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花蓮糖廠廠長宿舍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1004000002/1210c265b09c62cc7c6494f8a254d763f6d295ff.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花蓮糖廠廠長宿舍為糖廠宿舍建築群中最主要的一幢,與其他宿舍群不同,木式建築、瓦屋頂,除有簷廊、雨戶袋、斜撐木等構造,前後有寬闊庭院高大樹木與花卉,左側有水池造景日式庭園,獨立而寬廣的空間。此棟建物可略窺當時工廠之經營管理方式及其職工階級與日常生活方式,可見當時階級嚴明,主管幹部擁有較多資源、較好的生活品質。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6巷5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1958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65563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1-10-04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花蓮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11004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1-10-04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花蓮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11004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74

name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intro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為糖廠宿舍建築群中最主要的一幢,與其他宿舍群不同,木式建築、瓦屋頂,除有簷廊、雨戶袋、斜撐木等構造,前後有寬闊庭院高大樹木與花卉,左側有水池造景日式庭園,獨立而寬廣的空間。此棟建物可略窺當時工廠之經營管理方式及其職工階級與日常生活方式,可見當時階級嚴明,主管幹部擁有較多資源、較好的生活品質。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6巷5號

longitude

121.419587

latitude

23.655639

registerDateValue

2011-10-04

headCityName

花蓮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1-10-04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花蓮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11004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274

「花蓮糖廠廠長宿舍」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湖下楊允泡及楊盤讀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428000001/41b699
intro: 楊盤讀、楊允泡兄弟為湖下人,家中有十位兄弟,後兩人相依為命。於清末民初前往新加坡經商,累積財富後返鄉,修建舊厝。約於民國11年(1922)動工,民國15年(1926)竣工。聘請本地司傅施作,石料來自大
type: 1.1

name: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114000001/28ab72
intro: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中國因甲午戰爭失敗,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並積極進行採金事業,將採金事業推向高峰。其中三毛菊次郎於昭和十一年到昭和十六年(1936~1941年)間擔任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任
type: 1.1

name: 新埔上枋寮劉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7/d165e9
intro: 新埔上枋寮劉宅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二百三十八號,興建於1781年(乾隆46年),於1985年(民國74年)指定為縣定古蹟。 1755年(乾隆20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之妻詹氏攜其三子劉延轉、劉延
type: 1.1

name: 鹿港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4000003/55d977
intro:   在鹿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貿易團體郊商,其中著名的八郊之一:廈郊,於乾隆34年(1769年)出資興建王爺宮,廟址位於鹿港街鹿港大有口311番地,臨鹿港溪畔,正殿祭祀主神蘇府王爺,而後殿則作為廈郊會館,
type: 1.1

name: 臺北郵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814000001/a7e5cb
intro: 臺北郵局位於北門內,早在二十世紀初年即有一座木造郵局,至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再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設計者為栗山俊一,當時正值現代建築萌芽時期,因此臺北郵局採用折衷樣式,在細部上仍有古典之影響,例
type: 1.1

name: 原臺南武德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5/ac7118
intro: 臺南武德會演武場原設於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兩廣會館之北,即所謂第1代臺南武德殿。第1代臺南武德殿自興建完成後,即作為臺南武德會支部才遷移至新武德殿。原演武場則作為警察射擊的靶場,及至日昭
type: 1.1

name: 元太武山築寨砌路摩崖石刻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929000001/2c1418
intro: 1. 金門鹽業起源簡述 金門舊稱浯州,鹽業發展時間甚早,根據陽翟《浯陽陳氏祖譜》記載始祖陳達公(898-933):「於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913)年方十六,閩主王審知榜求元光後,公與兄通同住,留下麾
type: 1.1

name: 桃園忠烈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513000001/45ad0d
intro: 桃園忠烈祠位於桃園區東北方虎頭山西麓,前身為日本神社,座東北朝西南,可遠眺市區,從石階參道沿山坡而下連接火車站前的中正路,隱然有居高臨下庇佑萬民之意。 日治昭和 10 年(1935),日本當局應皇民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206000001/ffa26f
intro: 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其址原為射擊場,後於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搬遷至北區,該址於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改設「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二戰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易名作「臺南縣立農事試
type: 1.1

name: 平溪嶺腳蔡家紅磚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6000001/4dbf6a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明治32年(1899年)4月起工,為日籍技師大澤正業所建造,明治33年(1900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
type: 1.1

name: 溫泉路119號
intro: 系日治時期某家礦業株式會社所建,地基、圍牆皆以唭哩岸石堆砌,建物皆為扁柏,屋頂為鬼瓦,具有歷史意義。
type: 1.2
address: 溫泉路119號( A 棟、 B 棟)

name: 北投穀倉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103000001/d3a2a4
intro: 北投縠倉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八年)。當時屬於有限責任北投信用購買組合所經營。日據時期台灣各地陸續成立農會性質的民間團體,常附設穀倉及碾米廠為農民服務。各地穀倉略有差異,農民多將所生產的稻
type: 1.1

