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族群與語言
「【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48513 , 欄位Id的內容是64851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從Ibi Isikakabusu家的前院往東方看聳立著Misikowan山。太陽按理來說,一整年是從此山出現並往西落下。而一般原住民的常識也是太陽上升的位置最靠近南方時,是一年最寒冷的冬季,靠近北邊時是最熱的夏季。於山上的樹葉枯落的新曆12月末冬至時分,族人稱tansike處可見太陽升起,日復一日,太陽漸漸往北移動,4月初時,上升到山頂附近,6月下旬夏至即於tanahappagu處升起,然後又逐漸地往回走,到了該年冬天又返回tansike處。如此每年周而復始。另一方面,也觀察月亮的盈虧關係,以上太陽從tansike處出發,再回到tansike處,一整年的滿月是12次。換言之,就陰曆來說,經過12個月,太陽上升位置是來回一趟。(待續)
本篇關於祭事曆的文字出自於1935(昭和10年)5月1日《理蕃之友》的〈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作者為:警務局的齋藤康彥。此篇紀錄重點為首度刊載Haba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祭事曆細節,證實祭事曆不是只有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獨有。本篇譯稿共分為6段。
圖為依照日本原文排版所做的翻譯版本文章。
譯者:黃淑芬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48513&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9FA36508-3813-4E85-842F-9EE6EA55C78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6:24: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13
Id
648513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Description
標題: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 內文:(接續)從Ibi Isikakabusu家的前院往東方看聳立著Misikowan山。太陽按理來說,一整年是從此山出現並往西落下。而一般原住民的常識也是太陽上升的位置最靠近南方時,是一年最寒冷的冬季,靠近北邊時是最熱的夏季。於山上的樹葉枯落的新曆12月末冬至時分,族人稱tansike處可見太陽升起,日復一日,太陽漸漸往北移動,4月初時,上升到山頂附近,6月下旬夏至即於tanahappagu處升起,然後又逐漸地往回走,到了該年冬天又返回tansike處。如此每年周而復始。另一方面,也觀察月亮的盈虧關係,以上太陽從tansike處出發,再回到tansike處,一整年的滿月是12次。換言之,就陰曆來說,經過12個月,太陽上升位置是來回一趟。(待續) 本篇關於祭事曆的文字出自於1935(昭和10年)5月1日《理蕃之友》的〈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作者為:警務局的齋藤康彥。此篇紀錄重點為首度刊載Haba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祭事曆細節,證實祭事曆不是只有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獨有。本篇譯稿共分為6段。 圖為依照日本原文排版所做的翻譯版本文章。 譯者:黃淑芬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6:24:15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日文文獻解讀-5-4】1935年5月1日〈深不見底的布農文化〉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9
Id:
272259
Title:
加和部落(Kanahcian)
Description:
加和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聚落範圍主要位在加拿溪兩岸。加和部落所屬的族群為布農族,「加和」布農族語為Kanahcian,是平坦山腹的意思。部落原為卑南族人,為了採樟腦樹而搭建獵寮之地,後來與來自
珍貴的友情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72
Id:
665172
Title:
珍貴的友情
Description:
〈珍貴的友情〉,王章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二期(1959)頁9至10。
該文為美軍顧問團團本部軍官夫人捐贈的國軍軍眷住宅十幢,在1959(民國48)10月2日下午四時於板橋力行新邨舉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2
Id:
589352
Title:
新社部落內路旁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在海岸的雕塑群為新社部落的街景。Paterungan部落,漢語稱做新社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噶瑪蘭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新社部落最早為清光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480
Id:
671480
Title:
裴家騏
Description: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下午2時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10人出席,分別為伍麗華、白蕙蘭、谷暮‧哈就、穎艾達利、裴家騏、陳采邑、洪簡廷卉及陳冠明,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82
Id:
512282
Title:
完成任務的「托魯閣蕃人隊」與第二守備隊告別返回原部落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1914年(大正3年)6月3日,配置在第二守備隊之下的「托魯閣蕃人隊」,完成日軍雇用任務後與司令官萩野末吉少將在幕舍前互向告別。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1
Id:
589301
Title:
馬里旺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富里鄉學田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在Maliwang部落範圍內的學田國民小學。Maliwang部落,漢語稱做馬里旺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aliwang部落是富里鄉最早成立的阿美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5
Id:
589425
Title:
佳林部落內農地-2
Description:
Katanka部落,漢語稱做佳林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佳林村。根據林修澈《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Katangka(臺語:茄苳腳),因此處盛產茄苳樹而得名。原屬撒奇萊雅人與後來阿美族人混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3
Id:
665263
Title:
陪同駐華使節夫人們參觀國軍眷舍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在板橋力行新邨的影像,拍攝時間為1957(民國46)年,但根據蔣夫人當天穿著及周遭的外國使節夫人們推測,應是1959(民國48)年10月2日,為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
新夏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9
Id:
589599
Title:
新夏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新夏部落街景。Singsiya部落,又稱新夏部落,原屬達固部灣大部落,清代原以十六股(花蓮市美崙山的西北隅)為部落主要範圍,遵行部落自然自治規範生活,但隨著大量漢人湧入開墾,使用各種手段強
磯崎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7
Id:
589417
Title:
磯崎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魚形雕塑是Kaluluwan部落的入口意象,可看出設計具有海洋元素。Kaluluwan部落,漢語稱做磯崎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Kaluluwan部落舊稱加路蘭
東方羅馬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9
Id:
589419
Title:
東方羅馬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Lalumaang部落,漢語稱做東方羅馬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自1970年代陸續有各族人遷至此定居。部落內的阿美族人為南勢阿美族的其中一支,又可稱為北部阿美,於花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46
