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渡船福德宮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渡船福德宮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渡船福德宮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753609 , 欄位Id的內容是75360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渡船福德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彰化「渡船頭」位於烏溪南岸彰化市三村里,清朝時期設「柴坑仔渡」又名「林仔潭渡」,為彰化與烏日之間烏溪南北岸重要渡口。乙末日軍接收台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由北而南,八卦山戰役前,在烏溪北岸大肚駐紮之日軍往上游移動,於渡船頭搶進烏溪南岸,後攻克定軍山。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渡船頭地區受災嚴重,後彰化縣實施農地重劃,渡船頭與和美嘉寶潭為最早實施的兩個區域。 「渡船福德宮」建廟年代現已不可考,據廟方沿革所載約略為清朝末年日治初年。原位在渡船頭渡口附近,後民國95年(2006)遷建於現址。廟旁現存嘉慶19年(1814)半線通往渡船頭要道之「新建福興橋」石碑,後道光9年(1829)福興橋又因水災而被沖毀。該石碑於2008年修築堤防時,於旁邊農田裡重新出土。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3609&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2F0345E1-D48A-412E-B69A-2779326587C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1-10T21:30: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753609

Id

753609

Title

渡船福德宮

Description

彰化「渡船頭」位於烏溪南岸彰化市三村里,清朝時期設「柴坑仔渡」又名「林仔潭渡」,為彰化與烏日之間烏溪南北岸重要渡口。乙末日軍接收台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由北而南,八卦山戰役前,在烏溪北岸大肚駐紮之日軍往上游移動,於渡船頭搶進烏溪南岸,後攻克定軍山。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渡船頭地區受災嚴重,後彰化縣實施農地重劃,渡船頭與和美嘉寶潭為最早實施的兩個區域。 「渡船福德宮」建廟年代現已不可考,據廟方沿革所載約略為清朝末年日治初年。原位在渡船頭渡口附近,後民國95年(2006)遷建於現址。廟旁現存嘉慶19年(1814)半線通往渡船頭要道之「新建福興橋」石碑,後道光9年(1829)福興橋又因水災而被沖毀。該石碑於2008年修築堤防時,於旁邊農田裡重新出土。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1-10T21:30:49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渡船福德宮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930
Id: 156930
Title: 元中統石碑
Description: 馬祖南竿鐵板村的大王廟中有一陰刻「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的石碑,早年一直被作為牆石的一部份而存在有年,直到1996年中央研究院的許雪姬教授來到馬祖,發現該石頭上的文字「中統鈔」是自元世祖以後流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645
Id: 562645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七十六號
Description: 脾癆實熱面青黃,食粮難癒胃不常。咽痛須當行善事,問心作事自無復。 黃岑一錢、枝子一錢、桔梗一錢、茵陳錢半、石斛錢半、升麻八分、甘草八分、生元二錢。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 本方主要在處理脾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91
Id: 606391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四一號
Description: 生地一錢、棗肉一錢、歸中一錢、乙厘八分、蒙花八分、木賊八分、沙苑八分、双白八分、金蟬五分、石快五分、通草五分、甘草五分。水碗二煎六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41首藥籤。生地清熱涼血,養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26
Id: 598526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五府千歲藥簽第一二0首
Description: 茯神、白朮各一錢、棗仁、洋參各六分、遠志、歸中各三分、福員肉三粒。水碗二煎六分服。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未分科的第120首藥籤。茯神,為茯苓中間被松木穿過,一種能夠安神的藥物。白朮,健脾

MOC_Id: Culture_Place283274
Id: 283274
Title: 廣文堂印鋪
Description: 「廣文堂印鋪」位於中山路上,是宜蘭市歷史悠久的印鋪。自日治時期開始,即有重要機關行號印鑑出自該行,其各式印鑑印譜和工具保留完整,屋體為舊式街屋形式,然而屋況尚佳,其本身亦具歷史空間價值,是值得一覽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56
Id: 487356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七十首
Description: 洋參四分、水沉四分、白朮四分、珠碧散五分(共為末可)。和飯湯服,小兒各半。 珠碧散(即碧珠散)包含珍珠粉、青缸花、輕粉,非現代常用方劑,可外用治療陰部瘡癢。洋參(西洋參)可補氣兼清除火氣,適用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513
Id: 304513
Title: 澎湖縣桶盤里福海宮李王襄助主神溫王找尋廟地的傳說(桶盤耆老口述)
Description: 神明顯聖協助建廟是民間信仰中常見的傳說類型,此則建廟傳說由桶盤耆老口述。福海宮主神溫府王爺原由村民共同奉祀於民家,後來村民才集資建廟,首次建廟於明治39年 (1906,丙午年)落成。此傳說即福海宮首次

