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蔡中涵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蔡中涵族群與語言

蔡中涵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142831 , 欄位Id的內容是14283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蔡中涵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個別訪談,訪談者之一:蔡中涵,訪談時間係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6月29日於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化教育對語言文化所造成的影響、過去政府在教育場域中漠視原住民族文化及造成汙名化的看法。 蔡中涵目前於醒吾大學擔任榮譽教授,從文化認同與歧視問題說明文化跟語言是民族認同及價值觀等最重要的基礎,訪談中提及在大中華文化的同化教育和文化融合下,許多族人放棄認同自己真實身分,經常回部落與族人相聚,發現有些耆老們已不復記得一些植物的名稱了,明語言文化的嚴重流失,失去與生活環境對話的傳統知識。 在族語使用上,長輩與自己孫子女溝通,會夾雜著族語、國語和閩南語,想盡辦法傳達意思,失去了語言的完整表述,中生代父母為求有效率就直接用華語跟子女講話,而現在的族語教育只注重效率和數據,忽略質量,更加速語言的消失和斷層。 然而,語言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失去語言就等於失去相關的傳統知識跟智慧。他認為臺灣無形的民族歧視仍存在並沒有太多的改善,深藏的刻版印象導致歧視,只能期待族人的覺醒和大社會改善心態,政府的「轉型正義」能夠發揮作用。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283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C49306FE-68E0-49FD-B688-AA724E0A27D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31: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1

