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96249 , 欄位Id的內容是29624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徐銀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249&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5C55982-80A0-4BB6-9032-3DC59E458B0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49: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49

Id

296249

Title

徐銀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徐銀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徐銀妹,是1937年(昭和12年)於光復出生。父母為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父親講海陸腔,母親講四縣腔。由於在光復出生長大,從日本時代光復地區便興盛的蔗糖業成為她兒時的記憶。本篇還講述到她的教育經驗與婚姻經驗。 工作經驗 兄長十二、五歲時會用牛車載甘蔗,姐姐們都要去削甘蔗、做工。家中共有四個哥哥和九個女孩,女孩中我排行第六。只有我和弟妹有唸書。兄長和姐姐都沒有念過書。小時候都做工,做過很多種,花生、番薯和甘蔗等等。也會去山上割草,很辛苦,下大雨時路上太過泥濘,還因此跌倒,草都散落在路邊,也很難再撿起來,還會因此大哭。小學畢業後,因為三哥學做西裝,所以有跟哥哥學裁縫。三哥的店也開在光復,現在二哥仍健在。 結婚之後,要和兩個妯娌輪流作家事,一個人煮兩天的飯。還要去做工,也要從事農事。也有種甘蔗,地瓜,無子西瓜等等。無子西瓜是農會推廣的,種了二十多年,後來大家都不種了。也種過棉花,也是農會推廣的,但颱風一來棉花就黑了,很麻煩,所以只種兩、三年就不種了。那時候颱風不大,但是會下大雨。自己有一甲地。現在會幫農會插秧。 端午還綁了一百多串鹼粽。用糯米拌雞油,訣竅是不能包太飽滿,才會好吃。 教育經驗 有讀書但沒怎麼念。國小一年級還沒念完就得了瘧疾。痊癒之後讀的是客家話,客家話讀一讀又讀閩南語,讀到四年級,外省人來講話聽不懂阿,我算九九乘法不會算,會算閩南語版的。滿會講閩南語的。日治時期有遇過空襲,一開始看到轟炸機以為是大鳥。當時八歲(1945年),因著戰爭的緣故,會上山去摘牛吃的筍子,和甘蔗和黑糖一起煮來吃。十四歲(1952年)從大富國小畢業,當時一班平均有四十多人。 婚姻與家庭 結婚是媒妁之言,靠公公的朋友介紹,丈夫曾是憲兵。但是其實彼此都住的不遠,也有偷偷看過未來的先生。二十一歲結婚。娘家在光復。 生了4女1男,死過一個女兒。因為大肚子時還做工,撞到肚子。 要生的時候生不出來,從晚上生到天亮,還因為一直打針大出血,從晚上流到隔天早上,都昏迷了。醫生後來拿大夾子把嬰兒夾出時,已是死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49:0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徐銀妹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95
Id: 685595
Title: 北中南阿鶯越南河粉
Description: 開業超過10年的越南小吃店,老闆是越南新住民媽媽阿鶯,二樓是越南卡拉OK,阿鶯為人豪爽熱情,假日吃飯時間一到,可以看到她在店門口招攬客人用餐。這裡的菜色選項很多,來自中越和北越的幫廚和來自南越的阿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1
Id: 648421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2-2】1928年2月15日《日本民俗叢書:繪文字及源始文字》
Description: 標題:臺灣原住民的祭事曆 內文:(接續)例如,在原住民家屋的門板或柱子、壁板等處雕刻著種種的象形圖樣,或可視為是圖騰的人形或動物模樣,或是家具或器物上雕刻的物象或設計等,種類及數量都很多。可是,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14
Id: 648914
Title: 【Habb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Mangququ家族戶籍謄本】
Description: 圖為Habb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祭事曆創作家族:Mangququ家族的日治時期戶籍謄本。Vilian Manququ(ベリヤンマンココ)為Habban社祭事曆創作者,此戶籍為他當時在花蓮港

