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076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07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數撰稿人是由大甲人所參與,讓地方人寫地方事。內容涵蓋了地理、生態、開墾、政事、經濟、建設、教育、文化、宗教禮俗、社會、人物、名勝古蹟與觀光休閒等12篇,將大甲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做有完整的介紹,為介紹大甲地區最詳盡的一部知識寶典,也是各界研究大甲歷史最佳的參考依據。 本鎮之纂修,上起原始,下迄民國九十四年底,惟撰述資料以略古詳今為原則。本志取材資料儘量蒐集原始資料(包括公私典藏檔案、統計、志書、報刊、家譜、日記、賬冊、網路資料庫等)為主,兼採民間流傳、實地調查訪問(包括耆老座談、深度訪問、抽樣調查、普查及口述歷史)為輔,並去蕪存菁、詳加考訂,務期周延詳盡。 舊臺中縣的空間聚落分成山(山麓地帶)、海(沿海港口)、屯(西部台地平原)三個鄉鎮埿市群,海線地區又以大甲溪為界分為溪北、溪南兩個區域,大甲鎮屬溪北地區,在海線開發過程的空間與時間上居於非常特殊的位置。首先,大事記及〈開墾篇〉由長期浸淫大甲歷史的張慶宗老師負責主撰,以長期的田調資料,建構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的歷史,跳脫傳 統以編年為主軸的編纂體例,詳實而生動。 〈生態篇〉的植物章是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陳玉峰教授多年專業調查報告的結晶,是國內方志植物篇的開創之作。〈宗教禮俗篇〉由大甲媽祖研究專家黃敦厚老師主撰,對於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歷史與細節有最權威的敘述。著有《台灣帽蓆》一書的張仲堅老師負責主撰大甲帽蓆的事實,分別放入〈文化篇〉與〈經濟篇〉,呈現大甲的產業文化特色。東海大學政治系的郭應哲教授負責主撰〈政事篇〉及〈文化篇〉的武術章,對於大甲的地方政治派系與武術發展源流也做了權威而獨特的敘述。 此外,〈社會篇〉由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方志學專家盧胡彬教授主撰,〈經濟篇〉由鄭梅淑博士主撰,都具有學術嚴謹的規格。〈地理篇〉的鄭清海老師、趙秋益老師、詹見平校長,〈建設篇〉的洪瑞宗老師,〈人物篇〉的朱瑞墉先生、石櫻櫻老師、李世珍老師,〈教育篇〉詹馥榕老師,〈文化篇〉的林惠敏老師,〈名勝觀光篇〉的蔡明憲先生及張妙齡女士,他們也都是在長期關心大甲鄉土文史的基礎上,經過這兩三年的蒐集與整編,做出好的呈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07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65C2A0E-98B4-4794-A3DF-8D43B5AAC4F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2T10:22: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76
Id
660076
Title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數撰稿人是由大甲人所參與,讓地方人寫地方事。內容涵蓋了地理、生態、開墾、政事、經濟、建設、教育、文化、宗教禮俗、社會、人物、名勝古蹟與觀光休閒等12篇,將大甲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做有完整的介紹,為介紹大甲地區最詳盡的一部知識寶典,也是各界研究大甲歷史最佳的參考依據。 本鎮之纂修,上起原始,下迄民國九十四年底,惟撰述資料以略古詳今為原則。本志取材資料儘量蒐集原始資料(包括公私典藏檔案、統計、志書、報刊、家譜、日記、賬冊、網路資料庫等)為主,兼採民間流傳、實地調查訪問(包括耆老座談、深度訪問、抽樣調查、普查及口述歷史)為輔,並去蕪存菁、詳加考訂,務期周延詳盡。 舊臺中縣的空間聚落分成山(山麓地帶)、海(沿海港口)、屯(西部台地平原)三個鄉鎮埿市群,海線地區又以大甲溪為界分為溪北、溪南兩個區域,大甲鎮屬溪北地區,在海線開發過程的空間與時間上居於非常特殊的位置。首先,大事記及〈開墾篇〉由長期浸淫大甲歷史的張慶宗老師負責主撰,以長期的田調資料,建構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的歷史,跳脫傳 統以編年為主軸的編纂體例,詳實而生動。 〈生態篇〉的植物章是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陳玉峰教授多年專業調查報告的結晶,是國內方志植物篇的開創之作。〈宗教禮俗篇〉由大甲媽祖研究專家黃敦厚老師主撰,對於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歷史與細節有最權威的敘述。著有《台灣帽蓆》一書的張仲堅老師負責主撰大甲帽蓆的事實,分別放入〈文化篇〉與〈經濟篇〉,呈現大甲的產業文化特色。東海大學政治系的郭應哲教授負責主撰〈政事篇〉及〈文化篇〉的武術章,對於大甲的地方政治派系與武術發展源流也做了權威而獨特的敘述。 此外,〈社會篇〉由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方志學專家盧胡彬教授主撰,〈經濟篇〉由鄭梅淑博士主撰,都具有學術嚴謹的規格。〈地理篇〉的鄭清海老師、趙秋益老師、詹見平校長,〈建設篇〉的洪瑞宗老師,〈人物篇〉的朱瑞墉先生、石櫻櫻老師、李世珍老師,〈教育篇〉詹馥榕老師,〈文化篇〉的林惠敏老師,〈名勝觀光篇〉的蔡明憲先生及張妙齡女士,他們也都是在長期關心大甲鄉土文史的基礎上,經過這兩三年的蒐集與整編,做出好的呈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2T10:22:2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92
Id:
142592
Title:
豐裡林宅
Description:
本戶家庭為客家族群及閩南族群,堂號為潁川堂、延綾堂,過去從彰化搬來。閩南族群的堂號為潁川堂,雖有堂號,但自認閩南族群。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
國慶里福德宮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5
Id:
264835
Title:
國慶里福德宮
Description:
花蓮市國慶里福祠廟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石雕伯公神像,不但歷史悠久,更是國慶里重要的信仰中心,尤其整尊伯公神像是由完整原石雕刻而成,在花蓮地區更是相當罕見,因此彌足珍貴。昭和10年(1935),當時土地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46
Id:
272246
Title:
督魯得福德福閣部落(Tjuletevetevek)
Description:
督魯得福德福閣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多利溪東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自kaaluan(卡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56
