荳蘭社公館與頭目族群與語言
「荳蘭社公館與頭目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607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60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荳蘭社公館與頭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圖為荳蘭社公館卜頭目,從照片中可見頭目戴上日警的帽子,並著漢人的服飾,阿美族的一些傳統已經與漢民族、日本融合。此繪葉書由「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發行。「荳蘭」在荷蘭時代的文獻中被稱「Talleroma」,有本家之意。另於清代方志中又被記錄為多難、斗難、豆蘭。清代方志《臺東州采訪冊》(作者胡傳)中記述其地理位置與人口:「薄薄東北,距花蓮港五里;三百二十一戶,男、女一千五百六十三人。」為清末日治初期在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部落當中,除七腳川社外,第二大的阿美族部落。1937年(昭和12年),日人將荳蘭依照日語發音的近音字,改成日式地名「田浦」(Taura)。戰後將原先的日式地名田浦改為「田埔」,沿用至今。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60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F66ADCC-138A-4BFA-A9CA-96F397647A9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39:0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7
Id
514607
Title
荳蘭社公館與頭目
Description
圖為荳蘭社公館卜頭目,從照片中可見頭目戴上日警的帽子,並著漢人的服飾,阿美族的一些傳統已經與漢民族、日本融合。此繪葉書由「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發行。「荳蘭」在荷蘭時代的文獻中被稱「Talleroma」,有本家之意。另於清代方志中又被記錄為多難、斗難、豆蘭。清代方志《臺東州采訪冊》(作者胡傳)中記述其地理位置與人口:「薄薄東北,距花蓮港五里;三百二十一戶,男、女一千五百六十三人。」為清末日治初期在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部落當中,除七腳川社外,第二大的阿美族部落。1937年(昭和12年),日人將荳蘭依照日語發音的近音字,改成日式地名「田浦」(Taura)。戰後將原先的日式地名田浦改為「田埔」,沿用至今。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39:0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荳蘭社公館與頭目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拿彌散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93
Id:
589393
Title:
拿彌散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Namisan部落的街景。Namisan部落,漢語稱做拿彌散部落,阿美語中為「溪邊」之意,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原住民族比例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30
Id:
630030
Title:
蘭大衛與高仁愛相伴出遊梨山
Description:
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雖然於1980年7月自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返回英國居住,但仍多次返回曾經服務過的福建泉州惠世醫院及彰化拜訪故友,並遊覽台灣各地。這照片是蘭大弼與高仁愛於1992年返回台灣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46
Id:
589546
Title:
水源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雕刻旁可見紅色的「水源部落」四字,此處為水源部落的入口。Kulu部落,漢語稱做水源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水源村,居民多為太魯閣族人。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族人最初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9
Id:
648689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巫師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5年的《臺灣蕃界展望》第45頁,為日治時期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祈禱及祭祀相關舊照片。圖為祈禱,並以茅草葉治療疾病。 瀨川孝吉《臺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則標
溫馨的長青食堂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14
Id:
514214
Title:
溫馨的長青食堂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9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95
Id:
734095
Title:
當代阿美族 波浪紋
Description:
原先阿美族沒有文身文化,假借傳統排灣族的波形紋,再外加上單點的浪花紋,顯現阿美族對海洋的共同生活意象,轉換成阿美族的文化符號。
排灣族原有波形紋(pinarukalavikav),除了文在女子手
MOC_Id:
Culture_Place140856
Id:
140856
Title:
黃家日式房屋遺址
Description:
屋主年輕時曾經為了躲避政府的人力徵招,便跑到豐山山上,雖與日本人偶有互動,但待戰爭結束後才下山到回到現遺址所在地。並代管此日式建築房屋(名為代管實際上即為繼承),後屋主父親用便宜的價錢買下此屋,曾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8
Id:
589368
Title:
摩里莎卡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街道為Murisaka部落的一景。Murisaka部落,漢語稱做摩里莎卡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摩里莎卡為林田山的舊稱,是日語「森坂」的音譯,部落境內有萬里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51
Id:
670751
Title:
國防部情報局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王之政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八卷第六期(1968)頁6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國防部情報局分會為加強推展工作,特於1968(民國57)年元月二十七日上午假情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9
Id:
589389
Title:
安通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具屋頂的半開放式建物,是Angcoh部落舉辦傳統祭儀的場地。Angcoh部落,漢語稱做安通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Angcoh是從阿美族語「Ancuhy」而來,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7
Id:
272047
Title:
加路蘭部落(Karoroan)
Description: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出版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書中提及加路蘭部落共114戶,總人口約284人,原住民人口有191人,佔總人口數約67%,族群比例:阿美族61%、其他6%。加路蘭部落阿美
稻香村入口意象標誌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4
Id:
264844
Title:
稻香村入口意象標誌
Description:
稻香村為吉安鄉公所積極打造的客家庄,「縱谷客家第一庄,稻香村歡迎你」的兩座社區意象標誌,就位在吉興路2段與臺九線交接處的鐵道兩旁。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
貓公派出所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1
