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86441 , 欄位Id的內容是48644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氣滯毒難發。升提俾易出。 內治即外調。服食莫輕忽。 防丰二錢、防黨二錢、銀花二錢、貝母二錢、升麻八分、角刺一錢、甘草錢半、柴胡錢半。水煎服。 瘡瘡腫毒,需要透發,其毒方有出路可解;但若身體的氣力升發不足,則氣力停滯,無法升提腫毒。此則藥籤即是因應這種情況而設:防丰(即防風),袪風除濕;防黨(即黨參),補氣;銀花,清熱解毒;貝母,清熱化痰、消腫排膿;升麻,升提陽氣兼清熱解毒;柴胡,升提陽氣之外,亦可解表退熱;角刺(即皂角刺),排膿、活血、消腫;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本首「外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8644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0D073AE-E1EC-41E0-8A38-E3CFD72FF95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27T11:51:0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41

Id

486441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

Description

氣滯毒難發。升提俾易出。 內治即外調。服食莫輕忽。 防丰二錢、防黨二錢、銀花二錢、貝母二錢、升麻八分、角刺一錢、甘草錢半、柴胡錢半。水煎服。 瘡瘡腫毒,需要透發,其毒方有出路可解;但若身體的氣力升發不足,則氣力停滯,無法升提腫毒。此則藥籤即是因應這種情況而設:防丰(即防風),袪風除濕;防黨(即黨參),補氣;銀花,清熱解毒;貝母,清熱化痰、消腫排膿;升麻,升提陽氣兼清熱解毒;柴胡,升提陽氣之外,亦可解表退熱;角刺(即皂角刺),排膿、活血、消腫;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本首「外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27T11:51:05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慈生宮外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95
Id: 486695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九十四方
Description: 血不營筋。筋不活骨。 先和氣血。痛不過七。 續斷二錢、活筋籐二錢、獨活二錢、牛漆二錢、正虎骨二錢。煎服。 續斷,補肝腎,活血續筋骨藥物,古人認為對骨折有特殊療效,故名續斷,延續斷掉的骨頭生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50
Id: 487150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88首
Description: 煩積成癆血氣傷,真陰損失要提防。憂思致病宜調養,解鬱除痰用此方。 黨參一錢、枳壳錢半、枸杞一錢、甘菊錢半、白茯錢半、舊地錢半、五味五分、桂心七分、柏子仁八分、山茱八分、化桔錢二、半夏八分。爐丹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6
Id: 566686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七號
Description: 石羔、甘草五分、知母六分、生芍五分、桂枝四分、梗米五分、生姜一片、棗二粒。水九分煎四分。 此方子由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著名的兩個方,白虎湯及桂枝湯合併的。白虎湯,知母,石羔(石膏),甘草,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90
Id: 487490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十三首
Description: 傷風咳嗽骨蒸寒。氣急正浮痞壅關。髓腦彈眩兼悶亂。良方雖服也慢慢。 茯苓一錢半、甘杏仁一錢半、麥文一錢、炙知母一錢、桔梗一錢、炙双白一錢、桔紅一錢、蘇梗八分、甘草四分。藥頭水一碗半煎7分、渣一碗2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046
Id: 516046
Title: 花蓮港神社社殿前
Description: 本圖為日治大正時期所發行的繪葉書,圖中為花蓮港神社拜殿前的景色。當時神社剛竣工完不久,鳥居旁可見一對壯觀的石雕狛犬。昭和時期,歷經幾次整建的花蓮港神社越發華麗,並且於神社前的參道上新建一座巨大鳥居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59
Id: 606359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五三方
Description: 茯苓二錢、淮山二錢、連子二錢、芡實二錢、扁豆二錢、苡米二錢、陳皮二錢、黨參一錢半、白朮一錢、桔梗一錢、炙甘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53首藥籤,名為「參芩白朮湯」。本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003
Id: 310003
Title: 東衛天后宮的五營
Description: 此文出自於 林文鎮等人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第八輯馬公東衛里、安宅里》(馬公:澎縣馬公市公所,2006),頁35。此文記載馬公市東衛里天后宮五營的所在位置,五營中僅有西營曾遷移,自東衛派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58
Id: 486658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六十方
Description: 病已遲治。誤醫已深。 須當盡道。待過三庚。 疾病延遲醫治,已延誤醫療的最佳時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等到三庚日(中國農曆依照天干地支來計算日期,三庚日就是指從夏至起,遇上的第三個庚字日),病情就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25
Id: 280225
Title: 番人信巫不信醫,以致臺灣巫醫氾濫,愚昧者受騙 噶瑪蘭廳志卷三(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昧者不察,值陰陽偶戾、寒暑違和,不推其致病之由,輒以為群魔所祟.雖有和、緩,不取驗於參苓.乃召巫師立為收魂袪鬼之計,遂使病者偃臥在床,聽其日就沈錮;一家男婦,徒營營於飯巫化楮渺茫無益之為.而巫師遂

