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陳宜誠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陳宜誠族群與語言

陳宜誠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7175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175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陳宜誠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許韋晟、林素珍、林曜同、陳誼誠共同出席。 本次座談內容首先介紹自己的名字、族名,第二,簡單描述所屬族群的命名文化,第三,過去有哪些政策,直接或間接破壞限制原住民文化,包含公務員個人行為。第四,對過去國家政策不當破壞或限制原住民各族文化命名傳承與使用,如何落實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陳誼誠,阿美族人,先前曾受國史館委託,在花蓮市做一個部落調查,位於花蓮北部的的部落,日本統治時期,部落還是維持很完整,直到國民政府來了之後,就由現在花蓮市的中山路,硬生生把它分成南北兩個,之後要選頭目的時候,南北部落都需要選出各一個頭目,因此,一個部落變成兩個村,兩個頭目。 陳誼誠認為在這樣傳統部落名被忽視的情況下,部落只好遷就著漢人的行政區域,在沒有傳承下,部落的年輕人,都誤以為部落的範圍,僅有小小一塊而已,山川河流的名稱若沒有恢復到傳統,後代可能會忘記,曾經擁有過的可能是權力、知識、土地範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1754&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9AB151C-6DFA-421A-8B9A-C049321B785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09: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271754

Id

271754

Title

陳宜誠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許韋晟、林素珍、林曜同、陳誼誠共同出席。 本次座談內容首先介紹自己的名字、族名,第二,簡單描述所屬族群的命名文化,第三,過去有哪些政策,直接或間接破壞限制原住民文化,包含公務員個人行為。第四,對過去國家政策不當破壞或限制原住民各族文化命名傳承與使用,如何落實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陳誼誠,阿美族人,先前曾受國史館委託,在花蓮市做一個部落調查,位於花蓮北部的的部落,日本統治時期,部落還是維持很完整,直到國民政府來了之後,就由現在花蓮市的中山路,硬生生把它分成南北兩個,之後要選頭目的時候,南北部落都需要選出各一個頭目,因此,一個部落變成兩個村,兩個頭目。 陳誼誠認為在這樣傳統部落名被忽視的情況下,部落只好遷就著漢人的行政區域,在沒有傳承下,部落的年輕人,都誤以為部落的範圍,僅有小小一塊而已,山川河流的名稱若沒有恢復到傳統,後代可能會忘記,曾經擁有過的可能是權力、知識、土地範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09:17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陳宜誠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12
Id: 280212
Title: 番人不常出痘 苗栗縣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不出痘;偶出痘,熱狂;亦出而殺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8
Id: 272208
Title: 芝田部落(Cirarokohay)
Description: 芝田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阿美族人稱呼為「Cirarokohay」,又譯音為芝路古咳(基路古駭、芝路古映),位於成功溪左岸。1937年(昭和12年)隨著麻荖漏規劃屬於新港郡新港庄,屬於新港支廳轄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43
Id: 672043
Title: 婦聯分會眷屬聯誼大會特刊
Description: 這是由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情報局分會所發行之《婦聯分會眷屬聯誼大會特刊》,出版時間1976(民國65)年。 目錄 畫頁 表揚 報導 其出版之目的,在「情報局婦聯分會為配合六十五年國軍模範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8
Id: 272148
Title: 真柄部落(Makrahay)
Description: 真柄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原為阿美族馬稼海社,昭和12年(1937)更名為真柄。圍繞馬稼海社的南端,東流的溪流叫做馬稼海溪,強降雨時,溪水便會暴漲,雨停時溪水就會恢復原樣。這種情形就像人們下雨天

MOC_Id: Culture_Event163696
Id: 163696
Title: 「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海報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自民國91年12月28日至92年1月5日,舉辦為期8天的「2002桃園眷村‧金馬文化節」活動,結合金馬電影、攝影、藝術、文學等主題,舉行各式講座,暢談從過去、今日到未來的金門馬祖,並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5
Id: 272065
Title: 給陵部落(Kiring)
Description: 給陵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大溪西北方小溪產業道路5公里處,海拔約350公尺的山谷中,為來自屏東縣泰武鄉高燕社的排灣族。舊社原址位於達仁鄉土坂山上的tjaririk,距現今部落約3-4小時路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1
Id: 589641
Title: 七腳川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七腳川事件紀念碑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七腳川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七腳川事件紀念碑。Cikasuwan部落,漢語稱做七腳川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太昌村。七腳川社原本位於現在的吉安鄉福興村,曾是南勢阿美族中最大的聚落,在加禮宛事