Id:
714556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吳蘭妹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Lawai.Payan。出生於1898年5月10,2008.11.21日以一百一十歲高齡病逝。父:Payan Hiyats (歿) 原居地:Maibagah。母:Tuyu Suyan (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1
Id:
272201
Title:
加樂部落(Kanaluk)
Description:
加樂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布農語稱加奈鹿,其義不詳。受到大關山事件逢坂事件的影響,於昭和9年至10年間(1934至1935),分別有布農族自新武呂溪左岸的兩社遷來,昭和16年(1941),大崙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0
Id:
272110
Title:
撒布優部落(Sapulju)
Description:
撒布優部落位在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車站西北方約2公里。部落位在新興村東側,北方為文里溪,南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東側為太麻里鄉北里村,西側靠近中央山脈,在森川南線產業道路(貫穿村落中間的道路)上,富給特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198
Id:
732198
Title:
日治泰雅族男子(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照片。一位泰雅族男子側面圖,很明顯的額上有文面。額紋的寬度寬,顯示是南投縣仁愛鄉霧社群男子。其身上的方巾披肩使用所謂puniri技法,符合此地區的特色。puniri「經挑技法」為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7
Id:
272207
Title:
麒麟部落(Ciliksay)
Description:
麒麟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仁里,距離新港市區2公里遠,其部落包含兩處,一為海岸邊的麒麟,二為西側海階地上方的上麒麟。麒麟是阿美語Ciliksiz(或Ciliksay)的近音譯,為「蚊子很多」或「蚊子咬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6
Id:
665266
Title:
為前線戰士縫征衣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為前線軍人縫製軍服的影像,根據國史館典藏號002-050113-00002-029,拍攝時間為1938(民國27)年10月,拍攝地點為漢口,故明信片上時間為誤植。
日治賽夏族屋內共食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42
Id:
732242
Title:
日治賽夏族屋內共食
Description:
此為日治時期照片。圖中一群賽夏族壯士在屋內共食。最左一位男子額上有清楚文身,並有多位壯士有拔左右兩側側門齒。此屋舍為平地竹屋,為居住在淺山地區的賽夏族常見的住居形式。以竹材為主,屋頂覆蓋茅草,建築
為戰士包紮傷口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50
Id:
665250
Title:
為戰士包紮傷口
Description:
這時蔣宋美齡(1897-2003)在為受傷士兵包紮傷口的影像,據國史館典藏號002-050113-00002-037,拍攝時間應為1938(民國27年),拍攝地點為漢口。故明信片上時間為誤植。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17
Id:
731517
Title:
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索-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
Description:
本書是泰雅族人黑帶巴彥/曾作振的個人著作。父母親是新竹的泰雅族,民國52年被親戚以贈地為由,騙到高雄那瑪夏山區工作,後來知道贈地無望,只好辛苦打工。某天在平地小吃店吃麵時,無意間幫一位山上布農族女
櫻花與織布少女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25
Id:
731625
Title:
櫻花與織布少女
Description:
本件為公共藝術創作,為臺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內的房舍圍牆外牆彩繪。櫻花與織布少女,融合部落編織以及祖靈之眼,泰雅紋面穿插在女子學習織布以及織布圖樣間。
Kakita’an祖屋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97
Id:
505997
Title:
Kakita’an祖屋
Description:
此Kakita’an祖屋在阿美族相關文獻上非常有名,是迄今發現唯一每根樑柱均刻有敘述祖源神話之祖靈圖案的傳統阿美族建物。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記載,此房舍為傳說的太巴塱社始祖直系第五十七代頭目的家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3
Id:
589373
Title:
固努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萬榮鄉馬遠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Kunuan部落範圍中的馬遠國民小學大門口。Kunuan部落,漢語稱做固努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日治時期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7
Id:
630017
Title:
蘭醫生樓前廣場種植草皮與花木成為小型花園
Description: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宿舍係由英國長老會提供經費興建,俗稱蘭醫生樓,與旁邊的姑娘樓形成宿舍區,位於彰化南郭,為今日的南校街與博愛街那一區。
蘭醫生樓前面有一片廣場,隨著時間不同有不同的功能演變,這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5
Id:
648655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八月首飾祭(下)】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首飾祭(mashikaurusu),共舉行九天,此期間禁食甜食。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則記此日為boanbashokaurusutan。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4