MOC_Id: Culture_Event551091
Id: 551091
Title: 1958年臺東天主教傳教員研習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天主教白冷會在臺東開辦傳道(教)員研習班合影,拍攝地點為臺東市培質院,時間為1958年8月。傳道(教)員為天主教會傳教的重要幫手,對於神父傳教與教義推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神父與教會藉由各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068
Id: 563068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五號
Description: 白朮一錢、淮山一錢、牛七一錢、木通一錢、歸中五分。水一碗煎五分。 白朮,補氣藥物,治氣虛病人,另外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淮山(山藥),是一種常用於補脾肺腎的中藥,可以氣陰雙補,也常常被用來當作食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76
Id: 606276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一方
Description: 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半、菟糸一錢半、川貝一錢、白芍一錢、京芥八分、黃芪八分、祈艾七分、枳壳六分、羌活五分、厚朴七分、生姜三片、甘草五分。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首藥籤,名為「安胎飲」。本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161
Id: 271161
Title: 恆春搶孤:參賽隊伍代表
Description: 恆春搶孤、爬(豎)孤棚活動是中元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流傳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晚上於恆春東門古城外側空地進行。透過活動,能傳承先民人饑己饑、悲天憫人的精神,培養虔誠謙卑、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52
Id: 487452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七十五首
Description: 肺受虛勞悶滿咽。虛寒冷痛實難痊。胸中痛逆頭暈痛。速積陰光奉祖先。 人參二錢、甘草二錢、桔皮二錢、干姜一錢、肉桂五分、木香八分、只實一錢半。頭煎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本籤為針對肺受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22
Id: 660422
Title: 趙水木先生大媽王氏甘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為趙水木先生的大媽王氏甘,於民國前日據時期1915年所攝照片,衣著為清朝時期的男女正裝。照片映像清晰,為臺灣歷史人物照的寶貴資料。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1995年08月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81
Id: 598581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肆拾柒首
Description: 麻黃一錢、杏仁一錢、石膏一錢半、紫蘇一錢半、桔梗一錢、薄荷一錢、桑白皮一錢半、甘草五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47首藥籤。本首藥籤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的麻杏石甘湯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022
Id: 304022
Title: 西衛宸威殿牌匾0017(普濟群生)
Description: 此牌匾為澎湖縣馬公市西衛里宸威殿所有,題詞「普濟群生」。上款:祝西衛宸威殿重建落成暨入火大典誌慶題詞:「普濟群生」下款:馬公市公所機要秘書鄭福生民政課課長解連城社會課課長周富民兵役課課長謝文強工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43
Id: 598543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拾伍首
Description: 白朮五分、枳壳一錢、淮山一錢、香附一錢半、牛七一錢、茵陳一錢、木通一錢、陳皮一錢、歸中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15首藥籤。白朮,補氣藥物,配合甘草可以增強脾胃功能。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91
Id: 282891
Title: 外澳接天宮
Description: 接天宮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濱海路上,是一座真武廟,主奉玄天上帝。據載1822年(清道光2年),唐山信徒黃迎奉北極玄天上帝金尊渡台,由烏石港上陸,在外澳石空古道,蓋茅庵供人膜拜,因其神靈顯赫、澤被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578
Id: 562578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十一號
Description: 傷寒發熱並暈症,水積心頭大伏膻。 細辛五分、桂枝錢半、五味五分、甘草八分、麻黃一錢、半夏一錢、乾姜一錢、生芍二錢。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連服二帖。 本方即「小青龍湯」,其中桂枝、麻黃、細辛

