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89412 , 欄位Id的內容是58941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於Morocan部落範圍中的富民社區活動中心。Morocan部落,漢語稱做牧魯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orocan部落是由舊拔仔社所分出的三小社之一,名稱源自於阿美族一位富家子弟因感染皮膚病,而全身長滿顆粒狀的物體,便以此來命名。部落主要由Kiwit氏和Fasay氏族為主。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族人從阿美族聖山Cilangasan遷徙到梧撓的Talaalan,之後又遷到現址。部落中的富源長老教會為當地族人重要的信仰中心,原先只是簡陋的茅草竹壁教堂,後經教友們的決議,逐漸成為今日所見的鋼筋水泥材質的教堂。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89412&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2917A6E7-B719-4FBD-ACA5-376A6CAB733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9T13:16: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2

Id

589412

Title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於Morocan部落範圍中的富民社區活動中心。Morocan部落,漢語稱做牧魯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orocan部落是由舊拔仔社所分出的三小社之一,名稱源自於阿美族一位富家子弟因感染皮膚病,而全身長滿顆粒狀的物體,便以此來命名。部落主要由Kiwit氏和Fasay氏族為主。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族人從阿美族聖山Cilangasan遷徙到梧撓的Talaalan,之後又遷到現址。部落中的富源長老教會為當地族人重要的信仰中心,原先只是簡陋的茅草竹壁教堂,後經教友們的決議,逐漸成為今日所見的鋼筋水泥材質的教堂。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9T13:16:52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33
Id: 648633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基本圖案解讀(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 本系列範例為Qanituan社祭事曆第一代創始者Laung Mangdavan及兒子Talum Mangdavan所創作,每項圖案都會有兩張圖片(某些圖案則只出現在一塊板曆上),左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805
Id: 732805
Title: 當代布農族 祭事曆紋
Description: 此位布農族女性將布農族祭事曆文在自己手臂內側,以表彰祭事曆的文化重要性。布農族至今沒有文身的文獻或口傳,當代布農族人的文身屬於現代文化表現。 布農族每年每月都會舉行相關的歲時祭儀,由此而來的「祭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74
Id: 665174
Title: 沐浴在春風裏
Description: 〈沐浴在春風裏〉,沈嫄璋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三期(1964)頁2至3。 該文為1964(民國53)年11月19日,蔣宋美齡(1897-2003)夫人以六個小時時間,先後親臨中華婦女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7
Id: 272067
Title: 麻勒得泊部落(Maledep)
Description: 麻勒得泊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太麻里溪北岸,馬里德卜溪中游東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43
Id: 648643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二月小米收穫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臺灣蕃人風俗誌》記錄中,此祭典名為marushopushopu小米收穫祭,舉行兩天。在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的記錄中名為: boanto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2
Id: 272192
Title: 發富谷部落(Fafokod)
Description: 發富谷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位於馬武窟溪右岸出口的臺地上,原本的聚落位置在靠近山的南邊,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遂將當地遷移到下方臺地,也就是現址。東河的歷史相當古老,最初文獻可以追溯到黃叔璥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9
Id: 272219
Title: 拿卡努部落(Nakanu)
Description: 拿卡努部落位於鸞山村。目前的鸞山村位於卑南溪與鹿野溪交會口的東岸、海岸山脈的都蘭山之西邊。是日治時期大關山事件後,日本政府將內本鹿布農族人移住而形成的新聚落,並將聚落分為上野、中野、下野三個部分區隔,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49
Id: 732349
Title: 桃園市107年文面節成年禮活動
Description: 桃園市 107 年文面節成年禮活動於2018年9月5日至9月7日於宜蘭縣大同鄉辦理。60位原住民青少年學員,認識到泰雅族遷徙史、歲時祭儀、與獵人學習著山林智慧,並且親身經驗到難能可貴的-勇士成年訓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7
Id: 272097
Title: 土坂部落(Tjuabal)
Description: 土坂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部落範圍位於大竹高溪中游臺地上,東鄰台坂村,西接屏東來義鄉,南與新化村相連,北與達仁鄉壢坵村相鄰。土坂部落的族人是由屏東縣泰武鄉的佳興舊社,越過南大武山而來,日治時期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5
Id: 272215
Title: 達魯那斯部落(Talunas)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62
Id: 589562
Title: 克尼布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Knlibu部落,漢語稱做克尼布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居民以太魯閣族佔多數,照片中的道路為Knlibu部落中的街景。此地在百年前是原始森林,物種豐富,太魯閣人時常到此打獵,因而常與南澳的泰

