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林氏家廟追遠堂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林氏家廟追遠堂

林氏家廟追遠堂」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林氏家廟追遠堂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301000001/08285b5ecef647848b278c9e9bee44f3faa6091e.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1835(道光15)年,林姓開閩始祖林祿後裔林登、林鳳棲、林文跳三人基於「木本水源」,因此倡議鳩集噶瑪蘭廳漳屬七縣(漳浦、南靖、平和、詔安、龍溪、海澄、長泰)林姓族眾公共祭祀組織蘭陽林姓興德會,在頭圍下埔一帶購置田產,在宜蘭城南側建築祠堂,即「林氏家廟追遠堂」。 1857(咸豐7)年時,族人林國翰、林文跳再捐資重修林氏家廟。1869(同治8)年時再次重修,1129人共捐資7千4百餘元,落成後廟貌巍峨。但在清末至日治之初,時勢變遷,人事廢弛,致使林氏家廟幾至傾頹。 此外,根據據陳進傳《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林氏家廟追遠堂雖未別設書院,然於光緒十七年(1892)在堂內開設義塾,聘林時英主持。 日治中期時,林以時、林元弼籌劃改建家廟,由蘭陽興德會近15年之租佃所得籌募2萬日圓,終在1923(大正12)年7月時重修林氏家廟追遠堂,該年12月時,後棟即已完竣;至1924(大正13)年 7月時,前棟與兩廊亦告完工。但若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林氏家廟追遠堂此次重修總共花費1萬6千日圓,但工程似乎在1925(大正14)年底才落成,並在該年12月31日舉行落成式。1931(昭和6)年,祭祀公業決定修改章程,開放以蘭陽地區林姓戶長為會員。 1960(民國49)年9月起分期修復林氏家廟及粉刷全廟,計花費新台幣4萬5千餘元,繼於1962(民國51)年12月撥新台幣4萬5千餘元修建林氏家廟前面牆垣,並築造牌樓,廟貌為之一新。1980(民國69)年7月以新台幣51萬元新建辦公廳及托兒所教室。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南興街2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517228277364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75570138560533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21-01-28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20301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21-01-28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220301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20

name

林氏家廟追遠堂

representImage

intro

1835(道光15)年,林姓開閩始祖林祿後裔林登、林鳳棲、林文跳三人基於「木本水源」,因此倡議鳩集噶瑪蘭廳漳屬七縣(漳浦、南靖、平和、詔安、龍溪、海澄、長泰)林姓族眾公共祭祀組織蘭陽林姓興德會,在頭圍下埔一帶購置田產,在宜蘭城南側建築祠堂,即「林氏家廟追遠堂」。 1857(咸豐7)年時,族人林國翰、林文跳再捐資重修林氏家廟。1869(同治8)年時再次重修,1129人共捐資7千4百餘元,落成後廟貌巍峨。但在清末至日治之初,時勢變遷,人事廢弛,致使林氏家廟幾至傾頹。 此外,根據據陳進傳《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林氏家廟追遠堂雖未別設書院,然於光緒十七年(1892)在堂內開設義塾,聘林時英主持。 日治中期時,林以時、林元弼籌劃改建家廟,由蘭陽興德會近15年之租佃所得籌募2萬日圓,終在1923(大正12)年7月時重修林氏家廟追遠堂,該年12月時,後棟即已完竣;至1924(大正13)年 7月時,前棟與兩廊亦告完工。但若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林氏家廟追遠堂此次重修總共花費1萬6千日圓,但工程似乎在1925(大正14)年底才落成,並在該年12月31日舉行落成式。1931(昭和6)年,祭祀公業決定修改章程,開放以蘭陽地區林姓戶長為會員。 1960(民國49)年9月起分期修復林氏家廟及粉刷全廟,計花費新台幣4萬5千餘元,繼於1962(民國51)年12月撥新台幣4萬5千餘元修建林氏家廟前面牆垣,並築造牌樓,廟貌為之一新。1980(民國69)年7月以新台幣51萬元新建辦公廳及托兒所教室。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南興街22號

longitude

121.75172282773643

latitude

24.755701385605338

registerDateValue

2021-01-28

headCityName

宜蘭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21-01-28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宜蘭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220301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220