MOC_Id: Culture_Event271749
Id: 271749
Title: 宜蘭念佛會
Description: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所在的「佛光山蘭陽別院」,位於宜蘭舊城北門口,前身為建於1825(道光5)年,龍華派齋堂「啟昌堂」,日治後期改稱為「雷音寺」,佔地約五十坪,1953年星雲大師受邀到此駐錫弘法,1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50
Id: 562750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五十一號
Description: 甘菊五分、巴戟五分、甘杞五分、昌羊一錢。水六分煎三分。 甘菊(菊花)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巴戟天、昌羊(肉蓯蓉)用以補腎,強筋骨。甘杞(枸杞)滋補肝腎。五味子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48
Id: 292448
Title: pusau ta Kavuvuan(送祖靈)─祖靈屋前的祭品
Description: 五年祭(Maljeveq)是排灣族重要祭典之一,傳說的maljeveq(迎祖靈)祭典淵源,祖神Ljemedj為一位神人,可以在神居住的靈界(makalizeng)與人世間遊走,每次祭祀的前10天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63
Id: 564963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十首
Description: 石羔五分、甘草五分、老蓮五分、大黃五分、西角五分、青代六分、柴胡八分、知母七分、支子六分、生地九分、洋參八分、姜三片、棗二粒。水一碗四煎七分。 石羔(石膏),知母,清熱瀉火藥物。甘草,常用的調和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336
Id: 221336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臨水夫人左部將像
Description: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臨水夫人左部將像,高39.5公分 (不含頂尖)、41.5 公分 (含頂尖) ,面寬17公分,深度18公分。彩繪色料使用膚、紅、藍、黃、黑、金等色調為主,彩繪紋飾上,以粉線技法來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25
Id: 487525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七首
Description: 痰欲沖心肺伏風。除咳解逆得全功。甜酸慎戒勤調弄。九竅開兮液便通。 厚朴一錢半、桔紅一錢半、瓜婁仁一錢半、百合一錢、欸冬花一錢、甘草五分、黃芩五分、紅棗三粒、服三帖。藥頭水一碗2煎6分、渣一碗煎5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65
Id: 598565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叄拾叄首
Description: 桔梗一錢、膽草七分、白芷一錢、柴胡七分、白芍一錢、丹皮七分、枳売一錢、生地一錢、川連七分、甘草五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33首藥籤。白芷,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可以袪除風濕邪氣。只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077
Id: 310077
Title: 「搶救」天后宮的簡報
Description: 本圖來自《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二屆之文章「澎湖各地「起新宮」的省思- 以安宅周王廟為例」,照片為「」。安宅周王廟落成於民國58年,宮廟的興建除了須仰賴名師和技術,在人力方面,當時則是由村民擔任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30
Id: 487730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七十一首
Description: 桔梗、陳皮各五分、赤芍四分、生姜二片。水八分煎四分。 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兼可以袪痰止咳。陳皮,常用的調理脾胃藥物,使脾胃的功能能夠正常運行。生姜,可以溫暖脾胃,也有止嘔的功效,非常常見的調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32
Id: 486632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三十五方
Description: 砂仁香附及陳皮。白芍阿膠與石脂。 各用一錢煎好服。行痰潤肺最相宜。 本方理氣藥和化痰藥配伍以行痰潤肺,再加補血調經之藥調理女子之身。砂仁化濕行氣、安胎;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陳皮健脾燥濕化痰

