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詩人葉日松族群與語言
「客家詩人葉日松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64848 , 欄位Id的內容是26484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客家詩人葉日松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客家詩人葉日松昭和11年(1936年)生於花蓮富里,從事教育工作40年,曾任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著作有詩、散文、兒童文學及客語詩等凡三十餘種,並獲中國語文獎章、青年獎章、全國青年文藝創作最佳新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短詩首獎、中興文藝獎章、臺灣省第一屆特殊優良文學創作獎、世界客屬會傑出文化人士獎、行政院客委會客家貢獻獎文學傑出成就獎等;作品溫馨雋永、清麗流亮,廣為國家級資料庫及文學館所典藏,並選入各級學校教材使用。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4848&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A1D993C8-FC63-4361-8B0B-25A813D3E7D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1:33: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8
Id
264848
Title
客家詩人葉日松
Description
客家詩人葉日松昭和11年(1936年)生於花蓮富里,從事教育工作40年,曾任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著作有詩、散文、兒童文學及客語詩等凡三十餘種,並獲中國語文獎章、青年獎章、全國青年文藝創作最佳新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短詩首獎、中興文藝獎章、臺灣省第一屆特殊優良文學創作獎、世界客屬會傑出文化人士獎、行政院客委會客家貢獻獎文學傑出成就獎等;作品溫馨雋永、清麗流亮,廣為國家級資料庫及文學館所典藏,並選入各級學校教材使用。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1:33:35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客家詩人葉日松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0
Id:
732230
Title:
日治泰雅族老者(南澳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方巾長衣的長袖織紋是南澳群的特有織紋,以浮織及多色排花為主,在背面又多加一組平紋將背面的浮長覆蓋,顯緯、挑花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底;緯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2
Id:
272132
Title:
和平部落(Parayapay)
Description:
和平部落位在鹿野村東南方的3至5鄰,鹿野車站南方約2公里處,鹿野溪北方(左岸)、卑南溪西方(右岸)。北方鄰近鹿野市區;東方為延平鄉鸞山村;南方為延平鄉桃源村;西北方鄰近龍田村。和平部落舊稱擺那擺或擺仔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3
Id:
648683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的酒宴
Description:
本圖出自於1935年《臺灣蕃界展望》第40頁,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酒宴。圖右側身戴頭飾飲酒者,從頭飾、服飾等細節推測為當時的祭司,也是Mangdavan家族祭事曆擁有者:Qa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3
Id:
514593
Title:
一群頭頂著陶壺的阿美族薄薄社婦女
Description:
陶器、陶壺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日常生活中水壺、飯鍋、碗、酒杯,也是祭祀用的祭器。阿美族婦人一天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即是到河邊取水裝入陶罐,並將其頂於頭上運回部落家中使用。此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825
Id:
755825
Title:
桃園客家專刊─尋客《Meet Hakka》第33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3年3月出版,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電子書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英文「MEET」有相遇、遇見、連結之意,希望透過匯集、聚集桃園客庄人、事、物,讓多元客家族群在此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0
Id:
600560
Title:
山地高砂族間生活改善座談會舉辦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移住到各地山腳的山地高砂族人,已經逐漸內地化。本次以布農族生活樣式內地化改善為主題,召集玉里郡管轄下的マホワン(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1
Id:
756541
Title:
大溪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
Description:
此《大溪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內容包含燕春居、日日田職務所、廣福伯公、聚星堂、江夏堂、鍾氏祠堂、蕭家聚落等等,詳實記錄桃園大溪地區的土牛溝一帶附近的客家文化資源,以供後續當地開發的運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2
Id:
732222
Title:
日治泰雅族婦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雅族則無。霧社群額紋另一特徵幅寬非常的寬,如為五列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1
Id:
589301
Title:
馬里旺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富里鄉學田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在Maliwang部落範圍內的學田國民小學。Maliwang部落,漢語稱做馬里旺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aliwang部落是富里鄉最早成立的阿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8
Id:
665148
Title:
陳誠夫人陪同詹森夫人參觀忠勇新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十一期(1961)頁尾,拍攝地點台北士林區。
5月14日下午美國副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1973)暨夫人抵臺展開三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78
Id:
142578
Title:
豐山臧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外省榮民,來自安徽省,曾經經歷過古寧頭與八二三戰役,最後經由退輔會安排來到花蓮開墾,最終定居豐田。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0
Id:
272090
Title:
德高部落(Takofan)
Description:
德高部落位於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關山市街北方,新武呂溪西岸一帶,為卑南大溪上源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進入平地,所形成的沖積扇平原。地勢由北往南緩緩下降,卑南大溪縱貫東側,南以紅石溪與豐泉里、新福里為界。此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4
Id:
