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族群與語言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30019 , 欄位Id的內容是63001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照片是高仁愛醫生手握鋤頭翻動土壤,身旁的九重葛、變色木、龍柏,及地上的小菊花都長得茁壯,成為蘭醫生樓前極美的景致。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娘樓形成宿舍區,位於彰化南郭,為今日的南校街與博愛街那一帶。 蘭醫生樓前面有一片廣場,隨著時間不同有不同的功能演變,這張照片中記錄的是1970年代後期,廣場靠近蘭醫生樓的前側,經由高仁愛醫生親自翻土、植栽,種植花木後所呈現的欣容景象。 高仁愛醫生喜愛花草樹木,1950年代剛隨蘭大弼醫生抵達彰基工作時,忙於照顧小孩及醫院看診,也要教學生、教會的工作,閒暇時間不多。到了1970年代子女已經返回英國念中學,她就有時間開始在宿舍前的廣場邊上開闢一片花園。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30019&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000440CB-A337-44FA-872F-96E40764650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6:55:5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9

Id

630019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高仁愛醫生手握鋤頭翻動土壤,身旁的九重葛、變色木、龍柏,及地上的小菊花都長得茁壯,成為蘭醫生樓前極美的景致。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娘樓形成宿舍區,位於彰化南郭,為今日的南校街與博愛街那一帶。 蘭醫生樓前面有一片廣場,隨著時間不同有不同的功能演變,這張照片中記錄的是1970年代後期,廣場靠近蘭醫生樓的前側,經由高仁愛醫生親自翻土、植栽,種植花木後所呈現的欣容景象。 高仁愛醫生喜愛花草樹木,1950年代剛隨蘭大弼醫生抵達彰基工作時,忙於照顧小孩及醫院看診,也要教學生、教會的工作,閒暇時間不多。到了1970年代子女已經返回英國念中學,她就有時間開始在宿舍前的廣場邊上開闢一片花園。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6:55:58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2
Id: 589422
Title: 康樂部落多功能聚會所
Description: Palamitan部落,漢語稱做康樂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日治時期稱此地「鵲仔埔頭」,日治時期曾與北埔一部分合稱「農場」,民國時期後才分立出來。康樂村地形狹長,西鄰中央山脈,最窄處僅僅數百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4
Id: 665244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
Description: 這是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捐款類別為外匯結匯附勸軍眷住宅勞軍捐款,金額新台幣一千零捌拾玖元,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軍人之友社(簡稱軍友社)理事長黃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7
Id: 264847
Title: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Description: 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現今共有綜合輔導科、民俗藝術科、文化保存科等三科,組織宗旨為振興客家文化,塑造優質客庄生活環境、維護客庄文化資產、提升客庄生活品質、發展客家產業、繁榮客庄經濟,喚醒大家對客家意識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4
Id: 732204
Title: 日治吸菸蕃人婦女(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左側女子沒有明顯文面痕跡,右側女子有明顯的額紋與頰紋。依據女子額紋為大寬度,頰紋為大角度、大寬度、以及服飾的圖樣配色,應為大南澳地區的泰雅族。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4
Id: 734094
Title: 當代排灣族 腳對腳人形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有頭對頭的人形紋(pinaqauljis):qaquljis的意思為顛倒、對稱、成一雙、一對之意思。這個紋樣是結合二個人形紋但是這二個人形紋是頭對頭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不是獨立的紋樣,而是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6
Id: 734076
Title: 羅浮吊橋文面意象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羅浮吊橋(舊稱為復興橋)地景附近的馬賽克圖示。自1990年文化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後,演變至今為原住民村落計畫等文化治理型態。文化治理政策在原鄉部落,興起各種以原住民圖像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81
Id: 222381
Title: 六月:Tmukuy小米的強勢回歸-Payi Biyuq的小米田
Description: Masu在2017的春天重新回到支亞干。Payi Biyuq種植的小米田讓大家印象深刻,金黃色的小米簇擁著生長,形成美麗景象,她說這次在gnbabaw(間拔)的時候捨不得拿掉太多,所以小米長得比較茂密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3
Id: 732353
Title: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
Description: 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然而這些珍貴的文化傳統正逐漸凋零中。在一群來義鄉排灣青年的自發調查之下,遍訪 21 位出身來義鄉的手文 vuvu(耆老),以她們的生命回憶加以集結整理,同時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6
Id: 64853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9-1】1937年7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終於布農族的祕寶繪曆 副標題:派遣蕃丁到臺中州丹大社 讓渡交涉成功 內文:[花蓮港電話]已報導由臺中州丹大社移住到鳳林支廳Mahowan(馬侯宛,マホワン)社的丹蕃,秘藏著記錄布農族歲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8
Id: 756548
Title: 三官大帝與平安戲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三官大帝與平安戲」,此故事為三官大帝的信仰故事,三官大帝是桃園客家族群的重要守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18
Id: 670718
Title: 苗栗縣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黃秀芬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六卷第四期(1965)頁6到頁8。 婦聯六村為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苗栗縣分會為配合國家動員政策,適應反攻需要,自1964(民國53)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8
Id: 732288
Title: 1995松羅秋月夜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95年9月9日於宜蘭縣大同鄉松羅部落舉行傳統部落式的中秋節活動,該活動主要以復振過去祖先在秋天月圓時舉行收穫祭的模式為範例,移居到松羅部落後大多數的族人都沒有經歷過所謂的收穫祭儀,該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9
Id: 630019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由高仁愛植栽的花園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高仁愛醫生手握鋤頭翻動土壤,身旁的九重葛、變色木、龍柏,及地上的小菊花都長得茁壯,成為蘭醫生樓前極美的景致。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8
