,獨活,姜活(羌活),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兼有身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20
Id:
487820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科第四十首
Description:
石膏、甘草、川連、大黃各五分、犀角、青岱各六分、元參、柴胡各八分、知母四分、枝子二分、生地九分、棗一粒、人參一分、生羗一片。水八分煎四分。
石膏,知母,清熱瀉火藥物。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川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37
Id:
561637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四四號
Description:
伏神、當歸、兔絲、枸杞、茯盆、故紙、車前、甘菊各一錢、舊地三錢。水碗半煎七分。
伏神(茯神)有寧心安神之功。當歸、舊地(熟地)滋陰補血。兔絲(菟絲子)、枸杞、茯盆(即覆盆子)滋補肝腎。故紙(補骨
南方澳移工清真寺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58
Id:
514058
Title:
南方澳移工清真寺
Description:
南方澳的東南亞漁工,以印尼籍者居人數之冠,而其中又多為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2014年,這些虔誠的穆斯林合資在蘇澳鎮南安路上承租了一幢雙層民宅,經過簡單的整理及粉刷,並於外牆一隅書寫上「MASJI
慈生宮幼科第九十一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88
Id:
486588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九十一方
Description:
病由感冒。疎解為先。
連求三日。愈在目前。
青蒿二錢、地古二錢、知母一錢、酒草八分、薄荷四分、酒芩一錢、澤瀉錢半、柴胡錢半。煎服。
青蒿,清熱藥物,可以退虛熱。地古(地骨),可以清虛熱,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62
Id:
48776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一O三首
Description:
生桑葉二錢、杏仁錢半、桔梗二錢、白菊花一錢、連喬錢半、麥冬三錢、淡豆鼓一錢、箔荷一錢、甘草七分。水碗六煎八分。
白菊花,桑葉,疏散風熱的藥物,熱性感冒常用,還可以清肝火,使眼睛因肝火往上衝,導致
福正境白馬尊王廟請神譜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991
Id:
156991
Title:
福正境白馬尊王廟請神譜
Description:
農曆正月初七為福正境白馬尊王擺暝,正月十五為三十三天巡海將軍擺暝。早先東莒福正村人口較多,擺暝時有迎神遶境活動。近年因人口外流,擺暝時信徒備香燭禮意至廟祭祀。早年本境擺暝時,亦拜請各方神明降臨享祀
梧棲朝元宮第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93
Id:
606293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十七方
Description:
刈根一錢、馬胡一錢半、黃琴一錢、甘草八分。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7首藥籤,名為「刈根湯」。本方與《傷寒雜病論》中的「葛根芩連湯」相近,用來治療因身體中有邪熱造成的流汗、口乾、下痢等等。其
慈生宮眼科第十四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35
Id:
486835
Title:
慈生宮眼科第十四方
Description:
肝經風火。法用清涼。
木通二錢、生地二錢、澤瀉二錢、甘草一錢、柴胡錢半、車前二錢、枝子仁一錢。加垂絲柳二錢同煎服。
木通、車前(車前子)清熱利尿;生地、枝子仁(梔子)涼血清熱;柴胡、垂絲柳疏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7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17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2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0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4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0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