648534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8】1937年7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秘寶
副標題:珍品繪曆下落 漸有頭緒 創作者家族居住鳳林 若發現將以相當的價格購入
內文:[花蓮港電話]關於去年傳說自臺中州移住鳳林支廳Mahowan(馬侯宛,マホワン)的丹蕃秘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0
Id:
714490
Title:
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杜潘芳格家屬提供)2
Description:
此為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聚餐時所留下的照片。
杜潘芳格雖於1965年便加入笠詩社,但因為要照顧孩子與夫婿的醫院工作,平常並沒有太多時間從事創作或發表,也就很少參與詩社活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42
Id:
280242
Title:
番人不常患痘症 噶瑪蘭廳志卷五(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不出痘,偶出痘、熱狂,自出而殺人者,亦有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4
Id:
665244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
Description:
這是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捐款類別為外匯結匯附勸軍眷住宅勞軍捐款,金額新台幣一千零捌拾玖元,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軍人之友社(簡稱軍友社)理事長黃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68
Id:
734068
Title:
宋海華於教育部長潘文忠前演示拍刺文身
Description:
「拿麼厲害」是當代原住民對有能力或及辛勤者的讚語,「Macaqu/ Malmananu/ Matamasaz」則是排灣族與布農族對有能力或辛勤族人的族語讚詞。2020年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7
Id:
732227
Title:
日治霧社群婦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兩位女子的額紋都是三列,為務社群族人的特別形式。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
口簧琴之舞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74
Id:
732374
Title:
口簧琴之舞
Description:
2022年4月20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鄰近羅浮溫泉之公共藝術品,作者哈勇米路為當地活耀的泰雅族藝術家,現正居住在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他擅長轉化泰雅族傳統文化以設計概念重新呈現當代泰雅族面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153
Id:
661153
Title:
新社鄉誌-目錄、鄉域、地理、開發史、住民、建置篇
Description:
新社鄉先民自清乾隆年間,由廣東、福建渡臺。於原住民集結新社後同治年間,陸續進入本鄉定居,開阡陌、闢荒野、胼手胝足,以建鄉梓,子而孫、孫而子,歷二百餘載,以迄於今。期間先民艱辛奮鬥之經過,偶或閒之。
當代阿美族 波浪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5
Id:
734095
Title:
當代阿美族 波浪紋
Description:
原先阿美族沒有文身文化,假借傳統排灣族的波形紋,再外加上單點的浪花紋,顯現阿美族對海洋的共同生活意象,轉換成阿美族的文化符號。
排灣族原有波形紋(pinarukalavikav),除了文在女子手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47
Id:
733247
Title:
當代排灣族 石縫中的魚+陶甕紋
Description:
由受文者自己設計,上圖為陶甕,採借自傳統排灣族的陶壺形象。下圖為石縫中的魚,以四個三角形紋代表石縫、點代表水域,中心黑點即為魚,呈現受紋者的內心世界。整個圖紋以單點拍刺出深淺,表現出立體層次感。
重光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56
Id:
589556
Title:
重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刻有紅色「重光部落」字樣的石碑,是Branaw部落的入口意象。Branaw部落,漢語稱做重光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居民以太魯閣族為多數。「Branaw」為太魯閣族語,意指寬廣的緩坡地
慰問受傷戰士發送慰問品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9
Id:
665259
Title:
慰問受傷戰士發送慰問品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慰問受傷戰士的影像,拍攝時間1943(民國32年)。
戰爭必有死亡。西方心理學家從死亡心理學裡分析戰爭對西方國家的意義,認為戰爭是一種宗教上的犧牲行為,透過終結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1
Id:
630001
Title:
蘭大弼拍攝阿里山蒸汽火車出軌意外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由蒸氣機關車拉行的客運火車,巧遇蒸氣機關車出軌的意外,蘭大弼記錄工程人員討論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663
Id:
732663
Title:
找回馬立雲部落的織布技藝/記憶
Description:
「織布」是過往馬立雲部落(Maibul)的生活技藝。民國50年代,因為生活需求大部分族人都走向外地工作,導致部落耆老失去傳接者,因此織布就漸漸被遺忘。Panay阿嬤說:「以前沒有機會學,現在有(織
小台東部落入口指示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24
Id:
589624
Title:
小台東部落入口指示牌
Description:
Citekudan部落,漢語稱做小臺東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部落成形的原因,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於昭和5年(1930),臺東縣鹿野鄉永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9
Id:
272059
Title:
達魯瑪克部落(Taromak)
Description:
達魯瑪克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臨臺東市,西接屏東縣,北為延平鄉及利嘉村,南鄰溫泉村。地理環境位在臺東平原邊緣的丘陵地帶,是大南南溪和大南北溪匯流(兩溪匯流後,稱為利嘉溪)處,距離臺東市區約三十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2
Id:
589412
Title: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於Morocan部落範圍中的富民社區活動中心。Morocan部落,漢語稱做牧魯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orocan部落是由舊拔仔社所分出的三小社之一,名
慶豐部落A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6
Id:
589646
Title:
慶豐部落A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慶豐部落A的街景。慶豐部落為阿美族與太魯閣族的混居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目前尚未清楚分割為所申報的兩個部落,這兩個部落分別是以阿美族為主的Ciripunan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8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6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0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