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族群與語言
「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56553 , 欄位Id的內容是75655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第二次清界,築土牛溝之後,1765(乾隆30)年,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埔坪堡楊梅堡的三兄弟黃昌倉、黃昌積、黃昌賢三兄弟奉隨母親渡海來台,先落腳今板橋土城,再遷至霄裡南興一帶,雖然後來有的子孫過大漢溪前往今大溪街發展,也有至平鎮東勢一帶開創新家園,但三兄弟中老三的子孫一直紮根南興廣福,至今老一輩仍有人說著母語詔安話。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3。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655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B525B21-0A9C-45EE-8701-DBFF9E7728F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6-26T14:46:0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3
Id
756553
Title
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第二次清界,築土牛溝之後,1765(乾隆30)年,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埔坪堡楊梅堡的三兄弟黃昌倉、黃昌積、黃昌賢三兄弟奉隨母親渡海來台,先落腳今板橋土城,再遷至霄裡南興一帶,雖然後來有的子孫過大漢溪前往今大溪街發展,也有至平鎮東勢一帶開創新家園,但三兄弟中老三的子孫一直紮根南興廣福,至今老一輩仍有人說著母語詔安話。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3。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6-26T14:46:0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是客家人還是福佬?大溪南興庄廣福詔安黃家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3
Id:
272203
Title:
崁頂部落(Kamcing)
Description:
崁頂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位於海端鄉中段,主要聚落分別位於崁頂溪與洪石溪的沖積扇上,日治時期稱為「里壠山」,戰後更名為「崁頂」,因部落下方有一個漢人聚落,位於今日關山鎮里壠里,地勢較山腳的關山市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3
Id:
648653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七月小米豐收祭(下)】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一、 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稱此月為豐收祭(mishiyora)。共舉行十六天,禁食甜食。而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則記錄此月為收穫祭,boan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56
Id:
714556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吳蘭妹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Lawai.Payan。出生於1898年5月10,2008.11.21日以一百一十歲高齡病逝。父:Payan Hiyats (歿) 原居地:Maibagah。母:Tuyu Suyan (歿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6
Id:
756546
Title:
社角郁德祠—霄裡社的伯公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社角郁德祠──霄裡社的伯公」,此故事為社角郁德祠的信仰故事,大溪南興庄的社角為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6
Id:
589346
Title:
奇美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奇美部落文物館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看見一面彩繪牆,以及隱身樹叢後方的建物,這是奇美部落文物館的入口。Kiwit部落,漢語稱做奇美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居民以阿美族為多數。「Kiwit」是阿美語,原意是指「海金沙」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12
Id:
732212
Title:
日治泰雅族美少女(太魯閣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根據其服飾及文面圖紋,顯示為太魯閣群女子。太魯閣女子的頰紋形式為幅寬大、角度大。此圖文面有頰紋無額紋,違反太魯閣群文面常態。太魯閣群女子在10歲
MOC_Id:
Culture_Place145506
Id:
145506
Title:
豐山蔡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豐山村民宅,三合院建築,家中有閩南與客家聯姻;過去從彰化遷徙來到花蓮。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2
Id:
514642
Title:
於璞石閣卓溪的高山蕃
Description:
葉柏強先生指出此張繪葉書大約為臺灣在日治大正初期巒社群的布農族人,位於璞石閣(玉里)卓溪。依據布農族氏族關係與起源系統,一般可分為巒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卓社群、以及郡社群等五群。巒社群主要居住於
幽靜的蕃社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00
Id:
506000
Title:
幽靜的蕃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昭和7年(1932)馬太鞍社內幽靜純樸的景象。在日治時期,陸路與東線鐵道的開通,使原先南北往來不易的縱谷內,人、物流開始快速流通。蕃社內也漸漸開始出現純日本式的建築與本島式的家屋被建造起,
嘉里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3
Id:
589423
Title:
嘉里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Kaliyawan部落,漢語稱做嘉里部落。曾經為噶瑪蘭族人集體遷居之地,根據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早期部落族人分布於七結子(salumin)、謠歌(yauko)、竹子林(katek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3
Id:
272163
Title:
射馬干部落(Kasavakan)
Description:
射馬干位於建和里,東為臺東大學知本校區、利嘉溪、建農里、康樂里,西為射馬干山、卑南鄉,南為知本里,北為利嘉溪、新園里。內設有知本國中、建和國小,部落南方流經射馬干大排水,主要道路為青海路二至三段南迴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83
Id:
222383
Title:
八月:Rdrudan那些老人的故事-支亞干日托站的日常
Description:
Rdrudan那些老人的故事-支亞干日托站的日常。
支亞干日托站,是部落長輩每周二、四主要聚集的地方。
天剛亮沒多久,就有老人家來打掃,他們拿著垃圾袋、掃把,收拾昨晚遺留的垃圾,彎腰撿起來做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17
Id:
506017
Title:
舞鶴台地上的石柱(掃叭石柱)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舞鶴台地上佇立著高40尺(約12公尺)的石柱,位在日治時期的住田農場(咖啡農場)西北方凸立著。大正14年(1925),日人小泉鐵旅途至此發現了巨大的石柱,同年5月16日學者鹿野忠雄繼小泉氏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8
Id:
141958
Title:
