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小米族群與語言
「原生小米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513945 , 欄位Id的內容是5139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原生小米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泰雅族最重要的主食就是小米,也是祭典中最重要的作物,可作為小米醃肉、小米麻糬、小米酒、香蕉飯等,再加上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桿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族人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之作物。然而,金岳的小米是從舊部落來的小米種子,延續了老智慧傳承,現代人卻少有人知道小米品種有好多種,而目前透過耆老訪談紀錄到的小米共有七種。第一種到第三種皆稱為lmyun,為淺黃色的,差別為形狀不同,皆可作為醃肉、單吃之食用。第四種稱為bcinu,為乳白色的,亦可直接食用,營養價值最高,因此,常作為三、四個月小朋友的奶粉來喝,將小米磨成粉,將其磨得越細越好,特別的部分是其小米表面較滑,在打小米的時候必須用手遮住,還需要將木炭的灰燼豁在一起,殼才不會飛出來,但是其種類自從舊部落遷徙而來已經失傳了。第五、六種稱為trakis,與第一、三種形狀類似,但第五種與第一種的顏色較不同,第六種較第三種多細毛,其品種是作來釀小米酒的。第七種則是糯小米,為淺黃色,比一般小米形狀較大,口感也不同。因此,每種小米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及文化,更為傳統祭儀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3945&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5BD22F66-2A51-4081-8A00-AA44C348AF7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27T16:34:0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Event513945
Id
513945
Title
原生小米
Description
泰雅族最重要的主食就是小米,也是祭典中最重要的作物,可作為小米醃肉、小米麻糬、小米酒、香蕉飯等,再加上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桿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族人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之作物。然而,金岳的小米是從舊部落來的小米種子,延續了老智慧傳承,現代人卻少有人知道小米品種有好多種,而目前透過耆老訪談紀錄到的小米共有七種。第一種到第三種皆稱為lmyun,為淺黃色的,差別為形狀不同,皆可作為醃肉、單吃之食用。第四種稱為bcinu,為乳白色的,亦可直接食用,營養價值最高,因此,常作為三、四個月小朋友的奶粉來喝,將小米磨成粉,將其磨得越細越好,特別的部分是其小米表面較滑,在打小米的時候必須用手遮住,還需要將木炭的灰燼豁在一起,殼才不會飛出來,但是其種類自從舊部落遷徙而來已經失傳了。第五、六種稱為trakis,與第一、三種形狀類似,但第五種與第一種的顏色較不同,第六種較第三種多細毛,其品種是作來釀小米酒的。第七種則是糯小米,為淺黃色,比一般小米形狀較大,口感也不同。因此,每種小米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及文化,更為傳統祭儀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27T16:34:08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原生小米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0
Id:
589360
Title:
港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港口村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在Makotaay部落內的港口村活動中心。Makotaay部落,漢語稱做港口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akotaay」為阿美語,意為「溪水混濁」。傳說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7
Id:
589657
Title:
南華部落A街景-2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南華部落A街景。南華部落大約位置在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南華部落中有阿美族、太魯閣族混居,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其中12-14鄰多為阿美族人居住,12鄰地區為早期定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19
Id:
731619
Title:
排灣族手紋轉印貼紙
Description:
因傳統文身技術失傳已久,自1960-2000年原住民族人無人進行文身。自1990年代開始原住民族文身文化再次受到重視,許多族人希望能在身上畫出文身圖紋,但缺乏正確的圖樣,於是文身轉印貼紙被發明,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4
Id:
272084
Title:
比魯部落(Viljauljaul)
Description:
比魯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街轉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480
Id:
671480
Title:
裴家騏
Description: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下午2時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10人出席,分別為伍麗華、白蕙蘭、谷暮‧哈就、穎艾達利、裴家騏、陳采邑、洪簡廷卉及陳冠明,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4
Id:
756554
Title:
平鎮東勢最早的開拓者—葉奕明家族的故事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平鎮東勢的開拓者──葉奕明家族的故事」,1719(康熙58)年,葉奕明從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69
Id:
272269
Title:
巴古崙部落(Pakurung)
Description:
巴古崙部落位於新園里15至18鄰,大南橋南方、利嘉溪右岸以西、臺9線以東之處,部落東側為射馬干圳生態區、利嘉溪、卡拉魯然部落、豐田里、康樂里,西側為新部落(sinburu)、卑南鄉、劍弗山,西南側為射
MOC_Id:
Culture_Place142135
Id:
142135
Title:
溪口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與閩南族群,過去來自苗朒和台中。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3
Id:
734083
Title:
當代排灣族 陶壺+波浪+齒型+山川多樣組合
Description:
此圖紋外觀初看似排灣族圖紋,但細部出現很多變化。首先傳統排灣族並無陶壺圖紋,以陶壺形象刺紋即為現代圖紋。再來傳統的波形紋、齒形紋組合在這個圖紋中都進一步變化,波浪紋包含大小不同尺寸,呈現出立體感。
白惠蘭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8
Id:
142838
Title:
白惠蘭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白惠蘭,排灣族,訪談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20日,地點於台南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
內容包含
惠生醫院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0
Id:
264840
Title:
惠生醫院
Description:
惠生醫院為花蓮市戰後早期知名之醫院,開業者葉鳴岡醫師為花蓮市出身之客家人,葉醫師為花蓮中學第一屆之畢業生(日治時期稱為花蓮港中學校),年輕時曾隨日本軍隊至滿州國新京(今中國長春)擔任軍醫, 戰後返抵花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38
Id:
732338
Title:
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首映
Description:
