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族群與語言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2274 , 欄位Id的內容是51227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所有房舍均被放火燒毀。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至8月底,由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討伐軍司令官。戰爭軍費財源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總數超過二萬人的軍警及後勤人員動員,日方以絕對優勢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社展開全面性討伐,最終太魯閣族因武力懸殊繳械歸順。 居於臺南的下田正於太魯閣戰役時,跟隨由少將萩野末吉率領的第二守備隊推進時所拍攝的《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拍攝內容包括山川地景、行軍過程、戰況及戰爭成果。本帖由森垣榮所經營的精美堂印刷,下田寫真館發行。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227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F9156F3-A8C2-431F-A654-79B215C0B64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7T22:19:3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4

Id

512274

Title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所有房舍均被放火燒毀。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住民族之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同時也是「五年理蕃計畫」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經歷戰前隘勇線推進、多次蕃地探勘、蕃情調查的準備期,戰事從1914年(大正3年)5月下旬進行至8月底,由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任討伐軍司令官。戰爭軍費財源經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總數超過二萬人的軍警及後勤人員動員,日方以絕對優勢軍力對僅約2000名戰士的太魯閣各社展開全面性討伐,最終太魯閣族因武力懸殊繳械歸順。 居於臺南的下田正於太魯閣戰役時,跟隨由少將萩野末吉率領的第二守備隊推進時所拍攝的《大正三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附有軍官職員表及立霧溪一帶行軍地圖,拍攝內容包括山川地景、行軍過程、戰況及戰爭成果。本帖由森垣榮所經營的精美堂印刷,下田寫真館發行。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7T22:19:3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6
Id: 514566
Title: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
Description: 圖中左二即為太魯閣戰役總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與其家族合照,於1923年(大正12年)出版。於五年理蕃計畫期間的最後,1914年(大正3年)5月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高齡70歲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1
Id: 589301
Title: 馬里旺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富里鄉學田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在Maliwang部落範圍內的學田國民小學。Maliwang部落,漢語稱做馬里旺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aliwang部落是富里鄉最早成立的阿美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5
Id: 264845
Title: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為吉安鄉客家藝文展演的重要場所,旨在向各個世代的花蓮居民,傳承客家族群文化。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中正路2段58號,南埔公園旁。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7
Id: 169817
Title: 「眷戀桃園、回味眷村:2011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0年(2011年)10月22日至10月30日辦理「眷戀桃園、回味眷村:2011桃園眷村文化節」活動。本年度的眷村文化節將焦點放到眷村第二代、第三代身上,以「回.味」勾勒出年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1
Id: 272151
Title: 山領榴部落(Salinliw)
Description: 山領榴部落位在永安村東北方的10至14鄰,鹿野車站北方約4公里處,鹿寮溪右岸。北方與瑞豐村隔著鹿寮溪;東方為瑞隆村;南方鄰近永昌部落;西方為延平鄉武陵村。加拿水溪貫穿部落,臺9線為部落重要道路。部落名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53
Id: 589653
Title: 大鼓部落內農地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大鼓部落的農地。Kungkung部落,漢語稱做大鼓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Alang kiyumi、Kungkung部落為兩族混居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20
Id: 630020
Title: 蘭大弼與高仁愛的合照
Description: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1980年退休返回英國前,一起在彰化的照相館拍的合照。 這張照片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經常使用於不同場合的照片,蘭大弼與高仁愛兩人神采奕奕,蘭大弼穿著中式傳統的布扣夏衫,高仁愛穿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3
Id: 714483
Title: 1986年9月14日前往韓國參與亞洲詩人會議(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86年杜潘芳格前往韓國首爾參與「’86아시아(亞洲)詩人會議서울(首爾)大會」時,與夫婿杜慶壽於大會餐會中的合影。 亞洲詩人會議以1980年日本地球詩社於東京召開的國際詩人會議為開端,

