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族群與語言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5266 , 欄位Id的內容是66526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為前線戰士縫征衣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為前線軍人縫製軍服的影像,根據國史館典藏號002-050113-00002-029,拍攝時間為1938(民國27)年10月,拍攝地點為漢口,故明信片上時間為誤植。 抗戰期間,在蔣宋美齡的領導下,婦女界共發動十二次大規模的征募運動,分別是:一九三七年南京「獻金運動」、一九三八年漢口「寒衣運動」、一九三九年「五十萬件棉衣運動」、一九四〇年「百萬單衣、布鞋、布襪運動」、一九四〇年八月至一九四一年三月「藥品運動」、一九四二年「七七百萬獻金運動」、一九四三年「婦女節獻機運動」、一九四三年六月至一九四四年二月「鞋襪勞軍獻金運動」、一九四四年「元旦大慰勞徵募古董及藝術品運動」、一九四四年「獻金運動」、一九四四年八月「十萬巾帕慰勞衡陽緬甸將士運動」和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慰勞過境國軍徵募運動」。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三九年的「五十萬件棉衣運動」,九月十七日,蔣夫人通電各省分會、各地婦女工作委員會、各婦女團體、各省主席夫人和海外僑胞發起徵募棉衣五十萬件。而此次募衣運動,「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簡稱「婦慰總會」)還承擔了制衣一萬件的任務,蔣宋美齡經常前往視察並親自參與裁剪工作。 此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原名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所印製「向蔣夫人致敬」明信片之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526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37E0BB0-B5A3-403B-917F-2DB763C9CA6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5:3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6

Id

665266

Title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為前線軍人縫製軍服的影像,根據國史館典藏號002-050113-00002-029,拍攝時間為1938(民國27)年10月,拍攝地點為漢口,故明信片上時間為誤植。 抗戰期間,在蔣宋美齡的領導下,婦女界共發動十二次大規模的征募運動,分別是:一九三七年南京「獻金運動」、一九三八年漢口「寒衣運動」、一九三九年「五十萬件棉衣運動」、一九四〇年「百萬單衣、布鞋、布襪運動」、一九四〇年八月至一九四一年三月「藥品運動」、一九四二年「七七百萬獻金運動」、一九四三年「婦女節獻機運動」、一九四三年六月至一九四四年二月「鞋襪勞軍獻金運動」、一九四四年「元旦大慰勞徵募古董及藝術品運動」、一九四四年「獻金運動」、一九四四年八月「十萬巾帕慰勞衡陽緬甸將士運動」和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慰勞過境國軍徵募運動」。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三九年的「五十萬件棉衣運動」,九月十七日,蔣夫人通電各省分會、各地婦女工作委員會、各婦女團體、各省主席夫人和海外僑胞發起徵募棉衣五十萬件。而此次募衣運動,「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簡稱「婦慰總會」)還承擔了制衣一萬件的任務,蔣宋美齡經常前往視察並親自參與裁剪工作。 此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原名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所印製「向蔣夫人致敬」明信片之一。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5:31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44
Id: 272244
Title: 蘇儂頌部落(Su nun sung)
Description: 蘇儂頌部落又稱永康部落,昭和7年(1932)因集團移住政策開始有布農族人移入時,稱此地為Sulusun(Su nun sung),據說至今當地人不知其意。當時永康地域的範圍包括Tachupa溪兩岸山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1
Id: 272111
Title: 都達卡斯部落(Tjudjaas)
Description: 都達卡斯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鄉道東63線上,鄰近新興村衛生室和新興國小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7
Id: 272077
Title: 金崙部落(Kanadun)
Description: 金崙部落東鄰太平洋,北接香蘭村,北方與西方山坡地被金峰鄉包圍,南邊則以金崙溪與多良村接攘,部落範圍分布於太麻里鄉金崙村1至13鄰。Kanadun(金崙)部落族人原居住於大武支廳舊vavikahe社,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8
Id: 714488
Title: 1992年杜潘芳格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2年杜潘芳格獲得第一屆陳秀喜詩獎,於頒獎典禮上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時所留下的照片。 陳秀喜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受過六年公學校教育,15歲即展現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新詩、短歌及俳句。19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19
Id: 714519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3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6年3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3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3期主要以「海客」為主,即居住於濱海地帶的客家族群,地區主要包含新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3
Id: 589353
Title: 東興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為Malaloong部落的街景,部落位在海濱,因此街道盡頭可以看見海景。Malaloong部落,漢語稱做東興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東興部落是新社村中阿美族人聚集較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6
Id: 685636
Title: 小王子越南河粉
Description: 2018年營業至今,老闆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店門口從外面就可以看到掛著許多越南料理的照片,走進之後更有一字排開的法國麵包,吸引許多台灣和越南顧客光顧。店裡的座位區牆壁上方也是貼滿了料理照,這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8
Id: 272208
Title: 芝田部落(Cirarokohay)
Description: 芝田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人稱呼為「Cirarokohay」,又譯音為芝路古咳(基路古駭、芝路古映),位於成功溪左岸。1937年(昭和12年)隨著麻荖漏規劃屬於新港郡新港庄,屬於新港支廳轄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98
Id: 648598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5-2】1943年12月《科學的臺灣》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板曆 內文:(接續)這塊曆板於十幾年前由田崎仁義博士向學術界介紹,又經總督府理蕃課橫尾廣輔的報導,至今已非稀奇物件,但還是有人不知道,藉由和泉三思的作品寄放總督府博物館的這個機會,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6
Id: 272256
Title: 東清部落(Iranmeylek)
Description: 東清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達悟族人稱東清部落為「iranumiruku」、「Ivazogan」或「Iranmeylek」,一說法是由於部落附近有許多黑鯛「iruku」故名。另一故稱「Iranme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6
Id: 670706
Title: 空軍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芳齡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十二期(1965)頁4至頁5。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空軍分會附設臺北區六所幼稚園(正義、松山、南一村、信義、龍岡、建國)於1965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7
Id: 734097
Title: 當代排灣族 人形紋變形
Description: 此圖紋為人形紋變形,尤其強調頭上的插花,但減低其身軀與四肢的具象,使得此人形非常活靈活現,跳脫傳統人形紋簡單的形式,非常有趣。 在傳統排灣族手紋,人形紋只能被文在貴族的手上,並且根據貴族的地位,

