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族群與語言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89352 , 欄位Id的內容是58935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中在海岸的雕塑群為新社部落的街景。Paterungan部落,漢語稱做新社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噶瑪蘭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新社部落最早為清光緒4年(1878)移居與此的撒奇萊雅族人,最後在加路蘭溪口北側形成聚落,並以Adop Bonga為頭目。在噶瑪蘭語中,Paterongan意思是「萬物休憩、養生之地」。早期噶瑪蘭族人為躲避漢人的侵略,被迫離開噶瑪蘭(今宜蘭),划著獨木舟沿著東部海岸來到Paterongan(今新社海灘附近),在夜晚中看見發光的聖山Lalaban而停泊此地。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89352&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497DB055-F9D1-4DD9-A486-B273DE41707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9T13:05:5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2
Id
589352
Title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在海岸的雕塑群為新社部落的街景。Paterungan部落,漢語稱做新社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噶瑪蘭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新社部落最早為清光緒4年(1878)移居與此的撒奇萊雅族人,最後在加路蘭溪口北側形成聚落,並以Adop Bonga為頭目。在噶瑪蘭語中,Paterongan意思是「萬物休憩、養生之地」。早期噶瑪蘭族人為躲避漢人的侵略,被迫離開噶瑪蘭(今宜蘭),划著獨木舟沿著東部海岸來到Paterongan(今新社海灘附近),在夜晚中看見發光的聖山Lalaban而停泊此地。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9T13:05:50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5
Id:
589595
Title:
磯固部落範圍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1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磯固部落中的花蓮市原住民文化歷史館。磯固部落位於花蓮港區,是一個近代形成的部落,部落歷史與花蓮港息息相關。明治29年(1896)5月18日,日軍由臺東正式進駐花蓮,花蓮對外物資之運送僅靠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4
Id:
272144
Title:
都歷部落(Torik)
Description:
都歷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清乾隆27年(1762)左右,toreku和二個小孩從知本社南方阿拉巴乃社移來此地定居,故此後移居這邊的人稱此地為toreku,漢譯「都歷」,也有一說是toreku其後
歐嗨‧斯娃娜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41
Id:
142841
Title:
歐嗨‧斯娃娜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訪談者:歐嗨‧斯娃娜,阿美族,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8月3日,地點於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內容包含:個人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2
Id:
734272
Title:
當代排灣族 百步蛇實體紋
Description:
傳統排灣族的文身圖紋表現,都以象徵形圖紋為主,如人形紋、百步蛇紋等都不具有實體形象。這可能與傳統文身工具與技藝限制有關,因為排灣族服飾圖紋中,有百步蛇實體圖紋的利用。此圖紋為百步蛇實體圖紋,非象徵
里漏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10
Id:
589610
Title:
里漏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Lidaw部落,又稱里漏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吉安鄉東昌村一帶。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部落為阿美族南勢阿美亞群之七大古部落僅存的三個部落之一,部落名稱創名說法眾多,其中一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80
Id:
64858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1-2】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下)〉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下)
內文:(接續)1934(昭和9年)11月號《理蕃之友》,警務局的齋藤警部看了我寫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繪曆的報導,翌年3月,前往新高郡出差時,見到當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35
Id:
485335
Title:
成為客家人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2014年豐田地區舉辦「收冬豐田」活動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8
Id:
222378
Title:
三月:Masu 小米-小米的嘗試
Description:
2017寒假之初,我看見Apyang騎著摩拖車,拿著一袋麻袋,叼著菸,呼叫我說:「這是你要的紅藜、小米種子。」說完他就帶著一袋種子去找下一個要種子的人,我興奮地看著小米及紅藜種子。與家人商量後我開始跟
巴族耶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8
Id:
589298
Title:
巴族耶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綠意盎然的街景是Pacuya部落的街景。Pacuya部落,漢語稱做巴族耶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吳江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二次世界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61
Id:
272261
Title:
布谷拉夫部落(Buklavu)
Description:
武陵村標高270-300公尺,以前稱Buklavu。早期武陵為卑南族人生活範圍,布農族王家遷移至此後,卑南族人逐漸遷離,後又有其他家族遷入。大正12年(1923),政府於Bukzavu警戒所附近建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4
Id:
272114
Title:
德路那弗那弗克部落(Djelunavunavuk)
Description:
德路那弗那弗克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為排灣族部落。新興村位於北太麻里溪中游出山處南岸,是金峰鄉最南端的村里,也是飛地村,前身為近黃村。西元1954年(民國43年),近黃村各社集體遷村到太麻里鄉北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4
Id:
589364
Title:
靜浦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廣場為靜浦部落用以舉辦傳統祭儀的場地。Cawi部落,漢語稱做靜浦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清國時期稱此地為dafd