MOC_Id: Culture_Event303570
Id: 303570
Title: 廟宇文化0042(澎湖湖西庄迎神誌盛)
Description: 本則記錄,是依據1934年12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四版報導,澎湖廳湖西庄紅羅罩(今之澎湖縣湖西鄉紅羅村)輪值舉行迎王的活動。文中報導:上月十八日上午十時,六鄉內的神輿,共計二十二座都齊聚廣場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34
Id: 564934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十三首
Description: 別甲、甘草、赤芍各六分、知母四分、柴胡四分、青荷七分、地骨七分、胡蓮八分、生地七分、灯心三十節。水八分煎四分。 別甲(即鱉甲),為滋補腎陰常用藥物。甘草,常用的調和諸藥藥物。赤芍,清熱藥物,兼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846
Id: 562846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外科第七號
Description: 回陽三建休倦凉,不腫不紅硬石堅。不痛不熱脈小細,急服良方清心田。 人參一錢、附子三分、當歸錢二、川芎一錢、甘草一錢、茯苓錢二、生芪錢半、枸杞錢二、紅花一錢、紫草一錢、獨活一錢、陳皮錢半、蒼朮錢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63
Id: 486663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六十五方
Description: 憂乃病之源。利乃禍之漸。 卻憂減利。病可能痊。 白芍錢半、全歸二錢、秦艽錢半、草梢一錢、川芎錢半、腹皮二錢、泡朮錢半。煎服。 憂慮過度為疾病的源頭,追逐利益往往離災禍更近。若能捨卻憂愁、不再

MOC_Id: Culture_Place284496
Id: 284496
Title: 碧霞宮
Description: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滿江紅》,每每讀及這闋詞,總能感受到岳飛的滿腔熱血,即便是身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11
Id: 306911
Title: 馬公紅毛城城前公廟「施及靈應」碑位
Description: 位於中華路之城前公廟,或稱靈應祠,全名紅毛城城前公廟,城前公廟之「城前」乃取「紅毛城前」之典故。「紅毛城」當地居民俗稱「紅木埕」,確切地點無從而知,約莫是位於今日馬公市朝陽里和陽明里一帶。主祀城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73
Id: 562773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七十四號
Description: 赤壳粟一錢、里光三錢、連蒲一分、烏糖一錢。水碗煎四分。 赤壳粟是做紅麴的材料(閩南語又叫紅殼),可調理氣機。里光(千里光),是菊科千里光屬的草藥,又名九里明、九里光、眼明草,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315
Id: 598315
Title: 內媽祖廟小兒科第五二號
Description: 黑枝一錢、桔梗、麥文七分、牛房六分、連召、黃岑五分、蘇卜、甘草四分、元參三分。水六分煎三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小兒科的第52首藥籤。黑枝(即梔子炒焦使用),清熱藥物,清熱的範圍廣泛。結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84
Id: 279184
Title: 綠豆性涼解毒 臺灣通史卷二十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綠豆:正、二月種,四、五月收。性涼解毒,夏時多以充食,並為餅餡。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50
Id: 487550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七十二首
Description: 腸枯胃濕熱傷元。二便非常難過耐煩。滑石硃砂甘草潤。調和臟腑固根源。 滑石六錢、甘草一錢、硃砂三分、服二帖。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本方為金代《傷寒直格》中的益元散,用於治療夏月感受暑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476
Id: 304476
Title: 金爐上的圖
Description: 這張圖中可以發現一隻麒麟,牠的腳底下踩著四樣吉祥物,而牠的頭抬起來看著太陽並且嘴巴張開,在澎湖國定古蹟天后宮外面的照壁上也有著類似的圖。麒麟為上古瑞獸,也是送子神獸之王,相傳足不踏草木,所以民間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35
Id: 566635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七六首
Description: 六味丸二錢、白菊壹錢、連子心少許。不論水煎。 六味丸,指的是六味地黃丸,為滋補肝腎常用的方劑,適合肝腎陰虛導致的各種症狀,像是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聾耳鳴等等。本方則加上白菊,可治療由於虛火上炎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651
Id: 512651
Title: 空間異化與文化抵抗:宜蘭社區藝術空間之理念與實踐
Description: 陳碧琳的〈空間異化與文化抵抗:宜蘭社區藝術空間之理念與實踐〉,2012年發表於《南藝學報》第4期,第1-18頁。該文透過宜蘭「港邊社區裝置藝術與再生藝術」及「宜蘭白米社區木屐村再生」等為案例,分析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17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2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6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0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