MOC_Id: Culture_Place608547
Id: 608547
Title: 大同泰雅生活館
Description: 大同泰雅生活館座落於大同鄉行政中心之崙埤社區,由鄉公所圖書館管理。2007年(民國96年)3月27日試營運,2008年(民國97年)11月1日正式開館。建築為三層樓,使用面積1,840.5平方公尺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29
Id: 685629
Title: INDOSUARA BISTRO 印尼之聲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INDOSUARA“是台灣一間經營多年的印尼雜誌社,辦公室在台北,台南的INDOSUARA沒有做雜誌相關工作,而是提供空間租借的據點,2020年在原地點蓋了新的建築後,也有提供小吃店的服務,販售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1
Id: 589521
Title: 志學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志昌路上之志學廣場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志學部落傳統歲時祭儀的舉辦場地:志學廣場。Cihak部落,漢語稱做志學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志學二字來自Cihak的音譯,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有許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00
Id: 506000
Title: 幽靜的蕃社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昭和7年(1932)馬太鞍社內幽靜純樸的景象。在日治時期,陸路與東線鐵道的開通,使原先南北往來不易的縱谷內,人、物流開始快速流通。蕃社內也漸漸開始出現純日本式的建築與本島式的家屋被建造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8
Id: 272258
Title: 卡地布部落(Katatipul)
Description: 卡地布部落位於知本里1至23鄰。東為射馬干大排水、利嘉溪,西為建業里、建興里,南為知本溪、太麻里鄉,北為建和里。西北側為射馬干山,內設知本國小、知本派出所,知本路二段為主要道路。因地形似崖命名Toka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10
Id: 732210
Title: 日治蕃人及蕃社(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圖中兩位女子著開襟長衣,為滿服形式,但右女仍披方巾披布,顯示仍習慣使用傳統織布。右女頭上纏有纏頭巾,則是北部泰雅族常用的頭髮固定型式。兩位女子都有文面,額紋皆為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72
Id: 277672
Title: 番習俗怕死而多疑,有人病死就換居所,有疾病流行就全社遷徙 臺東州采訪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俗畏死而多疑,所居室內如屢有人病死,則以為不祥;必棄去、擇地別搆草房居之.遇疫流行,則闔社盡遷於他處。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1
Id: 589601
Title: 根努夷部落內顯著建築地標物-中山市場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根努夷部落裡的顯著標的物:中山市場。Kenuy部落,又稱根努夷部落。這個地區長有一種毒樹,果實呈紅色,食用後會發癢中毒,族人稱此種毒樹為Kenuy,遂成為本地地名。清光緒20年(1894)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07
Id: 589407
Title: 娜魯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瑞美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於娜魯灣部落的顯著標的物:瑞美社區活動中心。Narowan部落,漢語稱做娜魯灣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瑞美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Narowan部落為晚近成立的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4
Id: 589304
Title: 三笠山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卓溪鄉立山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三笠山部落內的立山國民小學。Bgurahbranaw部落,漢語稱做三笠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7
Id: 732207
Title: 泰雅族女子文面(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文面師左手持刺針、右手持木槌,將沾有鍋底炭末的針敲入頰部皮膚之內,使炭末流在皮下。圖左地面有刺文工具,包括炭末壺、排針、單針等。依據文面師的服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7
Id: 272217
Title: 卡努舒岸部落(Kainisungan)
Description: 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時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6
Id: 272086
Title: 包霧目力部落(Paumeli)
Description: 包目霧力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2
Id: 589562
Title: 克尼布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Knlibu部落,漢語稱做克尼布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佔多數,照片中的道路為Knlibu部落中的街景。此地在百年前是原始森林,物種豐富,太魯閣人時常到此打獵,因而常與南澳的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45
Id: 660445
Title: 南屯公學校男生班同學團體照
Description: 昭和14(1939)年南屯公學校第33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男生班同學團體照」。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1922)年1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70
Id: 290970
Title: 石金蘭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偷豐田玉被警察追著跑。故事為石金蘭女士在年輕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3
Id: 672053
Title: 大鵬七村工作隊
Description: 這是蔣總統夫人宋美齡致贈大鵬七村工作隊的照片,鈐印:蔣宋美齡(朱文),時間民國五十七年元月。 據《中華婦女》,第十八卷第六期(1968),(大鵬七村工作隊訊)寫道:「工作隊隊長趙雲霞為加強組織幹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467
Id: 281467
Title: 汪明輝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