紋面國寶世紀之旅2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2
Id:
732292
Title:
紋面國寶世紀之旅2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時間為1998年5月8日李登輝總統接見有國寶之稱的泰雅族文面耆老共47位耆老,這次的活動在文建會、立法委員、部落文史者工作者多方努力下才促成。在前往總統府前先在劍潭的青年活動中心內預作準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5
Id:
272215
Title:
達魯那斯部落(Talunas)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70
Id:
600570
Title:
全高砂族移住完成六月七日盛大完了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本島理蕃政策以來委由各州廳理蕃當局將各部落遷往山腳移住,使其適應農耕生活的工作,花蓮港廳理蕃當局自大正13年(1914)3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3
Id:
272163
Title:
射馬干部落(Kasavakan)
Description:
射馬干位於建和里,東為臺東大學知本校區、利嘉溪、建農里、康樂里,西為射馬干山、卑南鄉,南為知本里,北為利嘉溪、新園里。內設有知本國中、建和國小,部落南方流經射馬干大排水,主要道路為青海路二至三段南迴公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88
Id:
589288
Title:
馬太林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Matadim部落用來舉辦傳統祭儀時的場地。Matadim部落,漢語稱做馬太林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族人從Pailasen(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98
Id:
648598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5-2】1943年12月《科學的臺灣》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板曆
內文:(接續)這塊曆板於十幾年前由田崎仁義博士向學術界介紹,又經總督府理蕃課橫尾廣輔的報導,至今已非稀奇物件,但還是有人不知道,藉由和泉三思的作品寄放總督府博物館的這個機會,再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894
Id:
669894
Title:
土城新建之軍眷住宅全景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十二期(1959)頁6,拍攝地點台北縣土城。
1959(民國48)年7月15日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所發起軍眷住宅籌建運動,第三期軍眷住宅土城及
國慶里福德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5
Id:
264835
Title:
國慶里福德宮
Description:
花蓮市國慶里福祠廟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石雕伯公神像,不但歷史悠久,更是國慶里重要的信仰中心,尤其整尊伯公神像是由完整原石雕刻而成,在花蓮地區更是相當罕見,因此彌足珍貴。昭和10年(1935),當時土地公
蘭大弼在海邊跪地禱告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2
Id:
630032
Title:
蘭大弼在海邊跪地禱告
Description:
蘭大弼醫生的專業是神經醫學,但對於聖經的瞭解,及對於上帝的信心極強,乃得自於年幼時蘭大衛醫生與連瑪玉醫生娘的教導,所以他返回彰化接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的任務後,時時皆以上帝的使命,救助貧窮人提醒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90
Id:
733190
Title:
當代排灣族 創新組合圖紋
Description:
父親外省人,母親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
排灣族傳統年代,貴族男子會刺上結合百步蛇紋、齒形紋、波浪紋的臂紋,但圖形與手臂平行,且線條皆為描線、不塗實心。此圖紋為男子與文身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3
Id:
756553
Title:
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第二次清界,築土牛溝之後,1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4
Id:
64853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8】1937年7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秘寶
副標題:珍品繪曆下落 漸有頭緒 創作者家族居住鳳林 若發現將以相當的價格購入
內文:[花蓮港電話]關於去年傳說自臺中州移住鳳林支廳Mahowan(馬侯宛,マホワン)的丹蕃秘
山里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5
Id:
589305
Title:
山里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隧道口周邊的彩繪及雕塑,是Tausa(或Tausa)部落的立山國民小學。Tausa部落,漢語稱做山里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賽德克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7
Id:
272207
Title:
麒麟部落(Ciliksay)
Description:
麒麟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仁里,距離新港市區2公里遠,其部落包含兩處,一為海岸邊的麒麟,二為西側海階地上方的上麒麟。麒麟是阿美語Ciliksiz(或Ciliksay)的近音譯,為「蚊子很多」或「蚊子咬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0
Id:
732220
Title:
日治泰雅族男女(馬力巴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男女的額紋都為單列、寬幅、短額紋,女子頰紋為寬幅、角度大,是馬列巴群的特有形式。馬力巴群位在南投仁愛力行、發祥地區,此區域的服飾多以長袖長衣為定
永昌部落(Rekat)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0
Id:
272150
Title:
永昌部落(Rekat)
Description:
永昌部落位在永安村1、2鄰,鹿野車站北方約2公里處,北方鄰近山領榴部落;東北方與瑞隆村隔著鹿寮溪相望;東南方為鹿野村;南方為永安圳支線;西方鄰近鹿野高台。進入部落可從臺9線轉鄉道東32線(永安路)、東
立德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7
Id:
589357
Title:
立德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魚形雕塑為Kodic部落的入口意象。Kodic部落,漢語稱做立德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鄰近的阿美族稱此地為「Kudic」,是皮膚病的意思。部落以噶瑪蘭族人為主,於清國時期自宜蘭南遷
吾谷子部落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4
Id:
589564
Title:
吾谷子部落意象
Description:
Gukut部落,漢語稱做吾谷子部落,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佔多數,照片中寫有「吾谷子」三字的石牌,是Gukut部落的入口意象,應是以太魯閣族傳統服飾與圖騰作為設計概念。根據林修澈主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5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3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