Id: 589308
Title: 卓溪中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有「中興部落」的標示物,是Valau部落的入口意象。Valau部落,漢語稱做中興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為主。「Valau」在布農族語中是藤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9
Id: 589379
Title: 吉能能麥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中城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Cinemnemay部落的中城國民小學。Cinemnemay部落,漢語稱做吉能能麥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中城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Cinemnemay為秀姑巒阿美語,表示「有水的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7
Id: 272057
Title: 大巴六九部落(Tamalakaw)
Description: 大巴六九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泰安村,東臨美農村、賓朗村及太平村,西接延平鄉,北為延平鄉及初鹿村,南鄰利嘉村。太平溪(大巴六九溪)流經部落北方,溪谷景觀多變化,上游保有原始瀑布。清領時期光緒2年(189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39
Id: 732339
Title: 劇情片《賽德克巴萊》首映
Description: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2011年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長片。改編自邱若龍漫畫《霧社事件》。片名〈賽德克·巴萊〉意為「真正的人」,在賽德克語,賽德克(Seediq)是人的意思,而巴萊(Bale)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4
Id: 272134
Title: 南田部落(Seljupetje)
Description: 南田部落位於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位於省道臺9線的盡頭,將要開始爬坡進入南迥公路路旁往海邊方向的台26線省道,向海方向車行約3公里處。本村排灣族人來自幾個地方,有5、6戶人家原住於析山溪上游右側支流、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6
Id: 514596
Title: 臺灣花蓮港男女的阿美族
Description: 照片中人物為花蓮港地區的阿美族人。在阿美族的文化中,從服裝與頭飾,就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年齡階級。18歲前的少年男子著短裙、束腹帶;成年之後可著全套的服裝,包括頭飾、頭巾、藍色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霞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2
Id: 514572
Title: 臺灣太魯閣生蕃出獵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的繪葉書,彩色圖案是人工替照片著色而成,繪葉書內容為手持槍枝站在群山前的太魯閣青年。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習俗當中,狩獵、打獵不僅是要補充肉類的食物來源,更是訓練男人成長的方法之一,也是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75
Id: 589575
Title: 烏槓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瑞穗鄉瑞穗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Ukang部落之中的瑞穗國民小學門口,瑞穗國小於明治40年(1907)創立,名為葫蘆墩公學校女子分班,兩年後獨立稱葫蘆墩女子公學校,期間經過多次改名,最後於民國57年(1968)因實施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3
Id: 169813
Title: 「2007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6年(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18日辦理「來自雲南的部隊-眷村與台灣‧責任與光榮:2007全國眷村文化節」,強調「眷村與台灣」的關係與軌跡,以「責任與光榮」為子題,除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2
Id: 277672
Title: 番習俗怕死而多疑,有人病死就換居所,有疾病流行就全社遷徙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俗畏死而多疑,所居室內如屢有人病死,則以為不祥;必棄去、擇地別搆草房居之.遇疫流行,則闔社盡遷於他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0
Id: 272090
Title: 德高部落(Takofan)
Description: 德高部落位於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關山市街北方,新武呂溪西岸一帶,為卑南大溪上源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進入平地,所形成的沖積扇平原。地勢由北往南緩緩下降,卑南大溪縱貫東側,南以紅石溪與豐泉里、新福里為界。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0
Id: 514600
Title: 盛裝的阿美族家族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盛裝打扮的阿美族一家人。在阿美族文化中,從服裝與頭飾,就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年齡階級。18歲前的少年男子著短裙、束腹帶;成年之後可著全套的服裝,包括頭飾、頭巾、藍色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霞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5
Id: 272185
Title: 烏石鼻部落(Cidatayay)
Description: 烏石鼻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12至14鄰,西元1879年至西元1882年,阿美族人抵達今日的烏石鼻西南方山坡上,居住在後方的西側靠近溪流的高地,與加禮宛族共同居住,日治時期被遷徙至現居地。地名由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40
Id: 732240
Title: 日治排灣族家屋內共食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全家人在石板屋內共食。圖中女子手上有明顯手紋。石板屋多利用當地的石材所建。族人在蓋房子前會先尋找適合的緩坡,並在上面剷出一畚箕形的地台以作為建築基地。其建築的側壁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5
Id: 733355
Title: 臺南各社區的印尼移工互助會
Description: 印尼的移工社團性質可以分為:同鄉會、同好會,以及以臺灣工作地點為中心組織的互助會。臺南的移工人數為全臺前五之多,工業區之間的生活圈聯絡密切,但不同工業區之間距離較遠,所以形成許多以工作地點或行政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17
Id: 506017
Title: 舞鶴台地上的石柱(掃叭石柱)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舞鶴台地上佇立著高40尺(約12公尺)的石柱,位在日治時期的住田農場(咖啡農場)西北方凸立著。大正14年(1925),日人小泉鐵旅途至此發現了巨大的石柱,同年5月16日學者鹿野忠雄繼小泉氏

MOC_Id: Culture_People673027
Id: 673027
Title: 胡正恆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評估座談會台北場,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8月23日於IEAT會議中心舉辦,出席人員包含原委會教育文化處楊正斌處長、馬見議員、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何明輝副執行長、羅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1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