name: 青田街11巷1號
intro: 1. 建築物完成於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由臺北帝大教授今村完道家族居住。 2. 本件為日治時期之木造獨棟住宅,周邊設有庭院及圍牆,現為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原有室內空間改建為展覽空間或辦公空間,並
type: 1.2
address: 青田街11巷1號

name: 睿友學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13000001/797291
intro: 陳睿友出生於清同治6年(1876),民國14年(1925)逝世,幼時隨舅父赴南洋,舅父李牌係金沙西村人,在星洲開設「東盛商號」,睿友在店內學習,後轉習商業,漸著商譽,嗣後開設「金和美」商號,經營木材產
type: 1.1

name: 滬尾偕醫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5/e0c410
intro: 咸豐十年(1860)開港後,淡水港成為國際通商口岸,各種貨物的進出口不只使淡水成為全臺最大之貿易港,也因此吸引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並引進了西方的文化、貿易、資金、宗教和教育,正是此時期,同治十
type: 1.1

name: 枋橋建學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50422000001/101b90
intro: 康熙五十九年(1720)有來自福建漳州的林成祖開墾板橋地區,並成立墾號,開鑿陂圳,而後道光年間更有林本源家族移入開墾,使板橋地區快速發展,形成街市。明治二十八年(1895)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統治臺灣
type: 1.1

name: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617000003/1bb2cd
intro: 該建築為實業家山移定政於大正6年(1917)所興建之宅邸,大正11年(1922)山移氏逝世,其子繼承後售予土屋達太郎作為其法律事務所暨住處;後因向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抵押借貸,還款不力,於昭和12年(19
type: 1.1

name: 菁桐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01000001/a11602
intro: 菁桐車站位於菁桐街上,其路線原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為搬運煤碳所設立的鐵路路線,於大正八年(1919年)開始施工,大正十年(1921年)七月開始正式營運,昭和四年(1929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買下除了專運
type: 1.1

name: 縱貫鐵路(海線)─追分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126000001/0f94fc
intro:  追分站站址位在臺中市大肚區王田村追分街十三號,中山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旁,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11年(西元1922年)10月11日,距今已有九十餘年的歷史,比集集鎮的集集車站還要早八年興建。車站主體採檜
type: 1.1

name: 臺北酒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7000001/60407e
intro: 酒廠位於當時樺山町八十番地,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民國十一年日本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徵收,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定名
type: 1.1

name: 盧纘祥故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218000001/3e3c44
intro: 一、盧宅於一九二八年興建完成,由當時任職於總督府營繕科—宋祖平先生設計及監造,為宜蘭縣當時最為華麗的宅第;且是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宅。 二、清領時期的宜蘭,地方產物輸出及生活用品輸入,全賴船隻
type: 1.1

name: 施公祠及萬軍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2/bc6fc0
intro: 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清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type: 1.1

name: 縱貫鐵路(海線)─日南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126000002/876307
intro: 「日南」為往昔平埔族道卡斯族「日南」社所在地,地名係取其社名並沿用至今。 鐵路西部縱貫線中段的海線,從竹南經大甲至彰化,於日治大正8年(1919)建造,至大正11年(1922)完工。大甲區是臺灣中部
type: 1.1

name: 萬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0/0bd3ea
intro: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
type: 1.1

name: 旗後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223000002/b8e651
intro: 清領末期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於打狗山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其中最高處的「大坪頂礮臺」,現位置可能落在現在的軍事管制區內,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哨船頭之「雄鎮北門」
type: 1.1

name: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28000001/724548
intro: 約建於西元1924-1925年間,位於臺北市基隆路四段42巷臺大農場內,為臺北帝大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是「臺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當初選育蓬萊米、從事農作物改良的原始基地,曾於
type: 1.1

name: 竹塹城迎曦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4/a448fc
intro: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的圓環中央,是竹塹城目前僅存的一座城門。竹塹城於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道光九年(1829年)完工,由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等監造,仕紳鄭用錫、林平侯之子林
type: 1.1

name: 東村呂朝怡洋樓(別名:東村雙喜樓 )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7000001/e7da1b
intro: 呂朝怡出生於新加坡,從事船運、貨運相關產業,中年時期返回金門,興建此棟洋樓與東村38號(現已拆除改為RC樓房)。在此期間,呂朝怡來往金門與新加坡頻繁,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呂傌力於新加坡出生,女兒呂春則生
type: 1.1

name: 原臺灣軍司令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115000001/de28f3
intro: 大正八年(1919)依臺灣軍司令部條例設置之機構,興建於大正九年(1920),日治時期位於本市三線道書院町(今屬中正區建國里)。建地有七千兩百餘坪,包括軍事幕僚、武器、經理、軍醫、獸醫、法務等各部門。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6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