「林氏家廟追遠堂」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04/edb482
intro: 日治時期的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當時工業剛起步發展的重要能源機構。它的首長官邸建於附近城廓,為目前仍然保存完整的官舍,光復後曾改充為中央招待所及臺灣省主席官邸之用。這座以高牆圍繞的官邸,建築風格採用西 洋
type: 1.1

name: 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22000001/204ac1
intro: 1920年地方官制改正,全臺設五州二廳,原打狗、鳳山、阿緱等地納入高雄州。愛國婦人會於高雄設立高雄州部,由州知事夫人富島巴子擔任州部長,同時期另一活躍的婦人團體高雄婦人會亦由富島擔任會長。高雄婦人會為
type: 1.1

name: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01000001/90caa8
intro: 淡水市街地聚落隨著早期港埠的開發逐漸發展,並沿著河岸以福佑宮為中心延伸出具有商業機能的街道,以今日中正路、重建街及清水街為主軸形成街屋型態之建築群。今日重建街14、16號在日治時期最早地籍登記為明治三
type: 1.1

name: 大埔永安石板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02000002/160235
intro: 通蘭古道是早期貫穿蘭陽平原的交通重要孔道。此古道南北路上,各有一座小地景元素的石板橋:北有武暖石板橋,南有永安石板橋。永安石板橋建於光緒7年(1881),橋址在現在五結鄉協和村成安宮旁。通蘭古道南路在
type: 1.1

name: 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7000003/4f09ba
intro: 西元1624年福建巡府南居易奏准攻打為了與明帝國通商貿易而占據澎湖之荷蘭人,荷軍戰敗退走,旋佔領臺灣(今安平古堡)駐地築城,作為貿易及施政中心。在此前兩年(西元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即為踏查良好港
type: 1.1

name: 鹿港金門舘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2/fadd8b
intro: 臺灣有三座金門舘,分別位於艋舺(萬華)、臺南安平及鹿港。金門舘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臺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
type: 1.1

name: 北投溫泉浴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220000004/cfcdc5
intro: 北投溫泉的利用,大約始於日據初期,於一九一三年,由官方主導興建的這座規模完備的大浴場,號稱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這座建築的出現,也象徵著北投溫泉鄉發展高峰的來臨,並見證了臺灣溫泉文化史的一頁。建築的
type: 1.1

name: 頭城鎮林曹祖宗之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601000001/c1af2d
intro: 林才添在1943年(日昭和18)年時即敦聘地理師在頭城鎮港口里覓得福地,方位「坐北西向東南,為渡台三世祖慶成公熙昌直系以下之靈骨,蒐集於此集中在寶塔以便子孫永為敬奉」,即今林曹祖宗之墓現址。 1972
type: 1.1

name: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0/98ddef
intro: 清朝前期,臺灣府城因地質不佳、築城費用、治安因素等考量,遲至朱一貴事件後,基於治安防衛上的考量,乃1725年(清雍正三年)興建東、西、南、北大門四,東、南、北小門三,共七座木柵城,並於1733年(清雍
type: 1.1

name: 青岐蘭亭別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3/bf3a7d
intro: 何寶於金門烈嶼青岐村出生,年輕時至新加坡經商,民國二十二年(C.E.1933)返鄉興建此宅,至民國二十五年興建完成,地區別稱為「蘭亭別墅」,乃取自於東晉王羲之與當時名士太原孫綽、孫統、陳郡謝安(時未仕
type: 1.1

name: 后里馬場馬廄、場本部、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204000001/24a862
intro: 后里馬場前身為日治昭和 12年(1937)設置之「臺中州產馬牧場」,戰後初期由臺中縣農會經營,民國 41年(1952)改由國軍接管成為「聯勤臺灣種馬牧場」,為全臺僅存日治時期全臺馬政計畫馬場案例,長期
type: 1.1

name: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4/d1524b
intro: 廣福宮座落於新莊區新莊路一百五十號,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粵人所捐建。 廣福宮俗稱「三山國王廟」,正殿供奉三山國王,後殿奉祀三山國王夫人。此廟主要是粵籍移民的祭祀中心,因此一般皆以三山國王廟為
type: 1.1

name: 泰山李石樵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1000001/7e3df2
intro: 「李石樵故居」(懋德居)約建於 20 世紀初年,座落於新北市泰山區。李石樵為日治時期臺灣本島出身代表性畫家,長年從事繪畫創作,對台灣畫界的發展歷史影響甚大。李石樵外出求學前,長時間居住於本宅,成名後曾
type: 1.1

name: 福生堂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023000001/71b55a
intro: 建物建1922年,1945-1957年增建為3層樓,1980年代立面整修,建築線條俐落、比例優美,呈現不同時期的樣貌。
type: 1.1

name: 司法大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5/649c6d
intro: 司法大廈座落於總統府右鄰,為日據時期重要的官方建築,當時稱為高等法院。其址原有木造的愛國婦人會,後面有複審法院,是日據時期臺灣最高的司法機關,但仍隸屬於總督府,高等法院之下尚轄管臺北、臺中、及臺南的地
type: 1.1

name: 大山背樂善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5/b09740
intro: 樂善堂創建於1889年(光緒15),由大山背居民藍正然,見此地風景秀麗,獨資建一簡陋之小廟,稱為石峽廟。1895年(光緒21年)日軍進佔臺灣,鍾石妹等起兵抗日,本廟遭日軍焚毀。之後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修
type: 1.1