Id:
506431
Title:
貓公派出所
Description:
貓公位於今花蓮縣豐濱鄉,此照片是日治時期的貓公派出所。地處丁仔漏、八里灣兩溪交會處的豐濱村,因為各種歷史因素,使其成為族群高度多元的聚落區。位居兩溪交會處南岸河階地的豐濱部落,是豐濱鄉內人口最多且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2
Id:
169822
Title:
「眷戀我的家:2016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5年(2016)10月8日至10月16日辦理「眷戀我的家:2016桃園眷村文化節」,以「眷戀我的家」為主題,就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為時間軸,挖掘開放前老兵們長達近40年的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1
Id:
272191
Title:
佳尼發納部落(Kalifangar)
Description:
佳尼發納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隆昌村1到19鄰,在東河南方6公里左右,有一海拔100公尺高的臺地,清領時期稱為八里芒噯社,後擬其音約加里猛狹,日治時期地名改制時(1937)改稱為佳里,戰後改名為隆昌。K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3
Id:
732313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湯瑞葉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居住在屏東縣來義鄉文樂部落的湯瑞葉vuvu。她的文手經驗與其他人非常不同,她的文手是作為文手師的練習作品,原本就對於文手意願不高,最後在家人遊說下勉強接受,最後文出來的結果
象鼻國小外牆造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218
Id:
734218
Title:
象鼻國小外牆造景
Description:
象鼻國小位於小位於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村中居民全部為泰雅族人。在2020年正式轉型為一所泰雅北勢群民族多語文教育實驗學校,以泰雅族知識為主體、融合一般教育內容的新教育型態,著重在「基礎課程」、「多
鳳林中興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8
Id:
589428
Title:
鳳林中興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Cihafayan部落,漢語稱做中興部落,位在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里,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雕塑及題有「中興社區」四字的石碑,是Cihafayan部落的入口意象。Cihafayan在阿美語中意為「
花蓮縣客屬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3
Id:
264843
Title:
花蓮縣客屬會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屬會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慶豐二街91號,社團成立宗旨為「提倡客家文化與傳承」,時常主辦與客家節慶相關之活動。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74
Id:
512274
Title:
俘虜位於奧太魯閣的孫墨克社原住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討伐軍第二守備隊主力部隊越過屏風山南稜,5月31日抵達托博闊社。位於托博闊社與魯比合流點間的孫墨克社,太魯閣語意指「很多跳蚤」,6月4日深夜遭到日軍偷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2
Id:
272102
Title:
加羅板部落(Qaljapang)
Description:
加羅板部落位於臺東縣大武鄉大武村,距離大武市中心3.5公里。加羅板部落是臺東縣內唯一的南排灣部落。「加羅板」在排灣語中是指很多七里香的地方。部落就稱為Ruwwtjen,之後遷移約2公里至現今之加羅板。
崙山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2
Id:
589302
Title:
崙山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崙山部落入口,可看見其部落導覽圖。Dauqpusan部落,漢語稱做崙山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崙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18世
吉安五穀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29
Id:
264829
Title:
吉安五穀宮
Description:
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
原舞者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06
Id:
509506
Title:
原舞者
Description:
照片中,幾位約莫十七、十八歲的少年郎,正牽著彼此的手,使勁的唱歌跳舞,青春熱力四射,讓人感到歡樂。散居在花東縱谷的阿美族原住民們,是天生的歌舞好手,他們歌聲嘹亮,天性樂觀和群,年年舉辦的豐年祭不僅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0
Id:
714490
Title:
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杜潘芳格家屬提供)2
Description:
此為1995年9月15日,杜潘芳格參與詩社開會聚餐時所留下的照片。
杜潘芳格雖於1965年便加入笠詩社,但因為要照顧孩子與夫婿的醫院工作,平常並沒有太多時間從事創作或發表,也就很少參與詩社活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0
Id:
272130
Title:
富興部落(Cikowaay)
Description:
富興部落部落位在富興村1至9鄰,池上車站南方約6公里處。北方為萬安村和錦園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北源村和泰源村;南方為振興村;西方為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德高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道路,北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2
Id:
272062
Title:
莿桐部落(Fudafudak)
Description:
莿桐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是卑南鄉東邊唯一面臨太平洋的村落,西接富源村,南以黑髮橋與臺東市為界,北以入江橋及郡界產業道路與東河鄉為鄰。地理位置在台11線157公里附近。地理環境則是東海岸的杉原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7
Id:
272117
Title:
賓茂部落(Djumulj)
Description:
賓茂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賓茂村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22
Id:
731522
Title:
活現-1900-1960烏來人的生活影像
Description:
為配合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開館出版,影像內容時間橫跨日治及光復後兩時期,包含目次守著烏來陽光和記憶的雀榕、從生命及部門化教育中學習及成長、烏來勇者的身影、老街與烏來橋、生活與產業並置、團社機制的轉化
喜瑯宮部落街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5
Id:
589385
Title:
喜瑯宮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喜瑯宮部落的街景。Silangkong部落,漢語稱做喜瑯宮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源城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1899)日本民族學者伊能嘉矩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5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5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4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