Id:
732284
Title:
苗栗縣泰安鄉麻必浩部落(現稱大安部落)文面耆老楊陳東妹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98年間,當時正值為苗栗縣泰安鄉麻必浩部落(現稱大安部落)的祖靈祭((當地以maho稱呼)活動,該流域的maho祖靈祭活動是泰雅族部落裡,少數在歷經日治統治後仍留存在部落內部的傳統祭典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0
Id:
734080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男女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生活圖像,由部落領袖(泰雅語Mrhuw)帶領下生活著,傳統泰雅族的食物是以根莖類的地瓜、芋頭為主食,在Mrhuw帶領下,泰雅族傳統的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4
Id:
272084
Title:
比魯部落(Viljauljaul)
Description:
比魯部落位在金峰鄉正興村和太麻里鄉大王村,太麻里車站西南方約1.6公里。而正興村為金峰鄉的外飛地,四周被太麻里鄉包圍。部落北方、西方和東方為太麻里鄉大王村,南方為太麻里鄉泰和村。進入部落須由太麻里街轉
德安部落內意象一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6
Id:
589596
Title:
德安部落內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吉寶竿部落一景,此部落又稱德安部落。根據《續修花蓮縣誌》,吉寶竿(Cipawkan)相傳是來自一名頭目的名字(Pawkan),該頭目身材高大健碩,武功高強,智勇超群,領導族人開拓這塊土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60
Id:
267260
Title:
光榮部落農事結束歸來的少女們
Description:
花蓮壽豐光榮部落農事結束歸來的少女們。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女士,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1年(民國40年) ,當年15歲的鄭阿玉是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七腳川系的阿美族人,其父親為光榮部落的頭目,政府
斷崖上的蕃人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4
Id:
514584
Title:
斷崖上的蕃人
Description:
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出刊的繪葉書中,有一張名為〈斷崖上的蕃人〉註記「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與此張寫真取景相同,但人物不同。登上突出的岩石能夠遠眺整個太魯閣峽的美景,而腳下則是數百公尺的峽谷深淵。1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2
Id:
589412
Title:
牧魯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富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於Morocan部落範圍中的富民社區活動中心。Morocan部落,漢語稱做牧魯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Morocan部落是由舊拔仔社所分出的三小社之一,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13
Id:
282313
Title:
蘇澳岳明新村「惠政仁施」碑
Description:
1955年2月8日至11日間,位於浙江台州的大陳列島居民因國共戰爭而撤退到台灣,在基隆港上岸並短暫停留後,即安置在全台12個縣市,建立35處大陳新村供大陳民眾居住。1年後的2月8日,亦即大陳居民撤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6
Id:
589316
Title:
清水部落入口處部落導覽圖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導覽圖是清水部落的入口意象。Saiku部落,漢語稱做清水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此處為日治時期布農族郡社群(Is-bubukun)和巒社群(Takban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7
Id:
733357
Title:
Mercusuar Band(燈塔樂團)
Description:
燈塔樂團為活動於2020年的在臺印尼移工樂團,成員包含四位印尼漁工及一位印尼廠工,經常翻唱印尼的搖滾歌曲,起初是為參加高雄勞工博物館舉辦的《移起下班‧華麗轉身》東南亞文化日活動而組成。
根據團員
太魯閣族的苦力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1
Id:
514571
Title:
太魯閣族的苦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來自片山寫真館所發行的《臺灣國立公園候補地大太魯閣景觀:花蓮港街附近》一書中。1927年(昭和2年),太魯閣峽谷被《臺灣日日新報》票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從此慕名而來的遊客日漸增多。19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3
Id:
685993
Title:
KPK作家創作社群(台灣分會)
Description:
KPK總部在印尼萬隆,台灣分社於2015年5月在台中公園舉辦成立大會,是繼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南韓之後成立的海外分社,第一任社長Tari Shasa平時在嘉義的安養院從事看護工作,曾獲得第三屆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9
Id:
732229
Title:
日治泰雅族婦女織布(太魯閣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根據片裙為白色素色底色,推斷此婦女屬於太魯閣群。人類學家稱之為「水平背帶式織布機」,一般簡稱為「地機」,是人體和織機成水平坐在地上織作,粗重巨大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5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1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9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5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