MOC_Id: Culture_Object232130
Id: 232130
Title: 石珠─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重要文物─石珠,為墊於柱子下方的圓形石頭,又稱柱礎,為保護柱子不受到潮濕或者反潮的影響而設立,會因應柱子的形狀而有改變,在此為圓形。現保存於金板境天后宮之西廂房內,作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81
Id: 487381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四首
Description: 冷熱不和症未明。脉浮氣喘嘔無聲。傷寒伏鼎暉眩湊。解表之劑服自輕。 桂枝一錢、白芍一錢半、石羔一錢半、麻黃一錢、甘草一錢、生姜三片、大棗二粒。藥頭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桂枝、白芍、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97
Id: 565197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二十五號
Description: 烏豆四分、黑姜一錢、茵陳一錢、淮山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烏豆(黑豆),氣陰雙補藥物,可以保護眼睛,使頭髮烏黑,還能袪除風熱。黑姜(炮薑),溫性比較強的藥物,可以溫暖脾胃來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15
Id: 277715
Title: 紅毛井為荷蘭人開鑿,喝了不生疫癘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紅毛井在縣治左,荷蘭夷所鑿,飲之可免疫癘。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12
Id: 487312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二十六首
Description: 蓮子一錢、淮山一錢、川苓一錢、金英一錢。水一碗煎四分,小兒各半。 蓮子,補心脾腎的藥,可以補心來安神,補脾來改善拉肚子,補腎防止腎精耗散。淮山(即山藥),是一種常用於補脾肺腎的中藥,特長是補氣,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256
Id: 565256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八十三號
Description: 桔梗四分、川芎一片、升麻四分、粉草三分。作茶。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袪痰止咳。川芎,可以活血,可以行氣,可以袪風,可以止痛,為頭痛常用藥物,可治療因為風邪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20
Id: 565120
Title: 大甲鎮瀾宮小兒科第三十九號
Description: 川連五分、白叩五分、麻黃五分、黃岑八分、枝子錢半、黃柏四分、石羔五分、風蔥一枝。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黃岑(黃芩),川連(黃連),黃柏,合稱為三黃,均為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588
Id: 564588
Title: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32號
Description: 藩薯葉心(搥烏糖塗之)。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藩薯葉(番薯葉)味甘澀,性微寒,《嶺南采藥錄》記載可治蛇虎咬,舌腫,霍亂抽筋,可以涼血解毒。烏糖就是黑糖,性味應屬甘溫,在此處外用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635955
Id: 635955
Title: 佛光雕刻社神像雕刻工具
Description: 雕刻神像時所需工具,有撼(hám)仔及鑿刀兩種。師傅持刀時,慣用手持撼仔敲擊鑿刀,控制雕刻的力道;鑿刀則有圓頭、平頭及大小粗細不一的形式,碰到圓滑處,就使用圓頭的鑿刀,若是雕刻眼睛和眉毛的部分,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310
Id: 599310
Title: 鹿谷天主堂聖誕節馬槽
Description: 鹿谷天主堂聖誕節馬槽照片由德裔美籍神父謝省躬(Robert Russell Sprinkle, 1906-2003)約於1960年代所拍攝,地點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的天主堂,主題是教友於裝飾在天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6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3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3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0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1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