MOC_Id: Culture_Event169731
Id: 169731
Title: 「2005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4年(2005年)10月23日至12月31日舉辦「2004桃園眷村文化節」。延續前兩年「老眷村新活力、新眷村老感情」的目標,辦理多項講座、競賽、論壇、影展、電視節目及表演藝術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13
Id: 282313
Title: 蘇澳岳明新村「惠政仁施」碑
Description: 1955年2月8日至11日間,位於浙江台州的大陳列島居民因國共戰爭而撤退到台灣,在基隆港上岸並短暫停留後,即安置在全台12個縣市,建立35處大陳新村供大陳民眾居住。1年後的2月8日,亦即大陳居民撤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79
Id: 734279
Title: 當代排灣族 漸層田地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田地紋圖紋並非傳統排灣族圖紋。傳統排灣族圖紋中沒有單格田地紋,以齒形紋與波形紋構成的tavaljiyan,顯示貴族擁有大片的土地、山林與河流,也就是貴族所統治的範圍。所以傳統排灣族觀念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5
Id: 272055
Title: 下賓朗部落(Pinaski)
Description: 下賓朗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賓朗村,臺東著名的綠色隧道北邊出口,西至賓朗牧場,北與美農村交界,南臨太平溪,是卑南族八社中規模較小的部落。部落名為Pinaski,意思是「上坡地」,相對於南王部落,位在地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8
Id: 272058
Title: 利嘉部落(Likavung)
Description: 利嘉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利嘉村,中央山脈東南山腳下及呂家溪的北側,南臨魯凱族大南聚落(今卑南鄉東興村),北邊與泰安村大巴六九部落相距約2公里。傳說知本社人出獵時,曾在該地種植攜帶的小米、甘藷等,因為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81
Id: 732381
Title: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空間藝術
Description: 屏東縣來義鄉鄉內有多名文手耆老,善長木雕工藝的排灣族人,尤其在人形雕像上,都會顯示手部文手的圖紋,本張照片於2020年4月拍攝於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以木雕展現排灣族女性人像,旁邊佐以放大的手文圖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5
Id: 732235
Title: 日治時期泰雅族家庭(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一圖像是霧社群家庭屋內情景。居中女子有明顯的文面圖紋,確實屬於霧社群文面形式。賽德克族的傳統住屋為半穴式的木造住屋,是在家屋基地向下挖掘,然後再開挖的坑地面上立上柱子。這種家屋有一半位於地面之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7
Id: 589517
Title: 樹湖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樹湖部落入口。Taukak部落,漢語稱做樹湖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樹湖村。Taukak是南勢阿美語,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嘉矩按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56
Id: 732356
Title: 彩虹出現了 Htu Hongu Utux
Description: 為泰雅語音樂作品。泰雅原鄉部落的濡染,文化傳承的使命。來自彼山的原聲,整合創新的元素。跳脫傳統束縛,顯現塵封的情感。使用泰雅族樂器「獵首笛」、「竹管琴」、「木琴」、「口簧琴」。整張專輯收錄的演奏曲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8
Id: 648428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4-3】1934年11月1日〈布農族的繪曆〉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 內文:(接續)此稀世的珍品以繪文字記錄的歲時祭儀行事曆的創作者──布農族,居住於本島中部山地,總人口數是一萬八千餘人,據說現在是僅次於紅頭嶼的雅美族(現稱為達悟族)進化最慢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6
Id: 665256
Title: 分糖果給華興育幼院的小朋友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分糖果給孩童的影像,拍攝時間1954(民國43年)10月9日,但根據拍攝時間推測應為「惠祐托兒所」,因華興育幼院為隔年大陳島兒童撤退來臺時才成立,且由孩童身著較正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90
Id: 733190
Title: 當代排灣族 創新組合圖紋
Description: 父親外省人,母親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 排灣族傳統年代,貴族男子會刺上結合百步蛇紋、齒形紋、波浪紋的臂紋,但圖形與手臂平行,且線條皆為描線、不塗實心。此圖紋為男子與文身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7
Id: 514647
Title: 全家合照
Description: 葉柏強先生指出這張照片並沒有明確標示時間跟地點,但根據照片中小孩穿著很可能是在昭和年間(1926至1989)拍攝,而在台大所出版的《人類學玻璃影像選輯》一書中收有一張照片跟這張照片內人物穿著幾乎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87
Id: 589287
Title: 洛合谷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洛合谷部落的聚會所。Lohok部落,漢語稱做洛合谷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松浦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Lohok」在阿美族語中有「腐爛」的意思,相傳有隻

MOC_Id: Culture_Event186626
Id: 186626
Title: 北部及東部公部門座談會
Description: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3月20日下午於國史館台北館區推廣教室,舉辦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計畫案北區及東區公部門座談會,由文化部文資局廖科長健雄及陳美惠、教育部綜規司張瓊文、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97
Id: 505997
Title: Kakita’an祖屋
Description: 此Kakita’an祖屋在阿美族相關文獻上非常有名,是迄今發現唯一每根樑柱均刻有敘述祖源神話之祖靈圖案的傳統阿美族建物。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記載,此房舍為傳說的太巴塱社始祖直系第五十七代頭目的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7
Id: 714497
Title: 1998年11月1日杜潘芳格出席陳秀喜作品討論會於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杜潘芳格家屬提供)2
Description:   此為1998年11月1日,杜潘芳格出席於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所舉辦的「陳秀喜作品討論會」時,與笠詩社同仁黃騰輝、趙天儀、李魁賢、李敏秀等人的合影。   陳秀喜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受過六年公學校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4
Id: 512274
Title: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

MOC_Id: Culture_Event187112
Id: 187112
Title: 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學者專家意見徵集座談會–北北基場,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14日下午於台北凱撒世貿中心大樓智媒時代5樓舉辦,由蔡中涵教授、丹耐夫‧正若製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2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