Id

142831

Title

蔡中涵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個別訪談,訪談者之一:蔡中涵,訪談時間係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6月29日於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內容包含:個人教育經驗、同化教育對語言文化所造成的影響、過去政府在教育場域中漠視原住民族文化及造成汙名化的看法。 蔡中涵目前於醒吾大學擔任榮譽教授,從文化認同與歧視問題說明文化跟語言是民族認同及價值觀等最重要的基礎,訪談中提及在大中華文化的同化教育和文化融合下,許多族人放棄認同自己真實身分,經常回部落與族人相聚,發現有些耆老們已不復記得一些植物的名稱了,明語言文化的嚴重流失,失去與生活環境對話的傳統知識。 在族語使用上,長輩與自己孫子女溝通,會夾雜著族語、國語和閩南語,想盡辦法傳達意思,失去了語言的完整表述,中生代父母為求有效率就直接用華語跟子女講話,而現在的族語教育只注重效率和數據,忽略質量,更加速語言的消失和斷層。 然而,語言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失去語言就等於失去相關的傳統知識跟智慧。他認為臺灣無形的民族歧視仍存在並沒有太多的改善,深藏的刻版印象導致歧視,只能期待族人的覺醒和大社會改善心態,政府的「轉型正義」能夠發揮作用。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31:59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蔡中涵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7
Id: 734077
Title: 鎮西堡教會牆外射日男子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神話傳說故事「射日傳說」,原圖像源自霧社事件漫畫作者邱若龍,經授權後繪製於教會。記錄著泰雅族遠古時代曾生活在有兩個太陽的痛苦之下,為求族群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3
Id: 589293
Title: 瑟冷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大禹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Sedeng部落內的大禹社區活動中心。Sedeng部落,漢語稱做瑟冷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大禹里。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日治時期,族人由臺東鹿野以及成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1
Id: 272101
Title: 台坂部落(Tjuaqau)
Description: 台坂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部落範圍於大竹高溪流域,是由四個排灣族部落,分別在不同時期遷移至此而成部落:Jauvanaq部落是最早被日本人安排遷徙到台坂的部落,位於台坂國小上方;Joumons部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8
Id: 732208
Title: 日治臺灣泰雅族生蕃之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此人為女子,但明信片誤下標題為男子。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雅族則無。霧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0
Id: 514600
Title: 盛裝的阿美族家族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盛裝打扮的阿美族一家人。在阿美族文化中,從服裝與頭飾,就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年齡階級。18歲前的少年男子著短裙、束腹帶;成年之後可著全套的服裝,包括頭飾、頭巾、藍色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霞披、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58
Id: 731558
Title: 李登輝總統一一彎腰向在座的泰雅族原住民紋面長者握手致意
Description: 李登輝總統一一彎腰向在座的泰雅族原住民紋面長者握手致意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92
Id: 142592
Title: 豐裡林宅
Description: 本戶家庭為客家族群及閩南族群,堂號為潁川堂、延綾堂,過去從彰化搬來。閩南族群的堂號為潁川堂,雖有堂號,但自認閩南族群。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7
Id: 272197
Title: 乎哇固部落(Howak)
Description: 當地又稱「花固」,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位於北源村西北部,西元1930年以前就有此聚落,因附近是舊河道的遺跡,有許多「牛軛湖」殘留的水塘、濕地,極適合白腹秧雞在此棲息繁衍,其叫聲像「ho-wa」,阿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93
Id: 589393
Title: 拿彌散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Namisan部落的街景。Namisan部落,漢語稱做拿彌散部落,阿美語中為「溪邊」之意,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原住民族比例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為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明治32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2
Id: 589632
Title: 勝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勝安運動公園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勝安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勝安運動公園。Fulufuluan部落,漢語稱做勝安部落,位在花蓮縣吉安鄉勝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據說此地生長有許多箭筍,因此將勝安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8
Id: 589358
Title: 豐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豐富教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在Tingalaw部落內的豐富教會。Tingalaw部落,漢語稱做豐富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豐濱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阿美族人稱此地為「Tingalaw」,為早期Fakong(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78
Id: 514578
Title: 臺灣花蓮港泰雅族太魯閣婦人
Description: 此張寫真是由日治時期花蓮港廳內重要的相片館片山寫真所發行,位於繁華的黑金通上(今花蓮市中山路)。圖中可見一位盛裝打扮的太魯閣族婦女,紋面於額頭與雙頰上,這是太魯閣族女性擅長織布與耕作後,才有資格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35
Id: 485335
Title: 成為客家人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2014年豐田地區舉辦「收冬豐田」活動時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2
Id: 648692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蕃童教育所樣貌
Description: 圖為1935年的《臺灣蕃界展望》第135頁,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蕃童教育所生活樣貌。原圖文為:「寄宿生活」,學童自己從家裡帶食物來此烹煮。此圖可以看出屋內地面鋪有石板,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7
Id: 732307
Title: 2013探視太魯閣族文身耆老陳清香
Description: 2013年1月10日前往探視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的Ipay Haron(漢名為陳清香)文面耆老,在文史工作者田貴實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探視生病中的耆老,即使如此,Ipay Bayi仍挺直身子聽著來訪者的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23
Id: 169823
Title: 「下一站‧ 眷村:2017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6年(2017)10月7日至10月22日辦理「下一站‧眷村:2017桃園眷村文化節」,以「旅程」為發想,以不同視角切入眷村文化,是具體的地理移動,也是抽象的生命經歷,表現眷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828
Id: 473828
Title: 章香瓊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章香瓊製作,彭瑞楠構圖,並由徐淑美、章香瓊、林何莓共同完成。採訪者為曾玉心,並由社團法人花蓮縣光復鄉老人會採錄。章香瓊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00
Id: 685600
Title: 香玲越南美食
Description: 「香玲」是越南新住民阿香開的小吃店,營業超過5年,因為廣受越南和台灣顧客歡迎,已經在公園周邊開了三間店面,雖然分店「阿香」名稱不同,但菜單都是一樣的。阿香來到台灣10幾年,在台南的越南社群頗有名氣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60
Id: 733360
Title: GASUM(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SUM於2015年5月15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Sumbaw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松巴哇之子同鄉會。松巴哇(Sumbaw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0
Id: 272060
Title: 利吉部落(Dikidiki)
Description: 利吉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利吉村,東臨東河鄉與富源村,西以卑南大溪與嘉豐村、明峰村、賓朗村及臺東市岩灣里為界,南以利吉大橋與臺東市為鄰,北為延平鄉鸞山村。在地理位置上,在卑南溪的左岸,劍山的南方。地理環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5
Id: 714485
Title: 1991年至日本參加《地球》詩誌辦理的詩人會議現場朗誦詩(杜潘芳格家屬提供)2
Description: 此為杜潘芳格於1991年至日本參加「’91地球の詩祭」時,於會議現場與其他與會者聆聽各國詩人朗誦詩作時的照片。 1980年舉辦的「地球の詩祭」,是日本地球詩社為了紀念季刊詩誌《地球》創刊30週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21
Id: 731521
Title: 泰雅影像紀錄展專輯
Description: 本書為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台中縣泰雅文化祭系列活動出版品。本書內介紹有和平鄉泰雅影像(圖001-111)、日據時期泰雅影像(圖112-183)兩部分,和平鄉泰雅影像由和平部落文史工作室徵集,內有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95
Id: 714495
Title: 1998年11月1日杜潘芳格出席陳秀喜作品討論會於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圖片提供莊紫蓉)
Description: 此為1998年11月1日,杜潘芳格出席於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所舉辦的「陳秀喜作品討論會」,發表評論與心得時的照片。 陳秀喜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受過六年公學校教育,15歲即展現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新詩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39
Id: 733339
Title: GABIM(臺灣比馬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BIM於2012年2月20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Bim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比馬之子同鄉會。比馬(Bim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2
Id: 169812
Title: 「2006 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5年(2006年)10月21日至12月3日舉辦「2006桃園眷村文化節」,以「舊味道‧新感情」為主題,讓大家重溫過去眷村的老味道。 本屆眷村文化節活動同樣包含北區與南區的開幕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4
Id: 514584
Title: 斷崖上的蕃人
Description: 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出刊的繪葉書中,有一張名為〈斷崖上的蕃人〉註記「花蓮港廳下名物天狗岩」,與此張寫真取景相同,但人物不同。登上突出的岩石能夠遠眺整個太魯閣峽的美景,而腳下則是數百公尺的峽谷深淵。1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4
Id: 589514
Title: 光榮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光榮部落入口。Rinahem部落,漢語稱做光榮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光榮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在日治時期,此地原本是鯉魚尾社的原野地,大正6年(1917)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1
Id: 272041
Title: 布頌部落(Pusong)
Description: 根據原民會於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族部落事典》,布頌部落位在臺東市四維里西南方的3~8鄰,卑南溪右岸。部落東北方鄰近臺東森林公園,東側為中華里,西南側以四維路一段鄰近民權里。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099
Id: 733099
Title: 當代阿美族 阿公的情人袋織紋
Description: 為清華大學原住民學生,阿美族,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手臂外側。阿美族原本沒有文身的文獻與口傳,以阿美族特有圖紋進行文身,是一種當代的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圖紋為學生自己設計,呈現連續三角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1
Id: 589291
Title: 下德武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下德武部落的聚會所。Satefo部落,漢語稱做下德武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德武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下德武部落是一個建立近百年的部落,原名為「Matef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7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3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6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0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2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