name: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1002000001/b535eb
intro: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為雙落大厝增建左護龍,由李金魚、李炎芽、李天祝三兄弟落番菲律賓馬尼拉經營椰子貿易,返鄉興建二落大厝,並約於1932-1933年集資興建左側護龍疊樓,目前確知室內彩繪完成於1937 年
type: 1.1

name: 原臺南水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929000001/4ea265
intro: 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W.K.Burton)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1911年(明治44年)於第27回帝國會議提出興建臺南水道的建議案,
type: 1.1

name: 旗山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9/9ee588
intro: 旗山天后宮是旗山街區最重要的廟宇。嘉慶10年(1805)間由臺灣縣知縣薛志亮、內門歲貢生游化(1752〜1826)等率先捐款籌建,歷經12年募款,在地方官紳與商家的共同襄贊之下,於嘉慶22年(1817
type: 1.1

name: 安平海頭社魏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9/cee79c
intro: 從荷蘭時期開始,安平聚落的發展,先在熱蘭遮城市周邊展開,海頭、王城西、灰窯尾形成聚落,而妙壽宮、港仔尾以南昔日為海埔,後來在清領時期逐漸形成新生地,並形成新聚落。聚落出現以後,漸有海頭社、港仔尾社、王
type: 1.1

name: 神岡呂汝玉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220000001/43fb6e
intro: 呂汝玉(前清貢生)為筱雲山莊呂炳南長子,家中藏書兩萬餘卷,舉人吳子光譽稱其兄弟三人為「海東三鳳」,清代協辦彰化知縣總局暨團練事務,子姪均參與霧峰櫟社,經理中和季(葫蘆墩街聖王廟)、文英社,日治時任臺中
type: 1.1

name: 蔡厝蔡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4/4c3714
intro: 蔡復一,明神宗萬曆四年至明天啓五年(C.E.1576-1625年)蔡厝人,從小搬至同安縣城住,十九歲中鄉舉,二十歲中試二甲第二十七名,賜進士出身(為最年輕進士),提倡”經學致用”主張”經世濟民”;萬曆
type: 1.1

name: 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521000001/e596f9
intro: 烏樹林鹽田之開闢始於明治41年(1908)間,是由竹仔港庄張作舟邀集庄民約30餘人,圍築新打港海灘而為鹽田,初期開闢鹽田約112甲,後來一約29甲轉售高雄首富陳中和。往後兩年期間,鹽田數度遭受颱風侵襲
type: 1.1

name: 竹東甘屋渤海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026000001/987d77
intro: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竹北林家祠位於六張犁聚落之中心,為廣東饒平林姓之祠堂,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乾隆五十五(1790)年購買土地作為次聖公
type: 1.1

name: 楊華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8/c70b72
intro: 楊華字良淵,號鳳山,湖下人。生於清乾隆10年(1745),卒於清道光6年(1826)。楊華為清代將領,年少時從基層汛兵做起,直到三十來歲仍是從九品的外委,乾隆末平定臺灣林爽文叛變,擢升福建水師提標中營
type: 1.1

name: 鐵線橋通濟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213000001/b07f39
intro: 此廟座落於新營區鐵線橋庄旁,推測應建於清康熙中葉。此廟質巧樸實,古意盎然,數百年來庇佑著庄內的善男信女。通濟宮為此地的聯庄廟,建物格局保存完整,泥塑相當精美,極具建築與藝術價值。  鐵線橋為歷史上重
type: 1.1

name: 臺灣大學校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12/dd76ac
intro: 市定古蹟「臺大校門」建造於一九三一年,為原臺北帝國大學正門及守衛室,現仍為臺大主要校門,具有臺灣高等教育史上啟扉之象徵意義。建築物外觀雖然低矮,造型平實,但施工極為精良。中央設守衛室,管制左右兩側出入
type: 1.1

name: 吳鳳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0/f5c364
intro: 吳鳳,字元輝,祖籍福建漳州平和縣新安里山布社烏石人,生於清康熙38年(1699)。祖父名連﹔父名珠,號朝聯,字純樸;母親名蔡良惠。康熙41年,吳鳳祖父吳連經常往來閩臺間做「走水」(即小商販)生意。後因
type: 1.1

name: 阿里山貴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2000004/470ffc
intro: 阿里山貴賓館原本是營林所嘉義出張所興建之招待所,因位於阿里山上,氣候寒冷、地點偏僻,日大正九年(1920年)建成後有日本皇族住宿於此。日昭和十年(1935年)日人於臺灣舉行始政四十年博覽會時,重新整修
type: 1.1

name: 南瑤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425000001/ef7317
intro: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永樂街。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南瑤宮的歷史悠久,據聞為笨港楊姓工人攜帶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0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