豐裡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語閩南族群,來自桃園,輾轉搬遷來到豐田地區居住。曾經在無籽西瓜盛行時加入過瓜農,後則隨著蔬果四季輪種。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8
Id:
169818
Title:
「代代傳情:2012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1年(2012年)10月19日至11月4日以「代代傳情:2012桃園眷村文化節」為主題,呈現世代交替的議題。眷村改建後,眷戶們陸續搬遷進入國宅大樓,過往眷村內熱鬧的景象似乎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0
Id:
272140
Title:
重安部落(Tomiyac)
Description:
重安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部落有兩個小社,其一Tomiac,另一個是Arakomay(阿姑賣或阿龜堳社)。日治時期,為便於治理,將兩個社同時遷下來,居於海岸公路西側低臺地上成一大社,大正9年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4
Id:
648644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三月小米除草祭(上)】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此祭典在《臺灣日日新報》的記錄中為minkorao小米除草祭。橫尾廣輔在《臺灣時報》上的記錄中為boanminkorao除草祭。
7-1作者為兒子Talum,
小河越南平價美食館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0
Id:
685630
Title:
小河越南平價美食館
Description:
走進用餐的地方就能看見一面越南國旗掛在牆上,還有吊掛一些來自越南的裝飾品,牆面漆成薄荷綠,是很溫馨舒服的小店。來自南越的新住民媽媽潘氏迷從13歲就在越南的餐廳工作,嫁來台灣後結合所學自己開小吃店,
達蘇達蘇湳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0
Id:
589600
Title:
達蘇達蘇湳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達蘇達蘇湳部落街景。Tasutasunan部落,又稱達蘇達蘇湳部落。這裡過去是泥澤地,阿美族稱泥巴為tasun,Tasutasunan是重疊複詞,字尾an是指地方,tasutasunan意
都旮薾部落廣場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84
Id:
589284
Title:
都旮薾部落廣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正前方設有舞台的廣場空間,是都旮薾部落的部落廣場。Tokar部落,漢語稱做都旮薾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Tukar」是阿美族語,是「階
MOC_Id:
Culture_People248625
Id:
248625
Title:
巴努.嘎巴暮暮(Panu.Lhkapamumu)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族人中部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月28日下午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廣教室舉辦。本次共有8人出席,分別為依婉.貝林、田振明、巴努.嘎巴暮暮、黃美英
鳳林中興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8
Id:
589428
Title:
鳳林中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Cihafayan部落,漢語稱做中興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雕塑及題有「中興社區」四字的石碑,是Cihafayan部落的入口意象。Cihafayan在阿美語中意為「
象鼻國小外牆造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18
Id:
734218
Title:
象鼻國小外牆造景
Description:
象鼻國小位於小位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村中居民全部為泰雅族人。在2020年正式轉型為一所泰雅北勢群民族多語文教育實驗學校,以泰雅族知識為主體、融合一般教育內容的新教育型態,著重在「基礎課程」、「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4
Id:
756554
Title:
平鎮東勢最早的開拓者—葉奕明家族的故事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平鎮東勢的開拓者──葉奕明家族的故事」,1719(康熙58)年,葉奕明從家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4
Id:
64853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8】1937年7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秘寶
副標題:珍品繪曆下落 漸有頭緒 創作者家族居住鳳林 若發現將以相當的價格購入
內文:[花蓮港電話]關於去年傳說自臺中州移住鳳林支廳Mahowan(馬侯宛,マホワン)的丹蕃秘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1
Id:
514641
Title: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八青年的舞蹈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阿美族舞蹈的最大特色,就是有舞必有歌,大多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6
Id:
514566
Title: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
Description:
圖中左二即為太魯閣戰役總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與其家族合照,於1923年(大正12年)出版。於五年理蕃計畫期間的最後,1914年(大正3年)5月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高齡70歲時
里漏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10
Id:
589610
Title:
里漏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Lidaw部落,又稱里漏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吉安鄉東昌村一帶。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部落為阿美族南勢阿美亞群之七大古部落僅存的三個部落之一,部落名稱創名說法眾多,其中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895
Id:
509895
Title:
原住民部落經濟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和山美村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林大為,指導教授林其昂博士,出自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七屆碩士論文,發表於2008(民國97)年6月。內容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及山美村二部落之環境概況及地理條件之不同發展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6
Id:
272206
Title:
民豐部落(Kalahaay)
Description:
民豐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智里,原為新港市街的一部分,從東北方的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到西南的新港國中,東南以中華路與忠仁里為界線,西北以中山路與三民里為界。民豐部落為成功鎮阿美族比例最少的一個部落,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2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