MOC_Id: Culture_Place142262
Id: 142262
Title: 溪口盧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外省與阿美族群,先生來自四川天府,因為國共內戰,在1954年後來才到台灣,並曾參與過韓戰。1981年後從溪口定居至此地務農。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3
Id: 589303
Title: 古村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著「古村部落」的標示物,是Swasal部落的入口意象。Swasal部落,漢語稱做古村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0
Id: 272070
Title: 馬里弗勒部落(Maljivel)
Description: 馬里弗勒部落為嘉蘭八部落之一,位於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東端,太麻里山南側山麓,太麻里溪北岸、多利溪東岸高地,原稱為「布魯布魯深」(buliblosan),意為「多霧窪地」。舊社原址位於嘉蘭西方,太麻里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24
Id: 272124
Title: 斯卡拉比部落(Seqalapit)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People302137
Id: 302137
Title: 鄭阿玉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19年01月16日 受訪者:鄭阿玉 族群:阿美族 採訪者:楊富民、石竣旻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鄭阿玉,為七腳川系(Cikasuan)阿美族之後人,原居住在壽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4
Id: 272214
Title: 巴喜告部落(Pasikau)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園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97
Id: 648697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祭司Qaisul Mangdavan手持祭事曆
Description: 圖片出自於1937年《臺灣時報》,為手持祭事曆的Qaisul Mangdavan(金瑞斌,カイスルマグラバン)。Qaisul為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繼任祭司。父親Laung和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74
Id: 732374
Title: 口簧琴之舞
Description: 2022年4月20日拍攝於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鄰近羅浮溫泉之公共藝術品,作者哈勇米路為當地活耀的泰雅族藝術家,現正居住在桃園市復興區角板山,他擅長轉化泰雅族傳統文化以設計概念重新呈現當代泰雅族面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7
Id: 272217
Title: 卡努舒岸部落(Kainisungan)
Description: 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時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i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38
Id: 272238
Title: 龍過脈部落(Danadanaw)
Description: 龍過脈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明峰村,蘭柵尾山的南方。部落地理位置特別,四面環山,並且鄰近布農族傳統領域交界處,在部落裡常看見卑南族與布農族的後裔。早期是北絲鬮社族人耕作的地域,因為水源充沛而形成沼澤之地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2
Id: 630002
Title: 蘭大弼記錄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車站小販叫賣情境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們1960年代初期往阿里山旅遊時,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於中途奮起湖停車,蘭大弼從窗戶看出去拍攝小販沿鐵軌叫賣的記錄。 阿里山森林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81
Id: 142581
Title: 豐山黃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外省族群,來自香港,妻子則是來自於越南。會說廣東話與越南語,1978年左右因為經商的緣故,最終定居豐田。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42
Id: 732342
Title: 2017年遇見大同活動
Description: 為宜蘭縣大同鄉辦理2017遇見大同活動,活動海報上有泰雅族文面素材。初春乍現,大同幸福邂逅之旅,即將啟程..... 106/2/25,邀請您來大同鄉, 一起遇見大同鄉的在地之美~ 詳情請參閱活動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67
Id: 665267
Title: 發動各界人士捐建國軍眷舍
Description: 這是蔣宋美齡(1897-2003)號召各界捐建國軍眷舍的影像,拍攝時間為1956(民國45)年,拍攝地點為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孺慕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7號,現為臺灣臺北地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61
Id: 665161
Title: 成功新村工作隊慶祝婦女節大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九期(1964)頁尾各分會工作活動影輯。 成功新村工作隊為慶祝1964(民國53)年「三八」婦女節,婦女工作隊隊長丁飛霞,特於三月一日即開始籌畫籌備,並親往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5
Id: 732305
Title: 2013探視泰雅族文身耆老
Description: 2013年1月探視苗栗縣泰安鄉大安部落的文面耆老,前往探視之際正值耆老生病,我們未敢太過於打擾耆老休息,平常並沒有專人照顧耆老,加上生病身體不舒服,耆老對於自己的處境也是很無奈。政府在重視文面文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88
Id: 660688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沿革篇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Place686004
Id: 686004
Title: WARUNG INNARA拉拉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老闆夫婦是來自印尼的Jaya和Minti,兩人都來自爪哇。拉拉小吃店的印尼文店名Innara是老闆夫婦小女兒的名字,只要是常去富北街、北忠街一帶的移工,一定都看過三歲的印尼小女孩Innara,所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18
Id: 660718
Title: 后里鄉志-上
Description: 后里原稱為「內埔」,民國44年而易今名。本區介於大甲、大安兩溪間,地理環境特殊而自成風格,自昔民風純樸,多耐苦、富堅毅,有太古之遺風。 在昔為原住民拍宰海族之鹿場廣野,猶是北鄙化外之區;雍正元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44
Id: 665244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
Description: 這是軍眷住宅勞軍捐款收據,捐款類別為外匯結匯附勸軍眷住宅勞軍捐款,金額新台幣一千零捌拾玖元,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軍人之友社(簡稱軍友社)理事長黃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8
Id: 714538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0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0年4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0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0期內容以市場肚為主題,介紹桃園在地市場。引領讀者一同進入「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37
Id: 589537
Title: 道拉斯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秀林村多功能聚會所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道拉斯部落中的多功能聚會所。Dowras部落,漢語以音譯稱做道拉斯部落。道拉斯部落與陶樸閣部落、固祿部落、武士林部落為秀林鄉四大部落,位於秀林鄉之行政區域中心,居民以太魯閣族為主。根據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46
Id: 714546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28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1年12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28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28期內容遶公路為主題。連綿不斷的丘陵臺地,構成桃園崎嶇的起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0
Id: 272190
Title: 巴阿尼豐部落(Paanifong)
Description: 巴阿尼豐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興昌村,位於八里溪北岸,都秀山的東南方。當地舊名「八里芒」,為「Paanifong」的漢字近音,有不同的說法:一是因部落曾經發生傳染病,阿美族稱傳染病為「manifong」

MOC_Id: Culture_Event626944
Id: 626944
Title: Kaadaadaan(電光)部落傳統飲食再現紀實_山棕心湯_料理工序(三):料理煮湯
Description: sang la kohaw山棕心湯,耆老們說這是一道以前常常煮給小孩吃的料理,也是現在有機會上山採集時就會煮的料理。藤心湯、山棕心湯、野菜湯(會放很多種野菜,有時候會笑說煮十菜一湯,十樣菜都在一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71
Id: 665271
Title: 與美國詹森副總統夫人會談
Description: 這是時任美國副總統夫人泰勒.詹森(Claudia Alta "Lady Bird" Taylor Johnson,1912-2007)與蔣宋美齡(1897-2003)合影,拍攝時間為1961(民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2
Id: 272212
Title: 玉水橋部落(Dadowacen)
Description: 玉水橋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阿美族稱該地為Dadowacen或Larachan,為戰後才形成的聚落,規模不大,人口約有36戶,其聚落內部的阿美族人多由南方的阿美族聚落遷徙過來,包含東河鄉的都蘭、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19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6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