MOC_Id: Culture_People276134
Id: 276134
Title: 周金德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東部族人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3月27日於臺東大學臺東校區教學大樓舉辦,由鴻義章、馬來盛、王木水、黃國瑋、巴奈‧母路、杜瓦克(Tuwaq,Mas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6
Id: 589526
Title: 鹽寮部落聚會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鹽寮部落聚會所入口。Tumay部落,漢語稱做鹽寮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Tumay部落其中又可分為三個小部落,分別是:大坑、托邁(Tomay)、橄仔樹腳。Tomay是由里漏系統的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04
Id: 648904
Title: 【祭事曆-1】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第一塊祭事曆
Description: 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第一塊祭事曆。Laung Mangdavan(金茂山,ラオンマグラバン)創作。 長122cm,寬11cm,厚2.1cm。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藏品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8
Id: 589418
Title: 北埔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Hupu部落,漢語稱做北埔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昔稱「鵲仔埔」。樹林腳一帶太魯閣族語稱為「須美奇」。老北埔部落阿美語稱「Kopo」,現為Kupu,漢音轉成「北埔」。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9
Id: 589529
Title: 新城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新城部落街景。Sudadatan部落,漢語稱做新城部落,位在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早期為海陸交通重要門戶,為交易重鎮,漢人在此地建村之後,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94
Id: 142594
Title: 豐山向宅
Description: 本戶家庭為佳族群,分別來自觀音與苗栗,輾轉搬遷來到豐田居住。過去因為豐田地區盛行玉石產業,因此家中也會磨製玉石。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4
Id: 648654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八月首飾祭(上)】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首飾祭(mashikaurusu),共舉行九天,此期間禁食甜食。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則記此日為boanbashokaurusutan。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71
Id: 660471
Title: 臺中中學校團體照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大正8(1919)年,今臺中一中第1屆畢業生在其校門前的畢業照。當時學校名稱為「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是中部仕紳林烈堂及林獻堂等發起專為教育臺灣人子弟而創立,於大正4(1915)年5月1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0
Id: 272100
Title: 嘉發那部落(Tjuavanaq)
Description: 嘉發那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部落範圍於大竹高溪流域,東臨太麻里鄉多良村,西方與達仁鄉土坂村接壤,南與大武鄉愛國埔村接鄰,北與金峰鄉賓茂村和壢坵村以金崙溪左岸山陵線為界。大竹高溪流域共有四個排灣族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33
Id: 142033
Title: 豐坪李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與閩南族群,來自苗栗與屏東。遷徙的過程中,因為不斷移動,所以更熟悉當時的強勢語言閩南語,導致屋主不會客語,常被村子裡的人們認為是閩南人。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9
Id: 732299
Title: 蔡英文總統造訪太魯閣族文身耆老林智妹
Description: 2021年2月21日原居花蓮縣山里部落的賽德克族文面耆老林智妹,族語名為Ipay Wilang,因年事已高晚年移居新北市中和,由其女兒林朝花協助照護。總統蔡英文得知文面耆老的故事時,林智妹Ipay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4
Id: 272204
Title: 紅石部落(Kusunuki)
Description: 紅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北接海端村、南鄰加拿村,境內東側山腳附近有紅石溪、崁頂溪由西向東流,西側高處則分屬大崙溪及鹿寮溪流域。紅石與紅石溪之名皆來自原布農族之「紅石頭社」,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8
Id: 272068
Title: 娃優魯部落(Valjulu)
Description: 娃優魯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多利溪東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太麻里溪北岸麻利霧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48
Id: 660448
Title: 南屯公學校運動會團體舞
Description: 昭和14(1939)年南屯公學校第33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運動會的團體舞」。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1922)年11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1
Id: 734081
Title: 當代泰雅族 高山+流水+織布紋
Description: 泰雅族青年郭志翔Bawxin Suyang創立傳源文化藝術團,該團是台灣原住民族樂舞中少數以部落為創團的出發地的舞團,以傳源文化藝術堅守傳統文化的使命。團名寓意為在Amubwiypuing(意傳承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21
Id: 292921
Title: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背著孩子工作。故事則說著自己過去遷徙到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1
Id: 272111
Title: 都達卡斯部落(Tjudjaas)
Description: 都達卡斯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鄉道東63線上,鄰近新興村衛生室和新興國小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5
Id: 272145
Title: 八嗡嗡部落(Paongaongan)
Description: 八嗡嗡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信義里,今名「豐田」,距今二百餘年前,wasara和kakira二個人,自知本社南方的arapanai移來。卡納多龍溪和智那汪溪所夾之山,阿美族稱為Paongaongan,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0
Id: 734080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男女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生活圖像,由部落領袖(泰雅語Mrhuw)帶領下生活著,傳統泰雅族的食物是以根莖類的地瓜、芋頭為主食,在Mrhuw帶領下,泰雅族傳統的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5
Id: 756555
Title: 土牛溝邊最早的土地主人—霄裡社知母六家族的故事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土牛溝邊最早的土地主人──霄裡社知母六家族的故事」,此故事為霄裡社知母六家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2
Id: 589432
Title: 拉索艾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馬太鞍濕地
Description: Laso’ay部落,漢語稱做拉索埃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Laso’ay為阿美語,意指乾淨甜美的水,潔淨的大地才有甘美的水源存在。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4
Id: 732234
Title: 日治泰雅族文面師文面(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一圖像是霧社群文面師文面。文面師左手持刺針、右手持木槌,將沾有鍋底炭末的針敲入頰部皮膚之內,使炭末流在皮下。圖左地面有刺文工具,包括炭末壺、排針、單針等。依據文面師的服飾,以及身後建築材料及形式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67
Id: 734267
Title: 當代排灣族 十字星辰紋
Description: 照片中圖紋為宋海華依據傳統星形紋進行再創作。傳統星形紋有兩種,一種是由三條線條構成,一種是由四條線條構成,以這些線條交叉構成像星星的光芒而命名之。宋海華在創作時,將每一條星光再進行幾何圖紋變形,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7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8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