Id:
278246
Title:
龜崙、霄裏、坑仔諸番身體多班癬,型態如生番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龜崙、霄裏、坑仔諸番,體盡矲□,趨走促數;又多班癬,狀如生番(「番俗六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5
Id:
272045
Title:
大橋部落(Pongodan)
Description:
根據原民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所述,大橋部落位在臺東市南榮里18~26鄰,臺東車站東南方,虎頭山西側山腳。部落西北側為岩灣里,西側臨近卑南里,南方為新馬蘭部落
MOC_Id:
Culture_Event734265
Id:
734265
Title:
宋海華、何子召受邀至臺北教育大學演講
Description:
宋海華自2016年習得拍刺文身技術之後,成為台灣唯一一位拍刺文身師,在部落獲得重視、許多族人邀請他進行傳統文身,如圖中的何子召即在家給拉提斯(Tjaraqidis)家族會議後,由宋海華進行拍刺文身
小王子越南河粉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6
Id:
685636
Title:
小王子越南河粉
Description:
2018年營業至今,老闆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店門口從外面就可以看到掛著許多越南料理的照片,走進之後更有一字排開的法國麵包,吸引許多台灣和越南顧客光顧。店裡的座位區牆壁上方也是貼滿了料理照,這裡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9
Id:
732309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孫江萬花
Description:
排灣族語以vecik稱為文手,文手上所有的圖案則以vincikan稱呼。日本時代統治者強力禁止各種文面、文手的習俗,並以陋習稱之。戰後居住在屏東縣佳興部落發起復興文手文化運動,目前在排灣族部落仍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8
Id:
714488
Title:
1992年杜潘芳格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2年杜潘芳格獲得第一屆陳秀喜詩獎,於頒獎典禮上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時所留下的照片。
陳秀喜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受過六年公學校教育,15歲即展現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新詩、短歌及俳句。19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38
Id:
756538
Title:
紅、藍、紫、綠四色線—原漢界址的演變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紅、藍、紫、綠四色線──原漢界址的演變」,內容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變化,清代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4
Id:
169824
Title:
「眷村大作讚:2018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7年(2018)10月6日至10月14日辦理「眷村大作讚:2018桃園眷村文化節」,本年度以「眷村大作『讚』」為概念,以諧音方式涵蓋「在生活中作戰」的意象。「作戰」的意象,不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7
Id:
648697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司Qaisul Mangdavan手持祭事曆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7年《臺灣時報》,為手持祭事曆的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Qaisul為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繼任祭司。父親Laung和弟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9
Id:
589519
Title:
豐坪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坪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豐坪部落中的豐坪活動中心。Telu’部落,漢語稱做豐坪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在日治時期,原本是日本豐田移民村的「大平」聚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6
Id:
272196
Title:
阿奚露艾部落(Asiroay)
Description:
阿奚露艾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阿美族語稱呼當地為Asiroay,意思為橘子園之意,因本地有廣植柑橘類果樹而得名。漢人稱呼此地為柑桔林或柑仔林。當地阿美族並無自己的豐年祭,而是參加泰源村的相關活動
賽德克族 溫孟軒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732325
Id:
732325
Title:
賽德克族 溫孟軒
Description:
賽德克族族名:Pitay Pawan,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族文所學生。2016年曾參加「兒路創作藝術工寮」舉辦的「Msqun聚人計畫:轉生時刻」。2021年於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由拍刺文身師宋海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4
Id:
630034
Title:
高仁愛在家裡與蘭大弼、高仁愛畫像合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高仁愛醫生(Jean Murray Landsborough,婚前姓Connan)1993年初在英國家裡與畫像的合照。
高仁愛醫生與蘭大弼醫生自1947年在倫敦結婚後,夫妻相濡以沫,彼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9
Id:
272189
Title:
阿度蘭部落(Etolan)
Description:
阿度蘭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意思為石頭很多的地方,該名詞的來由為atol,亦即為「堆石」、「砌石為牆」、「以疊石為牆」之意(也有地震之意),是一個典型的卑南阿美群的阿美族大部落。部落族人隸屬阿美族卑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4
Id:
272074
Title:
德其里部落(Takidis)
Description:
德其里(Takidis)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泰和村,南迴公路進入太麻里之處,東鄰近金峰鄉大王村,東南側為太麻里溪出海口。為自恆春北上,移住花蓮縣新城鄉得其黎(立霧)溪流域的恆春阿美,因不堪太魯閣族人
當代排灣族 波形紋變形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3
Id:
734093
Title:
當代排灣族 波形紋變形
Description:
此為排灣族傳統波形紋變形,結合非洲意象圖紋,創新出新的波形紋。傳統的波形紋較為平面單調,此圖紋在將單純的波形進行纏繞變形,創造出立體感。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166
Id:
283166
Title:
彭黃來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彭黃來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彭黃來為國共內戰影響下,跨洋遷徙來到台灣東部的廣東籍移民。其遷來時間為1946年左右,由於當時候國共馬上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3
Id:
648423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2-4】1928年2月15日《日本民俗叢書:繪文字及源始文字》
Description:
標題:臺灣原住民的祭事曆
內文:(接續)關於臺灣的蕃族,就對其經濟、社會等各種方面狀況,我很早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差到當地進行調查。並藉此機會詳細調查這些繪文字的狀況。至今尚未有此機會。因此就將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2
Id:
670702
Title:
孕前衛生指導
Description:
〈成效良好的眷村輔導工作〉,鄧海翔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五期(1965)頁7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1897-2003)指示婦聯總會和救護幹部訓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0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