MOC_Id: Culture_Event187117
Id: 187117
Title: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台東場,西元2018年(107年)5月26日下午於台東大學舊校址教學大樓T103教室舉辦,由顏志光處長、陳境治主任、廖坤烽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2
Id: 630012
Title: 蘭大弼全家陪同母親及岳母同赴四重溪旅遊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除了上山外,也常到海邊、或是日月潭遊玩。1965年中連瑪玉自英返回彰化探望老友,高仁愛的母親也第二次來台灣探視女兒,蘭大弼一家人遂陪伴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04
Id: 284504
Title: 獻馘碑
Description: 公園是城市的綠肺,在水泥建築叢聚的都市裡,能夠有著綠意水塘,提供公眾消遣遊憩的好去處。在宜蘭市的東南角有座中山公園,設立於1909年,是宜蘭市早期少有的休閒場所。走進公園內,除了賞心悅目的景觀外,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23
Id: 142023
Title: 豐坪黃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過去來自台北。雖然為閩南族群,但是卻會說客語,主要是因為常接觸客家人,以及母親嫁給閩南人,但其實母親為客家族群。但依照父親繼承族裔身分,認為自己是閩南族群。 本資料為基於2008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732709
Id: 732709
Title: 佳興部落手紋家族階序倫理圖
Description: 提報「佳興部落 lja taljiyalep, lja sadjiljapan, lja vavikiyan, lja ljavur 手紋家族階序倫理圖」 提報民俗及認定「孫江萬花」、「劉鄭寶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4
Id: 272144
Title: 都歷部落(Torik)
Description: 都歷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清乾隆27年(1762)左右,toreku和二個小孩從知本社南方阿拉巴乃社移來此地定居,故此後移居這邊的人稱此地為toreku,漢譯「都歷」,也有一說是toreku其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7
Id: 589367
Title: 新白楊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萬榮鄉見晴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於Gbayang部落範圍內的見晴國民小學。Gbayang部落,漢語稱做新白楊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4
Id: 272204
Title: 紅石部落(Kusunuki)
Description: 紅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北接海端村、南鄰加拿村,境內東側山腳附近有紅石溪、崁頂溪由西向東流,西側高處則分屬大崙溪及鹿寮溪流域。紅石與紅石溪之名皆來自原布農族之「紅石頭社」,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59
Id: 277959
Title: 潮起時舟顛簸,多有暈眩而不能動 斯未信齋雜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潮起舟簸,多眩暈,終日側臥不動;余及兒女輩尚能飲食。海兒病愈,髮落重生,短毛蓬蓬,然與夷人嬉戲於帆檣下,不知其為非我族類,亦不慮風波之險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3
Id: 277673
Title: 番俗生病沒藥醫,只好宰牛羊祈禱,或請女巫响婆祝禱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俗疾病無醫藥,或宰牛、豬以祈禱,或請「响婆」禳之。死無棺殮,以布縛紮其身,並以其生平所用器物如刀槍、手釧、釘帶、番珠之類附於身旁,掘地埋於居室之後及室左右。惟埤南及木瓜等社,則並縛其手足為一團,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2
Id: 756542
Title: 楊梅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
Description: 此《楊梅地區土牛溝周邊客家文化資源配置圖》,內容包含隘口寮、鄭家伯公、雙堂屋、鄭大模公祠、水泉橋遺址、隴西堂、掌水伯公等等,詳實記錄桃園楊梅區的土牛溝一帶附近的客家文化資源,以供後續當地開發的運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0
Id: 514560
Title: 楊樹與平地蕃人的家屋
Description: 圖為楊樹與平地蕃人的家屋外貌,田村新成堂發行。在漢人勢力進入花蓮奇萊平原前,居住於此的原住民族群主要為南勢阿美的七腳川、荳蘭、薄薄、里漏、屘屘社與撒奇萊雅的飽干、竹窩宛等社。而最早進入花蓮奇萊平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47
Id: 272247
Title: 卡阿魯彎部落(Kaaluan)
Description: 卡阿魯彎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多利溪東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嘉蘭西方,太麻里溪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3
Id: 589383
Title: 璞石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玉里工作站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於Posko部落且隸屬林務局的「花蓮林區管理處玉里工作站」。Posko部落,漢語稱做璞石閣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璞石閣」這個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40
Id: 732340
Title: 南面而歌活動
Description: 2012年南面而歌活動海報,利用泰雅族文面作為設計元素。「南面而歌」計畫自2011年開始舉辦,是為流行音樂產業人才開發與養成而設計,入選作品除可獲得獎金,更邀請專業音樂製作人在錄音、編曲、專輯製作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5
Id: 630035
Title: 彰基同仁慶賀蘭大弼八十歲生日
Description: 1994年底,蘭大弼醫生重返彰化時,彰化基督教醫院同仁在中華路院區餐廳為他舉辦80歲生日祝賀,一起切蛋糕。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08
Id: 733108
Title: 當代阿美族 巨浪紋
Description: 長濱阿美族人,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內側。阿美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阿美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為族人自己設計,長濱位於臺灣東海岸,生活中每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8
Id: 732298
Title: 大嵙崁男子共食圖畫
Description: 為漫畫家邱若龍描繪有關泰雅族大嵙崁群文面耆老男性共飲及女性織布的情景。傳統泰雅族大嵙崁群所包含的區域為現今桃園大漢溪流域的大嵙崁群及卡奧灣群,卡奧灣群後又移居至臺北新店溪及南勢溪一帶的屈尺群、宜蘭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0
Id: 264850
Title: 長屋伯公廟
Description: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土地伯公的信仰為生活的一部分。其祭拜和祖先的祭祀連成一氣,早晚一柱清香是例行公事,每個人均可趨前上香奉茶,每座伯公仍有其特定的祭祀圈。長屋伯公廟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永興一街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2
Id: 732352
Title: 台灣最美麗的印記~永不退色的文面文手 文化論壇
Description: 台北市部落大學做了文手與文面的文化研究,同時也順勢推出文面與文手文化的論壇,希望藉此機會讓民眾認識台灣原住民的文化之美,同時更希望找回文面與文手原有的文化價值。身為「人」誰不愛美,台灣原住民最美麗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467
Id: 281467
Title: 汪明輝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9
Id: 589359
Title: 石梯坪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石梯坪漁港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Tida’an部落內的知名港口,石梯坪漁港。Tida’an部落,漢語稱做石梯坪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約百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5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4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6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0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