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族群與語言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5242 , 欄位Id的內容是6652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柯韻,廣西柳州人,父親柯仕明是廣西軍人世家,民國初年奉調滇南平亂。因此她出生在雲南省佛海縣,1947(民國36)年與遠征軍張鎮民結婚,隔年隨軍轉進滇緬邊區,同反共救國軍打了十二年游擊。1961(民國50)年隨部隊來臺,暫置台中成功嶺,之後配住干城五村。眷村內縫紉班之開辦原為培養軍眷技能及前線戰士縫紉衣褲服務,之後也陸續開設編結、洋裁、刺繡等訓練班,開創家庭副業增加額外收入。 干城五村是1962(民國51)年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捐建,翌年十月完工,位於桃園市龍潭區,與凌雲崗比鄰,安置三百餘眷戶,居民為1961(民國50)年緬邊區實施「國雷演習」案撤台部隊的眷屬,也是抗戰期間,中央政府調派援助緬甸抵抗日軍南進的遠征軍部隊。抗戰勝利後,奉令鎮守「蒙自、開遠」及滇南一帶,肩負亂剿共重任。大陸異幟後,部隊部分奉令轉進滇緬邊區。干城五村原眷戶於2004(民國93)年搬遷至中壢區自立五街82號之「自立國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524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125ED8A-AB3B-41A1-9949-F0DE9716EED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5: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2