廖莉華(族名:日日滿) 是排灣族大後部落的女頭目,世襲的頭目制度,讓她在出生那刻起就命定成為部落靈魂人物。從小在平地讀書也不會說母語的她,卻因父親意外過世,繼承頭目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廖莉華雖不熟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44
Id:
589344
Title:
烏卡蓋部落聚會所入口一景
Description:
Okakay部落,漢語稱做烏卡蓋部落,又稱大興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深色大門,為烏卡蓋部落聚會所的入口。相傳Okakay部落最早為布農族居住,但擔憂太魯閣族的攻擊
玉里平地蕃婦的盛裝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7
Id:
514597
Title:
玉里平地蕃婦的盛裝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看到在玉里一帶的阿美族受漢人影響甚深,孩童多已著漢人的衣衫。在阿美族的文化中,從服裝與頭飾,就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年齡階級。而散居縱谷內的阿美族服飾又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大系統,以顏色作為區別。
日治賽夏族屋內共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42
Id:
732242
Title:
日治賽夏族屋內共食
Description:
此為日治時期照片。圖中一群賽夏族壯士在屋內共食。最左一位男子額上有清楚文身,並有多位壯士有拔左右兩側側門齒。此屋舍為平地竹屋,為居住在淺山地區的賽夏族常見的住居形式。以竹材為主,屋頂覆蓋茅草,建築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3
Id:
685633
Title:
WARUNG JOWO 爪哇小吃店
Description:
爪哇小吃店由來自印尼三寶壟的新住民莉莉經營,店名JOWO是「爪哇」的爪哇文念法,這裡主打道地的中爪哇口味。爪哇小吃店自2019年開幕至今,雖然算台南火車站附近的新店,但好手藝已經累積不少顧客,這裡
月眉中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4
Id:
589524
Title:
月眉中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月眉(中部落)入口。Siapaluway部落,漢語稱做月眉(中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apalo是阿美族語中「麵包樹」的意思,在某些傳說中,阿美族人在遷來此地時看到這裡三面環山
MOC_Id:
Culture_Object314540
Id:
314540
Title:
阿公竹編於九族文化村開幕活動
Description:
豆豆小姑姑所提供的家族老照片,照片拍攝的內容是,1988年豆豆阿公受邀在九族文化村的賽夏族館,表演編織生活竹器的場景,拍攝者待考證。
豆豆阿公1926年生,1989年過世,這張照片是他過世前一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5
Id:
665155
Title:
全國婦女舉行捐款救助大陸逃港難胞籌募座談會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二卷第十一期(1962)頁首婦聯影輯,拍攝時間6月11日,拍攝地點士林官邸。
照片中蔣宋美齡(1897-2003)在士林官邸設茶會招待各界婦女代表,包含中華婦女反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8
Id:
589548
Title:
依柏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所拍攝的是位於Ibuh部落入口,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的標示。Ibuh部落,漢語稱做榕樹部落,又音譯為依柏合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部落中的居民主要為太魯閣族人。「榕樹部落」,是因部落內有榕
洛合谷部落聚會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87
Id:
589287
Title:
洛合谷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洛合谷部落的聚會所。Lohok部落,漢語稱做洛合谷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松浦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Lohok」在阿美族語中有「腐爛」的意思,相傳有隻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220
Id:
291220
Title:
許伍妹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種植甘蔗的畫面。故事講述著許伍妹年輕時投
沙浪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85780
Id:
685780
Title:
沙浪
Description:
成群的蘭嶼風景明性片東清沙浪
拍照、打卡,一趟旅程來更新人生,東清青年沙浪,是蘭嶼文創業者,在夜市有個小攤販叫「明性片」,賣自己拍攝的明信片、自己設計的T-shirt,大學攻讀媒體相關科系,讓他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9
Id:
714489
Title:
1995年8月21日杜潘芳格(左2)與彭明敏(右一)(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5年8月21日杜潘芳格與彭明敏的合照。
彭明敏是最具代表性的臺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高中、大學時期至日本求學,因逢二戰遇上美軍轟炸而失去左臂。二戰結束後回到臺灣,進入臺灣大學就讀,後出國
格督尚部落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4
Id:
589544
Title:
格督尚部落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看見寫著「各都尚」的石柱,拍攝於格督尚部落的入口。Kdusan部落,漢語稱做佳民部落,或音譯為格督尚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Kdus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5
Id:
272105
Title:
加滿額斯部落(Tjuamanges)
Description:
加滿額斯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鄰近加發那部落與台坂部落。加滿額斯部落族群屬排灣族,其遷移的過程系由kalepaqan移居至kaumaqan後,曾發生瘡疾事件傷亡嚴重,部落區分三地分遷,其一遷居至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2
Id:
589312
Title:
卓樂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位在Taluk部落入口的部落字樣,寫的是舊名「卓麓」,再往前走會看見新的「卓樂」部落意象。Taluk部落,漢語稱做卓樂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8
Id:
272138
Title:
野銀部落(Ivalino)
Description:
野銀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東邊一隅,西元1932年(昭和7年),日本人設立東清蕃童教育所,鄰近的朗島、東清、野銀三個部落的學童都就讀於此,西元1946年(民國35年),成立了「紅頭嶼鄉公所」,並於同一年
台糖員工眷屬證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55
Id:
629655
Title:
台糖員工眷屬證
Description:
台糖公司虎尾糖廠的廠區在虎尾鎮上自成一個小社會,有自己的診所、理髮部、餐廳、活動中心、警衛隊……等,若糖廠員工或員工眷屬需要享受員工折扣優惠,或是領取員工及眷屬專有的年節禮品,亦或是搭乘糖廠火車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0
Id:
272040
Title:
馬蘭部落(Falangaw)
Description:
根據原住民委員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馬蘭部落位在臺東市中心里1~32鄰,太平溪左岸,北鄰馬蘭里,東北方為新生里,東南方為自強里,西邊與豐樂里隔著太平溪,部落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4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