Id

665242

Title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

Description

柯韻,廣西柳州人,父親柯仕明是廣西軍人世家,民國初年奉調滇南平亂。因此她出生在雲南省佛海縣,1947(民國36)年與遠征軍張鎮民結婚,隔年隨軍轉進滇緬邊區,同反共救國軍打了十二年游擊。1961(民國50)年隨部隊來臺,暫置台中成功嶺,之後配住干城五村。眷村內縫紉班之開辦原為培養軍眷技能及前線戰士縫紉衣褲服務,之後也陸續開設編結、洋裁、刺繡等訓練班,開創家庭副業增加額外收入。 干城五村是1962(民國51)年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捐建,翌年十月完工,位於桃園市龍潭區,與凌雲崗比鄰,安置三百餘眷戶,居民為1961(民國50)年緬邊區實施「國雷演習」案撤台部隊的眷屬,也是抗戰期間,中央政府調派援助緬甸抵抗日軍南進的遠征軍部隊。抗戰勝利後,奉令鎮守「蒙自、開遠」及滇南一帶,肩負亂剿共重任。大陸異幟後,部隊部分奉令轉進滇緬邊區。干城五村原眷戶於2004(民國93)年搬遷至中壢區自立五街82號之「自立國宅」。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5:4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巡迴縫紉班結訓證書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7
Id: 665247
Title: 婦聯空軍分會婦社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第九屆畢業留念
Description: 這是婦聯空軍分會附設屏東凌雲三村幼稚園畢業紀念照,拍攝時間1975(民國64)年7月20日。 1965(民國54年)前後,為了因應現代科技進步及機逐漸的大型化,屏東機場南機場基地擴大建設,開始辦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251
Id: 485251
Title: 回部落吧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部落的生活景象。故事講述陳壽正先生過去在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0
Id: 733340
Title: WPC(西部攝影師俱樂部)
Description: WPC是臺灣的印尼移工攝影同好會,2013年成立於臺南,全稱WEST PHOTO & VIDEOGRAPHY CLUB(西部攝影師俱樂部),創辦社長為臺南的印尼廠工ESHAN MADANI。歷屆社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9
Id: 630019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高仁愛醫生手握鋤頭翻動土壤,身旁的九重葛、變色木、龍柏,及地上的小菊花都長得茁壯,成為蘭醫生樓前極美的景致。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38
Id: 648638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十一月開墾祭(下)】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兩張圖案為Mangdavan家族板曆的十一月開墾祭紀錄。 4-1作者為兒子Talum,參考解讀文獻為1925年的《臺灣日日新報》。 4-2作者則為父親La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8
Id: 514598
Title: 花蓮港廳阿美族人合影
Description: 此為花蓮港廳玉里支廳廳長松尾溫爾寄自花蓮港的繪葉書(花蓮港廳阿美族人合影),約攝於1910年代中期。特別的是此繪葉書不是印刷品,影像本身即是照片,並在後面加印地址欄位等,應是特別請人製作,畫質也很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12
Id: 648912
Title: 【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Mangdavan家族戶籍謄本】
Description: 此戶籍為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祭事曆創始者Laung Mangdavan(金茂山,ラオンマグラバン)的第四位兒子Qaisul Mangdavan(日名:森田勇,漢名:金瑞斌)為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5
Id: 733355
Title: 臺南各社區的印尼移工互助會
Description: 印尼的移工社團性質可以分為:同鄉會、同好會,以及以臺灣工作地點為中心組織的互助會。臺南的移工人數為全臺前五之多,工業區之間的生活圈聯絡密切,但不同工業區之間距離較遠,所以形成許多以工作地點或行政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0
Id: 272140
Title: 重安部落(Tomiyac)
Description: 重安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部落有兩個小社,其一Tomiac,另一個是Arakomay(阿姑賣或阿龜堳社)。日治時期,為便於治理,將兩個社同時遷下來,居於海岸公路西側低臺地上成一大社,大正9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74
Id: 732374
Title: 口簧琴之舞
Description: 2022年4月20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鄰近羅浮溫泉之公共藝術品,作者哈勇米路為當地活耀的泰雅族藝術家,現正居住在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他擅長轉化泰雅族傳統文化以設計概念重新呈現當代泰雅族面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1
Id: 589301
Title: 馬里旺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富里鄉學田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在Maliwang部落範圍內的學田國民小學。Maliwang部落,漢語稱做馬里旺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aliwang部落是富里鄉最早成立的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1
Id: 272131
Title: 振興部落(Muliyaw)
Description: 振興部落位在振興村1、2、5至12鄰,池上車站西南南方約9公里處,卑南溪左岸。北方為富興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泰源村;南方為關山鎮電光里;西方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新福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3
Id: 272143
Title: 小馬部落(Piyoxo)
Description: 小馬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小馬部落原為「小馬武窟社」,相傳是清道光10年(1830)左右,自大馬武窟社分社出來。當時小馬武窟前面屹立的山嶽崩塌,今已經不能認出痕跡,山崩的阿美語是ranaru,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704
Id: 732704
Title: 南投縣仁愛鄉舉辦霧社事件90週年紀念活動
Description: 拍攝於2020年10月27日南投縣仁愛鄉舉辦霧社事件90週年紀念活動。活動現場吸引賽德克族人參與紀念活動,該年度特別多年輕賽德克族後裔的參與,尤其在霧社事件後被日本統治者移居至山下的川中島,即清流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8
Id: 589318
Title: 崙天部落內文化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穿著布農族服的人群雕塑,位在崙天部落。Izukan部落,漢語稱做崙天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崙天部落的布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4
Id: 589354
Title: 復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鹿形雕塑為Dipit部落的入口意象。Dipit部落,漢語稱做復興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部落名稱Dipit為秀姑巒阿美語,意指一種貝類。部落也盛產各式山產,舉凡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14
Id: 514314
Title: 馬偕的腳蹤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732325
Id: 732325
Title: 賽德克族 溫孟軒
Description: 賽德克族族名:Pitay Pawan,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族文所學生。2016年曾參加「兒路創作藝術工寮」舉辦的「Msqun聚人計畫:轉生時刻」。2021年於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由拍刺文身師宋海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9
Id: 264849
Title: 液香扁食
Description: 液香扁食是花蓮著名的扁食店,老闆戴阿火先生為客家人。從新竹關西來到花蓮後,因緣際會下,戴阿火跟著福州的師傅學做扁食,從挑扁擔的生意,慢慢做到有自己的店面,後來由孫子女接手。民國65年(1976年),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39
Id: 514639
Title: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六家屋內部一角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從圖中可看見阿美族一家人聚集於屋內爐灶的空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67
Id: 734067
Title: 宋海華臺東金峰鄉文身空間
Description: 照片為宋海華在臺東縣金峰鄉新興部落的文身空間。宋海華於習得拍刺文身技術後,放棄利用電動文身機,轉文純拍刺文身。族人聽聞後,許多族人來此請求宋海華刺文。雖然恢復以傳統拍刺方法施術,但刺針、墨水以現代不銹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31
Id: 648631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導讀】
Description: |圖片來源| 1925年8月25日《臺灣日日新報》。 1930年6月22日《日本京都大學文獻》松本武男。 1932年的《台灣蕃人風俗誌》鈴木質。 1937年《臺灣時報》橫尾廣輔。 |解讀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45
Id: 733345
Title: RENDE COMMUNITY(仁德社區印尼移工互助會)
Description: 仁德是臺南市的行政區之一,仁德區有保安工業區及仁德工業區,兩個工業區都鄰近仁德火車站,共有超過有500多廠商,主要產業有紡織、水泥、金屬、電子、機械、文具、塑膠製廠、染整業、酒廠……等數十種,其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9
Id: 272079
Title: 吉拉龍噯部落(Cilalongay)
Description: 吉拉龍噯 (Cilalongay)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14鄰(寶茂村)。排灣族語稱「Bazabigan」,其意為河邊之地,位於金崙溪北側臺地上的吉拉龍噯部落,原本為大武窟社人的耕地,西元195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8
Id: 272258
Title: 卡地布部落(Katatipul)
Description: 卡地布部落位於知本里1至23鄰。東為射馬干大排水、利嘉溪,西為建業里、建興里,南為知本溪、太麻里鄉,北為建和里。西北側為射馬干山,內設知本國小、知本派出所,知本路二段為主要道路。因地形似崖命名Toka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8
Id: 264838
Title: 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
Description: 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前身為昭和9年(1934年)設立臺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的職員宿舍,後由花蓮市公所接管,戰後客家人移墾成為聚落重要的人口來源,2014年本所聘請兩位文化資產審查委員會勘這兩棟建物,咸認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8
Id: 589518
Title: 豐裡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裡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豐裡部落裡的豐裡社區活動中心。Tdlu部落,漢語稱做豐裡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在日治時期為豐田移民村之「大平」聚落(現今稱做豐坪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3
Id: 589523
Title: 月眉上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月眉(上部落)入口。Sililasay部落,漢語稱做月眉(上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座落於月眉高地上。Sililalay是阿美語「盛產小白魚」的意思。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4
Id: 648654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八月首飾祭(上)】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首飾祭(mashikaurusu),共舉行九天,此期間禁食甜食。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則記此日為boanbashokaurusutan。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3
Id: 272183
Title: 八桑安部落(Pasongan)
Description: 八桑安又稱白桑安,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3到5鄰,位於僅那鹿角溪和彭仔存溪之間,原稱阿美族八桑安社,戰後因為發音類似白故更名。根據《番社案內》一書的記載,此社是西元1884年(光緒10年)左右,由花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